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岢岚(二)水文站水位数据比测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侯伟 《山西水利》 2021年第9期47-49,共3页
随着水利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数字化自动化设备的大量使用,大大提高了水位观测的效率,解放了人力。但为了使观测数据更加精准可靠,需对人工观测和自动化设备观测进行比测分析。文章通过比测分析研究表明,雷达波自记水位计和人工观... 随着水利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数字化自动化设备的大量使用,大大提高了水位观测的效率,解放了人力。但为了使观测数据更加精准可靠,需对人工观测和自动化设备观测进行比测分析。文章通过比测分析研究表明,雷达波自记水位计和人工观测数据总体差值较小,仪器比较可靠,对数据分析发现的问题进行仪器校对后,可为防汛减灾、预报预警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 雷达波 自记水位计 人工观 数据比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3D立式污水处理建筑工程安全运行智能监测系统研究
2
作者 孙鸿昌 黄广国 +1 位作者 翟文文 陈哲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24年第6期94-99,共6页
以全球首座新型3D立式污水处理建筑工程为实例,进行安全运行智能监测系统的研究,通过传感器、软件系统平台、数据比测、深度学习等技术,达到了对新型3D立式污水处理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和自动化安全运行实时监测的目的,具有重大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 立式污水处理建筑工程 智能监系统 传感器 数据比测 物联网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讨赖河嘉峪关(闸下)站的流量监测分析
3
作者 刘宏刚 张文春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4期191-193,共3页
在特殊水流运动和河段边界变化条件下,进行嘉峪关(闸下)站的测站控制和断面控制特性理论分析,在基本测验断面冲淤变化和断面产生横比降情形下,研究应用中泓浮标法流量监测的方法,并且得出了水位—中泓浮标系数之间数学关系式,有效解决... 在特殊水流运动和河段边界变化条件下,进行嘉峪关(闸下)站的测站控制和断面控制特性理论分析,在基本测验断面冲淤变化和断面产生横比降情形下,研究应用中泓浮标法流量监测的方法,并且得出了水位—中泓浮标系数之间数学关系式,有效解决了浮标系数选用靠经验系数的弊端,为该站解决极端状况下大洪水流量监测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控制 跌水断面 中泓浮标系数法 数据比测 误差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XBT在中尺度涡加密观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任强 徐安琪 +2 位作者 南峰 于非 唐瑛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39,共4页
为了详细了解国产抛弃式温度测量仪(XBT)的各项海上综合性能,2018年6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吕宋海峡海域开展了XBT以及定点的温盐深仪(CTD)的剖面测量试验。以CTD现场测量数据为真值,对国产XBT的数据质量和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了比测分... 为了详细了解国产抛弃式温度测量仪(XBT)的各项海上综合性能,2018年6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吕宋海峡海域开展了XBT以及定点的温盐深仪(CTD)的剖面测量试验。以CTD现场测量数据为真值,对国产XBT的数据质量和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了比测分析,并基于XBT追踪观测到的一个吕宋海峡海域直径约为400 km的中尺度涡旋进行了深入分析,投放结果显示国产XBT总体投放成功率在89%左右,对比CTD测量结果两者误差小。同时XBT成功获取了高分辨率的中尺度涡结构特征,该涡旋影响深度超过600 m,主温跃层温度异常最大,涡旋最大旋转速度约为0.6 m/s。结论表明了国产XBT性能在海洋观测中的可靠性及优势,对中小尺度的海洋观测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观 抛弃式温度探头 数据比测 中尺度涡结构 吕宋海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法测定水文流量中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建军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3年第12期71-74,84,共5页
流量测验是水文站点进行数据监测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数据的自动化精准监测,国内外科研机构和水文相关企业相继设计研发出以微波雷达、声学多普勒效应等为原理的各种监测设备。但黄河汛期河道水流流速快、含沙量高、漂浮物多,使用雷达... 流量测验是水文站点进行数据监测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数据的自动化精准监测,国内外科研机构和水文相关企业相继设计研发出以微波雷达、声学多普勒效应等为原理的各种监测设备。但黄河汛期河道水流流速快、含沙量高、漂浮物多,使用雷达和多普勒设备存在一定的困难和精度问题,且容易受淤泥、水草等影响。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影像法的流量测速方法,并进行了试验探究。智能摄像机采用基于AI的视频测流技术,对水面实时的影像进行特征分析,通过像素间距和帧间隔的换算,得出位移和时间,进而计算出水面实时流速值,对高流速、高含沙量和多漂浮物的河道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本研究可为水文流量测验提供一种新的测量思路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 影像法 视频AI 浮标法 人工校准 数据比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雷达水位计的数据分析及其不确定度计算研究——以大城子水文站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燕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7年第2期1-3,24,共4页
针对传统水位测量方法的局限性、误差分散性及其不确定性,非接触式雷达水位计作为一种新型水位测量设备正逐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雷达水位计的原理及特点,以大城子水文站为依托,通过雷达水位计与人工水位计的对比分析,将... 针对传统水位测量方法的局限性、误差分散性及其不确定性,非接触式雷达水位计作为一种新型水位测量设备正逐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雷达水位计的原理及特点,以大城子水文站为依托,通过雷达水位计与人工水位计的对比分析,将水文信息的采集由人工化向机械化、数字化演变,减少了人工测量的频率。此外,在雷达水位计的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维护保养,当雷达水位计量测数据误差较大时,应及时进行人工复测。非接触式雷达水位计的使用能够为类似水文站水文信息数据的智能化收集提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水位计 水文站 应用分析 数据比测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市地下水自动监测站校测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提升对策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纪刚 《地下水》 2022年第3期63-64,106,共3页
以宝鸡市地下水自动监测站运行管理工作为例,选取不同地貌单元的典型代表监测站2018-2020年的监测数据进行比测分析,对宝鸡市地下水自动监测站校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梳理分析,认为自动监测数据误差主要来自自动监测设备误差、故障和人为... 以宝鸡市地下水自动监测站运行管理工作为例,选取不同地貌单元的典型代表监测站2018-2020年的监测数据进行比测分析,对宝鸡市地下水自动监测站校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梳理分析,认为自动监测数据误差主要来自自动监测设备误差、故障和人为误差。在此基础上从增加比测频次、及时排查故障问题、规范比测环节和掌握技术要点等方面提出提升校测工作的具体对策,以期为提高地下水监测数据精度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自动监 误差 工作 数据比测 提升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区垂向分层水温在线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8
