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数民族文化著作英译策略探析
1
作者 皇甫尚华 王磊虎 《科技创业月刊》 2016年第12期92-94,共3页
基于少数民族文化著作《逝者的庆典:云南民族丧葬》翻译项目,主要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在对项目详细研究的基础上,以文化信息传递为目标,从文本类型、语言特点和作者意图三方面分析翻译项目的原文文本,提出该项目的翻译策略,并总结少数... 基于少数民族文化著作《逝者的庆典:云南民族丧葬》翻译项目,主要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在对项目详细研究的基础上,以文化信息传递为目标,从文本类型、语言特点和作者意图三方面分析翻译项目的原文文本,提出该项目的翻译策略,并总结少数民族文化著作英译的方法,以期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交流和传播,为今后少数民族文化著作翻译工作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文化著作 英译策略 翻译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教育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魏金明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4-79,共6页
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教育活动存在着教育目标缺乏层次化、教育内容缺乏个性化和教育实践... 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教育活动存在着教育目标缺乏层次化、教育内容缺乏个性化和教育实践活动呈现碎片化等问题。应从完善组织构架、挖掘学科支撑、强化教育教学、坚持点面结合、整合教育资源、强化条件保障入手,做好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教育顶层设计,构筑理论高地,提升教学质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教育全面普及,凝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教育人心合力,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教育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文化史著作出版概况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程得中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8-102,共5页
民国时期文化史著作的出版是出版史上一座丰碑,很多著作成为经典,多次再版,20世纪80年代后不断有各种类似文化史丛书问世。文化史著作从西方引入始于20世纪初,顺应了新史学发展潮流,能够反映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遂成为一种重要的学术著... 民国时期文化史著作的出版是出版史上一座丰碑,很多著作成为经典,多次再版,20世纪80年代后不断有各种类似文化史丛书问世。文化史著作从西方引入始于20世纪初,顺应了新史学发展潮流,能够反映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遂成为一种重要的学术著述体式推广开来。20年代至全面抗战爆发前出现第一次文化热潮,是文化史著作的繁荣时期,代表性成果是商务印书馆《中国文化史丛书》的出版。抗战期间各大出版机构辗转内迁武汉、长沙、广州、重庆、桂林等地,在艰苦环境中仍有25部文化史著作问世,这些著述承担起存亡继绝的历史使命,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鼓舞斗志起到了较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出版 文化著作 中国文化史丛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五十年来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平 《学术界》 2002年第6期253-261,共9页
建国后 50年代至 70年代的三十年时间里 ,中国文化史的研究一直处于低潮 ,这门学科在人们心目中似乎不存在了。直到 80、90年代 ,中国文化史的研究才进入高潮。长期低潮局面的形成 ,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导致的 ,而高潮的出现... 建国后 50年代至 70年代的三十年时间里 ,中国文化史的研究一直处于低潮 ,这门学科在人们心目中似乎不存在了。直到 80、90年代 ,中国文化史的研究才进入高潮。长期低潮局面的形成 ,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导致的 ,而高潮的出现又与文化大讨论的背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文化 研究 当代 学术著作 文化著作 断代文化 区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图书馆活动新探索——河海大学文天学院图书馆倡导传统经典品读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耀东 姚红莉 王守恒 《理论建设》 2018年第2期91-95,共5页
高校图书馆应在辅助大学生培育文化自信过程中有所作为。河海大学文天学院图书馆策划启动了主题为"溯源明道,温故图新: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品味雅座"的阅读推广活动。该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加深了对中国传统经典著作的认知、理... 高校图书馆应在辅助大学生培育文化自信过程中有所作为。河海大学文天学院图书馆策划启动了主题为"溯源明道,温故图新: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品味雅座"的阅读推广活动。该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加深了对中国传统经典著作的认知、理解,帮助学生实现了自我教育,也给学生创造了展示风采的机会,实践并强化了馆员以读者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及教育者意识。图书馆由此获得主要经验有:顾大局、密切联系相关部门;相信和激发学生的热情、才智和力量;给学生以"实惠"。图书馆须注意完善机构机制,遏止浮躁或虚假苗头,加大宣传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文化自信 培育 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中食文化交流の架橘/田中静一先生(1913—2003)む想ぅ
