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对部分与整体关系认识发展的实验研究——Ⅱ.4—7岁儿童数的组成和分解 被引量:6
1
作者 林嘉绥 《心理学报》 1981年第2期159-167,共9页
目的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的部分与整体问题,它与儿童对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认识发展有密切的关系。J.皮亚杰曾从数的加法组成研究了数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提出了与类的部分与整体关系相应的三个发展阶段,按他的指标认为儿童在7—8岁以前不... 目的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的部分与整体问题,它与儿童对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认识发展有密切的关系。J.皮亚杰曾从数的加法组成研究了数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提出了与类的部分与整体关系相应的三个发展阶段,按他的指标认为儿童在7—8岁以前不能完全掌握数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苏联梅钦斯卡娅对数的组成也做过阐述,主要说明数的组成如何成为算术运算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对3—7岁儿童数的组成、分解也进行过一些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与整体 数的组成 实验研究 儿童 认识发展 和分解 梅钦斯卡娅 三个发展阶段 组成研究 皮亚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设计与评析
2
作者 曹爱君 彭方第 《山东教育》 1995年第Z1期66-67,共2页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第二册第1至2页,练习册第1页。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了解计数单位“百”。 (2)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3)初步了解10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第二册第1至2页,练习册第1页。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了解计数单位“百”。 (2)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3)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百以内的数 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数100以内的数和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接近整十数的数法。 教具学具:磁性板,100根小棒,小棒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数的组成 单位 教学要求 抽象思维能力 “一” 教学内容 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以内数的组成活动的开展
3
作者 毛喜群 《年轻人(D版)(幼师园地)》 2023年第8期11-16,共6页
10以内数的组成是大班幼儿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要开展好10以内数的组成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深刻领会《指南》精神,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形式,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各种数学关系,真正... 10以内数的组成是大班幼儿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要开展好10以内数的组成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深刻领会《指南》精神,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形式,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各种数学关系,真正将数的组成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本文从数的组成活动案例入手,分析与思考如何在《指南》引领下有效开展10以内数的组成活动,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和形式 活动案例 思维能力 《指南》 幼儿学学习 学习与发展 引导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教材 多维计数 发展数感——《数数、数的组成》教学设计研究
4
作者 鲍晨晨 《小学教学设计》 2025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百以内的“数数、数的组成”是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与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奠定基础。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将加深学生对“十进制计数法”基本原理的理解,强化“满十进一... 百以内的“数数、数的组成”是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与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奠定基础。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将加深学生对“十进制计数法”基本原理的理解,强化“满十进一”与“位值”概念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研究 十进制计 加减法 数的组成 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发展
原文传递
探索数的组成,理解数的意义——《认识11—19》教学与思考
5
作者 陆樱红 管晓芳 《教育视界》 2025年第11期71-73,共3页
《认识11-19》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前一个单元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教学时,可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借助单元情境“熊妈妈去超市购物”串联起整节课: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写一写、... 《认识11-19》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前一个单元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教学时,可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借助单元情境“熊妈妈去超市购物”串联起整节课: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写一写、说一说等多种活动,引导学生探索11-19各数的组成,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优越性;通过层次分明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理解11-19各数的意义,初步发展数感和符号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认识11-19》 数的组成 数的意义 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清谁大谁小,掌握较大数的组成特征
6
作者 明启文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1996年第4期41-42,共2页
