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MT WaveCache:开发数据流计算机中的推测多线程 被引量:3
1
作者 裴颂文 吴百锋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82-1392,共11页
推测多线程技术(Speculative Multithreading,SpMT)是通过推测地执行多个线程来开发线程级并行性,提高超标量处理器性能.通过增加额外的硬件单元,比如线程同步单元(Thread Synchronization Unit,TSU)、线程上下文表(Thread Context Tabl... 推测多线程技术(Speculative Multithreading,SpMT)是通过推测地执行多个线程来开发线程级并行性,提高超标量处理器性能.通过增加额外的硬件单元,比如线程同步单元(Thread Synchronization Unit,TSU)、线程上下文表(Thread Context Table,TCT)和线程内存历史表(Thread Memory History,TMH),扩展了事务性内存系统,提高了基于波标量指令集系统结构(WaveScalar ISA)实现的WaveCache模拟器的性能.同时,还提出了一种新的两级线程级事务提交机制.最后,采用了6个来自SPEC、Media和Mibench测试程序集的真实测试程序,评估了推测多线程WaveCache(SpMT WaveCache)的性能.实验表明,SpMT WaveCache比超标量系统结构提高了2~3倍的性能,是一种有效的开发动态数据流计算机性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数据流计算机 推测多线程 事务性内存 波标量指令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向量处理引入数据流计算机
2
作者 来智勇 郑守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8-44,共7页
数据流计算机解决了多机系统存储器延时和同步2个不易解决的基本问题,可以充分利用程序的各级并行成分.这种计算机在算术运算等方面性能优越,但在结构数据(如向量)处理方面开销大、效率低.将向量处理技术引入数据流计算机,能有... 数据流计算机解决了多机系统存储器延时和同步2个不易解决的基本问题,可以充分利用程序的各级并行成分.这种计算机在算术运算等方面性能优越,但在结构数据(如向量)处理方面开销大、效率低.将向量处理技术引入数据流计算机,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在类似Manchester的数据流计算机上增加向量处理功能,并进行了矩阵乘运算的模拟.结果表明,增加向量处理后,矩阵乘运算的效率比近几年提出的Monsoon和Epsilon等数据流计算机提高一倍,甚至2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流计算机 向量处理 存储器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流计算机——一种新型的计算机系统结构模型
3
作者 尹志宇 姜兴华 张庆秀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5-17,共3页
介绍了数据流机的数据驱动特征、数据流程图、数据流程序设计语言以及其特殊的系统结构 。
关键词 结构模型 诺依曼计算机 数据流计算机 计算机系统 数据流程图 程序设计语言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流计算机复合函数级并行的开发
4
作者 刘桂仲 慈云桂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21-327,共7页
数据流计算机开销过大的基本原因是并行的粒度太细。本文研完在数据流计算模型中引入复合函数级并行的开发,讨论它在SDS模型的抽象机上的实现方法,并介绍以此为基础的模型机SDS-1系统。
关键词 数据流计算机 复合函数 并行 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流计算机系统
5
作者 汪成为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1983年第9期14-20,共7页
几十年来,计算机的软、硬件研究人员都在致力于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处理率,而提高处理率的关键是充分发掘和利用计算机系统中的同时性(simultaneity),或者说是尽力提高其并行处理的能力。但是,在现有的各种计算机系统中都存在着某些相互依... 几十年来,计算机的软、硬件研究人员都在致力于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处理率,而提高处理率的关键是充分发掘和利用计算机系统中的同时性(simultaneity),或者说是尽力提高其并行处理的能力。但是,在现有的各种计算机系统中都存在着某些相互依赖的约束,我们把它简称为相关性,相关性是提高并行处理能力的障碍和阻力。 概括说来,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在着三种相关性,即数据相关、控制相关和资源相关。前两种相关是程序中的相互约束,后一种相关是执行这一程序的计算机系统在资源上的相互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流计算机 处理率 程序计数器 第五代计算机 数据流程序 并行处理 数据处理 模拟计算机 存贮器 存储器 处理器 数据流程图 指令计数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程序计数器加速数据流计算机串行处理的方法
6
作者 Sowa.,M 《化工电子计算》 1989年第3期73-80,共8页
关键词 数据流计算机 串行处理 程序计数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原理的新型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可行性分析
7
作者 姚若侠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48-51,共4页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基于存储程序原理的冯·诺依曼计算机和基于数据驱动原理的新型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数据流计算机的比较以及对数据流计算机的性能的分析 ,得出这种还处在萌芽阶段的数据流计算机是可行的 ,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 .
