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定非差整数模糊度的PPP快速精密定位定轨 被引量:30
1
作者 李星星 张小红 李盼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33-840,共8页
从GPS基本观测模型出发,给出并推导了分离相位小数偏差求解非差整数模糊度的精密单点定位数学模型和算法.利用少量IGS跟踪站组成服务端观测网计算未检校的相位小数偏差改正信息,用于改正用户端接收机的相位观测值,实现了固定非差整数模... 从GPS基本观测模型出发,给出并推导了分离相位小数偏差求解非差整数模糊度的精密单点定位数学模型和算法.利用少量IGS跟踪站组成服务端观测网计算未检校的相位小数偏差改正信息,用于改正用户端接收机的相位观测值,实现了固定非差整数模糊度的快速精密单点定位与定轨.试验结果表明:利用30min的地面动态或静态观测数据进行精密单点定位,非差模糊度固定成整数后,其定位结果较PPP浮点解有明显改善,水平方向提高了近一个数量级,可达到1cm甚至毫米级的精度;高程方向与对流层延迟解算精度也改善了20%~60%.与浮点解相比,固定解能显著改善PPP的定轨精度,仅用15min的短弧段观测数据,切向与法向的定轨精度可达到1cm左右;径向方向为3~5cm左右,较浮点解定轨精度改善了50%~70%.因此,固定非差整数模糊度后的PPP能够满足毫米至厘米级的快速精密定位和定轨的要求,这在GPS(准)实时应用与服务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未检校小数偏差(UFOs) 小数偏差分离模型(FBI) 整数模糊度解算 快速精密定位定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数模糊度参数的快速检索算法 被引量:2
2
作者 葛茂荣 陈永奇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9-104,共6页
GPS快速定位中,由于模糊度参数之间的强相关性,模糊度参数置信区间定义的检索区域比相应的置信椭球大得多。本文通过模糊度参数向量的正交变换,定义出包含模糊度参数置信椭球的最小正交多面体,借助在其中构造的均匀正交网格点,... GPS快速定位中,由于模糊度参数之间的强相关性,模糊度参数置信区间定义的检索区域比相应的置信椭球大得多。本文通过模糊度参数向量的正交变换,定义出包含模糊度参数置信椭球的最小正交多面体,借助在其中构造的均匀正交网格点,找出置信椭球中的所有整数模糊度参数向量。该方法显著地减少了整数模糊度参数的检索范围,提高了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数模糊度求解 正交分解 GPS 检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姿态确定的整数模糊度快速算法
3
作者 E.Glenn Lightsey John L.Crassidis +1 位作者 F.Landis Markley 殷书平 《控制工程(北京)》 2000年第3期58-65,共8页
本文介绍计算GPS姿态确定整数模糊解的一种新算法.该算法首先引用瞬时(静态)整数搜索法,利用一个几何不等式大大缩小搜索空间。然后利用批处理损失函数检验剩余的整数,以确定最优整数解。批处理损失函数将本体坐标系中表示的GPS矢线矢... 本文介绍计算GPS姿态确定整数模糊解的一种新算法.该算法首先引用瞬时(静态)整数搜索法,利用一个几何不等式大大缩小搜索空间。然后利用批处理损失函数检验剩余的整数,以确定最优整数解。批处理损失函数将本体坐标系中表示的GPS矢线矢量表示为2个矢量之和;一个矢量与相位差测量有关,另一个与未知的整数倍波长有关。新算法有几个优点:不需要航天器的先验估计姿态信息;利用协方差阵表达式可检验算法本身的完整性;即使基线共面,也能判定整数模糊解。新算法的性能在一种动力学硬件仿真器上进行了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P 全球定位系统 姿态确定 整数模糊度 快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周模糊度整数变换前后LAMBDA方法的执行结果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扬眉 刘经南 高振东 《全球定位系统》 2004年第2期2-5,共4页
首先介绍了求取模糊度整数解的整数最小二乘方法的基本原理和LAMBDA方法 ,然后讨论了降相关的可容许整数变换对于LAMBDA方法求取双差模糊度整数解的影响。通过一个短基线的实例计算发现 :对原始的双差模糊度进行降相关的可容许整数变换 ... 首先介绍了求取模糊度整数解的整数最小二乘方法的基本原理和LAMBDA方法 ,然后讨论了降相关的可容许整数变换对于LAMBDA方法求取双差模糊度整数解的影响。通过一个短基线的实例计算发现 :对原始的双差模糊度进行降相关的可容许整数变换 ,不仅可提高模糊度整数解的准确性 ,而且还能提高模糊度的求取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定位 模糊整数 可容许整数变换 LAMBDA方法 G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GPS相位模糊度整数解正确性的严密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扬眉 刘经南 李信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04-1007,共4页
针对如何评价模糊度整数解的正确性 ,指出了基于传统的假设检验理论的三步法存在的理论缺陷 ,介绍了模糊度归整域的概念和可容许整数估计的定义 ,并在Teunissen关于可容许整数估计原定义的基础上给出了更为严密的新定义。基于这个新定义 。
关键词 GPS精密定位 模糊整数 归整域 可容许整数估计 模糊的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系统GNSS融合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方法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冠显 王玲 彭利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6-180,共5页
分析各分析中心提供的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产品及其对应方法,结合观测数据进行多系统模糊度固定解算实验。结果表明,各分析中心提供的产品卫星轨道具有高度吻合性,提供了较高精度精密单点定位的基准;多系统GNSS融合可以加快模糊度固... 分析各分析中心提供的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产品及其对应方法,结合观测数据进行多系统模糊度固定解算实验。结果表明,各分析中心提供的产品卫星轨道具有高度吻合性,提供了较高精度精密单点定位的基准;多系统GNSS融合可以加快模糊度固定,提高模糊度初始固定时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GNSS 精密单点定位 模糊整数 GPS/GLONASS/B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GPS基线求解算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熊永良 黄丁发 张献洲 《测绘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260-264,共5页
在分析GPS相位观测粗差、周跳及随机噪声的小波变换特性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GPS相位粗差探测及小波滤波算法 ,并提出了基于小波滤波的GPS基线求解算法 ,该方法能缩小模糊度搜索空间 ,提高整数模糊度解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小波滤波 整数模糊度 GPS基线解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代解算的LAMBDA方法及其搜索空间 被引量:17
8
作者 周扬眉 刘经南 刘基余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0-304,共5页
