期刊文献+
共找到33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跟踪技术的风机叶片运行状态检测
1
作者 纪旻祎 徐海丰 +3 位作者 何吴炳 林燕春 赵姝婷 张天骥 《无损检测》 2025年第2期26-32,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追踪技术(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and tracking, DIC-Tracking)的风机叶片运行状态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局部散斑绘制与DIC-Tracking算法结合,实现对风机叶片的轴心偏移、变形及裂纹扩展的实时非接触式检... 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追踪技术(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and tracking, DIC-Tracking)的风机叶片运行状态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局部散斑绘制与DIC-Tracking算法结合,实现对风机叶片的轴心偏移、变形及裂纹扩展的实时非接触式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以超过95%的精度实现叶片状态的精确追踪,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应性强等优点,为风机叶片的早期诊断和维护提供了一种高效且经济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跟踪技术 风机叶片在线检测 局部散斑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钢筋混凝土梁开裂特征量化研究
2
作者 田野 陈徐东 +3 位作者 陈璋 吴文文 王宁宁 季韬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2,共6页
为研究配箍率对钢筋混凝土梁开裂特征的影响,依据我国规范设计了不同配箍率的钢筋混凝土梁,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监测了钢筋混凝土梁试件在四点弯曲试验全过程,重现了不同级别荷载作用下试件的裂缝宽度及变形大小,并将试验结果与我国规... 为研究配箍率对钢筋混凝土梁开裂特征的影响,依据我国规范设计了不同配箍率的钢筋混凝土梁,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监测了钢筋混凝土梁试件在四点弯曲试验全过程,重现了不同级别荷载作用下试件的裂缝宽度及变形大小,并将试验结果与我国规范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能对全尺寸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及变形进行准确监测,钢筋混凝土梁在带裂缝工作阶段的裂缝宽度、间距均大于我国规范计算值,规范计算的裂缝宽度及间距均趋于保守,但我国规范可以对钢筋混凝土梁在带裂缝工作阶段的变形可以进行较好的预测。钢筋混凝土梁剪跨段裂缝分布及宽度受配箍率影响较大,纯弯段裂缝及宽度基本分布均匀,符合我国规范中裂缝计算公式的建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开裂特征 变形分析 配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大尺寸叶片动态全场应变测量
3
作者 吴琼 何斌策 张兴振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5年第2期26-30,共5页
以某型大尺寸叶片为研究对象,根据振动疲劳对应力标定的需求,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叶片动态全场应变进行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非接触变形测量方法。同时,将数字图像相关法的测量结果与电阻应变计测量结果、理论应... 以某型大尺寸叶片为研究对象,根据振动疲劳对应力标定的需求,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叶片动态全场应变进行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非接触变形测量方法。同时,将数字图像相关法的测量结果与电阻应变计测量结果、理论应变进行对比,发现数字图像相关法的测量结果与电阻应变计的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且与理论应变的误差较小,验证了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在大尺寸叶片振动疲劳试验非接触变形测量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大尺寸叶片 振动疲劳 应变测量 电阻应变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顾盛 史慧媛 +2 位作者 张军 夏志远 唐柏鉴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1-30,共10页
针对大变形引起的测量失效、高温环境引起的热辐射及热流扰动、复杂形貌测量中视场缺失、高速动态场景中的高速成像及数据处理等关键技术问题展开讨论,总结问题产生原因及影响机理,介绍国内外研究人员的解决思路与工程实践方案.综述了... 针对大变形引起的测量失效、高温环境引起的热辐射及热流扰动、复杂形貌测量中视场缺失、高速动态场景中的高速成像及数据处理等关键技术问题展开讨论,总结问题产生原因及影响机理,介绍国内外研究人员的解决思路与工程实践方案.综述了近年来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在大跨结构健康监测、岩土工程及特种结构中的工程应用,并对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复杂场景 工程应用 大变形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测量位移的算法和试验研究