关键词 计算机系统结构 数据驱动 数据流计算机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代计算机与心理学
8
作者 司马贺 周林 关锦华 《心理科学进展》 1986年第4期1-5,共5页
这是一个很困难的题目,因为在日本进行第五代计算机研究,或者提出该研究项目的人很少考虑心理学。他们考虑的是日本在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应用竞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所以,我要谈的第五代计算机与心理学的关系,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可能与... 这是一个很困难的题目,因为在日本进行第五代计算机研究,或者提出该研究项目的人很少考虑心理学。他们考虑的是日本在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应用竞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所以,我要谈的第五代计算机与心理学的关系,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可能与从事这项研究的人所考虑的问题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计算机 心理学 数据流计算机 人工智能语言 短时记忆 计算机硬件 活动部件 软件 处理器 计算机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诺依曼瓶颈下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创新 被引量:3
9
作者 吕启闻 陈泽乾 +6 位作者 张曦月 周朋 张鲁峰 于春霖 陈钦 叶涛 李璇 《电子技术应用》 2023年第11期28-34,共7页
在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过程中,冯·诺依曼架构无疑是最为传统且主流的架构之一。为了追求更加高速的计算效率,人们在冯·诺依曼架构的基础上不断做出优化,直至达到其发展瓶颈。从传统冯·诺依曼架构出发,分析了该架构固有... 在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过程中,冯·诺依曼架构无疑是最为传统且主流的架构之一。为了追求更加高速的计算效率,人们在冯·诺依曼架构的基础上不断做出优化,直至达到其发展瓶颈。从传统冯·诺依曼架构出发,分析了该架构固有的局限性,并列举了针对这些局限性所作出的基本改良措施。然后具体介绍了存算一体、数据流计算等在冯·诺依曼架构上进行创新的多种技术手段。最后简述了突破原始电子计算机物理材料体系的其他非冯·诺依曼架构的发展历程,例如类脑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等,并展望了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前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结构 冯·诺依曼瓶颈 数据流计算机 非冯·诺依曼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教学环境 调整改革计算机专业教学
10
作者 陈国良 《研究生教育研究》 1990年第2期85-86,共2页
我从1984年担任计算机系副主任以来,主管该系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少年软件班专业教学工作。在教学环境的治理、教学内容的更新等等方面作出了成绩。 一、治理教学环境 1984年前,由于种种原因,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缺少系统考虑,课程之... 我从1984年担任计算机系副主任以来,主管该系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少年软件班专业教学工作。在教学环境的治理、教学内容的更新等等方面作出了成绩。 一、治理教学环境 1984年前,由于种种原因,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缺少系统考虑,课程之间的衔接。实践课的安排均较弱,且不平衡;各年级教学计划不一,且变动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教学 教学效果 数据流计算机 实践课 调整改革 计算机专业课 上机实习 并行算法 体系结构 并行图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计算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晓华 《世界电子元器件》 2008年第3期82-84,共3页
数据驱动计算概述 计算机体系结构可以分为控制流计算机和数据流计算机。控制流计算机又称为冯·诺依曼计算机,其程序的运算执行顺序是预先设置好的,按照编程者的控制(程序指针)逐条执行。现在实际应用的计算机都使用控制流机... 数据驱动计算概述 计算机体系结构可以分为控制流计算机和数据流计算机。控制流计算机又称为冯·诺依曼计算机,其程序的运算执行顺序是预先设置好的,按照编程者的控制(程序指针)逐条执行。现在实际应用的计算机都使用控制流机制,而数据流计算机运算的执行顺序取决于数据间的互相依赖关系和操作数的有效性,指令间没有固定的顺序,不需预先设定,更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流计算机 数据驱动 应用 计算机体系结构 计算机运算 控制流 思维习惯 流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GMA-1数据流巨型机-对新一代巨型机系统的挑战
12
作者 KEI HIRAKI KENJI NISHIDA +3 位作者 SATOSHI SEKIGUCHI TOSHIO SHIMADA TOSHITSUGU YUBA 黄志毅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1989年第3期43-52,共10页
SIGMA-1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基于数据流体系结构的实用计算机原型。它在性能上超过了传统的冯氏计算机。这种大规模数据流机用于科学技术计算。它正由日本通产省的电子技术实验室进行最后阶段的设计和制造。本文概述了SIGMA-1的系统结构... SIGMA-1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基于数据流体系结构的实用计算机原型。它在性能上超过了传统的冯氏计算机。这种大规模数据流机用于科学技术计算。它正由日本通产省的电子技术实验室进行最后阶段的设计和制造。本文概述了SIGMA-1的系统结构,讨论了最近进行的性能测试,同时还给出了为达到SIGMA-1计划中提出的100MFLOPS性能指标所作的设计决策和有关体系结构的问题。最后简述了SIGMA-1计划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流计算机 SIGMA-1 巨型机 体系结构 设计决策 性能测试 处理单元 指令集 性能指标 日本通产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线程技术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兴铭 徐明 肖刚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1999年第4期1-6,共6页
