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话视角中的中华文化兼容性始源
1
作者 喻权中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7-122,共6页
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法,追踪女娃精卫之化神话的原始叙述,恢复其被遗弃的三个环节,再现其中华文化兼容性始源神话的本相,从中就可以看出:女娃精卫之化神话的文化地理背景,显示出商人所代表的东夷、东北夷文化西播中原的痕迹,汾... 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法,追踪女娃精卫之化神话的原始叙述,恢复其被遗弃的三个环节,再现其中华文化兼容性始源神话的本相,从中就可以看出:女娃精卫之化神话的文化地理背景,显示出商人所代表的东夷、东北夷文化西播中原的痕迹,汾水漳水源出的谒戾山、发鸠山,俱得名于随商人西迁的原始阿尔泰语族先民。女娲三变和最终移形为女娃的神话发展历程,及女娃精卫之化,体现出中华文明的文化包容与文化认同品性是如何相继产生、并以神话象征方式加以确认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文化兼容性 神化视觉 文化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兼容性:觅归和超越——读《阿来文集》
2
作者 孔占芳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4-15,35,共3页
通过对《阿来文集》的解读,阐释了文化兼容性是作者创作的文化动因和特质。
关键词 文化兼容性 《阿来文集》 文学评论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重塑:一流学科群建设的文化调查与兼容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黄超 《中国高校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44,共4页
在进入"双一流"序列的高等院校中,部分院校提出了具有"学科群"特征的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公布了在多个学科之间促进合作的集群发展计划。为推进一流学科群建设,需要重视学科群建设过程中的文化重塑问题,采取有效... 在进入"双一流"序列的高等院校中,部分院校提出了具有"学科群"特征的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公布了在多个学科之间促进合作的集群发展计划。为推进一流学科群建设,需要重视学科群建设过程中的文化重塑问题,采取有效的文化重塑流程,扎实做好对各参与学科的文化审查、重视对文化整合的组织领导并加强对文化兼容性的分析与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学科 学科群整合 文化调查 文化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岭南文化的兼容性看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兼议五邑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
4
作者 蒋秦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61-64,共4页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岭南地方文化的兼容性来分析广东高校的校园文化特色,并以五邑大学校园文化多层次的建设和多样性的活动反映岭南文化兼容性的影响及其特征.
关键词 校园文化 岭南文化 五邑大学 文化的多样 文化兼容性 校园文化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 文化 校园文化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爪哇文化的兼容性 被引量:5
5
作者 蔡金城 《东南亚研究》 1997年第3期59-63,共5页
论爪哇文化的兼容性蔡金城爪哇文化,作为印度尼西亚文化中的一个分支,因其人口众多,文明程度高且颇具特色,是印尼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爪哇族作为印尼的主体民族,占印尼人口的47%,而爪哇人在印尼国家政治中更是扮演着重要... 论爪哇文化的兼容性蔡金城爪哇文化,作为印度尼西亚文化中的一个分支,因其人口众多,文明程度高且颇具特色,是印尼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爪哇族作为印尼的主体民族,占印尼人口的47%,而爪哇人在印尼国家政治中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两位印尼总统均是爪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教 爪哇语 爪哇人 印尼语 文化兼容性 苏加诺 平民阶层 文化传入 文化因素 神话与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河洛文化的兼容性
6
作者 秦文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3-54,共2页
