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实融合下农业产业化价值创造机理:基于资源编排的案例研究
1
作者 张燕 潘亚楠 《世界农业》 2025年第1期92-102,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企业数字化背景下,本文利用纵向案例方法剖析北大荒集团的“工具化—智能化—生态化”变革路径,提炼出“资源—能力—价值创造”的逻辑框架,研究数字时代农业产业化企业价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企业数字化背景下,本文利用纵向案例方法剖析北大荒集团的“工具化—智能化—生态化”变革路径,提炼出“资源—能力—价值创造”的逻辑框架,研究数字时代农业产业化企业价值创造机理。其中在工具化向智能化转换的过程中,实现由生产流程标准化向产线自动化过渡,纳入人的主观价值,以积累式资源结构为主,通过丰富资源能力形成稳定性资源以实现资源调动,利用平台优势汇集流量,协同各利益相关者实现价值创造;由智能化向生态化转换的过程中,构建了全产业链数据平台、产业链智能化生态,以获取资源结构为主,通过开拓性资源形成协调能力,利用技术优势联结利益相关者参与价值创造过程,进而嵌入数字创新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资源编排理论 农业产业化企业 价值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2
作者 张平淡 郝时雨 林琳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9,共12页
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与发展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19年中国26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的实证发现,数实融合有效推动了碳排放强度下降,也能有效抑制碳排放总量,发挥了显著的降碳效应... 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与发展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19年中国26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的实证发现,数实融合有效推动了碳排放强度下降,也能有效抑制碳排放总量,发挥了显著的降碳效应。不过,这种效应存在基于工业化和数字化两个维度的异质性。进一步,从要素配置优化、技术创新两个角度揭示了数实融合发挥降碳效应的作用机制,可以观察到数实融合能够强化资本能源投入比、改善能源效率,还能带动研发投入,扩大专利产出,甚至还能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拓展分析发现,政府对节能降碳的关注能有效放大数实融合的降碳效应。因此,应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双碳”目标 数字经济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对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影响
3
作者 邝嫦娥 狄亚轩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9,共14页
基于2011-2022年27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数实融合对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实融合能有效赋能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 基于2011-2022年27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数实融合对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实融合能有效赋能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实融合能通过绿色技术进步、产业多样化集聚和劳动力配置优化有效促进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实融合对成渝城市群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影响最大,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影响最小。研究结论为数实融合赋能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路径提供理论支撑,也为城市群及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耦合协调模型 双重机器学习模型 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能否助推工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基于信息产业与工业的前后向关联考察
4
作者 朱俏俏 靳春丽 李征帛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96,共29页
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为助推工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带来机会窗口,以数实融合驱动工业实现绿色化、低碳化转型成为构筑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基于200... 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为助推工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带来机会窗口,以数实融合驱动工业实现绿色化、低碳化转型成为构筑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基于2007—2020年时间序列投入产出数据,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产业前后向关联视角出发检验信息产业与工业的关联融合对23个工业细分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信息产业与工业的前后向关联融合能够发挥显著的“推-拉”作用,促进工业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即存在“供给推动、需求拉动”效应。(2)数实前向关联融合推动的行业技术升级、产业链整合以及成本管控是驱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主要作用路径;后向关联融合则通过规模效应、稳定供需关系和供应质量提升三种潜在的影响渠道助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环境-气候-经济效益等多重目标。(3)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实融合驱动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效应在信息技术应用、污染密集型、高技术密集型以及高关联融合型行业中更强。环境规制和行业竞争度强化了数实融合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效应,而融资约束则削弱了这一效应。该研究不仅拓展和深化了数实融合驱动工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机制路径,而且对于抓住信息产业发展带来的战略机遇,缩小行业间的“数字鸿沟”,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产业关联融合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投入产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对数实融合的影响与机制——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5
作者 赵喜仓 洪逗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4,共10页
新质生产力包含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催生了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其发展对于推动数实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2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新质生产力对数... 新质生产力包含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催生了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其发展对于推动数实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2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新质生产力对数实融合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推进企业数实融合进程;(2)新质生产力通过拓宽企业知识宽度、增强企业适应能力和吸收能力加快数实融合;(3)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企业内部特征方面,国有企业、成长期企业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显著;在外部环境方面,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能显著强化新质生产力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在进一步丰富新质生产力与数实融合作用关系研究的同时,也为全面加快数实融合进程、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微观的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实融合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
6
作者 黄庆华 罗琦汭 《当代金融研究》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作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新型经济形态,数实融合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全方位优化重塑发挥...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作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新型经济形态,数实融合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全方位优化重塑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理论逻辑上看,数实融合能够在宏观层面推动社会生产方式数字化变革,在中观层面推进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在微观层面促进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从而塑造新型劳动者,催生新型劳动资料,拓宽新型劳动对象,为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注入鲜活动力。为促进数实融合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中发挥更大作用,需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完善数字产业生态体系,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发挥数据要素驱动效应,释放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提升数字政府治理效能,释放新质生产力发展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新质生产力 数字技术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如何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中介效应与门槛效应的分析
7
作者 周勇 张雨洁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8-102,共15页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正日益成为推动经济与社会进步的新兴趋势,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对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2011—2022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数实融合对新质生产力...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正日益成为推动经济与社会进步的新兴趋势,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对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2011—2022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数实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驱动效应及内在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数实融合对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驱动作用,且经过多次内生性检验及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有效;中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实融合通过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门槛机制检验显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下,数实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呈现出正向显著且跨门槛式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东部地区、数实融合水平较高、产业聚集水平较高的地区以及大型企业规模地区,数实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驱动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应加快推进数实融合发展进程,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促进经济发展水平,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背景下数据要素何以赋能企业供应链韧性与安全?