这几年,多线程计算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分析了多线程概念以及多线程计算机发展历史后,对多线程计算机的研究和开发现状、技术途径与发展前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 多线路 多线路计算机 数据流计算机 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Von·Neamann型体系结构分类概念有害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文钰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1-24,共4页
本文对国际公认的非Von·Neamann型体系结构分类概念提出质疑.明确指出该分类概念的有害之处,认为不宜继续使用非Von·Weamann型体系结构分类概念.
关键词 计算机 体系分类 数据流计算机
原文传递
基于DSP和ASIC电路的图象处理SIMD并行结构
15
作者 程功宝 黄土坦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2期15-17,共3页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图象处理应用中互相关算法的特点,提出一种能够满足当前图象处理应用需要的SIMD并行结构,这种面向算法的SIMD结构增加了多指令控制、共享存储器单元,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特定算法的执行效率。
关键词 DSP ASIC电路 图象处理 SIMD并行结构 单指令多数据流计算机 互连网络 共享存储器 互相关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X──因与果
16
作者 柴振荣 《管理观察》 1999年第7期50-51,共2页
Intel公司的驻莫斯科代表机构于1997年1月22日正式展示了根据MMX技术生产的全系列奔腾处理器。同时强调指出,在面向MMX技术的厂家中,也包括独联体国家的公司,作者列出了它们的名单。指出MMX技术是基于SIMD(单指令流多数据流计算机... Intel公司的驻莫斯科代表机构于1997年1月22日正式展示了根据MMX技术生产的全系列奔腾处理器。同时强调指出,在面向MMX技术的厂家中,也包括独联体国家的公司,作者列出了它们的名单。指出MMX技术是基于SIMD(单指令流多数据流计算机)并行系统的结构配置。Intel公司宣称,SIMD已面向实施多媒体与快速通信上的应用。已经发现,Intel处理器开始从RISC处理器技术借用了很多东西。实质上奔腾系列中的新处理器就是RISC这类处理器中之一种,这类处理器面向快速完成操作,这在图像处理中常会遇到,在解决涉及实现多媒体技术的课题时特别需要。介绍了一些公司(IBM,PowerSoft,NuMega等)设计开发利用MMX技术的程序产品计划的情况。除此而外,Microsoft拟生产一系列实时制和VisualC++程序产品。着重讨论了上述技术在银行领域的应用,以及涉及制造更为复杂结构配置的处理器问题。这种结构配置中包括核心及外围,以及向新的系统板过渡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X技术 奔腾处理器 结构配置 数据流计算机 程序产品 图像处理 多媒体技术 Intel公司 PowerSoft 单指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gital Forensic Analysis on Runtime Instruction Flow
17
作者 Li Juanru Gu Dawu Deng Chaoguo Luo Yuhao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0年第6期112-119,共8页
Computer system's runtime information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digital evidence. Current digital forensic approaches mainly focus on memory and I/O data, while the runtime instructions from processes are often ign... Computer system's runtime information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digital evidence. Current digital forensic approaches mainly focus on memory and I/O data, while the runtime instructions from processes are often ignored. We present a novel approach on runtime instruction forensic analysis and have developed a forensic system which collects instruction flow and extracts digital evidence. The system is based on whole-system emulation technique and analysts are allowed to define analysis strategy to improve analysis efficiency and reduce overhead. This forensic approach and system are applicable to binary code analysis,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matware forens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forensics dynamic analysis instruction flow virtual machine E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