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4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赋能文化强国建设的价值、现状与前瞻
1
作者 胡长生 王雄青 《图书馆》 2025年第2期80-85,共6页
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既要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又要用好红色文化。红色阅读推广是红色文化建设赋能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抓手。文章总结了高校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所具有的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弘扬先进校园文... 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既要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又要用好红色文化。红色阅读推广是红色文化建设赋能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抓手。文章总结了高校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所具有的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弘扬先进校园文化、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拓展党建覆盖范围等重要价值,提出当前高校红色阅读推广主要从空间建设、资源保障、模式构建、人才培养等多个角度对红色文化进行全方位展现。未来高校图书馆应通过重视空间建设、加强资源建设、强化专业指导和创新传播形式等途径,实现红色文化“感化于人、教育于人、激励于人”,全过程、全领域、全方位地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红色阅读推广 文化强国建设 高校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好传承红色基因图书 做好文化强国建设报道——人民日报社调研组赴湖南学习调研剪影
2
作者 张炜煜 霍佳仪 《人民周刊》 2025年第1期35-37,共3页
隆冬时节,湘江两岸依然林绿叶红。为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新闻、出版等途径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和关于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指示精神,2024年12月20日至23日,由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 隆冬时节,湘江两岸依然林绿叶红。为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新闻、出版等途径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和关于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指示精神,2024年12月20日至23日,由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带队,人民日报社调研组先后来到湖南省长沙、韶山等地,进行主题为“传承红色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学习调研,并分别向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毛泽东同志的母校湖南湘乡市东山学校和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等单位赠送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系列图书,还与有关单位签订4个战略协议,达成图书策划选题和报道合作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社 文化与科技融合 策划选题 副总编辑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文化强国建设 东山学校 合作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强国建设视域下艺术创新与多元文化融合实践研究
3
作者 李丽珍 李霞 廖保华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6期148-150,共3页
目的:文章旨在探讨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艺术创新与多元文化融合如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并分析其实现路径。方法:通过综合分析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的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社会实践,深入探讨文化遗产活化、艺术形式创新、... 目的:文章旨在探讨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艺术创新与多元文化融合如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并分析其实现路径。方法:通过综合分析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的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社会实践,深入探讨文化遗产活化、艺术形式创新、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教育与社会实践强化等方面的成就。通过考察敦煌艺术的数字化转型以及跨领域艺术项目,详尽地展示艺术创新与文化多样性相结合所取得的显著成效。结果:研究显示,文化政策为艺术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技术进步促进了艺术形式的多样化,而多元文化的融合则拓宽了艺术表达的空间。实践证明,通过数字化保存与传播、文化创意设计以及跨媒介与多感官艺术探索等手段,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并实现了现代化转型,同时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结论:艺术创新与多元文化融合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通过政策支持、技术赋能和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可以激活文化资源,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并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认同。未来,应加强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具有多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以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国建设 艺术创新 多元文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夯实文化强国建设的人才支撑
4
作者 辛湘理 胡雅南 《新湘评论》 2024年第15期48-48,共1页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这一要求不仅体现了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更凸显了文化人才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创造活力 信息技术 文化强国建设 人才支撑 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人才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文化强国建设凝聚磅礴力量
5
作者 辛声 《新湘评论》 2024年第24期64-64,共1页
文化,宛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滋养着民族的灵魂,塑造着国家的品格。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共14章、85条,6.8万字,全面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 文化,宛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滋养着民族的灵魂,塑造着国家的品格。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共14章、85条,6.8万字,全面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原创性贡献。学深悟透《纲要》,对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共中央宣传部 奔腾不息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文化强国建设 《纲要》 原创性贡献 新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意义、机遇和挑战
6
作者 蒋小雪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23期58-60,共3页
大数据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对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大数据容量大、类型多、速度快、精度准等特点,为文化强国建设带诸多机遇:海量数据助力文化传播,增强文化自信;高效数据优化研究手... 大数据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对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大数据容量大、类型多、速度快、精度准等特点,为文化强国建设带诸多机遇:海量数据助力文化传播,增强文化自信;高效数据优化研究手段,创新文化保护;多元数据激活生产要素,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可控数据掌握时代导向,筑牢文化安全根基等。同时,文化强国建设仍然面临着核心技术缺失、创新人才匮乏、文化安全风险凸显等诸多挑战。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科学认识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意义、机遇和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文化强国建设 战略意义 机遇和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文化强国建设的法律制度供给
