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0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黄饮子联合穴位贴敷法对中风后失眠的治疗效果分析
1
作者 郭全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63-066,共4页
本次研究探讨治疗中风后失眠困扰的新途径。方法 126位平均年纪69岁,遭受病痛约2.5个月的中风恶疾患者被筛选出,两组平分,每组人数为63人。一边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手段;另一边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地黄饮子和穴位贴敷法... 本次研究探讨治疗中风后失眠困扰的新途径。方法 126位平均年纪69岁,遭受病痛约2.5个月的中风恶疾患者被筛选出,两组平分,每组人数为63人。一边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手段;另一边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地黄饮子和穴位贴敷法被额外引入使其效能。在综合看待治疗前后HAMA和HAMD的评分变化以及患者的睡眠质量标指之后,显著的不同映入眼帘。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的HAMA、HAMD评分和睡眠质量评估中获得了相较对照组更优的结果。具体到数值,P值低于0.01,充分反映了地黄饮子和穴位贴敷法对于改善中风后的失眠症状的显著效果。与此同时,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虽有差异,但P值大于0.05,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方法 的安全性较好。结论 地黄饮子联合穴位贴敷法对中风后失眠的治疗效果明显,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精神状态,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饮子 穴位贴敷法 中风后失眠 治疗效果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证型穴位贴敷法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改善血液透析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李慧 刘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34-0037,共4页
根据中医证型采用穴位贴敷法联合通过血液透析过程中采用滤膜技术,以此对患有失眠症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治疗,并关注其对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在我院的血液透析病人中,通过筛查诊断失眠。分析其中医证型情况,根据是否采用血液透析... 根据中医证型采用穴位贴敷法联合通过血液透析过程中采用滤膜技术,以此对患有失眠症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治疗,并关注其对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在我院的血液透析病人中,通过筛查诊断失眠。分析其中医证型情况,根据是否采用血液透析滤过及穴位贴敷,分为对照组(血液透析滤过)和治疗组(血液透析滤过联合中药穴位贴敷),通过对比治疗前、后及两组失眠及疲劳相关量表的情况,观察血液透析滤过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在PSQI总分分值、睡眠质量和睡眠效率方面均表现出优势,这种差异较治疗前有意义(P<0.05)。通过对治疗后的观察,包括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睡眠紊乱以及PSQI总分值都有所提高(P<0.05)。其中,在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睡眠紊乱和PSQI总分值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的改善效果显著(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前两组躯体疲劳(Physical Fatigue)分值、脑力疲劳(Mental Fatigue)分值、疲劳总分值均无差异;治疗后,两组各分值均有所下降,其中躯体疲劳分值及疲劳总分值下降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躯体疲劳分值、疲劳量表-14总分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 对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滤过促进毒素清除,加用中药贴敷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轻疲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失眠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证型 穴位贴敷法 血液透析滤过 失眠 睡眠质量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医传统敷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英絮 杨丽美 +5 位作者 胡雨华 王淑斌 冯亚宏 许建峰 王建平 周华伟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9期977-979,共3页
目的探讨回医特色疗法中的传统敷法对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回医药外敷和热毛巾湿敷,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经过5d一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高... 目的探讨回医特色疗法中的传统敷法对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回医药外敷和热毛巾湿敷,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经过5d一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80.0%)(P<0.05)。两组急性乳腺炎患者治疗后第3、6天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3、6天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F-12健康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观察组白细胞升高患者治疗后的白细胞计数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回医药特色敷法治疗急性乳腺炎具有疗效确切、无副作用等优点,适宜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医药敷法 热水湿敷法 阿莫西林 急性乳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法辅助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李春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53-057,共5页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法辅助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某医院一年内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将其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中药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接受常规中药治疗的同时予以中药穴位贴敷,观察两组...