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19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传统影响下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形成机制及其逻辑理路
1
作者 祁占勇 王艺霏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94,共15页
文化传统作为民族思想规范与观念形态的集合,会以隐性或显性的方式对在个体与社会交互过程中形成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产生影响。文化传统影响下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经过社会范畴化、社会比较和社会表征的过程,不仅实现了从职业教育社会认... 文化传统作为民族思想规范与观念形态的集合,会以隐性或显性的方式对在个体与社会交互过程中形成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产生影响。文化传统影响下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经过社会范畴化、社会比较和社会表征的过程,不仅实现了从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构建到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强化,而且最终实现了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生产与再生产。文化传统对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影响既有在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环境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也有在职业教育实践特性、职业教育发展路径以及工业文化传承延续等方面的消极影响。因此,基于文化传统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建构,一要围绕标签消除,构建平等包容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文化秩序;二要围绕落差调整,构建完整公正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比较优势;三要围绕损害修复,构建相互交流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引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统 职业教育 社会认同 符号边界 社会认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众文化传统在当代艺术表现中的重构和创新
2
作者 孙晓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年第1期027-030,共4页
挖掘阐发传统文化承载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和人文精神,有助于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探讨了群众文化传统在当代艺术表现中的重构和创新。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阐述了群众文化传... 挖掘阐发传统文化承载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和人文精神,有助于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探讨了群众文化传统在当代艺术表现中的重构和创新。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阐述了群众文化传统如何在当代艺术中得到重新诠释和发展,以及这种重构和创新对当代艺术和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文化传统 当代艺术 重构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革命文化传统作品联读教学内容的择定与实践——以《与妻书》《大战中的插曲》联读教学为例
3
作者 周琳 《中学语文》 2025年第3期35-37,共3页
以《与妻书》《大战中的插曲》为例,探讨联读视角下的中国革命文化传统作品教学内容选择确定的路径和实践过程。通过联读《与妻书》和《大战中的插曲》,学生既能关注语文要素,提升语文素养;又能加深对中国革命文化传统作品主题的理性认... 以《与妻书》《大战中的插曲》为例,探讨联读视角下的中国革命文化传统作品教学内容选择确定的路径和实践过程。通过联读《与妻书》和《大战中的插曲》,学生既能关注语文要素,提升语文素养;又能加深对中国革命文化传统作品主题的理性认识和思考,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革命文化传统作品 联读 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里茶道视域下羊楼洞茶文化传统建筑保护与发展路径研究
4
作者 张鹏 《城市建筑》 2025年第5期146-149,209,共5页
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古镇是中俄万里茶道的源头,域内建筑均与茶有着密切联系,是具有鄂东南特色的商住两用茶文化传统建筑,通过对该地区茶文化发展历程、传统建筑风貌,以及茶文化传统建筑类型、功能、现状进行分析,立足传统建筑保护政策,... 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古镇是中俄万里茶道的源头,域内建筑均与茶有着密切联系,是具有鄂东南特色的商住两用茶文化传统建筑,通过对该地区茶文化发展历程、传统建筑风貌,以及茶文化传统建筑类型、功能、现状进行分析,立足传统建筑保护政策,提出茶文化传统建筑保护与发展策略,为商业型传统村落建筑活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里茶道 羊楼洞 文化传统建筑 保护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职业教育文化传统的解释与正名——“大器之谓”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明 路宝利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32-39,共8页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之下,中华优秀传统职业教育文化的传承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每当中国职业教育发展陷入困境中,人们总是习惯归咎于“君子不器”的文化传统,但却忽视了“经世致用”的文化取向。这实际上归结于对职业教...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之下,中华优秀传统职业教育文化的传承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每当中国职业教育发展陷入困境中,人们总是习惯归咎于“君子不器”的文化传统,但却忽视了“经世致用”的文化取向。这实际上归结于对职业教育文化传统的误读而不是文化传统本身的问题。据此,采介谱系学的基本范式,秉持后传统理论、民族性线索与复杂性场域等解释依据,在针对“君子不器”与“经世致用”文化“双螺旋构型”的审鉴中,解析出指向“大器”铸成的职业教育文化根脉,以此明晰“大器”的培养取向在于兼备德艺周厚、通艺通道的“中国式”博雅工匠。“大器”的当代价值,可在我国职业教育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治理、文化效用方面发挥新的牵引作用,从而为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挖掘新的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职业教育 文化传统 谱系学 文化双螺旋 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革命中的“以水喻政”:一个政治文化传统的转化与发展
