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数字赋能抑或数字负能:数字乡村治理的双重效应与内在机理 |
曾凡军
余航
杨舜清
|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5 |
1
|
|
2
|
乡村数字治理的逻辑、模式及路径探析——基于浙江实践的多案例考察 |
吴彬
李林烨
董维倩
徐旭初
|
《世界农业》
|
2025 |
0 |
|
3
|
政府数字化转型何以提升城市治理质量?——基于国内五个超大城市的多案例考察 |
郑烨
吴昊
何晴科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数字技术何以赋能城市治理韧性 |
涂晓芳
张雨宁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
1
|
|
5
|
结构嵌入与过程融合:数字技术驱动城市社区韧性治理的双重逻辑探诘——以成都市Y社区为例 |
姜晓萍
李敏
|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研究 |
王雪梅
马佳琳
|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
2025 |
0 |
|
7
|
数字治理赋能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内涵逻辑、模型框架与实践进路 |
罗生全
张俊生
|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逻辑理路、现实挑战与推进路径 |
王瑞鹤
祝荣华
|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数字治理与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感知: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 |
王欣亮
邢誉丹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跨场景整合:地方政府数字平台综合治理机制探讨--以T市J区为案例 |
李志强
许峰
|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数字检察的逻辑、风险及其治理 |
张迪
|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数字乡村治理:本然之思、实然之困、应然之策 |
郭建平
金雨菡
|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治理视角下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 |
任福兵
郭倩蓉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数字技术赋能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基本逻辑、要素特征与路径依循 |
高永久
张泽亮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数字化转型与银行风险承担——基于内部治理视角的实证研究 |
蒋海
王炳霖
吴文洋
|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结构重塑与行为调适:数字技术赋能居民参与社区公共安全治理的实现逻辑 |
刘超
夏湘玉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信息优势的上下分化:数字时代多层级政府治理变革的一个动力机制 |
向静林
钟瑞雪
艾云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中国超特大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场景建设:问题面向、技术应用与绩效改进 |
吴建南
马太平
张阿城
|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发达县域政府数字治理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沈承诚
|
《学术界》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数字技术“赋能”何以产生基层治理“负能”?——基于“技术-制度-组织”的分析框架 |
娄文龙
王晓萌
王晓慧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