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中华民族的多元及文化的多元无不昭示祖先文化的强健与活力。河洛文化的兼容性,表现为内在的阳刚与形态的阴柔、多元的灵魂、文化与政治联袂以及随地生根的活力。本文拟从她的兼容性特... 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中华民族的多元及文化的多元无不昭示祖先文化的强健与活力。河洛文化的兼容性,表现为内在的阳刚与形态的阴柔、多元的灵魂、文化与政治联袂以及随地生根的活力。本文拟从她的兼容性特征入手,分析其兼容性的基石、形态、表现与途径,为实现祖国统一及现代化进行学理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洛文化兼容 强势文化 多元文化 随时涅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文化批评性质论略——大众文化批评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被引量:2
7
作者 许文郁 朱忠元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26-30,共5页
多元语境下的大众文化急需健康的批评,就大众文化批评的性质而言,它应具有批评内容的精神建设性、批评导向的人文指向性、批评方式和方法的文化兼容性。坚持以上性质是保证大众文化健康发展前提,是进行大众文化批评必须坚持的方向。
关键词 大众文化批评 精神建设 人文指向 文化兼容性 大众文化 批评方式 批评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公司治理模式:跨文化视角 被引量:2
8
作者 曹德春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2-95,共4页
霍夫斯泰德的民族文化维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解释英美、日德、东南亚三种公司治理模式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中国的民族文化特征决定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公司治理模式应是家长式治理模式。由于公司治理背后存在着文化差异,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 霍夫斯泰德的民族文化维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解释英美、日德、东南亚三种公司治理模式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中国的民族文化特征决定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公司治理模式应是家长式治理模式。由于公司治理背后存在着文化差异,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应注意文化兼容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模式 文化视角 民族文化维度 跨国并购 文化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园私宅在地恒温性设计模式探析
9
作者 郑敬玉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40-49,共10页
生态建筑范式是20世纪70年代全球范围内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家园背景下对建筑、人、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思成果。在中国,民宿业的蓬勃发展在诠释着建筑设计师与空间消费者对绿色健康型生活环境的向往,但民宿的高能耗性对于普通民众... 生态建筑范式是20世纪70年代全球范围内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家园背景下对建筑、人、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思成果。在中国,民宿业的蓬勃发展在诠释着建筑设计师与空间消费者对绿色健康型生活环境的向往,但民宿的高能耗性对于普通民众始终是一个无法承受的负担,对环境能源也是一种极大的损耗。田园私宅设计,借助数字化的虚拟仿真功能,吸收了民宿、传统民居、被动房、低能耗轻钢结构房诸多的优点,表现出在地柔性恒温性、民俗文化兼容性、高科技性三大鲜明优势。“生态恒温性田园私宅”设计模式于2020年获国家知识产权实用新型专利,在一定程度上证明田园私宅确实属于一种符合时代精神的生态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建筑 田园私宅 恒温 民俗文化兼容性 高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桥文化”校园文化品牌,引领学校发展
10
作者 江建国 《师道(教研)》 2019年第2期15-16,共2页
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学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双桥学校在办学实践中,以“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的务实共进”为出发点,按照建一所“具有较强文化兼容性的现代化品牌学校”的发展定位;遵循“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幸福工作,学校不断超越”的... 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学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双桥学校在办学实践中,以“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的务实共进”为出发点,按照建一所“具有较强文化兼容性的现代化品牌学校”的发展定位;遵循“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幸福工作,学校不断超越”的建设目标;秉承“培养能与世界沟通,与未来对话的人”的育人价值观,为孩子们的人生架起通往世界和未来的桥梁;整合各方面资源,走内涵发展之路,打造出“全力以赴,通理实学”的教育文化品牌,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源泉、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发展 文化品牌 校园文化 文化 学生健康 文化兼容性 可持续发展 办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文化的尽职审查和兼容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时勘 杨成君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1-33,48,共4页