6
作者 龚城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59-175,共17页
在中国革命中,以与水有关之意象比喻、类推政治道理的“以水喻政”文化传统实现了创造性转化,为政治宣传与革命文化的建构提供了重要支撑。具体表现为:政治关系的核心隐喻从君民、君臣的“舟水”论转向党群相依的“鱼水”论;治水意象从... 在中国革命中,以与水有关之意象比喻、类推政治道理的“以水喻政”文化传统实现了创造性转化,为政治宣传与革命文化的建构提供了重要支撑。具体表现为:政治关系的核心隐喻从君民、君臣的“舟水”论转向党群相依的“鱼水”论;治水意象从追求清静的善治隐喻转向批判社会的“死水”隐喻,并运用激荡之水意象服务于革命动员。基于“两个结合”视角考察“以水喻政”的现代变迁,既可管窥中国现代政治文明建构的历史脉络,也可为当代政治文化建设挖掘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革命 隐喻 政治文化 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明中文化传统和谐基因的内核探赜
7
作者 丰雪宁 《今古文创》 2025年第9期126-130,共5页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中蕴藏着“和谐”的文化基因,其中“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等和谐理念是和谐基因的文化根源。和谐基因在中华文明中的内在逻辑,对生态安全、文化延续、和平原则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中华文明的...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中蕴藏着“和谐”的文化基因,其中“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等和谐理念是和谐基因的文化根源。和谐基因在中华文明中的内在逻辑,对生态安全、文化延续、和平原则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需构建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现代关系,超越传统发展模式;巩固文明和谐发展的文化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秉持胸怀天下的世界意识与担当,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应把握和谐基因,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基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一统: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蕴含的深厚文化传统
8
作者 田静萍 程国强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39-41,163,共4页
大一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内核,也深刻影响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建构和政党制度。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着大一统文化传统,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完成重建、巩固和发展现代大一统的历史使命,大一统文化传统赋... 大一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内核,也深刻影响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建构和政党制度。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着大一统文化传统,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完成重建、巩固和发展现代大一统的历史使命,大一统文化传统赋予新型政党制度中华文明古国的特征和长久的生命力,大一统成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蕴含的深厚文化传统,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生成和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个结合”理论逻辑在政治制度领域的生动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一统 文化传统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国别文化传统与教育发展关系研究:以教育公平为视角
9
作者 崔丹 《品位·经典》 2024年第14期32-35,共4页
本文从教育公平视角入手,探讨了不同区域和国家的文化传统对于教育发展的影响。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对比分析典型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现状与文化特点,发现文化传统深刻影响着教育理念、制度和实践。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本文从教育公平视角入手,探讨了不同区域和国家的文化传统对于教育发展的影响。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对比分析典型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现状与文化特点,发现文化传统深刻影响着教育理念、制度和实践。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建议,即尊重文化多样性,借鉴优秀经验,立足本国国情,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以期为构建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文化传统 教育发展 教育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中探寻中国教育文化传统
10
作者 刘亚杰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69-69,共1页
构建中国教育学,为教育强国提供有效的知识供给和理论支撑,是中国教育学者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体系需要扎根中国本土文化、了解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而中华文化独特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就在于其书画同源的视觉“书... 构建中国教育学,为教育强国提供有效的知识供给和理论支撑,是中国教育学者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体系需要扎根中国本土文化、了解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而中华文化独特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就在于其书画同源的视觉“书写”文明历史。教育图像的产生、发展与人类历史几乎同步。教育图像不仅描绘教育历史,而且构成教育历史,故教育图像研究可以丰富和深化教育文化传统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文化独特性 中国教育学 中国本土文化 书画同源 教育科学体系 教育文化传统 知识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统与和平观念:和平学的视角