分清谁大谁小,掌握较大数的组成特征昆明市官渡区教研室明启文相差数量关系的三种应用题,尤其是反叙的应用题,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突破这一难点的关憧是:在相比中分清谁大谁小,突出较大数的组成特征。教学第二册中两个数的比较时... 分清谁大谁小,掌握较大数的组成特征昆明市官渡区教研室明启文相差数量关系的三种应用题,尤其是反叙的应用题,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突破这一难点的关憧是:在相比中分清谁大谁小,突出较大数的组成特征。教学第二册中两个数的比较时,耍指导学生分两行各摆出10个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的组成 较大 应用题 组成特征 直观教学 思维过程 量关系 官渡区 计算方法 昆明市
原文传递
基于计数单位 开展珠心算认数教学——“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设计
7
作者 汤宝玉 《珠算与珠心算》 2024年第4期26-29,31,共5页
【教学内容】《珠心算》第二册第30~32页例题及练习。【教学目标】一、借助铅笔、小棒和算盘,通过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等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以及所在数位“百位”,知道10个十是一百,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及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珠心算》第二册第30~32页例题及练习。【教学目标】一、借助铅笔、小棒和算盘,通过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等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以及所在数位“百位”,知道10个十是一百,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及100以内数的大小和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 珠心算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数的组成 摆一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组成的分段教学
8
作者 贾宗萍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 1998年第12期30-31,共2页
数组成的实质是指数群和子群之间存在着的包含、互补和互换的关系,幼儿掌握了数的组成,是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进一步理解了数之间关系的标志,也为学习加减运算打下了基础。近年来,我园尝试将10以内数的组成分成2,3、4、5,6、7,8、9、10四... 数组成的实质是指数群和子群之间存在着的包含、互补和互换的关系,幼儿掌握了数的组成,是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进一步理解了数之间关系的标志,也为学习加减运算打下了基础。近年来,我园尝试将10以内数的组成分成2,3、4、5,6、7,8、9、10四个阶段教学,意在通过各阶段要求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组成 数的组成 操作活动 互补关系 教学活动 认知策略 分合 教学方法 互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指操的开发与应用——以“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为例
9
作者 苏陈林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20年第12期22-22,共1页
十指连心,心灵手巧,手是身体的大脑。手指是学生随身携带的"学具",是最方便且简单实用的。对于初学计算的小学生来说,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是进行加法或减法计算离不开的基本功。那么,怎样借助手指来练习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 十指连心,心灵手巧,手是身体的大脑。手指是学生随身携带的"学具",是最方便且简单实用的。对于初学计算的小学生来说,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是进行加法或减法计算离不开的基本功。那么,怎样借助手指来练习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呢?可以采用如下的教学过程:1.约定,什么样的手指代表几。(1)老师出手势分别代表1—5,让每位学生照着老师的手势样子出,边出手势边说相应的数字。老师把相应的手势图片与数字对应写好,投影在黑板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的组成 手指操 小学生 老师 简单实用 练习巩固 心灵手巧 基本功
原文传递
“认识千以内的数”教学设计
10
作者 汤宝玉 《珠算与珠心算》 2022年第6期28-31,共4页
【教学内容】《珠心算》第四册第1~5页例题及练习。【教学目标】一、在想一想、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等活动中,理解千以内数的组成,初步体会千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二、在具体拨珠计数的过程中,体会十进制计数法,认识计数单位“千”,... 【教学内容】《珠心算》第四册第1~5页例题及练习。【教学目标】一、在想一想、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等活动中,理解千以内数的组成,初步体会千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二、在具体拨珠计数的过程中,体会十进制计数法,认识计数单位“千”,知道“10个一百是一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进制计 单位 珠心算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数的组成 摆一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十个地区7—12岁儿童数学概念和运算能力发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范 吕静 +7 位作者 沈家鲜 赖昌贵 张增杰 刘静娴 丁松年 徐秀嫦 曹子方 王鹏飞 《心理学报》 1981年第2期135-149,共15页
本文综合了对我国十个地区959名7—12岁儿童的协作研究结果。探讨了儿童在认数、数序和系列、数的组成、运算和应用等四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并对儿童数学概念和运算能力发展中知识学习与数概念发展的关系、发展的过程、环境的影响、发展... 本文综合了对我国十个地区959名7—12岁儿童的协作研究结果。探讨了儿童在认数、数序和系列、数的组成、运算和应用等四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并对儿童数学概念和运算能力发展中知识学习与数概念发展的关系、发展的过程、环境的影响、发展的阶段性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也谈到了协作方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12岁儿童 学概念 运算能力 概念 知识学习 数的组成 发展情况 协作研究 方法问题 阶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数概念的发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曹飞羽 《课程.教材.教法》 1984年第3期61-64,共4页
近年来,无论在国内或国外,由于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需要加速培养人才,人们都越来越重视儿童的早期数学教育。目前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数学教育有各种做法,究竟哪种比较好,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先了解... 近年来,无论在国内或国外,由于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需要加速培养人才,人们都越来越重视儿童的早期数学教育。目前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数学教育有各种做法,究竟哪种比较好,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先了解幼儿数学初步概念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否则盲目地进行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学龄前儿童 概念 数的组成 物体 学教育 自然 顺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数学活动评点
