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事实与文化事实——以“大禹故里”的探讨为例
1
作者 郭俊红 杜峥瑶 《晋中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31-36,共6页
考证事实是学术研究的重要一环。对于“大禹故里”的考证,学者们依托文献材料,试图得出某地为大禹故里的事实,但最终史料中记载的历史事实只是过去社会生活的一个片段,在史料记载重建科学的历史事实转换中产生了诸多复杂情况。为有效弥... 考证事实是学术研究的重要一环。对于“大禹故里”的考证,学者们依托文献材料,试图得出某地为大禹故里的事实,但最终史料中记载的历史事实只是过去社会生活的一个片段,在史料记载重建科学的历史事实转换中产生了诸多复杂情况。为有效弥补历史事实的不足,需要探寻那些真实存在于民众生活中的文化事实,这些文化事实以物质的、口头的形式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禹故里 历史事实 文化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事实、城市景观与“山东美术是什么”——由2013年“山东美术缺什么”的问答引发的思考
2
作者 刘娅萍 《诗书画》 2024年第1期84-87,共4页
山东美术一直在自身“缺什么”的追问中探索其作为地方美术的独特性和合法性。2013年以来的山东美术,通过“能量——改革开放40年山东美术成果展”等展览的“向外”亮相,通过“济南国际双年展”等展览的“向内”展示,以及“口述美术史... 山东美术一直在自身“缺什么”的追问中探索其作为地方美术的独特性和合法性。2013年以来的山东美术,通过“能量——改革开放40年山东美术成果展”等展览的“向外”亮相,通过“济南国际双年展”等展览的“向内”展示,以及“口述美术史”的地方美术史叙事模式的运用,使“文化事实”“城市景观”“口述山东美术史”等词汇成为山东美术的特色与亮点。山东美术在对“缺什么”和“有什么”的反思中,呈现出“是什么”的基本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美术 文化事实 城市景观 口述美术史
原文传递
文化愿景与文化事实:论习近平的文化自信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焱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CSSCI 2018年第1期9-19,共11页
习近平提出的文化自信,不仅是人民的文化愿景,亦逐渐成为一种当下的文化事实。习近平有关文化自信的论述,是对文化虚无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批驳,为文化发展指明方向。近年来,中国文化软实力与竞争力显著提升,以影视剧、图书、网文、游... 习近平提出的文化自信,不仅是人民的文化愿景,亦逐渐成为一种当下的文化事实。习近平有关文化自信的论述,是对文化虚无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批驳,为文化发展指明方向。近年来,中国文化软实力与竞争力显著提升,以影视剧、图书、网文、游戏等为前锋,以孔子学院为阵地,在世界范围激烈的文化竞争中,日益赢得主动。在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文化政策,特别是习近平主导的顶层设计的引领之下,我国的文化事业步入高速发展期。党和国家在文化传播的策略与姿态上的变化,习近平"按照时代新要求、人民新期待"提出的"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比如泛娱乐和泛文化的方式、学者的力量、网络和新媒体的力量等,亦为文化自信的提升开山辟路。文化自信,并非意味着文化自负或唯我独尊,对于国内日渐抬头的民粹主义思潮,也要保持足够警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文化自信 文化愿景 文化事实 文化政策 文化传播策略
原文传递
统整“理念性学校文化”与“事实性学校文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姜月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15年第10期21-22,共2页
学校所宣扬的"理念性学校文化"与学校成员实际享有的"事实性学校文化"之间有时是不统整的,存在差异或冲突。为此,要通过解读、比较的方法找出二者之间的不统整表现,并依据观念、行为做出相应的调整:加强学校文化认... 学校所宣扬的"理念性学校文化"与学校成员实际享有的"事实性学校文化"之间有时是不统整的,存在差异或冲突。为此,要通过解读、比较的方法找出二者之间的不统整表现,并依据观念、行为做出相应的调整:加强学校文化认同、学校文化传播,关注行为背后的指导观念,转变行为习俗或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念性学校文化 事实性学校文化 统整 观念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现象的文化视角辨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罗红光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13年第3期73-93,共21页
