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知识图谱的文化创新设计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颖 《设计》 2023年第15期78-81,共4页
运用Ctespace软件分析CNKI和WebofScence关于文化创新设计相关的文献数据,梳理研究前沿和学科热点等学术动态,协助研究人员系统地把握研究方向提供科学依据。文献回顾表明,文化会对创新的采用和传播产生深刻影响。研究热点集中在创新设... 运用Ctespace软件分析CNKI和WebofScence关于文化创新设计相关的文献数据,梳理研究前沿和学科热点等学术动态,协助研究人员系统地把握研究方向提供科学依据。文献回顾表明,文化会对创新的采用和传播产生深刻影响。研究热点集中在创新设计、设计思维、设计转型等方面。国外研究呈现为以管理为对象的可持续设计和未来设计趋势。国内研究主要以民族和地域文化为研究视点,呈现以乡村振兴和城市建设为对象的前沿趋势。在智慧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新设计需要创新性地融合交叉学科领域丰富的思想和方法理论,积极把握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系统性建构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新设计 CITESPACE 文献回顾 前沿趋势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科技融合下的数字文化创新设计研究——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郭寅曼 季铁 田启俊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43,共14页
面对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对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通过文化科技融合释放中华文化新动能。数字文化创新以文化遗产为首要对象,运用Citespace工具对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文献开展计量分析发现:在数字重建技术、文化大数据... 面对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对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通过文化科技融合释放中华文化新动能。数字文化创新以文化遗产为首要对象,运用Citespace工具对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文献开展计量分析发现:在数字重建技术、文化大数据存量和数字创新工具平台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设计学在数字文化生态中从边缘走向中心,肩负着创新数字文化的重任。设计参与的数字文化创新促进了对现有文化数据的加工和利用,提升了面向大众的用户文化体验,并且通过多维文化价值评估来平衡数字文化在产业性与公共性间的双轨创新发展。设计学科的参与不仅关注文化对象,而且关注创造关联,推动历史与当代、物理与虚拟以及多方文化主体间的良性互动,积极推进数字文化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科技融合 数字化 文化创新设计 公共文化服务 数字文化产业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原文传递
应用型高校“文化创新与智能产品设计”建设路径研究
3
作者 向爵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9期51-53,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智能产品设计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内容之一。与此同时,文化创新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理论与实践发展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智能产品设计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内容之一。与此同时,文化创新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重要基地,必须在管理过程中充分融合文化创新和智能产品设计,以适应新的社会和经济环境的需求。鉴于此,文章从应用型高校“文化创新与智能产品设计”建设的必要性入手,结合“文化创新与智能产品设计”原则提出了全方位的建设策略,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推动应用型高校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文化创新与智能产品设计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创新文化及其网络动力集成研究
4
作者 张康夫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16,24,共6页
分析创新文化与设计创新文化的内涵、差异性及派生与互动关系;解剖设计创新文化网络的内在结构,梳理设计创新文化网络的构成机制、组合原理及关系要素;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论证设计创新文化网络内在的四个主要驱动及其驱动方式,指出在设... 分析创新文化与设计创新文化的内涵、差异性及派生与互动关系;解剖设计创新文化网络的内在结构,梳理设计创新文化网络的构成机制、组合原理及关系要素;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论证设计创新文化网络内在的四个主要驱动及其驱动方式,指出在设计创新文化网络内部由意识、信息、消费、设计、技术、审美、竞争、文化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因果回路,并与横向的两个子循环回路以及纵向的信息沟通渠道共同组成网络的动力集成;系统剖析设计创新网络的动力结构、动力集聚与动力运行的基本规律;强调设计创新网络具有动态发展的特征,因此需要逐步构建和完善网络的衍生与突破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创新文化 网络结构 关系要素 动力集成 衍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设计学的角度看黎族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邱海东 于雯艺 《设计》 2013年第11期189-191,共3页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的浪潮下,中国社会经历着重大的历史变迁,民族传统文化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洗礼与考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也正面临着即将消亡的危险,黎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如何在当代艺...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的浪潮下,中国社会经历着重大的历史变迁,民族传统文化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洗礼与考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也正面临着即将消亡的危险,黎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如何在当代艺术创新中加强对黎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应用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有助于建立黎族传统文化艺术文化理论体系,同时可以丰富设计学的理论,并为设计学学科提供旁证。可以使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族传统文化设计研究传承及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峨眉山文创产品创新设计
6
作者 杨波 王敬云 《福建茶叶》 2019年第8期85-85,共1页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追求,文化创意产业也日益蓬勃。文创产品一方面是文化与自然的载体,突显历史文化特色,展现自然风光;另一方面产品具有展示、使用、收藏等方面实用价值。峨眉山有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着世界文化...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追求,文化创意产业也日益蓬勃。文创产品一方面是文化与自然的载体,突显历史文化特色,展现自然风光;另一方面产品具有展示、使用、收藏等方面实用价值。峨眉山有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着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动植物丰富。本设计通过对峨眉山及其文创产品的调研分析,了解目前峨眉山文创产品整体需求及存在的问题,然后以品牌为基础进行文创产品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 灵猴 六牙白象 文化创产品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书画元素在故宫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静 《今古文创》 2020年第48期34-35,共2页