5
作者 张子真 《城市勘测》 2024年第1期156-160,164,共6页
基于空间几何知识,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确定位移在Π平面上的投影,以及反推实际位移向量等三步,推导出数字图像监测系统在二维平面内的位移测量数学原理。然后选择不同场景展开现场应用,通过分析人工与自动化监测成果数据,发现光... 基于空间几何知识,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确定位移在Π平面上的投影,以及反推实际位移向量等三步,推导出数字图像监测系统在二维平面内的位移测量数学原理。然后选择不同场景展开现场应用,通过分析人工与自动化监测成果数据,发现光照强度变化、温度变化和距离增加,均会降低监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几何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膨胀土三维裂隙扩展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红日 杨济铭 +4 位作者 徐永福 肖杰 韩仲 汪磊 林宇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09-323,共15页
为探究膨胀土三维裂隙动态扩展特性及机制,搭建恒温恒湿环境箱,通过双目相机实时采集4、8、16mm厚度下矩形和圆形膨胀土裂隙图像,基于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重建裂隙三维形态,量化裂隙扩展机制和发育特性。结果表明:三维裂隙动态拓展特... 为探究膨胀土三维裂隙动态扩展特性及机制,搭建恒温恒湿环境箱,通过双目相机实时采集4、8、16mm厚度下矩形和圆形膨胀土裂隙图像,基于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重建裂隙三维形态,量化裂隙扩展机制和发育特性。结果表明:三维裂隙动态拓展特征方面,土体开裂时存在时空各异的收缩中心,收缩中心的数量随着试样厚度的增加而减少,收缩中心数量越多,裂隙网络形态越复杂;收缩中心运动形式呈纵向沉降,沉降量与裂隙土块含水率相关;裂隙土块周围颗粒运动矢量呈碗状朝收缩中心运动。各收缩中心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土体收缩时产生剪切应力,部分裂隙发育方向发生偏转,导致裂隙网络衔接呈多样性。膨胀土开裂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裂隙土块的翘曲,裂隙土块翘曲形成及运动机制如下:裂隙土块发育形成后,土块整体呈现“外干内湿”湿度差,随之产生的剖面基质吸力差引起了垂直方向收缩变形梯度,进而产生驱动裂隙土块上凹的曲卷力矩并朝着收缩中心聚拢,促使土块翘曲形成。该试验和分析结果可以为膨胀土裂隙发育规律认知、分析和预测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裂隙三维动态拓展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干燥翘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CFRP增强钢筋混凝土梁的弯曲性能研究
7
作者 卢娟 雷华 刘文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2期046-050,共5页
为探讨CFRP对钢筋混凝土梁的增强作用,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简称DIC)对4根CFRP不同粘贴长度的试件的裂缝开展、破坏模式、延性寸以及刚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粘贴CFRP后,梁的破坏模式由以弯曲破坏为主向... 为探讨CFRP对钢筋混凝土梁的增强作用,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简称DIC)对4根CFRP不同粘贴长度的试件的裂缝开展、破坏模式、延性寸以及刚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粘贴CFRP后,梁的破坏模式由以弯曲破坏为主向剪切破坏为主方向转变。在相同挠度时,CFRP增强梁可以承受更大荷载,具有更好的延性,试验刚度值与理论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 钢筋混凝土梁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延性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表征木竹材干缩湿胀的适用条件
8
作者 詹天翼 范一鼎 +3 位作者 朱健祎 刘昊源 彭辉 吕建雄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67,共8页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是表征木竹材干缩湿胀的有效手段。传统DIC分析需对木竹材表面施加人工散斑点,近年来也有报道利用管胞、木纤维等天然孔隙作为自然散斑点进行DIC分析,但自然散斑与人工散斑表征木竹材干缩湿胀是否具有差异尚无定论...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是表征木竹材干缩湿胀的有效手段。传统DIC分析需对木竹材表面施加人工散斑点,近年来也有报道利用管胞、木纤维等天然孔隙作为自然散斑点进行DIC分析,但自然散斑与人工散斑表征木竹材干缩湿胀是否具有差异尚无定论,采用自然散斑对不同树种的干缩湿胀进行表征时的适用条件也尚不明确。