现代科学作为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意义系统,它以理性为基础;文化往往与地方性、封闭性、描述性相关,一般被认为两者相却甚远。如果考虑到科学理性产生的地方性,以及客观性也是历史的产物,科学行为人为地发明创造概念工具,并赋予自然以意... 现代科学作为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意义系统,它以理性为基础;文化往往与地方性、封闭性、描述性相关,一般被认为两者相却甚远。如果考虑到科学理性产生的地方性,以及客观性也是历史的产物,科学行为人为地发明创造概念工具,并赋予自然以意义等,我们有理由说,以理性思维为原则的现代科学同样具备了其特有的文化属性,而且科学家共同体是至今世界上最大的信仰共同体。本文认为,面对某一专业远不能及的问题的公共性,"科学精神的文化"视角可以让我们实现高层次的理解,从而引导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科学行为 科学精神 科学家共同体 文化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伊甸园之东》中华人“李”的中国文化元素
6
作者 吕丽盼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54-56,共3页
约翰·斯坦贝克的小说《伊甸园之东》关注了出生并成长在美国的华人"李"在生活中体现的种种中国文化元素,由浅入深,层层覆盖,全面而到位。文章从"中国文化事实"、"中国文化行为"和"中国文化思维... 约翰·斯坦贝克的小说《伊甸园之东》关注了出生并成长在美国的华人"李"在生活中体现的种种中国文化元素,由浅入深,层层覆盖,全面而到位。文章从"中国文化事实"、"中国文化行为"和"中国文化思维"三方面入手探讨小说《伊甸园之东》中华人"李"身上体现的中国文化元素。小说对中国文化的推介,不仅体现了作品本身的"超时代性",还展现了中国文化在海外华人群体中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甸园之东》 中国文化事实 中国文化行为 中国文化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的文化战略与传播策略选择
7
作者 董俊峰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52-56,共5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融入世界,中国必然在其文化战略与传播策略上作出重要选择;中国文化在其走出去的总战略下,它的传播策略必然是借助英语这一媒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这一文化的传播者必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清晰的中国视...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融入世界,中国必然在其文化战略与传播策略上作出重要选择;中国文化在其走出去的总战略下,它的传播策略必然是借助英语这一媒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这一文化的传播者必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清晰的中国视角、系统的中国文化知识、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对外国文化比较透彻的了解和把握。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一定要严格区分基本文化事实和学术问题,以提高文化传播的质量、准确性和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战略 传播策略 国际视野 中国视角 基本文化事实 文化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特色文化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胡晓清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41-43,共3页
学校文化对外宣传、对内管理的理念性文化与学校实际享有的事实性文化存在差异,学校特色文化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价值体现在对学校理念性文化与课程事实性文化的统一。从文化形成轨迹出发诊断学校文化本质,衡量校本课程的可持续性,通... 学校文化对外宣传、对内管理的理念性文化与学校实际享有的事实性文化存在差异,学校特色文化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价值体现在对学校理念性文化与课程事实性文化的统一。从文化形成轨迹出发诊断学校文化本质,衡量校本课程的可持续性,通过学校特色技术提供课程开发的功能形态,对此应更多地使用事实性、实践性的文化题材,摒除浮于表面的"概念化"操作,增加学校特色文化的信度和效度,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构建学校文化轨迹的过程性叙事,促进技术类学校和知识产权类学校的联合作业,实现学校特色知识产权和技术产权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特色文化 校本课程开发 事实文化 功能形态 过程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故事到现实: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下的大歹苗寨——以建寨故事与婚姻故事为案例
