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世界遗产地”开发为先导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黄山为例
1
作者 黄健青 闫博 《经济师》 2012年第12期28-31,共4页
文章首先介绍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含义、发展现状以及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以"世界遗产地"开发为先导的发展模式,同时基于产业集群理论、市场结构理论、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理论等对世界文化遗产自身具有的品牌性、集群... 文章首先介绍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含义、发展现状以及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以"世界遗产地"开发为先导的发展模式,同时基于产业集群理论、市场结构理论、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理论等对世界文化遗产自身具有的品牌性、集群性、稀缺性、增值性和特有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说明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开发为先导的模式对于现阶段我国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可行性。文章最后以安徽黄山为例,结合黄山景区的特点,给出了黄山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旅游产业世界遗产地发展模式黄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文化产业化,突破旅游业同质格局——浅析文化遗产地的发展策略
2
《新华月报》 2016年第3期56-58,共3页
世界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民族的文化遗产,它们承载着本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作为国家的文化遗产,它们代表着一个国家悠久历史文化的“根”与“魂”。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守护这些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民族的文化遗产,它们承载着本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作为国家的文化遗产,它们代表着一个国家悠久历史文化的“根”与“魂”。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守护这些文化遗产就是保卫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习近平主席曾提出,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实现“保护”的可持续,当以先进文化为统领,以“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为基本理念,立足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地的资源优势,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文化旅游”是一个良好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地 文化产业 旅游 世界文化遗产 同质 中华民族 产业发展政策 产业文化
原文传递
石林县石漠化防治发展新模式——云南松菌根性食用菌苗治理石漠化
3
作者 《云南林业》 2020年第11期8-11,共4页
采用云南松菌根性食用菌苗治理石漠化,一方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修复的同时为脱贫攻坚贡献持续力量,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另一方面,改善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村落居民生活环境,增加生存空间,减少对世界自然遗产... 采用云南松菌根性食用菌苗治理石漠化,一方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修复的同时为脱贫攻坚贡献持续力量,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另一方面,改善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村落居民生活环境,增加生存空间,减少对世界自然遗产资源的索取,提高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环境,为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全域旅游发展筑牢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全域旅游 脱贫攻坚 生态环境修复 云南松 石林彝族自治县 世界自然遗产地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植大产业是提速赶超的有效途径
4
作者 田文彪 《学习月刊》 2009年第22期94-95,共2页
钟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长寿之乡和世界文化遗产地,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全国生态示范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瞄准全国百强县市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集群发展、循环发展、创新发展,培植大... 钟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长寿之乡和世界文化遗产地,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全国生态示范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瞄准全国百强县市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集群发展、循环发展、创新发展,培植大产业,推动大转型,县域经济呈现产业加快升级、效益不断提高、后劲明显增强的良好态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丁业增加值、规模企业个数、一般预算收入、招商引资总额、旅游总收入等六项指标3年实现了翻番有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 培植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世界文化遗产地 提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正红火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和敬 王新 《江淮》 2007年第7期46-46,共1页
近年来,黄山市紧紧围绕发展乡村旅游这一主题,依托丰厚的徽州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一流的生态环境,以旅游经济强镇、旅游专业村、"星级"农家乐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全市已开发的50多处景区(点),有80%以上在农村。... 近年来,黄山市紧紧围绕发展乡村旅游这一主题,依托丰厚的徽州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一流的生态环境,以旅游经济强镇、旅游专业村、"星级"农家乐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全市已开发的50多处景区(点),有80%以上在农村。2005年,全市发起并成立了跨省市(含婺源、绩溪)的古徽州乡村旅游联盟,举办了首届中国乡村旅游节,打造"中国乡村旅游第一品牌",涌现出了诸如西递、宏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黄山 农家乐 农业旅游 发展模式 自然生态 旅游产业 示范点 景区 徽州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