基于回代解算的序贯条件最小二乘技术和上三角的Cholesky分解算法,提出求解载波相位模糊度的一种新算法———回代解算的LAMBDA方法。该方法同Teunissen提出的LAMBDA方法相比,有着不同的目标函数和不同的搜索空间。实例试算表明这两种... 基于回代解算的序贯条件最小二乘技术和上三角的Cholesky分解算法,提出求解载波相位模糊度的一种新算法———回代解算的LAMBDA方法。该方法同Teunissen提出的LAMBDA方法相比,有着不同的目标函数和不同的搜索空间。实例试算表明这两种方法有着不同的执行过程,但有着相同的模糊度整数解和相当的搜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精密相对定位 相位模糊整数 CHOLESKY分解 LAMBDA方法 搜索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科学相关论文摘要
9
作者 文菁 《测绘信息与工程》 2005年第6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空间信息系统 WebGIS 基线向量 地球参考框架 地球极移 电子全站仪 差分技术 整数模糊度 数字正射影像 空间聚类 网形结构 一机多天线 岁差 地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频多模GNSS高精度定位关键技术与挑战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博峰 苗维凯 陈广鄂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69-1783,共15页
高精度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定位技术拓展了位置服务行业的纵深发展,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和无人驾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当前卫星导航领域的热点。梳理了GNSS定位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脉络,阐述... 高精度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定位技术拓展了位置服务行业的纵深发展,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和无人驾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当前卫星导航领域的热点。梳理了GNSS定位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脉络,阐述多频多模GNSS高精度定位所涉及的整数模糊度固定、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融合等共性基础理论,介绍提升GNSS定位性能的非模型误差处理以及周跳探测与数据中断修复等关键技术。依托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创新成果,介绍了同济大学GNSS团队近年来发展的4种多频多模GNSS高精度定位应用新技术,并展望了未来以GNSS为核心的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数模糊度 高精定位 长距离RTK 数据融合 海洋定位
原文传递
Near-field surface displacement and permanent deformation induced by the Alaska Mw 7.5 earthquake determined by high-rate real-time ambiguity-fixed PPP solutions 被引量:2
11
作者 Gang Chen Qile Zha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4年第34期4781-4789,共9页
High-rate GPS data from the United States 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 in the Alaska region are processed using the recently developed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 technique. The traditional PPP techniq... High-rate GPS data from the United States 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 in the Alaska region are processed using the recently developed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 technique. The traditional PPP technique does not fix ambiguities into their integers because these ambiguities do not have an integer nature when data from a single receiver, as well as precise orbit and clock corrections, are used. Additional corrections, i.e.,uncalibrated phase delay(UPD), are needed to fix integer ambiguities and consequently improve positioning accuracy. This study proposes a methodology to compute for wide-lane and L2(the second L-band frequency) UPDs using the geometry-based model and subsequently applies these parameters to the computation for ambiguity-fixed solutions. The instantaneous displacements of near-field sites, as well as the permanent deformations after the earthquake, are therefore obtained for the January 5, 2013,Alaska earthquake. The real-time performance of PPP solutions are assessed by considering realistic data latency and data interval of corrections. Ambiguity-fixed solutions are compared with ambiguity-float ones. The comparison shows that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can b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when the ambiguities are fixed correctly. Thesolutions using the real-time corrections are also compared with those using post-processing corrections, i.e., Center for Orbit Determination in Europe final orbit and clock.Although the accuracy is somehow degraded because of the data latency and data interval, the real-time results are satisfactory for use in monitoring the small-scale deformation(1–2 cm) caused by the Alaska earthquake. In addition, the kinematic ambiguity-fixed PPP solutions for7 days around the earthquake are calculated to obtain permanent pre- and post-earthquake deformations. The deformations computed from real-time and post-processing corrections do not appear to b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数模糊度 永久变形 阿拉斯加 实时性能 地表位移 PPP 地震后 近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