企业并购前的组织文化尽职审查对并购的成功影响很大。本文阐述组织文化尽职审查的两种模式及其步骤,并强调组织文化审查之后需要对文化的兼容性进行分析,以指导并购过程中的组织文化整合。
关键词 企业并购 组织文化尽职审查 文化兼容性
原文传递
组织兼容性、跨国并购知识转移与企业国际化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向阳 齐莹 金慧琦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28-1836,共9页
跨国并购是企业获取知识的有效方式,也是企业获取OIL优势实现国际化的重要途径。组织兼容性是影响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的关键变量,且企业不同类型的知识似乎与OIL优势存在内在联系。在跨国并购中,企业究竟应如何通过提高组织兼容性而有效... 跨国并购是企业获取知识的有效方式,也是企业获取OIL优势实现国际化的重要途径。组织兼容性是影响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的关键变量,且企业不同类型的知识似乎与OIL优势存在内在联系。在跨国并购中,企业究竟应如何通过提高组织兼容性而有效地提高知识转移,进而增强OIL优势?基于一致性理论和折衷理论,本文将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市场知识与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进行了匹配,在此基础上,将技术兼容性、文化兼容性、战略兼容性、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和市场知识纳入到统一框架中,运用SPSS22.0和LISREL8.70软件对182家中国跨国并购企业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兼容性的不同维度均对跨国并购各类型知识转移产生积极影响,进而提升OIL优势。具体来讲,技术兼容性对技术知识转移影响程度最大,进而增强所有权优势;文化兼容性对管理知识转移的促进最强,进而使内部化优势得到增强;战略兼容性最有助于促进市场知识,从而增强区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并购 知识转移 技术兼容 文化兼容性 战略兼容
原文传递
英语第二口语课堂中的话题选择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景凯 马强 +1 位作者 赵金晶 王国辉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85-87,94,共4页
英语第二口语课堂是自主学习,提高英语口语的重要场合,不仅包括英语角,还包括其它自主学习场合,如网络聊天室,课外闲谈等。针对第二口语课堂话题选择中的问题,依据话轮理论以及前人研究,得出了话题选择时值得借鉴的四个原则:兴趣性,参与... 英语第二口语课堂是自主学习,提高英语口语的重要场合,不仅包括英语角,还包括其它自主学习场合,如网络聊天室,课外闲谈等。针对第二口语课堂话题选择中的问题,依据话轮理论以及前人研究,得出了话题选择时值得借鉴的四个原则:兴趣性,参与性,文化兼容性和对象性。根据这四个原则,选择适当的话题,从而提高英语第二口语课堂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题选择 兴趣 参与 文化兼容性 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传达与无法“凝视”的困局——回顾陈英雄的电影历程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17,共3页
早先有学者指出,尽管这些侨胞旅居国外,有的已经加入了所在国的国籍,但是这种新国籍的身份是理性的,而理性在很多的时候是处于现实和心理的一种政治补充和附属的地位的,而那种深藏在心理深处的民族文化心理倾向却是超理性的,他们作为生... 早先有学者指出,尽管这些侨胞旅居国外,有的已经加入了所在国的国籍,但是这种新国籍的身份是理性的,而理性在很多的时候是处于现实和心理的一种政治补充和附属的地位的,而那种深藏在心理深处的民族文化心理倾向却是超理性的,他们作为生活在别处的原乡人,在民族情绪和文化情结上是无法同原住国彻底斩断联系的,而且有时候,这种先天的意识会直接左右他们的创作导向,这就使他们时时处在两种不同文化的夹缝中,但这同时也使它们作品中的文化属性和历史积淀要大大多于单一民族性的表述和极端地狱色彩的彰显,从而获得了一种文化自由的隐性空间,具有更大的文化兼容性和世界性,可以有力摆脱文化自卫或者自我封闭式的纯粹的陷入“他者”化陈述的叙事危机。 1.电影世界初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英雄 电影语言 民族文化 不同文化 布莱松 文化兼容性 文化 超理 东方 文化自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殖民理论视角下的《大地》
15
作者 吴凤娟 吴卉 韩征顺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年第2期200-203,共4页