9
作者 罗康智 曾凡燕 舒倩 《凯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9-15,共7页
作为学者要想了解一个没有文字记载的村落的历史,倾听当地的故事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不仅能让主客双方在愉悦的氛围中,与逝去的历史进行对话,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故事的叙述,又能在非常轻松的心境中进入到这个村落里面。在这种参与中,利... 作为学者要想了解一个没有文字记载的村落的历史,倾听当地的故事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不仅能让主客双方在愉悦的氛围中,与逝去的历史进行对话,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故事的叙述,又能在非常轻松的心境中进入到这个村落里面。在这种参与中,利用故事去反观村落中不同族群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文化事实,从而使我们能在故事中找寻到泰勒所称的“文化残存”。通过分析研究这些“文化残存”,揭示文化事实如何去规约人们在交往交流中的秩序、如何去创制交融的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事实 村落内婚制 交往交流交融 大歹苗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雅各与辜鸿铭《论语》翻译策略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阳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66-69,共4页
文化名著的翻译与传播受译者的经历和为翻译目的而采取的翻译策略制约。文章对理雅各和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译本对原文本关键词、文化事实的翻译特点,指出文化典籍的翻译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有效的翻译策略能够弘扬... 文化名著的翻译与传播受译者的经历和为翻译目的而采取的翻译策略制约。文章对理雅各和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译本对原文本关键词、文化事实的翻译特点,指出文化典籍的翻译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有效的翻译策略能够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者型翻译 文学型翻译 文化事实 “仁” “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生态民族学研究经历——罗康隆教授采访记(上) 被引量:2
11
作者 艾菊红 罗康隆 《三峡论坛》 2019年第3期105-110,共6页
罗康隆教授主要介绍了自己走上生态民族学研究道路的契机,以及他主要从事湘、黔、桂地区的生态民族学研究。同时,罗教授就他在研究当中对于国内外生态人类学和其他人类学理论的应用,重新思考了文化的定义,提出了文化应分为"文化&qu... 罗康隆教授主要介绍了自己走上生态民族学研究道路的契机,以及他主要从事湘、黔、桂地区的生态民族学研究。同时,罗教授就他在研究当中对于国内外生态人类学和其他人类学理论的应用,重新思考了文化的定义,提出了文化应分为"文化"与"文化事实体系"两部分,在此基础上如何理解"原生态文化","文化制衡"理论,以及"民族生境"等概念。体现了罗教授从事生态民族学研究三十多年来,对于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应用和思考,并期望形成适合中国民族地区生态研究的理论和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民族学 文化 文化事实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裕固族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红 《河西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6-20,共5页
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裕固族的研究在研究对象上保持着很大的一致性:重操西部裕固语的裕固族而轻操东部裕固语的裕固族;同时,在研究方向上又各有偏好:国外重语言学而国内重历史学。本文拟对目前国内外裕固族研究作一综论,并在此基础上试... 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裕固族的研究在研究对象上保持着很大的一致性:重操西部裕固语的裕固族而轻操东部裕固语的裕固族;同时,在研究方向上又各有偏好:国外重语言学而国内重历史学。本文拟对目前国内外裕固族研究作一综论,并在此基础上试析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裕固族研究 文化事实 社会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学理论指导下的《蒹葭》英译策略
13
作者 曹妹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58-160,共3页