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法辅助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某医院一年内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将其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中药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接受常规中药治疗的同时予以中药穴位贴敷,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每月平均发病次数。结果 研究组总体疗效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每月平均发病次数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2组干预前IgA、IgM、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 IgA、IgM、IgG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法辅助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穴位贴敷法 小儿呼吸道感染 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芒硝外敷法联合硫酸镁湿敷法在会阴侧切术后切口肿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冯秀芹 《光明中医》 2020年第10期1550-1552,共3页
目的探究中药大黄芒硝外敷法联合硫酸镁湿敷法在缓解会阴侧切术后切口肿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均选自本院妇产科会阴侧切术产妇,100例产妇的入院时间均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2组,对照组产妇... 目的探究中药大黄芒硝外敷法联合硫酸镁湿敷法在缓解会阴侧切术后切口肿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均选自本院妇产科会阴侧切术产妇,100例产妇的入院时间均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2组,对照组产妇均给予硫酸镁湿敷法治疗,观察组产妇接受中药大黄芒硝外敷法治疗。比较2组产妇产后48 h与96 h会阴红肿、疼痛、硬结情况以及感染化脓情况,分析2组产妇的侧切愈合情况、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48 h和96 h会阴红肿、会阴疼痛、会阴硬结和会阴感染化脓占比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产妇的甲级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血浆CRP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观察组产妇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药大黄芒硝外敷法应用于会阴侧切术后可以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在缓解切口肿痛、提升产妇产后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芒硝外敷法 硫酸镁湿敷法 会阴侧切术 切口肿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7
6
作者 冯晓纯 原晓风 +2 位作者 荆薇 孙丽平 夏淑范 《吉林中医药》 2010年第7期592-593,共2页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30例,治愈9例,显效11例,好转...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30例,治愈9例,显效11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30例,治愈5例,显效8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为76.7%。经Ridit分析,P<0.05,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可以控制疾病发展,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病夏治 中药穴位贴敷法 咳嗽变异性哮喘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贴敷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王艳宏 刘振强 +3 位作者 包蕾 杨志欣 吕邵娃 李永吉 《针灸临床杂志》 2010年第2期68-70,共3页
关键词 穴位贴敷法 变应性鼻炎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帖敷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崖雪 程卫平 +1 位作者 刘潇 任那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第5期1-3,共3页
目的:揭示穴位贴敷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有效性,通过神经递质研究其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双盲随机分组对照法及放射免疫法进行。将入选的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与贴敷组,每组30例,分别用按分支穴位... 目的:揭示穴位贴敷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有效性,通过神经递质研究其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双盲随机分组对照法及放射免疫法进行。将入选的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与贴敷组,每组30例,分别用按分支穴位贴敷法及毫针刺法进行治疗,15日为一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疼痛发作频次、临床总有效率以及其对三叉神经痛患者血浆P物质(致痛物质)、β-内啡肽(镇痛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穴位贴敷法可使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发作频次明显减少(P<0.01),临床总有效率为90%,与针刺组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穴位贴敷法可使患者血浆P物质含量明显下降(P<0.05),β-内啡肽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运用穴位贴敷法治疗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有效的且不诱发三叉神经痛发作的治疗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法 三叉神经痛 P物质 Β-内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贴敷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3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孟凯 耿佩华 +4 位作者 赵寅俊 张惠勇 鹿振辉 郭晓燕 薛鸿浩 《河北中医》 2015年第8期1200-1202,1228,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阳虚哮喘敷贴方穴位贴敷治疗。2...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阳虚哮喘敷贴方穴位贴敷治疗。2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2组有效率、缓解天数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评分)。结果 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缓解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ACT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阳虚哮喘敷贴方治疗脾肾阳虚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疗效确切,有助于缩短支气管哮喘患者达到完全控制标准的时间,更好地改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ACT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中药疗 穴位贴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镁冰敷法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蓉萍 郭婷 +2 位作者 郭艳 程红霞 姜峰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2年第7期1959-1960,共2页