赛珍珠是迄今唯一一位以中国题材小说——《大地》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外国作家,是中西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此外,她在"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之下反其道而行,向西方人介绍中国文化与文学。基于她的策略,从后殖民地理论出发,本文... 赛珍珠是迄今唯一一位以中国题材小说——《大地》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外国作家,是中西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此外,她在"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之下反其道而行,向西方人介绍中国文化与文学。基于她的策略,从后殖民地理论出发,本文旨在尝试展示赛珍珠作为一个作家的真实形象,提供一个更为公正合理的综合性评价。本文首先介绍研究背景以及文章理论框架,继而从宗教观、独特视觉和序曲中的"曲中曲"三方面做出研究,发现赛珍珠的宗教立场与儒家思想观念不谋而合,即"和而不同",同时为了在某种程度上迎合西方人的心态:西方统治东方,东方被西方殖民化与女性化了,赛珍珠运用了双焦点的跨文化视角。序曲的独特运用给作品提供了一把衡量优劣的标尺和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 文化霸权 后殖民理论 “曲中曲” 文化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晚的文化属性谁也改变不了 被引量:1
16
作者 郎昆 《名人传记》 2010年第2期56-57,共2页
从1983年到现在,春晚历经二十多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它在传播定位上的变化。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期以及后期,春晚主导着你全家过年。
关键词 文化 定位 春节联欢晚会 改变 传播 回忆 观众 文化兼容性 发生 主导地位
原文传递
服装的文化特性
17
作者 贾毅平 《服装科技》 1997年第6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服装 理念外化 文化兼容性 文化传承
原文传递
雍容华贵 仪态万方──唐代妇女的风采
18
作者 姚敏杰 《华夏文化》 1994年第Z1期93-94,共2页
雍容华贵 仪态万方──唐代妇女的风采姚敏杰一唐代妇女雍容华贵、仪态万方的风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饰的开放性特点。但和其它文化形态一样,唐代妇女服饰的开放性,也经历了与社会、时代同步协调的发展变化过程。最能表现唐代妇... 雍容华贵 仪态万方──唐代妇女的风采姚敏杰一唐代妇女雍容华贵、仪态万方的风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饰的开放性特点。但和其它文化形态一样,唐代妇女服饰的开放性,也经历了与社会、时代同步协调的发展变化过程。最能表现唐代妇女时代风采的是裙衫的翻新变化。高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妇女 中晚唐 审美观念 温庭筠 时代风采 画眉 杨贵妃 文化兼容性 首饰 追求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右文化中的李白与杜甫
19
作者 王晶波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1997年第3期52-57,共6页
由于各自不同的历史因缘, 唐代两位大诗人, 李白与杜甫, 和陇右文化都发生过一些颇为重要的关联, 理清他们和陇右文化的关联, 不仅是陇右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而且也是弄清李杜思想艺术发展的一个必要环节。尤为值得注意的是, 李杜... 由于各自不同的历史因缘, 唐代两位大诗人, 李白与杜甫, 和陇右文化都发生过一些颇为重要的关联, 理清他们和陇右文化的关联, 不仅是陇右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而且也是弄清李杜思想艺术发展的一个必要环节。尤为值得注意的是, 李杜二人与陇右文化发生关联的方式, 恰巧又代表了古代文化传播的两条重要途径, 即文化的集团(家族) 传承和个人吸收播扬。在古代文学的研究中, 前者常被忽视, 因此, 本文的写作, 就兼具地方文化研究、作家研究和文化传播研究的三重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右文化 李白与杜甫 地域文化 家族传统 文化兼容性 社会环境 沉郁顿挫 中原文明 秦州 丝绸之路
原文传递
关于“安乐死”立法化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3
20
作者 沈德咏 徐艳阳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4-191,共18页
"安乐死"问题事关生死大事,跨越社会、伦理、法律、医学等学科,争议由来已久。对死亡问题进行哲学思辨,目的在于揭示安乐死的哲学基础并寻求共识。对安乐死问题进行伦理分析和文化兼容性思考,有助于突破安乐死问题中国化所面... "安乐死"问题事关生死大事,跨越社会、伦理、法律、医学等学科,争议由来已久。对死亡问题进行哲学思辨,目的在于揭示安乐死的哲学基础并寻求共识。对安乐死问题进行伦理分析和文化兼容性思考,有助于突破安乐死问题中国化所面对的两大障碍。研究并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实现安乐死立法化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乐死 哲学共识 伦理正当 文化兼容性 法理自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