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语境下档案文献遗产“活化”的驱动因素、困境与对策
1
作者 任越 李泊泳 谭科铭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正由重要性认知向紧迫性战略转变,因此,从更高层面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维度来思考档案文献遗产的“活化”变得尤为关键。档案文献遗产“活化”包含政府、技术、场景和市场四个主要驱动因素。然而,在实际进程中,档... 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正由重要性认知向紧迫性战略转变,因此,从更高层面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维度来思考档案文献遗产的“活化”变得尤为关键。档案文献遗产“活化”包含政府、技术、场景和市场四个主要驱动因素。然而,在实际进程中,档案文献遗产与科技的“双轮驱动”存在偏颇性,同时,科技固有矛盾也不断侵入并引发新问题。据此,提出激活驱动因素的关键引擎作用,深化“互促共进”有效途径和释放科技内在“向善”潜力的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 档案文献遗产 活化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价值意蕴、挑战与对策研究
2
作者 徐鸿涛 敬佩玲 谈可墨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9-17,共9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是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大力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是推动我国文化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深刻践行,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是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大力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是推动我国文化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深刻践行,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关键举措。然而,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也面临着沟通壁垒与认知差异、关键核心技术能力不足、人才短缺与政策环境制约、技术异化等挑战。为应对挑战,加快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路径和战略,有必要建立一个综合创新平台和生态系统,提高文化装备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完善政策体系,加强人才培养,促进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赋能。这些努力将有效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国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与科技融合 新型文化业态 政策体系 文化高质量发展 文化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有效路径
3
作者 侯佳 《今日科技》 2025年第1期40-41,共2页
文化与科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双翼,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化,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然而,当前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仍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关键词 产业变革 新引擎 深度融合 文化与科技 有效路径 新一轮科技革命 新的挑战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与科技融合背景下博物馆数字展览的集成创新研究
4
作者 沈霄 田乐 《融媒》 2025年第1期17-24,共8页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展览通过引入裸眼3D、全息影像、AI算法、生成式艺术等数字技术,打破了传统展览的时空限制,增强了受众的沉浸感与互动感,实现了文化...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展览通过引入裸眼3D、全息影像、AI算法、生成式艺术等数字技术,打破了传统展览的时空限制,增强了受众的沉浸感与互动感,实现了文化资源多维度的传播与共享。当前,技术手段助推博物馆展陈形式创新,多元渠道协同增强传播效果,文化资源整合促进博物馆创新发展与文化传承,但也面临一系列挑战。通过技术支持与展览载体的集成创新、多向传播体系与技术人才建设的协同优化以及策展理念的革新与受众互动体验的提升等策略,可为博物馆展览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借鉴,进而更好地赋能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与科技融合 博物馆 数字展览 媒介融合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培育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2
5
作者 胡代松 《新湘评论》 2024年第6期12-13,共2页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当今时代,随着Chat-GPT、Sora等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火爆全球,科技进步对文化创新的驱动作用越发显...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当今时代,随着Chat-GPT、Sora等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火爆全球,科技进步对文化创新的驱动作用越发显著,文化和科技的碰撞为文化繁荣发展创造了新方向和新业态,湖南应发挥自身优势特点,加快培育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为加快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提供动力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进步 加快培育 人工智能 驱动作用 新业态 文化与科技融合 文化繁荣发展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现状与路径
6
作者 祁艳 《团结》 2024年第5期45-48,共4页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飞速革新并广泛应用于传统文化保护和现代文化的生产开发中,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以科技创新激发文化艺术创造力,系统性部署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推动文化融入新发展格...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飞速革新并广泛应用于传统文化保护和现代文化的生产开发中,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以科技创新激发文化艺术创造力,系统性部署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推动文化融入新发展格局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保护 艺术创造力 文化与科技融合 人工智能 区块链 大数据 文化科技创新 新一代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香与自然共鸣,文化与科技交融——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创新发展座谈会在普洱市召开
7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24期F0003-F0003,共1页
2024年11月28日,由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文化科技分会、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与艺术学院、普洱市妇联联合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创新发展座谈会在普洱市举办。本次座谈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的创新发展、就文化传... 2024年11月28日,由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文化科技分会、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与艺术学院、普洱市妇联联合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创新发展座谈会在普洱市举办。本次座谈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的创新发展、就文化传承与产业融合等核心议题展开全面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经济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女子学院 科技工作者 产业融合 文化与科技 普洱市 核心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文化与科技的融合