因此,以人工林杨木、杉木和毛竹为研究对象,对比了2种散斑方式(自然散斑、人工散斑)DIC与实测法对干缩湿胀变形的表征差异,讨论了采用自然散斑进行干缩湿胀表征时的适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分解吸、吸着过程中,2种散斑方式对木竹材干缩、湿胀变形的表征存在差异,且该差异与树种、纹理方向、相对位置等因素有关。相较于人工散斑,自然散斑与实测结果无显著差异,即自然散斑更适合表征木竹材的干缩湿胀变形。管胞、木纤维、竹薄壁细胞以及维管束均可作为自然散斑点表征干缩湿胀变形。根据作为自然散斑点的细胞类型,调整DIC相应的像素点尺寸和步长:像素点尺寸需调整至该类型细胞(腔)尺寸的1/10~1/5;步长需调整至确保子集移动距离与该类型细胞(腔)尺寸相近。研究结果为准确利用DIC表征木竹材干缩湿胀变形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缩湿胀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 自然散斑 人工散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基线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在基坑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王雪帆 邹燕 黄文德 《山西建筑》 2024年第5期175-177,共3页
基坑变形监测的对象为基坑岩土性状、支护结构变位和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进行各种监测及分析工作。多基线、大重叠数字图像技术提高了点位解算的精度,可靠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实现了远距多点、高频、全域基坑监测数字化测量工作。介... 基坑变形监测的对象为基坑岩土性状、支护结构变位和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进行各种监测及分析工作。多基线、大重叠数字图像技术提高了点位解算的精度,可靠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实现了远距多点、高频、全域基坑监测数字化测量工作。介绍了多基线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在基坑变形监测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原理和相应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该技术在基坑变形监测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也为类似工程基坑变形监测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基线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基坑监测 测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的地聚物混凝土轨枕的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宜康 王俊逸 +1 位作者 张睿哲 井国庆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4,共9页
随着混凝土轨枕在我国的广泛应用,混凝土的生产带来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地聚物作为一种新型低碳材料,能在节能减碳的同时消耗矿渣和粉煤灰等固废。目前,针对地聚物应用于铁路轨枕的相关研究,如混合使用水泥与粉煤灰、矿渣的地聚物... 随着混凝土轨枕在我国的广泛应用,混凝土的生产带来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地聚物作为一种新型低碳材料,能在节能减碳的同时消耗矿渣和粉煤灰等固废。目前,针对地聚物应用于铁路轨枕的相关研究,如混合使用水泥与粉煤灰、矿渣的地聚物混凝土轨枕及其裂缝扩展特性的研究还比较有限。本文设计2种配合比的地聚物混凝土并制造成轨枕,使用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技术,在轨下截面的三点弯曲实验下分析2种配合比下轨枕挠度、裂缝扩展特性及裂缝宽度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种配合比地聚物混凝土轨枕的抗弯承载力均高于普通混凝土轨枕。相比于普通混凝土轨枕,地聚物混凝土轨枕在较低的静荷载作用下挠度较大,但随着荷载的增加轨枕挠度的增长速度较慢,刚度损失较小,弹性阶段延续的荷载区间更长,这种特征在配合比为Geo50的地聚物混凝土轨枕上更为显著。2种配合比的轨枕微裂纹萌生的荷载相近,分别为130 kN和120 kN。在较低荷载下2种轨枕裂缝扩展相差不大,在较高荷载下配合比为Geo100的地聚物轨枕的裂缝发展加快,裂缝宽度值和增长速度都大于Geo50。配合比为Geo100的地聚物混凝土轨枕主要表现为受弯正截面破坏,配合比为Geo50的地聚物混凝土轨枕主要表现为受剪斜拉破坏。掺入部分水泥代替矿渣和粉煤灰的地聚物能使所制成轨枕在较高的荷载下保持更高刚度和更缓慢的裂缝扩展速度,该方案有助于推动地聚物应用于混凝土轨枕,促进铁路双碳战略贯彻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 地聚物 地聚物混凝土轨枕 裂缝 三点抗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脆性岩石破坏试验研究 被引量:45
11
作者 马永尚 陈卫忠 +2 位作者 杨典森 杨建平 龚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7-123,共7页