11
作者 孙朝靖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6-212,共7页
与那些源于经济或领土利益的冲突相比,文化冲突更持久。我们应特别关注文化与冲突相关的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还应重视文化与和平之间的关联,认识到全球化世界中的和平潜力,积极创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和平文化。所有文化都需... 与那些源于经济或领土利益的冲突相比,文化冲突更持久。我们应特别关注文化与冲突相关的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还应重视文化与和平之间的关联,认识到全球化世界中的和平潜力,积极创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和平文化。所有文化都需要认识到非暴力的精神存在于自己的社区内部以及文化间的关系中。通过全球网络的创建和利用,和平的主要基础条件已经存在,文化的核心期望和伦理要求也在加速实现。非暴力的精神聚焦于“第三方”,接受和信任第三种力量是全球和平趋势的基础。从文化意义上看,和平实际上是宽容与交往的结果,即相信有一种力量可以将人类以及整个世界连接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学 文化传统 第三种力量 非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统中的否定性环节
12
作者 徐长山 《社会科学论坛》 1997年第5期47-49,共3页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必定有其代代相因的继承关系,从而呈现出文化传统的历史延续性。但是,在文化传统的历史延续中,又必定有否定性的环节贳穿其中,是以一系列的否定性为纽带的历史延续,就是说,...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必定有其代代相因的继承关系,从而呈现出文化传统的历史延续性。但是,在文化传统的历史延续中,又必定有否定性的环节贳穿其中,是以一系列的否定性为纽带的历史延续,就是说,否定性是构成文化传统历史延续的决定性环节。 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统 否定性 中国文化传统 中华民族 历史延续性 国主义 “五四”新文化运动 民族文化传统 价值体系 现实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化传统论纲(下)
13
作者 余福智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23-29,共7页
中华文化传统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学术、文艺各方面均有好表现。中华文化传统被专制主义扭曲了。理学家把讲求血族生命功利的哲学扭曲为讲求封建统治阶级政治功利的哲学。近现当代学人未细察,对中华文化传统有所误释。误释的关... 中华文化传统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学术、文艺各方面均有好表现。中华文化传统被专制主义扭曲了。理学家把讲求血族生命功利的哲学扭曲为讲求封建统治阶级政治功利的哲学。近现当代学人未细察,对中华文化传统有所误释。误释的关键失着是奉西方哲学为极则,硬用西方话语检察中华的易学、儒学和道家学说。摆脱误释,弘扬中华文化传统,我们将获得一种独特的走现代化之路的灵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传统 中华文化传统误释 中华文化传统弘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传统对教育学知识建构的影响
14
作者 常清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
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得以构成和传衍的规则、理念、价值和信仰,无形却长存,其具有的民族性、时代性、价值性深深影响着教育学科的建设。文化传统涵养着教育学知识的生成,教育学知识基于文化传统,发扬文化传统、与文化传统共生;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得以构成和传衍的规则、理念、价值和信仰,无形却长存,其具有的民族性、时代性、价值性深深影响着教育学科的建设。文化传统涵养着教育学知识的生成,教育学知识基于文化传统,发扬文化传统、与文化传统共生;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学的知识建构,包括形塑教育学知识建构的理论基础,影响教育学知识的符号表征、思维方式和形成意义等。为此,应强化各国教育学及其文化的比较研究,立足本土把握教育学的话语权,借鉴相关学科研究完善自身,创建本国文化传统与教育学的研究方向和队伍,从而更好地发挥文化传统融入教育学知识建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统 教育学 知识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民族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教育
15
作者 罗婉琦 《世界教育信息》 2024年第6期61-69,共9页
俄罗斯民族文化传统是一个独特而丰富的系统,历经多个历史阶段的演变和塑造。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俄罗斯采取多种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三个方面是:国家立法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是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的... 俄罗斯民族文化传统是一个独特而丰富的系统,历经多个历史阶段的演变和塑造。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俄罗斯采取多种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三个方面是:国家立法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是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它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将俄罗斯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传递给年轻一代。俄罗斯学前教育阶段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主要以向学生介绍传统民族文化和培养学生形成道德观念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高等教育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主要以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为主。现代俄罗斯传统文化教育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二是强调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三是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格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民族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叔孙通“起礼乐”之文化传统与现实条件述论