8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农电管理》 2024年第11期I0001-I0001,共1页
2024年10月28日,二十届中央政治局以“建设文化强国”为题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在主持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着... 2024年10月28日,二十届中央政治局以“建设文化强国”为题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在主持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着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活力 文化与科技 信息化转型 集体学习 文化科技融合 数字化 有效机制 建设文化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国际珠宝展看行业未来 文化与科技激活新质生产力
9
作者 王蓓 《中国黄金珠宝》 2024年第6期34-37,共4页
在2024中国国际珠宝展上,众多企业在创新展区展示了新的技术、创意和设计。这些展品不仅体现了对文化的深入关注,同时也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表现手段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文化与科技”正是推动珠宝行业实现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在2024中国国际珠宝展上,众多企业在创新展区展示了新的技术、创意和设计。这些展品不仅体现了对文化的深入关注,同时也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表现手段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文化与科技”正是推动珠宝行业实现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宝行业 文化与科技 生产力 传统工艺 现代科技 行业未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业化视角下的文化与科技融合模式研究
10
作者 黄武龙 《市场周刊》 2014年第10期36-39,98,共5页
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文化产业形态,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是未来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状... 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文化产业形态,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是未来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状分析、保障机制以及对策建议的研究上,而缺乏对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实质和模式进行分析。当代文化和科技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先对文化和科技的本质、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析,从而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本质和影响因素,提出以企业为融合主体的文化与科技融合模式,分析文化与科技融合业态的发展机制,并从人才培育、市场体制、融合环境三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化 文化与科技本质 文化与科技融合 融合模式 发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基本模式 被引量:16
11
作者 伊彤 江光华 黄琳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2-127,共6页
本文围绕文化与科技融合,尝试提出了9种融合的理论模式和3种政府作用模式,归纳了国内外政府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特点,并以北京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现阶段政府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应选择的模式。
关键词 文化与科技 融合 政府促进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是突破文化发展困局的基本政策路径 被引量:25
12
作者 李国东 傅才武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46-54,共9页
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大背景下,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与科技的关系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塑造文化行业发展基本形态的决定性力量。科技不仅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对现代公共文化体系建... 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大背景下,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与科技的关系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塑造文化行业发展基本形态的决定性力量。科技不仅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对现代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同样产生巨大的作用。在厘清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模式的同时,分析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理论价值和工具价值,进一步明确突破文化发展困局的科技创新路径,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与科技融合 基本模式 政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与实现路径——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视角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耀林 叶鹏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7-133,共7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涉及到传统语言、传统表演、传统艺术、传统习俗、传统医学等多个方面的复杂体系,在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现有的保护机制难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庞杂内容进行充分、有效的保护。为此,新时期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涉及到传统语言、传统表演、传统艺术、传统习俗、传统医学等多个方面的复杂体系,在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现有的保护机制难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庞杂内容进行充分、有效的保护。为此,新时期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需从科技化保护和保护机制创新入手。文化与科技融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构建目标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功能,利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契机,逐步创设适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的新体制、新平台和新方式。目前尤其需要注重理顺行业管理、推动数字化保护、拓展公众参与和发展生产性保护,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与科技 融合 保护机制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文化与科技融合及其产业形态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少峰 李微 宋菲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59,共10页
