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菊文化认识的古今变迁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孙欢
朱世桂
殷志华
-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
出处
《现代园艺》
2016年第17期102-106,共5页
-
基金
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菊花文化的挖掘与创意”(项目编号:KYCYL201501-5)
-
文摘
菊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历来为我国人民所喜爱。在古代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菊花历经着古人历史文化、朝代更替的洗礼,逐渐沉淀出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菊文化。当代社会,菊花与人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菊花成为了世界四大切花之一。现代栽培技术的发展,使得菊花应用的领域不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了巨大的飞跃。菊花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菊花与节庆文化、菊花与休闲旅游、菊花与礼仪会展等。菊文化的内涵,也在传统菊文化的基础上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产生了新的时代特色。本文先基于相关文献分析古人对菊文化的认识,然后对分析当代菊文化的认识拓展,梳理出自古至今菊文化认识的变迁。
-
关键词
菊文化
菊文化认识
古今变迁
-
分类号
S682.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从普通认识论到文化认识论:认识论视角的新转换
被引量:8
- 2
-
-
作者
吴家清
-
机构
广东商学院
-
出处
《现代哲学》
1999年第1期28-32,共5页
-
-
关键词
文化认识论
文化共同体
认识主体
认识论研究
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进化
文化现象
认识论问题
文化意识
非理性因素
-
分类号
B0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谈欧阳修艳词的文化认识价值
- 3
-
-
作者
徐伯鸿
-
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处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1-24,137,共4页
-
文摘
欧阳修的艳词在艺术上虽然没有多么大的贡献,但却具有极强的文化认识价值:艳词归属权的古今之争,反映出古今学术研究在价值判断标准上的不同;艳词所描写的文人生活,是认识欧阳修以及以他为代表的北宋初、中期文人完整人格的重要内证依据;艳词涉及的妇女题材,是研究北宋初、中期妇女问题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的鲜活的基本资料。欧阳修艳词这几个方面的价值,是他其它体裁的作品所无法替代的。
-
关键词
欧阳修
艳词
文化认识价值
-
Keywords
OU Yangxiu
love poems
value of cultural recognition
-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文化认识论导论
- 4
-
-
作者
吴家清
-
机构
广东商学院马列主义理论部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3-69,共7页
-
-
关键词
文化认识论
认识论研究
认识系统
文化共同体
认识主体
认识方式
文化认知
认识活动
文化现象
认识客体
-
分类号
G0
[文化科学]
-
-
题名认识论的文化视野──评郭天海《文化认识论引论》
- 5
-
-
作者
王南湜
-
机构
南开大学哲学系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26-126,共1页
-
文摘
认识论的文化视野──评郭天海《文化认识论引论》王南湜南开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认识论是近代哲学关注的中心。认识论成立的前提在于主客体的分别,在于主体自我意识的觉醒。但近代哲学对自我意识的规定却是极为抽象的。笛卡尔哲学是近代哲学的典范,在其哲学中,作为认识...
-
关键词
文化认识论
文化视野
理智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近代哲学
天赋观念
现代哲学
非理性
哲学理论
先天直观形式
-
分类号
G02
[文化科学]
-
-
题名文化认识论
被引量:3
- 6
-
-
作者
李俊杰
范晓丽
-
机构
德州学院人事处
德州学院社会科学部
-
出处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24-26,共3页
-
文摘
把人的认识当作文化现象来研究 ,是由于认识的本质、认识的系统和认识的过程是文化的。运用文化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认识 ,可克服一般认识论认知取向、再现取向、求真取向和理性取向等方面的缺陷。在此基础上 ,笔者认为文化认识论应由一般文化认识论、特殊文化认识论和比较文化认识论三个层面组成。文化认识论和一般认识论的关系不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而是研究视角的转型问题。一般认识论 ,是指那种离开文化 ,从纯粹认知的角度研究认识的认识论。文化认识论是在一般的认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认识论与文化学相交融的产物 ,它既是认识论研究的新角度、新思路、新领域 ,也是认识论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
关键词
文化认识论
认识本质
认识系统
认识过程
-
分类号
B017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企业文化认识的三大战略误区
被引量:2
- 7
-
-
作者
鲁培康
-
机构
<销售与市场>杂志
-
出处
《中外管理》
2010年第1期83-85,共3页
-
文摘
文化只是内部管理?人本与制度孰轻孰重?“一言堂”还是倚靠团队力量?这是企业家,经理人,乃至全体员工都应当有参与意识而去直面的问题。
-
关键词
文化认识
企业家
误区
内部管理
团队力量
参与意识
经理人
-
分类号
F272.9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企业文化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冯福来
-
机构
河南省招标局
-
出处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321-321,共1页
-
基金
河南省社科联课题(河南民营企业管理现状及水平提升问题研究
SKL-2006-2134)
-
文摘
一、企业的文体宣传文化化不少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通过文体宣传就可以产生,多搞点文体活动,多题点口号,在媒体上做多点宣传,就会形成企业文化,甚至认为文体宣传就是企业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把搞文体活动当成企业文化建设。
-
关键词
企业文化建设
文化认识
文体活动
误区
宣传文化