利用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3D-DIC)观测系统研究单轴压缩状态下带中心圆孔花岗岩岩板的破坏全过程,得到了含孔洞岩石破坏过程中观测面的三维全场位移和应变,不仅能够直观地反映岩石表面裂隙的产生、扩展及相互连通的演化过程,亦能够确... 利用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3D-DIC)观测系统研究单轴压缩状态下带中心圆孔花岗岩岩板的破坏全过程,得到了含孔洞岩石破坏过程中观测面的三维全场位移和应变,不仅能够直观地反映岩石表面裂隙的产生、扩展及相互连通的演化过程,亦能够确定裂纹的位置、形态以及扩展方向等具体信息,还能重现加载过程中试样表面的压缩(平行荷载方向)、剥离(垂直荷载方向)、膨胀及剥落(垂直试样表面方向)。结果表明:3D-DIC技术在岩土力学试验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岩石材料破坏过程中应变场的演化能较好地反映其内部裂纹的产生和扩展规律。根据全场应变云图可以判断岩石裂纹扩展演化的情况;裂纹的演化具有强烈的非线性特征,在试样接近破坏时形成的"X"型对称变形局部化带,最终只形成一条宏观破坏带,荷载方向、岩石结构及其内部的非均匀性都会对最终宏观破裂带的位置产生影响;利用3D-DIC观测系统进行岩石变形破坏机制的研究是有效的,可为岩土介质宏细观变形破坏机制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带孔岩板 非接触 全场应变测量 裂纹扩展 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块系花岗岩超低摩擦效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何满潮 王炀 +2 位作者 刘冬桥 任晓龙 张晓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732-2740,共9页
基于国内外超低摩擦效应的实验研究现状,设计了块系花岗岩超低摩擦效应模拟实验。制作了中心含圆柱形洞室的花岗岩立方体模型试样,运用自主研发的实验设备研究了在静荷载的基础之上施加动态荷载后块系花岗岩的变化特征。实验过程中采用... 基于国内外超低摩擦效应的实验研究现状,设计了块系花岗岩超低摩擦效应模拟实验。制作了中心含圆柱形洞室的花岗岩立方体模型试样,运用自主研发的实验设备研究了在静荷载的基础之上施加动态荷载后块系花岗岩的变化特征。实验过程中采用二维数字图像相关测试方法(2D-DIC),获得了试件表面的全场位移信息,依据位移信息求出块体加速度值,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对试件受力分析,求得了块系岩体摩擦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2D-DIC测试技术能够准确的测得石块的位移变化,依据位移变化可以证实伴随着水平向扰动荷载作用,洞口上方岩块左右两侧节理间隙逐步增大,岩块间的摩擦力降低,且摩擦力的变化周期与扰动荷载的周期相同;利用2D-DIC测试技术是有效的,从实验的角度验证了超低摩擦效应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全场位移测量 块系花岗岩 超低摩擦效应 动力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进行红砂岩细观裂纹损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朱珍德 张勇 +1 位作者 李术才 陈卫忠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23-1128,共6页
通过对红砂岩试样应变响应和表面裂纹图像的同步观测试验,以及试样表面细观裂纹萌生、扩展图像信息的采集和量化方法的研究。提出了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处理不同含水状态下红砂岩试样动态变形过程中的灰度分布图;并去除微裂纹,探讨了红... 通过对红砂岩试样应变响应和表面裂纹图像的同步观测试验,以及试样表面细观裂纹萌生、扩展图像信息的采集和量化方法的研究。提出了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处理不同含水状态下红砂岩试样动态变形过程中的灰度分布图;并去除微裂纹,探讨了红砂岩动态损伤状态与其宏观力学之间的关联。为了获得试样微观预制裂纹扩展的定量描述,引入裂纹损伤度与损伤张量2个物理量,定量评价了含水状态下红砂岩预制细观裂纹动态渐进扩展损伤特性,进一步了解了单轴压缩状态下细观裂纹扩展的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力学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细观裂纹损伤 裂损度 演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砂岩渗流-应力耦合变形局部化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彭守建 张倩文 +4 位作者 许江 陈奕安 陈灿灿 曹琦 饶豪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97-1206,共10页