《诗经》的翻译不仅要考虑其艺术性,也要兼顾其史料价值及文化事实。译者需要将这三点有机地结合才能达到《诗经》文化传播的目的与意义。《蒹葭》作为《诗经》中的名篇,在民间广为传颂,受到中外读者喜爱,更有不少译者呈现了各具特色的... 《诗经》的翻译不仅要考虑其艺术性,也要兼顾其史料价值及文化事实。译者需要将这三点有机地结合才能达到《诗经》文化传播的目的与意义。《蒹葭》作为《诗经》中的名篇,在民间广为传颂,受到中外读者喜爱,更有不少译者呈现了各具特色的《蒹葭》英译本。在叙事学理论的指导下提出《蒹葭》的英译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呈现《蒹葭》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蒹葭 叙事学理论 艺术性 文化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的案例教学:意义、问题与路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单波 《新闻与传播评论辑刊》 CSSCI 2010年第1期134-139,239,共8页
《跨文化传播》教学就是让学生面对"跨文化关系事实",在观察与体验之中发现理论的解释限度,提出新的问题与解释以超越理论的局限,设计并开拓我们所需要的跨文化传播实践。案例研究无疑是最能体现这一教学理念的方法,它强调发... 《跨文化传播》教学就是让学生面对"跨文化关系事实",在观察与体验之中发现理论的解释限度,提出新的问题与解释以超越理论的局限,设计并开拓我们所需要的跨文化传播实践。案例研究无疑是最能体现这一教学理念的方法,它强调发掘、呈现、解释社会问题的复杂性,这有助于磨练学生的格物致知的功夫,使之沉入语境式的学习过程。要解决案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引入现象学方法,学习面向事实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案例教学 现象学方法 文化关系事实
原文传递
人本关怀与文学焦虑——新世纪农民工书写的焦虑形态分析
15
作者 江腊生 《创作评谭》 2011年第1期8-11,共4页
讨论近年来的农民工书写,必然应该立足于中国本土几十年的文化事实。任何想象性的表述,都是某一意识形态观念的产物,而非真正的文学分析与文化建构。
关键词 意识形态观念 文化建构 生存焦虑 文化事实 形态分析 身份的焦虑 生存境遇 身份焦虑 人道主义关怀
原文传递
皇村:时间回廊·精神故国
16
作者 查晓燕 《欧美文学论丛》 2002年第1期403-417,共15页
无论命运会把我们抛向何方,无论幸福把我们向何处指引,我们——还是我们:整个世界都是异乡,对我们来说,母国——只有皇村。普希金的诗句俨然极具主观色彩,但是,它提醒我们去关注一个文化事实,即"皇村现象"。在俄罗斯诗歌的地... 无论命运会把我们抛向何方,无论幸福把我们向何处指引,我们——还是我们:整个世界都是异乡,对我们来说,母国——只有皇村。普希金的诗句俨然极具主观色彩,但是,它提醒我们去关注一个文化事实,即"皇村现象"。在俄罗斯诗歌的地名研究中,"皇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赫玛托娃 俄罗斯文学 阿克梅派 文化事实 赫尔岑 洛夫 古米廖夫 诗神 伊利切夫 莱蒙托夫
原文传递
古老当时兴,让传统重生
17
作者 王击凡 陈小矮 《明日风尚》 2012年第10期104-105,共2页
对土生土长的广州妹麦颖怡而言,骑楼是永不磨灭的私家记忆:"每当天色变幻时,我就会连忙冲到骑楼下,心里觉得很爽,又不用淋雨了,这就像一种被庇佑的感觉!"麦颖怡说,骑楼本身就是"舶来品",却又保留了浓厚的东方味道,... 对土生土长的广州妹麦颖怡而言,骑楼是永不磨灭的私家记忆:"每当天色变幻时,我就会连忙冲到骑楼下,心里觉得很爽,又不用淋雨了,这就像一种被庇佑的感觉!"麦颖怡说,骑楼本身就是"舶来品",却又保留了浓厚的东方味道,很能说明广州城的"混搭"风格。下过雨的午后,老人家搬着小板凳、扇着葵扇在骑楼下煲汤煮药的画面,至今仍让麦颖怡记忆犹新"骑楼的气味也是很‘混搭’的,药的苦味、老火汤的甜味、蜂窝煤的味道、烧柴的味道、雨水的味道,所有东西全部都糅杂在一起。所以,我们关于骑楼的记忆是‘有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人 老火靓汤 鸿福堂 趋吉避凶 不如意 世易时移 窗下 课外读物 文化事实 传播推广
原文传递
意大利的精神符号
18
作者 施武 《北方人》 2006年第7期42-43,共2页
听过一个寻找独角兽的故事,说整个中世纪传统使欧洲人相信世界上有一种叫做独角兽的动物。马可·波罗游历中国时也在寻找这种独角兽,归途中在爪哇他见到了一种很像独角兽的动物,但它是黑色而不是白色,头像野猪而不是马,显然他遇到... 听过一个寻找独角兽的故事,说整个中世纪传统使欧洲人相信世界上有一种叫做独角兽的动物。马可·波罗游历中国时也在寻找这种独角兽,归途中在爪哇他见到了一种很像独角兽的动物,但它是黑色而不是白色,头像野猪而不是马,显然他遇到的是犀牛。但"他没有能力指出,他见到的是一个新动物,而是本能地试图用他过去熟悉的形象来定义这一新动物"。而马可·波罗在向中国讲述他自己的故乡时,他的听众也会以熟悉的音调来定义他的叙述。人们总是会背负各自的文化行囊去裁剪定义别的文化事实,在这个意义上,意大利也许一直也是我们的一只独角兽:它历史久远,人民热情,有家庭观念,这些被认为与中国人接近的形象其实出自很不同的精神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事实 家庭观念 世俗生活 市民文化 欧洲其他国家 古罗马帝国 共和政府 政治生活 地域概念 逸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