6
作者 太田泰弘 《饮食文化研究》 2004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在东京日中学院教室里,一句标语“学好中国语为日中友好起桥梁作用!”揭示。置换与“学好中国饮食文化为日中友好起桥梁作用!”的话,将这句标语付诸实行的人是田中先生。这个回忆录是由田中先生的简历,他向中国饮食文化倾倒的动机,... 在东京日中学院教室里,一句标语“学好中国语为日中友好起桥梁作用!”揭示。置换与“学好中国饮食文化为日中友好起桥梁作用!”的话,将这句标语付诸实行的人是田中先生。这个回忆录是由田中先生的简历,他向中国饮食文化倾倒的动机,他的主要著作业绩的绍介(《中国食经丛书》,《一衣带水》,《中国食物事典》,《齐民要术》的现代日文版),和田中藏书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饮食文化著作 田中静一 文化交流 生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美国出版物合理使用制度 促进文化产业经济健康发展
7
作者 黄超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1Z期201-201,共1页
本文由知识经济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美国出版物合理使用制度的四大判定标准,指出: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的规定、完善我国出版物合理使用制度、促进文化产业经济的大发展和21世纪中国经济的持续腾飞。
关键词 出版物著作权合理使用文化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十年道路及改制后的发展建议
8
作者 余原 《音乐传播》 2013年第4期76-80,共5页
本文结合我国音乐出版格局的演变情况,对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成立以来的发展状况,从产品、制度与人员、转企改制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回顾与梳理。作者还从自身的实际编辑工作经验出发,结合对行业内相关情况的了解,以出版社普通一员的视... 本文结合我国音乐出版格局的演变情况,对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成立以来的发展状况,从产品、制度与人员、转企改制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回顾与梳理。作者还从自身的实际编辑工作经验出发,结合对行业内相关情况的了解,以出版社普通一员的视角,对出版社改制后的内部建设与长远发展提出了七条构想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出版 出版项目制 图书策划 数字化出版 国家出版基金 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与往古飘香的滋味不期而遇
9
作者 王仁湘 《饮食文化研究》 2004年第2期99-100,共2页
先前去过几次香港,但都只是擦肩而过,没有太深印象,连与熟识师友相聚的时间也没有得着。这次有了一个稍觉宽松的机会,往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院讲授考古课程,可以多停留几日,见到了一些老朋友。旧友相逢,席间偶尔提及我的饮食考古... 先前去过几次香港,但都只是擦肩而过,没有太深印象,连与熟识师友相聚的时间也没有得着。这次有了一个稍觉宽松的机会,往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院讲授考古课程,可以多停留几日,见到了一些老朋友。旧友相逢,席间偶尔提及我的饮食考古研究,对我走人这个歧途颇感迷惑。面对来自香港不同行业的学员,在课堂上居然也提出了类似的疑问,一个考古学家,你是怎么会被过去的滋味所迷惑的呢?是呀,我第一部饮食文化著作便是由香港中华书局出版的,我的心有旁鹜,香港还曾给过一份助力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仁湘 饮食文化著作 《饮食之旅》 饮食考古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译后记”:朱光潜独具匠心的述学文体
10
作者 李世涛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3-101,共9页
朱光潜在后期的学术生涯中筚路蓝缕,翻译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论著和西学基本文献及研究成果,极大地拓展了当代学术研究的视野、领域。同时,他独树一帜,撰写了数量可观的“译后记”,为介绍、传播、普及、研究这些论著做出了不可替代... 朱光潜在后期的学术生涯中筚路蓝缕,翻译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论著和西学基本文献及研究成果,极大地拓展了当代学术研究的视野、领域。同时,他独树一帜,撰写了数量可观的“译后记”,为介绍、传播、普及、研究这些论著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还把这种文体发展为内容丰富、富有学术含量、利于知识普及的一种成熟的现代述学文体,并成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独特现象。但是,学界出于对学术普及的偏见而严重低估了其重要性和实际意义,甚至缺乏基本的、必要的关注,更不能客观、准确、实事求是地评估其价值。为了正本清源,从其内容的四个方面逐一介绍、分析、总结、评价他的“译后记”,展示其翻译、研究活动的轨迹,也由此反映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译后记” 文体 马克思主义美学 哲学美学 实践型美学 思想文化著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