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流通利用的数权激励 被引量:44
1
作者 杨琴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25,共14页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数据只有流通利用才能产生更高的附加值。现实中还存在"沉睡数据""数据垄断"等现象,数据权属及数据激励机制是数据流通的关键。数据激励劳动成本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理论、数据...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数据只有流通利用才能产生更高的附加值。现实中还存在"沉睡数据""数据垄断"等现象,数据权属及数据激励机制是数据流通的关键。数据激励劳动成本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理论、数据新型财产权理论等观点之间存在争议。我国司法实践中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保护竞争权之主张,解决数权纠纷力有未逮,凸显确权激励数据流通利用之必要性。《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是在我国率先确立数据权益的地方立法。"政府数据权力+企业数据权益+个人数据权利"的"三维配置"结构模式,可以实现保护国家数据安全和维护数据市场秩序、激励企业流通利用数据,为个人带来数据在市场流通利用中产生的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据流通利用 数据 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企业数据财产权流通利用的目的性考量
2
作者 黄权伟 陈远远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50-54,共5页
企业数据的流通利用涉及数据来源者、第三方数据利用者的民事权益保护与企业数据活动自由关系的协调。从阻碍数据流通利用的现实与理论困境观察,数据权属不明和权利配置不清凸显企业数据财产权的制度价值。企业数据财产权的确立应基于... 企业数据的流通利用涉及数据来源者、第三方数据利用者的民事权益保护与企业数据活动自由关系的协调。从阻碍数据流通利用的现实与理论困境观察,数据权属不明和权利配置不清凸显企业数据财产权的制度价值。企业数据财产权的确立应基于传统财产权理论和企业数据的特征:即可支配性、稀缺性和经济价值。在权利配置方面,企业数据财产权应包括持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这些权利应在不损害数据来源者权益和其他市场主体权利的前提下行使。同时,为平衡各方利益,建议设置合理的企业数据使用制度,完善市场竞争监管机制,并保护数据来源者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企业数据财产权 数据流通利用 数据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数据持有者权 构建数据流通利用秩序的新范式 被引量:69
3
作者 高富平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7-327,共21页
数据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副产品”,数据经过不断加工处理成为了人类认知世界的原材料,也成为了数据经济时代新的生产要素。数据的社会化流通利用是人类进入数据智能时代的新问题,不能援用传统的产权范式,而需要根据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特... 数据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副产品”,数据经过不断加工处理成为了人类认知世界的原材料,也成为了数据经济时代新的生产要素。数据的社会化流通利用是人类进入数据智能时代的新问题,不能援用传统的产权范式,而需要根据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特点,配置最大化实现数据社会价值的新型产权规则。数据权利配置不是对数据控制(支配)的保护,而是旨在保护数据加工使用(价值创造)和流通利用之利益,本文称之为数据持有者权。相对于传统产权,数据持有者权本质上是构建数据流通利用秩序的一种财产治理范式。数据持有者权以价值或利益识别区分保护为基础,并不消灭数据上叠存的合法利益,以实现数据社会化流通利用为目标,需要配合适当的数据治理体系才能有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数据持有者权 数据流通利用 数据治理 价值保护
原文传递
数据流通利用语境下个人信息财产利益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19
4
作者 吕炳斌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76,共14页
数据的价值在流通利用中得以彰显,其中的个人信息亦不例外。在保护企业的数据财产权益的同时,如何对待个人信息的财产利益成为需要考虑的棘手问题。个人信息的财产利益不容忽视、难以湮灭,个人信息中天然内置的原始价值应当分配给信息... 数据的价值在流通利用中得以彰显,其中的个人信息亦不例外。在保护企业的数据财产权益的同时,如何对待个人信息的财产利益成为需要考虑的棘手问题。个人信息的财产利益不容忽视、难以湮灭,个人信息中天然内置的原始价值应当分配给信息主体即自然人。在个人信息财产利益的实现上,有赖于事前交易机制的传统路径显得捉襟见肘,需要进行思维转型并另辟蹊径。基于个人信息财产价值“后知后觉”的特性,同时也是为了弥补个人信息保护前端权能的失灵,个人信息财产利益的实现可以在数据流通利用的语境下,从个人信息保护的后端找到突破口。同意撤回权、删除权、可携带权等后端权能蕴含着二次协商功能和财产兑现功能,可为自然人参与数字红利分配、实现个人信息的财产利益提供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流通利用 个人信息 财产 个人信息权益 后端实现路径
原文传递
数据空间工程建设模式及推广应用研究
5
作者 郭明军 于施洋 +4 位作者 窦悦 郭巧敏 庾朝富 李子硕 黄依迪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1,共9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在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方式,促进数据安全有序流通和价值高效释放的数据空间建设,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本文聚焦数据空间的工程建设模式及推广应用,在梳理分析国...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在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方式,促进数据安全有序流通和价值高效释放的数据空间建设,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本文聚焦数据空间的工程建设模式及推广应用,在梳理分析国内外数据空间相关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数据空间工程建设的驱动要素视角,提出了战略引领型、技术驱动型、需求拉动型、生态赋能型4类数据空间,总结了“政府主导+数据基础设施”“技术创新+数据开发利用”“场景牵引+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合作+数字城市建设”4种数据空间工程建设模式。研究建议,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强化关键技术创新、深化应用体系建设和启动试点示范工程,以期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数据空间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空间 数据流通利用 数据基础设施 工程建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生产力的邻接权保护机制研究
6
作者 商建刚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25年第1期77-92,共16页