7
作者 庄泽林 《法治与社会》 2024年第2期1-1,共1页
文化立法是确认和巩固一个国家、民族文化成果的基本方式,是规范和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法律活动,是构筑文化强国建设的法治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引领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 文化立法是确认和巩固一个国家、民族文化成果的基本方式,是规范和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法律活动,是构筑文化强国建设的法治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引领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加强文化法治建设、厚植全面依法治国的文化土壤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传思想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全面依法治国 历史性变革 强大思想武器 历史性成就 文化强国建设 法律制度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定文化自信 深化改革创新 凝聚奋进文化强国建设磅礴力量
8
作者 《中国教工》 2024年第3期26-27,共2页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深入思考新时代工会工作,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以下简称“集团工会”)坚定文化自信,深化改革创新。
关键词 中国工会 工会工作 文化自信 中华全国总工会 十八大精神 文化强国建设 深化改革 领导班子成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三个面向”定位 被引量:3
9
作者 平章起 郭威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41,共6页
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确定了"全时空"坐标:"面向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定位";"面向世界"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空间"定位;&... 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确定了"全时空"坐标:"面向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定位";"面向世界"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空间"定位;"面向未来"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时间"定位;三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现实实践中,并建构起互有相关性的坐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面向” 文化强国建设 战略定位
原文传递
文化强国建设价值引领的实践向度 被引量:6
10
作者 詹小美 李征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共7页
"价值引领"不仅投射文化强国建设理性自觉的实践向度,而且反映文化强国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深度融合,指谓文化强国建设价值引领的方向和程度。文化强国建设"背景域"彰显的时代诉求,关注文化建设与文化... "价值引领"不仅投射文化强国建设理性自觉的实践向度,而且反映文化强国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深度融合,指谓文化强国建设价值引领的方向和程度。文化强国建设"背景域"彰显的时代诉求,关注文化建设与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内生关系,聚焦文化强国建设价值引领的实践命题、内容层级和实践要求,其软实力释放的实践建构,聚合为价值引领提升文化自觉的实践过程;在现实性上,经济与文化、历史与现实、文化氛围、精神标识、文化景观等"关系者",以价值引领的"目标束""理性知识-实践转换-话语建构"的"发展域",构成了文化强国建设价值引领观念涵育、思想赋意、文化阐发的"关系项"。在文化氛围价值滋养、精神标识价值浸润、文化景观价值濡染的场域中,拓展文化强国建设的价值引领,以相互依存事实的整体、积累起来劳动的物化、引领内容内在灵魂的深刻诠释,构成了文化强国建设推进的实践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国建设 价值引领 实践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规律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资博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5年第10期122-127,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般规律主要包括:文化传承、借鉴与创新有机统一变迁律;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展两翼结构律;政府、市场与社会对文化的三维功能律;建设、建成、保持以及发展文化强国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般规律主要包括:文化传承、借鉴与创新有机统一变迁律;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展两翼结构律;政府、市场与社会对文化的三维功能律;建设、建成、保持以及发展文化强国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特殊规律主要包括:经济效率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律;党的领导、群众主体、人才创造有机统一律。这些规律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内在联系,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肯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社会科学引领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永奇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7-101,共5页
从理论逻辑上看,哲学社会科学引领文化强国建设主要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影响文化内在结构、引导文化发展理想和牵制文化软实力强弱的价值。从实践逻辑来看,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引领文化强国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在哲... 从理论逻辑上看,哲学社会科学引领文化强国建设主要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影响文化内在结构、引导文化发展理想和牵制文化软实力强弱的价值。从实践逻辑来看,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引领文化强国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局部削弱倾向干扰文化发展方向;哲学社会科学对当代中国问题深掘不够影响文化建设根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不足消解文化进步动力。从生成逻辑来看,哲学社会科学引领文化强国建设的实现路径是: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增强文化引导力,在回应社会关切回答中国问题中增强文化吸引力,在提升创新能力打造创新成果中增强文化影响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软实力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强国战略下长株潭岳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政治信仰研究——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丽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I0051-I0051,共1页
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需要我们保持文化自信,文化强国这一战略是我们通往这条道路的有力助推剂。文化自信的树立首先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强烈的自信,其中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文化强国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红色文化资源 文化自信 长株潭 大学生政治信仰 助推剂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耀先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40-44,共5页