8
作者 王淑瑶 刘达 +1 位作者 汤吉军 石玉堂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是缓解我国当前供需结构性失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本文剖析了供应链韧性与安全的内涵,并对数据要素赋能供应链韧性与安全的内在逻辑与传导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据要素显著提升了供应链韧性与安... 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是缓解我国当前供需结构性失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本文剖析了供应链韧性与安全的内涵,并对数据要素赋能供应链韧性与安全的内在逻辑与传导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据要素显著提升了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数据要素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加快开放式创新生态建设的方式赋能供应链韧性与安全,且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赋能效果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数据要素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环境不确定性较低及国有企业中表现出更强的赋能效应。研究结论从微观企业层面厘清了数据要素对供应链韧性与安全的价值创造能力,为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机交融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数据要素 供应链韧性 供应链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助推数实融合发展: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9
作者 徐亮 罗雨森 路正南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8-183,共6页
文章基于2013—2021年中国省域的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水平与时空演进特征进行测度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究技术创新对中国数实融合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 文章基于2013—2021年中国省域的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水平与时空演进特征进行测度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究技术创新对中国数实融合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仍相对较低。沿海地区数实融合的发展水平远高于内陆地区。中国数实融合发展水平表现出显著正向空间集聚特征。(2)技术创新可以助推本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且其空间溢出效应也显著为正。该结论在替换空间权重矩阵、考虑因变量滞后期和内生性检验后仍保持稳健。(3)区间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数实融合的推动作用仅在内陆地区显著。时间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本地数实融合发展在两个时间段内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仅在2017—2021年表现出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数实融合发展 空间溢出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如何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
10
作者 林展城 余忠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9-17,共9页
数字经济时代,数实融合成为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探究数实融合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基于2011—2022年A股上市企业的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数实融合显著促进了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检... 数字经济时代,数实融合成为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探究数实融合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基于2011—2022年A股上市企业的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数实融合显著促进了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检验表明,数实融合通过提高创新效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实融合对不同产权、不同行业的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均起到显著促进作用,对国企和非制造业的促进作用更强,而从企业区域分布来看,数实融合对西部企业新质生产力促进作用更强。研究结论对推动企业数实融合,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新质生产力 创新效率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实现逻辑与制度保障
11
作者 刘一书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28,共8页
“数实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十分自洽,其通过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运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加速生产过程,提高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催生新兴产业,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开辟未来产业发展空间;通过拓展新... “数实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十分自洽,其通过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运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加速生产过程,提高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催生新兴产业,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开辟未来产业发展空间;通过拓展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场景和驱动技术进步,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数实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制度保障包括:构建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供给支撑体系,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技术基础;激发数字化需求,培育新生产主体,有序开发“数实融合”应用场景,以激发市场活力,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市场化进程;建立健全数字金融体系,完善立法保障机制,构建安全体系,为“数实融合”提供稳定、安全、合法的运行环境,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新质生产力 数智化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店空间数实融合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实践进路
12
作者 郭青青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4,共7页
书店空间的数实融合构建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回应了读者对新型公共阅读体验的需求,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融合空间助推物理空间气氛美学传播,满足读者在社会空间的心灵慰藉需要,开创数字空间新型文化格调。但其阅读面临难以打造跨空... 书店空间的数实融合构建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回应了读者对新型公共阅读体验的需求,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融合空间助推物理空间气氛美学传播,满足读者在社会空间的心灵慰藉需要,开创数字空间新型文化格调。但其阅读面临难以打造跨空间的情感共振、难以在跨媒介的数字互动中累积认知共鸣、难以在数字场域中达成行为共识的困境。文章借鉴三元空间范式,剖析书店空间数实融合的价值意蕴、困顿之局和破局纾困之策,围绕“谁在读”“读什么”“怎么读”,提出身体移情聚合虚实身份、人机共情介入内容生产、空间“神入”联结数实阅读场景等建议,助推书店空间数实融合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书店 数实融合空间 三元空间范式 共情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13
作者 杨思莹 白桦 李政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0,255,共8页
