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见近红外、短波红外超光谱成像仪在轨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1
作者 朱磊 张明涛 +1 位作者 吴刚 刘银年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57-261,共5页
分析了天基可见近红外、短波红外超光谱成像仪的数据特征,提出了一种用于可见近红外、短波红外超光谱成像仪的在轨数据处理系统。重点介绍了星上定标及非均匀性校正、星上数据压缩等算法。超光谱成像仪在地面定标的基础上进行星上辐射... 分析了天基可见近红外、短波红外超光谱成像仪的数据特征,提出了一种用于可见近红外、短波红外超光谱成像仪的在轨数据处理系统。重点介绍了星上定标及非均匀性校正、星上数据压缩等算法。超光谱成像仪在地面定标的基础上进行星上辐射和光谱定标,用基于定标和基于场景两种方法对图像数据做非均匀性校正。星上数据去噪及压缩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方法,去噪后的数据用3D-Tarp算法压缩。该系统设计既考虑了算法的有效性,又考虑了恶劣的星上环境对时间、功耗等指标的限制,在尽量少损失信息的情况下,能有效去除噪声,提高信噪比,减少星上存储和下传的数据,提高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 短波红外 超光谱成像仪 在轨数据处理 定标 非均匀性校正 数据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地L1近地小行星监测微卫星任务概述
2
作者 泰米尔 罗保睿 +6 位作者 安诗宇 朱玥 张冀鹞 张磊 黄家和 韦明川 霍卓玺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5期35-43,共9页
地基天文望远镜观测近地小行星因逆光而存在视野受限的问题,在类金星轨道或日地L1点进行观测能获得更好的可见范围。本文提出了利用微卫星飞抵日地L1点进行近地小行星监测的任务,描述了任务微卫星的总体设计,详细分析了转移方案轨道设计... 地基天文望远镜观测近地小行星因逆光而存在视野受限的问题,在类金星轨道或日地L1点进行观测能获得更好的可见范围。本文提出了利用微卫星飞抵日地L1点进行近地小行星监测的任务,描述了任务微卫星的总体设计,详细分析了转移方案轨道设计,给出了载荷设计方案。通过本任务可以验证深空大速度增量电推微卫星总体设计、深空低能转移轨道设计、天文数据高性能在轨处理等多项深空微卫星关键技术,探索低成本深空探测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行星防御 卫星总体设计 微卫星 数据在轨处理 日地L1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空探测智能遥感技术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焦建超 苏云 陈晓丽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2年第5期33-38,共6页
在深空探测背景下,采用传统遥感方式进行探测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以美国为例介绍了智能遥感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深空探测任务对于传统遥感器的新需求,提出在深空探测信息智能化获取模式、深空探测遥感器参数智能化调整和在轨数据... 在深空探测背景下,采用传统遥感方式进行探测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以美国为例介绍了智能遥感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深空探测任务对于传统遥感器的新需求,提出在深空探测信息智能化获取模式、深空探测遥感器参数智能化调整和在轨数据智能化处理3个方面开展深空目标智能遥感研究,以解决传统遥感器在深空探测中面临的局限。重点阐述了实现深空探测智能遥感的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中国深空探测智能遥感技术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智能遥感技术 数据在轨处理 自主科学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1A超光谱成像仪相对辐射定标方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姚乐乐 赵卫 范士明 《航天器工程》 2009年第2期42-47,共6页
介绍了环境-1A卫星上装载的新型有效载荷超光谱成像仪的工作原理。指出我国使用超光谱干涉仪尚处于试验阶段,对在轨数据处理方法还需要完善。文章针对干涉仪的数据立方体特性提出一种空间维的基于统计方法的在轨干涉数据相对辐射定标处... 介绍了环境-1A卫星上装载的新型有效载荷超光谱成像仪的工作原理。指出我国使用超光谱干涉仪尚处于试验阶段,对在轨数据处理方法还需要完善。文章针对干涉仪的数据立方体特性提出一种空间维的基于统计方法的在轨干涉数据相对辐射定标处理方法,并通过对卫星实际在轨数据的对比处理来验证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相对辐射定标处理可以修正CCD响应的不均匀性和入射光场的不均匀性,减小非线性相位偏移,提高复原光谱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J-1A卫星 超光谱成像仪 在轨数据处理 相对辐射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应用的轻小型Ku波段SAR卫星
5
作者 刘洋 万志强 +3 位作者 戴媛媛 张闻 赵妍妍 李华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22期8-14,共7页
面向“天基互联网+”信息服务和全天时全天候遥感成像应用需求,在继承和发展现代微小卫星的设计理念的基础上,研制国内首颗轻小化Ku波段SAR卫星。SAR载荷通过载荷舱与平台进行机械连接,二者独立研制与集成。SAR载荷采用“轻型抛物面天线... 面向“天基互联网+”信息服务和全天时全天候遥感成像应用需求,在继承和发展现代微小卫星的设计理念的基础上,研制国内首颗轻小化Ku波段SAR卫星。SAR载荷通过载荷舱与平台进行机械连接,二者独立研制与集成。SAR载荷采用“轻型抛物面天线+高功率行波管发射机”方案,雷达波束控制通过卫星机动侧摆实现,采用脉冲体制,工作在Ku波段。卫星除了微波成像功能,兼具星间通信,在轨任务规划、路由和数据处理能力。卫星发射入轨后,在轨运行良好,成像性能稳定,已在应急处理、灾害救援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卫星具备低成本、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等特点,可为未来建成具有开放互连、自适应组网接入、低功耗小型化的微小卫星星座系统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卫星 KU波段 星间通信 在轨任务规划 在轨数据处理 天基互联网 微小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对地观测卫星初步设计与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吉祥 郭建恩 《无线电工程》 2016年第2期1-5,22,共6页
自主性和智能化是未来对地观测卫星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随着遥感卫星资源的增加,传统的对地观测卫星已经不能满足遥感应用中日益增长的高时效性、精确获取以及多样化的需求。结合对地观测的实际需求和目前的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智能对... 自主性和智能化是未来对地观测卫星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随着遥感卫星资源的增加,传统的对地观测卫星已经不能满足遥感应用中日益增长的高时效性、精确获取以及多样化的需求。结合对地观测的实际需求和目前的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智能对地观测卫星载荷的初步设计,对其所具备的能力、工作原理以及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智能对地观测卫星载荷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对地观测 在轨任务规划 在轨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