数据不仅承载着丰富的信息价值,更蕴含着重要的生产力。数据具有主体多元性、客体非排他性以及汇聚放大性。如何有效保护数据的生产力,已成为数据治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竞争法行为规制模式、数据库汇编制度以及新型数据财产权的制度进... 数据不仅承载着丰富的信息价值,更蕴含着重要的生产力。数据具有主体多元性、客体非排他性以及汇聚放大性。如何有效保护数据的生产力,已成为数据治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竞争法行为规制模式、数据库汇编制度以及新型数据财产权的制度进路均存在一定局限性。为此,应建立一种“有限赋权+有限排他”的制度安排,以平衡数据生产力的保护与流通利用。鉴于数据与知识本质上同属于信息,邻接权制度作为一种与数据生产力实现和权益保护高度契合的法律工具,带来了数据生产力保护的新思路。简言之,可以通过扩张邻接权制度的适用范围,把数据生产力纳入广义邻接权客体范畴。这种安排通过对人类熟知法律制度的借用和改进,可以避免过高的立法成本,具有较强的立法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二十条》 商业数据 数据流通利用 数据产品制作者权 数据邻接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空间建设的实践进展与运营模式分析——基于Data Spaces Radar的案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夏义堃 程铄 +1 位作者 王雪 钱锦琳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2,共15页
数据空间建设为数据要素的价值实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全面解析其实践进展与运营模式,有助于破解数据流通的现实堵点、拓展数据利用的发展思路。文章首先将结构主义分析方法中的案例研究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文献调研、... 数据空间建设为数据要素的价值实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全面解析其实践进展与运营模式,有助于破解数据流通的现实堵点、拓展数据利用的发展思路。文章首先将结构主义分析方法中的案例研究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文献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以Data Spaces Radar为案例来源,从实践进展、运营模式、核心要素等维度提炼数据空间建设特征。其次,在制度与技术的双轮驱动下,数据空间建设秉持制度规范统一性、技术设计整体性和治理模式协同性的架构原则,并按照产业思维、底线思维、信任思维、链式思维、集约思维的底层逻辑,形成较为完整的运营体系。未来应着力探索和解决数据空间视域下的数据资源价值化开发路径,针对数据流通堵点、利用痛点及信任难点问题,从体制机制、政策框架与技术应用等角度为推进我国的数据要素流通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空间 数据流通利用 数据自主权 运营模式 数据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数据法律治理的规范实现 被引量:1
8
作者 徐玖玖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47,共9页
研究目的:剖析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自然资源数据及其活动的形态演变,揭示自然资源数据法律治理的现状和主要困境,探讨自然资源数据法律治理的核心制度及其具体规则展开,以此为自然资源数据治理的规范实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现进路。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剖析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自然资源数据及其活动的形态演变,揭示自然资源数据法律治理的现状和主要困境,探讨自然资源数据法律治理的核心制度及其具体规则展开,以此为自然资源数据治理的规范实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现进路。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1)自然资源数据从要素数据化(数智)到数据汇聚化(数治)再到治理智能化(智治)的形态演变和跃迁过程是自然资源数据治理的基础,对此自然资源数据法律治理应当回应安全价值和发展价值的不同制度需要,均衡规范和激励的不同制度功能;(2)我国自然资源数据法律规范群呈现出自上而下的上下等级型规范体系,以《数据安全法》等一般性立法为上位法统领,以《自然资源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等部门规范性文件为下位的特别法“延伸”,存在体系构建不完整、安全管理机制不明确、流通利用激励不充分等问题;(3)自然资源数据法律治理的规范实现应当以分类分级制度为基础,以安全管理机制和流通利用机制为关键性制度,形成安全与发展均衡协同的自然资源数据治理核心制度以及具体规则。研究结论:自然资源数据的领域性更强、公共性更高,自然资源数据法律治理应当逐步提升规范体系的位阶,补充部门规章层面的特别性立法,均衡规范性规则和激励性规则,更好发挥法治在自然资源数据治理中的功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数据 法律治理 数据安全管理 数据流通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可信数据空间实践落地,构建数据要素流通利用新格局
9
作者 魏亮 《中国信息界》 2025年第3期11-12,共2页
一、数据空间是有效推动数据规模化流通利用的关键路径(一)可信数据空间是数据流通利用的重要基础设施《行动计划》提出,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连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从技术视角看,可信... 一、数据空间是有效推动数据规模化流通利用的关键路径(一)可信数据空间是数据流通利用的重要基础设施《行动计划》提出,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连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从技术视角看,可信数据空间通过构建可信可管、互联互通、价值共创三大能力,为数据流通各方提供流通全过程的控制、管理、计量等共性技术服务,是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此外,可信数据空间还包含了规则机制、生态主体、场景应用等内容,能够为数据流通利用提供多元化的商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数据流通利用 可信数据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隐私用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实践难点及化解方案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悦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4年第1期37-44,共8页
梳理差分隐私用于人口普查、数字广告和大型语言模型中的个人信息保护案例,发现通过差分隐私实现个人信息保护仍然存在概念定义不一、隐私单元不明、参数难以选定、隐私记账困难、缺乏简明解释、造成不公平问题和法律效果不确定7个难点... 梳理差分隐私用于人口普查、数字广告和大型语言模型中的个人信息保护案例,发现通过差分隐私实现个人信息保护仍然存在概念定义不一、隐私单元不明、参数难以选定、隐私记账困难、缺乏简明解释、造成不公平问题和法律效果不确定7个难点,并逐个探讨了突破这些难点的思路。化解差分隐私的实践难点不仅可以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也可以促进数据要素流通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隐私 个人信息保护 隐私记账 交互设计 数据要素流通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