化疗是目前临床治疗恶性肿瘤常用的方法,恶性血液病的治疗主要依靠化疗,但随着大剂量化疗药物的运用,也给静脉造成损伤,增加病人的痛苦。化疗性静脉炎是由于抗肿瘤药物对血管壁的直接刺激而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反应[1],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 化疗是目前临床治疗恶性肿瘤常用的方法,恶性血液病的治疗主要依靠化疗,但随着大剂量化疗药物的运用,也给静脉造成损伤,增加病人的痛苦。化疗性静脉炎是由于抗肿瘤药物对血管壁的直接刺激而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反应[1],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并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性静脉炎 硫酸镁 无菌性炎症反应 预防 敷法 临床治疗 恶性血液病 抗肿瘤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贴敷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1
作者 牛博真 李艳慧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法与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3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穴贴组(33例)、药物组(30例)。穴贴组用穴位贴敷法(将三棱、莪术、制南星、冰片制成薄片,敷于气海、关元及乳房局部阿是穴);药物组口服乳癖消。结果:经...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法与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3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穴贴组(33例)、药物组(30例)。穴贴组用穴位贴敷法(将三棱、莪术、制南星、冰片制成薄片,敷于气海、关元及乳房局部阿是穴);药物组口服乳癖消。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穴贴组总有效率为97.0%,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3.3%,穴贴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穴贴组乳房疼痛改善积分为(13.82±5.90)分,药物组为(7.00±3.89)分,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贴敷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囊性病 乳腺/穴位疗 穴位贴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熏洗湿敷法治疗慢性盆腔炎6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徐枫 卢丹丹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中药熏洗湿敷法 盆腔炎 中医药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穴贴敷法治疗灼口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葛姝云 周海文 +1 位作者 万怡 周曾同 《口腔疾病防治》 2020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评估耳穴贴敷法治疗灼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155例心火炽盛型灼口综合征患者分为耳穴贴敷组50例,药物治疗组55例,耳穴贴敷+药物治疗组50例,1个月为1个疗程。3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应用VAS评分法评估疼痛强... 目的评估耳穴贴敷法治疗灼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155例心火炽盛型灼口综合征患者分为耳穴贴敷组50例,药物治疗组55例,耳穴贴敷+药物治疗组50例,1个月为1个疗程。3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应用VAS评分法评估疼痛强度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耳穴贴敷组(t=8.949)、药物治疗组(t=10.52)、耳穴贴敷+药物治疗组(t=19.33)3组VAS分值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耳穴贴敷+药物治疗组VAS分值减少明显,且与药物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P=0. 000 2)。治疗后3个月3组VAS分值较治疗前下降,但较治疗后1个月时均有回升,药物治疗组VAS分值回升最为明显,与耳穴贴敷+药物治疗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47,P=0.043),其他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耳穴贴敷组(t=1.752)和药物治疗组(t=0.174)的VAS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耳穴贴敷+药物治疗组较治疗前VAS分值减少(t=3.282,P <0.05)。结论耳穴贴敷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灼口综合征治疗手段,与药物联合使用长期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灼口综合征 耳穴贴敷法 谷维素 维生素B2 维生素E 王不留行籽 慢性口颌面疼痛 中医辩证分型 心火炽盛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机理探讨 被引量:20
14
作者 高雪 曲敬来 《针灸临床杂志》 1998年第8期36-37,共2页
笔者自88年以来,根据中医学“内病外治”、“冬病夏治”理论,借鉴兄弟医院医疗单位的经验,采用伏天穴位贴敷自制豁痰消喘膏,选穴以腧募配穴为特点,对支气管哮喘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防治工作,近期总有效率达83.3%,远期总有效... 笔者自88年以来,根据中医学“内病外治”、“冬病夏治”理论,借鉴兄弟医院医疗单位的经验,采用伏天穴位贴敷自制豁痰消喘膏,选穴以腧募配穴为特点,对支气管哮喘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防治工作,近期总有效率达83.3%,远期总有效率达86%,高于国内同类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中医药疗 穴位贴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贴敷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程倩 陈协云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75-76,79,共3页