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一般规律来讲,人们创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动力来源,生产关系变革是生产力的“质”变契机,而数实融合正是通过培育新发展动能和重塑新生产关系而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从现代化产业体系角度来看,数实融... 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一般规律来讲,人们创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动力来源,生产关系变革是生产力的“质”变契机,而数实融合正是通过培育新发展动能和重塑新生产关系而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从现代化产业体系角度来看,数实融合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机制在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速发展。然而,数实融合在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也存在内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不牢、体制机制僵化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夯实数实融合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动力基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数实融合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基础;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数实融合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制度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新质生产力 新型生产关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14
作者 李文君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5年第1期210-212,共3页
数实融合发展趋势要求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和技术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我国在数实融合人才供给方面,数量与质量不能完全满足产业所需,这给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高校可从课程设置、实践体系、师资队伍三方面... 数实融合发展趋势要求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和技术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我国在数实融合人才供给方面,数量与质量不能完全满足产业所需,这给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高校可从课程设置、实践体系、师资队伍三方面出发,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中,融入数字基础知识教育,新设交叉学科;在实践体系中,构建校内实训平台、校外实习基地与校企合作项目;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完善制度建设,不断强化师资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高校 数字化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的研究综述与展望
15
作者 易秋平 张玉波 《对外经贸》 2025年第2期56-59,79,共5页
在数字化浪潮下,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数实融合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受到广泛关注。通过梳理和总结相关研究文献,结合数实融合的提出背景与基本内涵,从多个角度对数实融合的理论基础、融合机制、发展途径、对经... 在数字化浪潮下,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数实融合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受到广泛关注。通过梳理和总结相关研究文献,结合数实融合的提出背景与基本内涵,从多个角度对数实融合的理论基础、融合机制、发展途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这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总结归纳,以了解数实融合的发展现状。但数实融合的理论机制、融合测度等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作用机理与实证检验
16
作者 韦海鸣 汪玲菲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15,共15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数实融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基于2012—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实证分析数实融合对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数实融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基于2012—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实证分析数实融合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结果证实,数实融合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从机制层面看,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实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效应中发挥了传导机制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实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效果在高经济发展水平、高级化人力资本结构与高产业集聚水平地区更为明显。因此,提出持续推动数实融合发展、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的路径,以及完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新质生产力 机制检验 科技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发展对劳动力空间流动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万舒煊 贾婧 《上海经济》 2025年第1期48-68,共21页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可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劳动力更加自由地流动,从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文章测算了中国2011—2021年286个地级市数实融合指数,并与2012—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2020—2023年...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可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劳动力更加自由地流动,从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文章测算了中国2011—2021年286个地级市数实融合指数,并与2012—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2020—2023年百度迁徙大数据相结合,基于条件Logit模型和引力模型实证研究数实融合发展对劳动力空间流动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数实融合发展水平提高会吸引劳动力流入。机制分析表明,数实融合是通过增加就业、创业机会以及提高收入水平吸引劳动力流入。异质性分析表明,受教育水平高、女性、具有农村户口以及年轻个体受到数实融合影响的边际效应更大;相较于跨省流动,数实融合对省内跨市流动的劳动力影响更大;超大、特大城市和内陆城市数实融合发展水平对劳动力流动的吸引力度更强。本文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如何促进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高劳动力收入以及实现劳动力更加自由地流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数实融合 劳动力流动 百度迁徙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的大规模卫星云网仿真技术
18
作者 丁文慧 丁熙浩 +3 位作者 徐志平 高吉星 陆洲 虞志刚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2025年第1期64-77,共14页
现有卫星网络仿真聚焦通信接入、网络路由等网络层的系统评估,难以满足未来卫星网络多功能融合场景下的仿真验证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数实融合、云网融合的大规模卫星云网仿真方法,基于虚拟化技术构建通信、网络、计算功能融合... 现有卫星网络仿真聚焦通信接入、网络路由等网络层的系统评估,难以满足未来卫星网络多功能融合场景下的仿真验证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数实融合、云网融合的大规模卫星云网仿真方法,基于虚拟化技术构建通信、网络、计算功能融合的卫星网络节点,通过高精度的链路模拟实现卫星网络时变拓扑的模拟,通过数实接口实现数字空间和物理实体空间的交互,最终构建一张数实融合的规模卫星云网,以期为未来卫星网络的仿真验证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云网 星载计算 算力网络 数实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小学人工智能三级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19
作者 沈鹏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5年第1期42-45,共4页
本文立足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从培养小学生数字素养与创新能力、人工智能素养等出发,构建了小学人工智能“普及—拓展—培优”三级课程体系,详细阐述了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等关键要素的设计策略,并通过三个案例,分别展示了三... 本文立足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从培养小学生数字素养与创新能力、人工智能素养等出发,构建了小学人工智能“普及—拓展—培优”三级课程体系,详细阐述了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等关键要素的设计策略,并通过三个案例,分别展示了三个层级人工智能课程实践过程,旨在为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与推广提供实践指导和案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数实融合 三级课程体系 实践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