13
作者 朱青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6-48,共3页
幼儿园数学活动评点朱青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进行,对幼儿园数学活动的探索也在不断地深化,着眼于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在教学与促进儿童发展的关系... 幼儿园数学活动评点朱青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进行,对幼儿园数学活动的探索也在不断地深化,着眼于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在教学与促进儿童发展的关系问题上观念转变较慢;忽视幼儿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学活动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学教学 教学目的 教学准备 教师 小动物 数的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教学口算训练三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汪发隆 《青海教育》 2000年第4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小学学教学 口算训练 口算能力 计算能力 数的组成 教学大纲 练习内容 乘法口诀 熟练掌握 表内乘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单元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15
作者 贺玉华 《湖北教育》 1994年第Z1期60-62,共3页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分四节编排:①数数和数的组成;②读数和写数;③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④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本单元共安排了9道例题。一般说来,经...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分四节编排:①数数和数的组成;②读数和写数;③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④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本单元共安排了9道例题。一般说来,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大都能数出100以内的数,不少学生还能读写100以内的数。但是,他们对100以内的数的概念往往是不清楚的。如把32读成23;在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仍有学生算“25+4”时把十位上的2和个位上的4相加等等。为此,本单元教学在以下几方面应予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单元 数的组成 单元教学 单位 数的概念 教师 引导学生 目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知识 大文章——关于一年级“认数”教学的些许想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谭琳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2015年第2期34-35,共2页
由于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已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与生活经验,不少学生已经认识了100 以内的数,导致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认数”不必花过多的工夫进行教学,学生自然就会.针对这一现象,通过教学分析,我们认为应通过“重结合,帮助学生形成数... 由于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已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与生活经验,不少学生已经认识了100 以内的数,导致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认数”不必花过多的工夫进行教学,学生自然就会.针对这一现象,通过教学分析,我们认为应通过“重结合,帮助学生形成数感”“攻难点,弄清基数和序数的含义”“讲应用,熟练数的组成与分解”“辨数位,促进学生的后续发展”四个途径引导学生认识数,因为“小知识里藏大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数的组成与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设计及评析
17
作者 陈谦 盛建武 《湖南教育(上旬)(A)》 2001年第7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教学设计 小朋友 创设生活情境 学学习 播音员 课后实践 长沙市 课堂氛围 数的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形助数,促进学生千以内数的数感培养 被引量:1
18
作者 孔妍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2018年第5期24-25,共2页
"数形结合"是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将抽象的"数"与直观的"形"巧妙结合,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沪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数射线(千)这一课题为例,利用数射线找千以内数对应的点、确定数的大概... "数形结合"是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将抽象的"数"与直观的"形"巧妙结合,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沪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数射线(千)这一课题为例,利用数射线找千以内数对应的点、确定数的大概位置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借助数射线这个半抽象模型,进一步巩固千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和组成,培养学生的数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结合 射线 单位 数的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与实际结合进行《现代小学数学》实验
19
作者 江亦多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94-100,共7页
《现代小学数学》实验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101组领导下搞的一项以现代教学论和现代认知心理为指导思想,以探索儿童数学认知发展和潜力为目的的科研项目.保定市北市区教育局和前卫路小学领导为了使实验更有成效,聘请我作理论指导.
关键词 小学 理论与实际结合 低年级儿童 概念 对比班 得分率 数的组成 认知结构 实验教材 三年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教小学实验课本数学第一册的体会
20
作者 贾红莲 《课程.教材.教法》 1987年第5期21-23,共3页
1986年下半年,我接受了试教小学实验课本数学第一册的任务。我教两个班,一个是小班(6岁入学),另一个是普通班(6岁半入学)。通过钻研教材和试教,体会到这本实验教材便于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提... 1986年下半年,我接受了试教小学实验课本数学第一册的任务。我教两个班,一个是小班(6岁入学),另一个是普通班(6岁半入学)。通过钻研教材和试教,体会到这本实验教材便于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提高计算能力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试教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课 数的组成 试教 实验教材 学习 算式 计算能力 退位减法 图表示 思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