现阶段,在我国自动化生产技术不断升级进步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商品类型走进文创产品市场,这种自动化批量生产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创产品的平均质量,对文创产品研发和用户情感体验也造成了不良影响。本文针对中国古代书画元素在... 现阶段,在我国自动化生产技术不断升级进步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商品类型走进文创产品市场,这种自动化批量生产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创产品的平均质量,对文创产品研发和用户情感体验也造成了不良影响。本文针对中国古代书画元素在故宫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分析增强文创产品寓意的设计方法,总结相关工作经验,赋予文创产品全新价值的同时,为同领域工作者提供合理化发展建议,增强文创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宫文创产品 中国古代书画元素 文化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对现代产品设计的启示
8
作者 张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3-216,共4页
中国传统器具的设计包含了人类社会最朴素的伦理观,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设计伦理象征,对后世几千年的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直到现代仍然广泛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这又是中国方式设计之下比较隐晦的方面,至今案例不... 中国传统器具的设计包含了人类社会最朴素的伦理观,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设计伦理象征,对后世几千年的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直到现代仍然广泛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这又是中国方式设计之下比较隐晦的方面,至今案例不多,倒不是因为这种文化现象不普遍,而是因为以伦理与等级的方式提出后难以与产品设计建立直接的联系。所以从设计角度来说,伦理与等级的方式是我们一定要研究和关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艺术 工业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 伦理传统 文化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设计中生态景观与文化元素的构成关系探讨
9
作者 徐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4期136-137,共2页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的高速发展,导致现有的水资源匮乏,且没有进行高效科学的利用,长此以往,并不能满足我国社会生产的需要。因此,对水利工程进行创新设计以保证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显得十分重要。国家要想更好地获取水资源以及相关附属资...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的高速发展,导致现有的水资源匮乏,且没有进行高效科学的利用,长此以往,并不能满足我国社会生产的需要。因此,对水利工程进行创新设计以保证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显得十分重要。国家要想更好地获取水资源以及相关附属资源,更好的建设水利工程就必须在水利工程的设计上进行创新改进。在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中过度重视水利中的调蓄功能,缺少在设计中将生态景观与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对二者构成的关系在水利工程设计中所起的作用没有深入研究,这就使得水利工程的实际建设作用不佳,仅利用单一的调蓄功能,并不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在经济文化上的综合功能。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设计中生态景观和文化元素构成的关系进行阐述,借此对我国水利工程的设计提供切实可取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创新设计:生态景观与文化元素 构成关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承理念下包装设计创新性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鑫力 赵光泽 《包装与设计》 2022年第5期146-147,共2页
本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教学目标,通过项目式教学探索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教学的路径和方法。课程构建了包装设计创新性教学体系,包括立体化包装设计实践体系和文化创新设计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与... 本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教学目标,通过项目式教学探索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教学的路径和方法。课程构建了包装设计创新性教学体系,包括立体化包装设计实践体系和文化创新设计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与设计实践能力。设计成果从包装设计视角传承了中国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旨在增强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与创新 包装设计实践体系 文化创新设计体系 文化自信
原文传递
传统艺术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发展与传播——评《新媒体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准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3-93,共1页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灿烂且多样的传统文化。随着时间流逝,人类文明走进了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传统艺术开始与科学技术相融合,更加新颖的新媒体艺术也已经逐步深入到艺术设计行业...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灿烂且多样的传统文化。随着时间流逝,人类文明走进了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传统艺术开始与科学技术相融合,更加新颖的新媒体艺术也已经逐步深入到艺术设计行业中。新媒体的应用带给艺术更加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与传播方式,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融合使艺术设计拥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学者马景凤所著的《新媒体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融合发展研究》(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围绕新媒体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融合发展路径展开了论述,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思路。新媒体艺术设计与文化思维的理论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设计 《新媒体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创新融合发展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 新媒体语境 创新融合
原文传递
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实践研究——以《文化传承与设计创新》平台课程建设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肖蕾 《艺术教育》 2019年第5期157-159,共3页