为研究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砂岩变形局部化破坏特征,将三维数字图像相关(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简称3D-DIC)技术运用于可视化三轴伺服控制试验系统中,对砂岩开展了不同渗透水压条件下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研究... 为研究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砂岩变形局部化破坏特征,将三维数字图像相关(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简称3D-DIC)技术运用于可视化三轴伺服控制试验系统中,对砂岩开展了不同渗透水压条件下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砂岩表面变形场云图经历了从均匀到非均匀的演化过程。在峰前的变形较为均匀,在峰值处出现应变集中,在峰后较短时间内迅速形成变形局部化带;(2)随着渗透水压的增大,岩石的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呈现指数型非线性衰减,峰值强度弱化系数和弹性模量弱化系数均增大,且渗透率逐渐增大,最大渗透率出现的时间点越早;(3)随着渗透水压的增大,砂岩变形局部化带从剪切状过渡到张拉-剪切状,轴向和径向变形局部化带带内外应变在峰后短时间内出现较大差异,且带内应变远大于带外应变;(4)随着渗透水压的增大,砂岩变形局部化启动应力水平越高,启动的时刻点越早。渗透水压与砂岩变形局部化启动应力水平呈线性相关性,轴向变形局部化启动水平受渗透水压的影响比径向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渗透水压 渗流-应力耦合 变形局部化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钢板料的单向拉伸断裂失效研究(Ⅰ)——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试验 被引量:15
15
作者 桂良进 高付海 范子杰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0-383,447,共4页
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试验研究了双相钢平板单向拉伸试件的拉伸变形和断裂失效过程,与理论结果对比分析了集中性失稳带的分布和方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件的变形过程包括均匀变形、分散性失稳、集中性失稳和拉断4个阶段;集中性失稳的... 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试验研究了双相钢平板单向拉伸试件的拉伸变形和断裂失效过程,与理论结果对比分析了集中性失稳带的分布和方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件的变形过程包括均匀变形、分散性失稳、集中性失稳和拉断4个阶段;集中性失稳的区域呈"×"形分布,与加载方向约成57o;起裂点位于局部颈缩截面的中心点处;双相钢的延伸率为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单向拉伸试件 双相钢 断裂失效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试验 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防弹衣性能测试与评估 被引量:8
16
作者 温垚珂 郑浩 +2 位作者 张俊斌 闫文敏 刘飞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21-1127,共7页
为分析在非贯穿侵彻情况下防弹衣瞬态力学响应及人体胸部钝性损伤程度,对5.8 mm通用弹侵彻美国司法协会Ⅲ级碳化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弹衣进行试验研究。采用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开展试验,获得防弹衣背面鼓包高度和变形速度等数据,并... 为分析在非贯穿侵彻情况下防弹衣瞬态力学响应及人体胸部钝性损伤程度,对5.8 mm通用弹侵彻美国司法协会Ⅲ级碳化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弹衣进行试验研究。采用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开展试验,获得防弹衣背面鼓包高度和变形速度等数据,并结合钝性准则和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IS)对防弹衣距胸部间隙分别为5 mm和10 mm时进行钝性损伤程度评估。结果显示:在侵彻过程中最大鼓包高度的平均值为22.7 mm,鼓包稳定后高度的平均值为16.3 mm,最大变形速度的平均值为117.7 m/s;当防弹衣距胸部间隙为5 mm时对应的AIS等级为4~5,表明防弹衣后钝击效应仍可对人体造成严重损伤;当间隙扩大到10 mm时AIS等级小于3,表明防弹衣后钝击效应对人体造成轻微损伤甚至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弹衣 枪弹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钝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裂纹扩展测量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晓星 王文鹏 李小峰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8年第8期552-556,562,共6页
常用的管道钢断裂韧度测试方法包括夏比冲击试验(CVN)、落锤撕裂试验(DWTT)、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试验、裂纹尖端张开角(CTOA)试验、双试件法等。双试件法对低韧性材料的测试结果比高韧性材料的要准确,对于表征高韧性的钢管材料的断... 常用的管道钢断裂韧度测试方法包括夏比冲击试验(CVN)、落锤撕裂试验(DWTT)、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试验、裂纹尖端张开角(CTOA)试验、双试件法等。双试件法对低韧性材料的测试结果比高韧性材料的要准确,对于表征高韧性的钢管材料的断裂韧度来说,CVN和DWTT方法会受与韧性断裂扩展没有关系的能量耗散的影响,CTOA被很多国内外的学者认为测量结果准确度高,简便易行,是比较方便好用的止裂判据。在对金属裂纹扩展各种测试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稳定裂纹扩展阻力测量技术,开发了一种高精度快速测量硬件和软件处理系统,实际应用证明了该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断裂韧度 稳定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混杂纤维混凝土动态抗拉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国梁 毕京九 +3 位作者 董智文 刘依 韩子默 李旭光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93-301,共9页