中医采用穴位贴敷法治疗疾病已有多年历史。它是在传统针灸医学基础上应用中药作用于腧穴,通过经络对机体的调整作用,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法。具体方法是将中草药加工成药泥、药粉、药膏等不同剂型,贴敷在选定的穴位... 中医采用穴位贴敷法治疗疾病已有多年历史。它是在传统针灸医学基础上应用中药作用于腧穴,通过经络对机体的调整作用,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法。具体方法是将中草药加工成药泥、药粉、药膏等不同剂型,贴敷在选定的穴位上,通过药物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目前本法已逐渐广泛运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防治。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有多种变应原激发的、由IgE介导的鼻部炎症性疾病。全球及国内发病率均逐年上升,较严重影响着人们正常生活和学习删。中医学称之为“鼻鼽”。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法 变应性鼻炎 选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面膜贴敷法干预痤疮的循证技术操作规范及一致性检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卢益萍 芦源 +3 位作者 李忻红 黄瑾 解放 赵宏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目的制定出临床实用性较强的中药面膜贴敷法干预痤疮的循证技术操作规范,促进国内中药面膜贴敷法干预痤疮的技术操作规范化,为临床中药面膜贴敷法干预痤疮提供可靠证据,确保操作的规范化和安全性。方法通过专家讨论制定中药面膜贴敷法... 目的制定出临床实用性较强的中药面膜贴敷法干预痤疮的循证技术操作规范,促进国内中药面膜贴敷法干预痤疮的技术操作规范化,为临床中药面膜贴敷法干预痤疮提供可靠证据,确保操作的规范化和安全性。方法通过专家讨论制定中药面膜贴敷法干预痤疮的循证技术操作规范,并通过十家合作单位共计300例病例的数据分析,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中药面膜贴敷法干预痤疮的循证技术操作规范的临床适用性、可操作性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一致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中药面膜贴敷法干预痤疮的循证技术操作规范,可试用于国内各级医院,为临床中药面膜贴敷法干预痤疮提供可靠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中药面膜贴敷法 技术操作规范 一致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灸合穴位贴敷法治疗脾虚泄泻证60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映君 刁本恕 《上海针灸杂志》 2004年第11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名医经验 温灸器灸 穴位贴敷法 泄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胃通降穴位贴敷法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2
18
作者 陈润清 黄洁明 +1 位作者 陈君懿 李娜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23期96-99,共4页
目的:观察和胃通降穴位贴敷法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和胃通降穴位贴敷法治疗。... 目的:观察和胃通降穴位贴敷法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和胃通降穴位贴敷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主要临床指标恢复时间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和胃肠道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肠鸣音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LT和GAS含量均升高(P<0.05),VIP含量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胃肠道激素含量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结论:采用和胃通降穴位贴敷法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调节胃肠道激素水平,快速改善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症状,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术 和胃通降穴位贴敷法 术后胃肠功能 胃肠道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经止痛膏穴位贴敷法治疗原发性痛经3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9
作者 余晓辉 王洁 蔡滨彬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0年第4期175-177,共3页
目的观察温经止痛膏穴位贴敷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于经前及经期穴位贴敷温经止痛膏,对照组18例服用玄胡止痛片,疗程3个月经周期。疗效评价采用治疗前后症状指数积... 目的观察温经止痛膏穴位贴敷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于经前及经期穴位贴敷温经止痛膏,对照组18例服用玄胡止痛片,疗程3个月经周期。疗效评价采用治疗前后症状指数积分比较及总疗效比较法。结果两组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的疼痛、腰酸、出冷汗、吐泻等症状积分值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7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止痛膏穴位敷贴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穴位贴敷法 温经止痛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湿敷法临床护理应用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晓婷 马小琴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我国中药湿敷法的临床护理应用现状,总结规律,为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经验和借鉴。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14年间发表的有关中药湿敷法临床护理应用的文献,对其年份、作者、作者单...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我国中药湿敷法的临床护理应用现状,总结规律,为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经验和借鉴。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14年间发表的有关中药湿敷法临床护理应用的文献,对其年份、作者、作者单位、被引频次、合著率、基金资助及疾病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86篇,分别发表在160种期刊上,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一作者来自我国22个省、4个直辖市、4个自治区;研究机构以综合性医院为主;文献被引频次在10次以上的有33篇,最高被引频次为54次;但是文献合著率及总体被引频次较低,科研基金资助少。结论中药湿敷法这一中医护理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相关研究还需拓宽深度和广度,相关人员之间的交流和联系需加强,科研基金的投入也需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湿敷法 文献计量学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