文化传承与设计创新是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自2013年开设的一门平台课程,课程定位为专业基础课程,课型是理论课程,授课对象包括艺术设计系所有专业及方向的学生。课程开设在第一学年的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共24个课时,由文化认知... 文化传承与设计创新是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自2013年开设的一门平台课程,课程定位为专业基础课程,课型是理论课程,授课对象包括艺术设计系所有专业及方向的学生。课程开设在第一学年的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共24个课时,由文化认知、实践操作和拓展环节三个模块构成。文章指出,开发该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全面阐述中外设计史相关知识与理论,完善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其专业视野、提高设计文化修养、培养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高职学生的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与设计创新 课程实践 平台建设
原文传递
“北京2008—奥运会徽:文化创新与景观设计研讨会”在京举办
13
作者 徐沛君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2-32,共1页
2003年9月21日至9月29日,"北京2008首届奥林匹克文化节"在北京拉开帷幕.作为"奥运论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北京2008-奥运会徽:文化创新与景观设计研讨会"于9月22日在中华世纪坛举行.研讨会由第29届奥... 2003年9月21日至9月29日,"北京2008首届奥林匹克文化节"在北京拉开帷幕.作为"奥运论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北京2008-奥运会徽:文化创新与景观设计研讨会"于9月22日在中华世纪坛举行.研讨会由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承办.论坛的主题是"2008:从人文奥运到北京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2008——奥运会徽:文化创新与景观设计研讨会” 北京 民族文化 人文奥运 城市形象
原文传递
美术思想对我国茶服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何万里 熊英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4-95,共2页
美术思想作为一种艺术文化思想,其浓厚的美学气息对于我国茶服设计的影响意义是难以言喻的。本文首先对我国茶服的特点进行简要阐述,并从三个角度就美术思想对我国茶服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就美术思想理念下我国茶服的未... 美术思想作为一种艺术文化思想,其浓厚的美学气息对于我国茶服设计的影响意义是难以言喻的。本文首先对我国茶服的特点进行简要阐述,并从三个角度就美术思想对我国茶服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就美术思想理念下我国茶服的未来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现代茶服的设计带来一阵清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思想:我国茶服 创新设计: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sons for a Cultural Renovation of the Road Infrastructure Design
15
作者 Alfonso Annunziata Francesco Annunziata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5年第8期961-969,共9页
Built environments are undergoing a state of crisis, due to fragmentation and obsolescence: consolidated urban areas, suburbs and fringe areas require to be restored so as to recover a sense of vivid places and to av... Built environments are undergoing a state of crisis, due to fragmentation and obsolescence: consolidated urban areas, suburbs and fringe areas require to be restored so as to recover a sense of vivid places and to avoid segregation. Fabric of routes and voids can be considered as a medium in order to structure a landscape, to manage and govern a region, to nurture its unique subculture. A structure of bonds is to be designed to promote a rapid and safe movement of resources, of people, of ideas, even from and to most remote sites. Infrastructure can foster a vas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lso, a profound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ATIO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 management public space interac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Modem Art Design Context innovation and aesthetics
16
作者 Huanjun C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3年第4期27-29,共3页
The design is a cultural activity. The design always influences all aspects of our daily lives, as large as the country's politics, economic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s small as the necessities of daily life. All th... The design is a cultural activity. The design always influences all aspects of our daily lives, as large as the country's politics, economic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s small as the necessities of daily life. All the designs mentioned here consist of both sensual activities of art and the rational activities of science. "Design is also a culture". Design is a culture-based, which means to absorb nutrients from the culture. Whether in ancient or modem, East or West, design is always to have a certain culture. Design and culture interrelate with, influence and promote each other. We humans live in a designed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atmosphere which is constantly being designed. The design has become a way for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Works of our designers are no longer just a product, a brand, a package, a poster or a building, but design of a new lifestyle, a new culture, which are a reflection, expansion and continuation of the culture. The design itself is creating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m Art Design Context innovation Aesthe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