为研究不同纤维混杂比例下的钢-聚丙烯纤维混凝土(SPFRC)的动态抗拉性能,对六组不同纤维混杂比例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动态巴西劈裂试验,借助高速摄像仪和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对各组试样动态拉伸断裂过程进行记录和分析。研究表明:试件的... 为研究不同纤维混杂比例下的钢-聚丙烯纤维混凝土(SPFRC)的动态抗拉性能,对六组不同纤维混杂比例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动态巴西劈裂试验,借助高速摄像仪和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对各组试样动态拉伸断裂过程进行记录和分析。研究表明:试件的应力时程曲线可以划分为缓速增长、快速增长、稳定、衰减和二次增长五个阶段,相较于素水泥砂浆试件,纤维混凝土试件在应力率二次增长后出现显著的稳定波动平台,纤维混凝土试件的动态拉伸破坏过程具有显著的延性特征;在总纤维掺量保持2%不变的条件下,混杂1%钢纤维与1%聚丙烯纤维的试件具有较优的动态抗拉强度和耗能能力;添加纤维可以减弱试件中心处的拉应变集中现象,混杂1.5%聚丙烯纤维和0.5%钢纤维的试件具有较优的开裂控制能力,平均开裂应变较素水泥砂浆试件提高了2.9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霍普金森杆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动态巴西劈裂试验 混杂纤维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性实现岩土自动跟踪
19
作者 王伟 何小元 孟云梅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4-579,共6页
为了实时了解岩士微细结构动态演变规律,针对士颗粒在载荷下的移动特点,研究了适于岩土自动跟踪系统的图像相关性计算公式、配准模板、搜索区域.通过比较4种相关系数的计算耗时、峰度、统计分布,提出在相关性计算公式中用平方运算代替... 为了实时了解岩士微细结构动态演变规律,针对士颗粒在载荷下的移动特点,研究了适于岩土自动跟踪系统的图像相关性计算公式、配准模板、搜索区域.通过比较4种相关系数的计算耗时、峰度、统计分布,提出在相关性计算公式中用平方运算代替一般的开方运算,并将正方形模板和正方形搜索区域改为矩形模板和矩形搜索区域,充分利用模板的灰度信息,满足了岩土跟踪的实时性要求.实验表明该方法可靠,可为岩土微细结构连续变化特性研究提供实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 自动跟踪 岩土 连续变化 相关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砂土全场变形测量及其DEM数值模拟 被引量:22
20
作者 王鹏鹏 郭晓霞 +3 位作者 桑勇 邵龙潭 陈之祥 赵博雅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9-247,共9页
岩土材料在力学性能上表现出各向异性与非线性特征,不同土体的受力变形规律也不相同。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平面应变状态下土的受力变形特性,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平面应变加载设备,该设备通过对试样的侧向(围压方向上)施加柔性荷载来降低常规... 岩土材料在力学性能上表现出各向异性与非线性特征,不同土体的受力变形规律也不相同。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平面应变状态下土的受力变形特性,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平面应变加载设备,该设备通过对试样的侧向(围压方向上)施加柔性荷载来降低常规平面应变试验中刚性加载所造成的边界约束影响。同时,搭建了能够得到表面变形识别的数字图像采集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研制的平面应变设备结合二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2D-DIC)根据获得试验过程中的全场变形来分析福建标准砂在不同围压下的变形特性。另外,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法得到的平面应变试验结果来确定砂土基于抗滚动摩擦模型的细观参数,并对试验过程进行了离散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测量技术的新型平面应变试验设备可以准确获得福建标准砂的局部变形规律和变形过程的非线性行为,由此确定的砂土细观参数也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试验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力学 全场变形测量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平面应变试验 渐进破坏 离散单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