科技是文化成为产业的必要条件,历史上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出现过多次高峰。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文化的数据化和基因化可推动文化产业的解构与重构,完成文化产业由“共生”“生态”形态向虚实共生的复杂网络化形态转变。从科技... 科技是文化成为产业的必要条件,历史上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出现过多次高峰。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文化的数据化和基因化可推动文化产业的解构与重构,完成文化产业由“共生”“生态”形态向虚实共生的复杂网络化形态转变。从科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梳理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文化的作用机制,可具体分析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效能和产业与科技的融合范围。基于融合范围和场景,可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在全生命周期中的融合图谱,并在数据、业务和服务三个层面形成以融合为特征的新型文化产业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 文化与科技融合 虚实共生 产业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与科技融合视角下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詹一虹 周雨城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0-184,共5页
当前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客观性和操作性不强,"科技"因素涉及较少、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相关指标更少,更多地考虑到文化产业各行业间的共性而忽视每个行业间的个性,还没有比较规范统一的统计数据和计量方法。对此,可将生产要... 当前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客观性和操作性不强,"科技"因素涉及较少、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相关指标更少,更多地考虑到文化产业各行业间的共性而忽视每个行业间的个性,还没有比较规范统一的统计数据和计量方法。对此,可将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与竞争环境、相关支撑行业发展情况作为一级指标的基本要素;在"科技应用力"因素下设立科研能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水平2个二级指标,将"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水平"纳入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中;选取体现"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水平"的8个指标作为三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与科技融合 文化产业竞争力 评价体系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历史演进、关键问题和人才要求 被引量:32
16
作者 向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57,共3页
技术是文化成为产业的必要条件,文化成为产业是技术发展的结果。技术推动了文化产品的价值从单一的膜拜价值向展示价值和体验价值转换,使得文化产品在文化产业语境下显现三大价值共生的复合价值形态。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要处理好融合驱... 技术是文化成为产业的必要条件,文化成为产业是技术发展的结果。技术推动了文化产品的价值从单一的膜拜价值向展示价值和体验价值转换,使得文化产品在文化产业语境下显现三大价值共生的复合价值形态。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要处理好融合驱动的机制问题、融合转化的方式问题、融合氛围的培育问题和融合品质的提升问题。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需要加强文化产业创意领导人的内容故事驱动力、文化科技创新力和团队策略领导力等创意管理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与科技 融合发展 人才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与科技产业融合度测算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于泽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8-97,共10页
首先对我国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所在省份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数据显示有示范基地的省份的文化产业整体发展优于没有示范基地的省份,基本上体现出了文化科技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接着从文化在科技研究活动方面的成果... 首先对我国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所在省份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数据显示有示范基地的省份的文化产业整体发展优于没有示范基地的省份,基本上体现出了文化科技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接着从文化在科技研究活动方面的成果和科技在文化方面的成果统计视角分析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程度,又运用赫芬达尔指数法对文化和科技产业融合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文化与科技整体融合度不高,且技术融合度要弱于市场融合度。进一步对融合度进行分类,并在测算分析基础上对加强我国文化科技融合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与科技 融合度 测算分析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与科技的整合而非融合:设计哲学出场的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青 朱珊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3-177,共5页
文化工业作为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第一阶段,市场自发地以科技改变文化的表现和传播形式为文化的市场化和大众化做出重要贡献。以英国创意经济为标志的新兴产业可作为文化与科技的整合阶段,因其自觉地对创意设计的创造性和人文性的重视... 文化工业作为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第一阶段,市场自发地以科技改变文化的表现和传播形式为文化的市场化和大众化做出重要贡献。以英国创意经济为标志的新兴产业可作为文化与科技的整合阶段,因其自觉地对创意设计的创造性和人文性的重视,使文化成为主导,科技为人所用,重新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设计哲学用创造性和人文关怀重新对文化与科技加以整合,它的出场不仅给创意工业乃至国民经济注入活力,还暗合了以"创造"为焦点的经济社会实践诉求的现代性转型,人本身能动性、创造性、艺术化生活追求以及对科技的运用越来越明显地成为社会变迁的主导力量。强调文化和科技的整合而非融合是我国文化建设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与科技融合 文化工业 创意工业 设计哲学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十一省市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指数测度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孙智君 刘蕊涵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47-153,共7页
通过梳理归纳国内外认可度较高的创新指数及创新指标体系,从微观、宏观与融合特质三大维度入手,建立包含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指标体系,对长江经济带十一省市文化与科技融合类产业创新指数进行... 通过梳理归纳国内外认可度较高的创新指数及创新指标体系,从微观、宏观与融合特质三大维度入手,建立包含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指标体系,对长江经济带十一省市文化与科技融合类产业创新指数进行测算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十一省市文化与科技融合类产业创新指数差距较大,具体可分为3个梯度;各省市文化与科技融合类产业创新情况复杂,三大梯度中各省市都存在不同问题,需要采取不同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 创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论视野下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江光华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08-213,共6页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根据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内涵、过程与层次,分析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动力机制,构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动力系统框架,探讨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 系统论 文化与科技融合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