16
作者 李连秀 《济宁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7-32,共6页
叔孙通“起礼乐”是汉代历史与中华礼乐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原因为:从文化传统看,中国早期先王奠定的制礼作乐的圣教传统,早期儒家探索儒学与政权结合的努力尝试与先圣前贤恢复周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理想以及文化群体存亡继绝的责任... 叔孙通“起礼乐”是汉代历史与中华礼乐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原因为:从文化传统看,中国早期先王奠定的制礼作乐的圣教传统,早期儒家探索儒学与政权结合的努力尝试与先圣前贤恢复周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理想以及文化群体存亡继绝的责任担当所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促使作为儒生的叔孙通勇于担起“起礼乐”的重任;从现实条件看,“起礼乐”所需典籍缺失,儒生群体的集体努力,汉初亟待休养生息的局面,不同区域异质文化间的矛盾冲突以及统治集团对儒学的偏见与对楚俗的偏爱,造成“起礼乐”的现实困境。然而,叔孙通以“希世”“度务”的策略,不仅基本建构了汉初礼乐文明制度与礼乐文明新形态,而且赓续了中华礼乐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礼乐文明 叔孙通 起礼乐 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求良法善治:判词里的中华法文化传统——以判词“已卖而不离业”为例
17
作者 张雪红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87-93,共7页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必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良法善治”是自古以来人们对社会治政理念的追求。中国古...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必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良法善治”是自古以来人们对社会治政理念的追求。中国古代判词中蕴含着制判者对案件依律作出裁判的司法智慧,呈现着制判者“厚风俗”的“教化”水平。因而,挖掘判词里主流价值观融入形式、说理方式等“良法善治”的法文化传统,有助于完善当代裁判文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说理的加强,更有助于探索法治与德治并重的社会治理新方式,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法善治 中华法文化传统 判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扬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建设研究
18
作者 景雪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13期85-87,共3页
中华民族文化经过千年沉淀,传承至今,是民族优秀性和发展性的一种精神财富。民族文化和国家的经济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民族文化发展又能反作用于经济的突破,两者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要保证... 中华民族文化经过千年沉淀,传承至今,是民族优秀性和发展性的一种精神财富。民族文化和国家的经济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民族文化发展又能反作用于经济的突破,两者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要保证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对民族文化进行发展和传承,同时让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这样才能够为增强我国的综合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扬 民族文化传统 现代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体育与文化传统的融合与创新
19
作者 王硕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2期105-107,共3页
该文探讨了少数民族体育与文化传统的融合与创新,旨在深入研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体育活动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体育活动中,促进少数民族体育与文化传统的有机结合。通过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保护和传承传统体育项目,以... 该文探讨了少数民族体育与文化传统的融合与创新,旨在深入研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体育活动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体育活动中,促进少数民族体育与文化传统的有机结合。通过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保护和传承传统体育项目,以及将文化元素融入体育活动中等策略,实现体育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研究发现,少数民族体育融合传统文化能够丰富体育活动形式,提升文化认同感,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体育 文化传统 少数民族文化 体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统与审美意识的再现与重构——论王跃文《家山》的民俗书写
20
作者 常琳 《百家评论》 2024年第6期72-76,共5页
《家山》对于沙湾日常民俗文化的写作,既是文化传承价值担当下传统文化的坚守与接续,也是文化变迁时代话语下的传统重构和审美再塑;既是民俗文化滋润下的文化自适,也是文化书写下的文学审美。作者借民俗文化载体将传统文化从个人化历史... 《家山》对于沙湾日常民俗文化的写作,既是文化传承价值担当下传统文化的坚守与接续,也是文化变迁时代话语下的传统重构和审美再塑;既是民俗文化滋润下的文化自适,也是文化书写下的文学审美。作者借民俗文化载体将传统文化从个人化历史书写的罅隙中奔迸出来,于历史脉搏和时代潮流中勾勒出宏大的文化叙事视野,擘画出发展变革中纵向的文化发展脉络,是文化传统的再现,也是审美意识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统 审美意识 民俗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