作者 张国学 史东华 李然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1-105,共5页
大型水库建成蓄水后一般会产生垂向水温分层现象,研究库区垂向分层水温变化规律对水库制定科学的生态调度方案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原理及应用范围的研究,利用系统集成、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比测方法在溪洛渡和向家坝... 大型水库建成蓄水后一般会产生垂向水温分层现象,研究库区垂向分层水温变化规律对水库制定科学的生态调度方案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原理及应用范围的研究,利用系统集成、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比测方法在溪洛渡和向家坝水库坝前开展了垂向分层水温在线监测应用研究。应用情况表明: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在稳定性,数据连续性和准确性等方面都能满足监测要求,可为库区水生态调度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为今后库区水温垂向在线监测应用提供了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 垂向水温分层 数据比测 系统集成 水生态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实时传输潜标的国产温盐深仪对比分析
9
作者 任强 倪煜淮 +1 位作者 李延刚 于非 《海洋技术学报》 2023年第6期29-34,共6页
高精度的温盐深测量仪(Conductivity-Temperature-Depth,CTD)是实现海洋动力环境背景要素长期连续观测的最重要的海洋观测设备之一。尽管国产CTD的研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应用成果,但是基于深海潜标平台的多深度的CTD比测工作仍然较少。... 高精度的温盐深测量仪(Conductivity-Temperature-Depth,CTD)是实现海洋动力环境背景要素长期连续观测的最重要的海洋观测设备之一。尽管国产CTD的研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应用成果,但是基于深海潜标平台的多深度的CTD比测工作仍然较少。本文基于“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研发的准实时传输潜标平台所搭载的三组国产CTD与进口的CTD所获取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比对分析。在潜标系统较为稳定的时刻,两者的平均温度差最小为0.001℃,平均盐度差最小为0.001 psu。比测结果表明:国产CTD在复杂的深海海洋环境下所测得的温盐深数据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国产高精度CTD的研制与应用对提高我国海洋现场连续和长期的观测能力,促进海洋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观 温盐深量仪 潜标平台 数据比测 数据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y problems in validation of intelligent models
10
作者 刘飞 马萍 +1 位作者 杨明 王子才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9年第3期371-375,共5页
To provide a realistic simulation environment for users,intelligent models have become key components in military simulations. After the analysis of modeling nature of intelligent models,the validation criteria for de... To provide a realistic simulation environment for users,intelligent models have become key components in military simulations. After the analysis of modeling nature of intelligent models,the validation criteria for defining the validation points and validation metrics for measuring the agreements between human experts and intelligent models were presented. Further,such methods as graphical comparison,feature analysis and face validation we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lligent models. Based on the validation criteria,validation metrics and validation methods,the intelligent models can be effectively validated,which has been proved in current developed intelligent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models validation criteria validation metrics validation metho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bust QKD-based private database queries based on alternative sequences of single-qubit measurements 被引量:1
11
作者 YuGuang Yang ZhiChao Liu +2 位作者 XiuBo Chen YiHua Zhou WeiMin Shi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1-11,共11页
Quantum channel noise may cause the user to obtain a wrong answer and thus misunderstand the database holder for existing QKD-based quantum private query(QPQ) protocols. In addition, an outside attacker may conceal hi... Quantum channel noise may cause the user to obtain a wrong answer and thus misunderstand the database holder for existing QKD-based quantum private query(QPQ) protocols. In addition, an outside attacker may conceal his attack by exploiting the channel noise. We propose a new, robust QPQ protocol based on four-qubit decoherence-free(DF) states. In contrast to existing QPQ protocols against channel noise, only an alternative fixed sequence of single-qubit measurements is needed by the user(Alice) to measure the received DF states. This property makes it easy to implement the proposed protocol by exploiting current technologies. Moreover, to retain the advantage of flexible database queries, we reconstruct Alice's measurement operators so that Alice needs only conditioned sequences of single-qubit measur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um cryptography quantum private query decoherence-free states collective nois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