国家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为基于该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吸引力、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必须进一步深刻认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 国家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为基于该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吸引力、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必须进一步深刻认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提高全党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强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软实力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与文化强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资博 《理论建设》 2014年第5期98-103,共6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来的重要战略,党的十八大对文化强国建设予以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继续强调了文化强国建设。因此,对文化强国建设的研究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命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来的重要战略,党的十八大对文化强国建设予以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继续强调了文化强国建设。因此,对文化强国建设的研究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命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目标价值维度来看,文化强国建设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从过程实践维度来看,文化强国建设具有全局与局部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静态与动态的统一、先进与后发的统一、共建与共享的统一、强国与国强的统一等六个特征。从结果评判维度来看,这可由公共文化服务强、文化创造活力强、文化产业竞争力强、国民综合素质强、文化国际影响力强等五个标志来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国建设 目标价值 过程实践 结果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总体联系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被引量:1
16
作者 迟建民 《长白学刊》 2013年第1期21-24,共4页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在于能否选择正确的路径,采取正确的方法。正确的路径,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的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总体联系中,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侧重从国际形势与国内需求的...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在于能否选择正确的路径,采取正确的方法。正确的路径,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的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总体联系中,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侧重从国际形势与国内需求的联系中,深刻认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从历史传承与时代发展的联系中,坚定地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从"五位一体"建设与党的建设的联系中,努力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联系 扎实推进 文化强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强国建设的内涵、思路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被引量:5
17
作者 赖华东 《浙江经济》 2022年第3期37-39,共3页
检验与推进文化强国建设需要构建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文化发展条件,创新文化强国建设考核评价方法,构建一套相对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 检验与推进文化强国建设需要构建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文化发展条件,创新文化强国建设考核评价方法,构建一套相对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核评价方法 繁荣兴盛 评价指标体系 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自信 构建评价体系 基础支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改革创新推动融合发展--谈“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18
作者 柳斌杰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9,共5页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2049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民族要复兴,文化是先导。"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是与实现上述三大战略...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2049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民族要复兴,文化是先导。"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是与实现上述三大战略目标的新要求密切相关,是很有针对性的。我国文化建设必须在"扎实推进"上下功夫。"扎实推进"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新要求。"扎实推进"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必须走融合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国建设 扎实推进 改革创新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转型——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背景
19
作者 楚国清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3-116,共4页
中西文化间的一个重大分野在于对个体和群体的不同关照。中国传统文化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向度展现出了独具特色的多维定位,包括价值定位中的"群体优先",伦理定位中的"道德责任",目标定位中的"伦理追求"... 中西文化间的一个重大分野在于对个体和群体的不同关照。中国传统文化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向度展现出了独具特色的多维定位,包括价值定位中的"群体优先",伦理定位中的"道德责任",目标定位中的"伦理追求"等等。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之所在。为此,应实现群体优先与制度优先相契合,发挥个体积极性;道德责任与契约责任相契合,培养现代责任主体;伦理追求与价值追求相契合,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比较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转型 文化强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对策建议
20
作者 意娜 《中国发展观察》 2023年第6期126-128,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建成文化强国列入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中。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立足于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目标,为我国开展文化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抓手。在文化发展板块的表述中,相比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政...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建成文化强国列入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中。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立足于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目标,为我国开展文化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抓手。在文化发展板块的表述中,相比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强调了三个领域,分别为:加强智库建设;扎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笔者认为,这些领域普遍具有“升级”的性质。大力发展这三大领域对于我国全面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工作报告》 对策建议 文化强国建设 智库建设 传播效能 三大领域 总体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