-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对科学的文化认识
被引量:1
- 9
-
-
作者
王荣江
-
出处
《淮阴师专学报》
1993年第4期77-79,共3页
-
文摘
本文在对“对科学的文化认识”作历史考察的基础上,从理论上论述科学发展、文化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一致性,阐述了科学和文化的互动和整合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影响。作者认为,科学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只有建立一种新的“科学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走出“单向度的人”的困境。
-
关键词
文化认识
文化进步
单向度的人
传统文化知识
人文文化
使人
社会文化系统
默顿
贝尔纳
共同事业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文化认识论研究的三个层面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黄盛华
-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0-23,35,共5页
-
文摘
文化认识论所反思的认识活动,不是主体对自在物理世界的认识,而是人对由他所创造的、独立于人同时又反作用于人的文化世界的把握。因此,它所关切的认识客体既不是诸如日月星辰、物质结构般的物理实体和物理状态,也不是人的心理活动或行为意向,而是由人的创造力的沉淀物凝聚而成的文化世界,即哲学人类学或解释学所称的“客观精神世界”,它近似于波普尔那种作为客观知识的“第三世界”或马克思的“对象化世界”。由于这一世界包括文化符号、文化意义和文化实践三个层面,所以文化认识论的反思也主要是在这三个层面上展开的。
-
关键词
文化认识论
文化符号
文本世界
三个层面
文化世界
文化意义
文化实践
文本符号
文化文本
符号意识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对校园文化认识和建设误区的反思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胡钢
谢露
周世恩
-
机构
广州市越秀区雄鹰小学
广州市华美英语实验学校
广州培英中学白云区实验小学
-
出处
《广东教育(教研版)》
2007年第7期13-14,共2页
-
文摘
一、校园文化认识的误区
一是“社区”说,即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在分类上归属于社区文化范畴。
-
关键词
校园文化
文化认识
误区
亚文化形态
社会文化
文化范畴
社区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企业文化认识的三大战略误区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鲁培康
-
出处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0年第7期48-49,共2页
-
文摘
文化只是内部管理?人本与制度孰轻孰重?"一言堂"还是倚靠团队力量?这是企业家、经理人,乃至全体员工都应直面的问题。
-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文化认识
误区
世界贸易组织
管理理论
2001年
经济全球化
企业界
-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论文化认识活动的客观性
- 13
-
-
作者
黄盛华
-
机构
本校理研室
-
出处
《湖湘论坛》
1992年第6期11-14,共4页
-
文摘
认识论研究由近代范型向现代范型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从探索人对自在自然的认识转向主体对人化自然的理解和认知。马克思分别将这两种自然称为“第一类自然富源”和“第二类自然富源”,并断言:“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60页)
-
关键词
人化自然
文化认识
自在自然
认识论研究
文化世界
发展阶段
对象性
主观臆想
联结点
范型
-
分类号
D67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真善美──对数学的文化认识
- 14
-
-
作者
邓国显
-
出处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19-23,共5页
-
-
关键词
数学
文化认识
理性精神
审美属性
哲学基础
-
分类号
O1-05
[理学—基础数学]
-
-
题名论实践在文化认识活动中的特征与作用
- 15
-
-
作者
黄盛华
-
出处
《湖湘论坛》
1990年第5期13-16,共4页
-
文摘
如果说近代伊始所发生的是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那么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在认识论领域中所出现的则是一种从探索自在的物理世界和物理状态向探索人为世界的转换。人们对这一人为世界的认识,也就是要对由他们所创造的、独立于人同时又反作用于人的文化世界进行把握。在这一把握过程中,实践活动呈现出新的特征和作用,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粗略分析。
-
关键词
文化认识
文化世界
粗略分析
十九世纪中叶
物理世界
认识者
价值结构
物理状态
认识对象
中所
-
分类号
D67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宋代玉鱼的文化认识
- 16
-
-
作者
方林
-
机构
安徽博物院
-
出处
《文物世界》
2013年第5期3-5,共3页
-
文摘
对宋代玉鱼的研究,目前尚无专门论述。过去学界曾认为“玉雕鳜鱼作品流行于元代。在造型和纹饰特点上也已约定俗成,成为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其实这一模式的萌芽始自宋,从现有资料看,宋代的鱼形较杂,尚未形成倾向性品类,而其中就有形似鳜鱼的作品”(《上海出土唐宋元明清玉器》第6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宋代鱼形以鳜鱼为主则是本文的认识。
-
关键词
鳜鱼
宋代
文化认识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
约定俗成
相对固定
宋元明清
-
分类号
K876.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企业文化认识的三大战略误区
- 17
-
-
作者
鲁培康
-
出处
《化工管理》
2011年第9期84-86,共3页
-
文摘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企业文化"舶来我国已经二十多年,给我国企业界带来了全新气象。特别是随着2001年我国被批准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企业文化被推上了许多企业重要的管理地位。然而,不同的企业家和研究者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还不相同,在不同企业的实践也千差万别。
-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文化认识
误区
管理理论
2001年
经济全球化
企业界
WTO
-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中国人对中西文化认识的演变及“全盘西化”论的破产
- 18
-
-
作者
李友滨
周溯源
-
出处
《学习与研究(北京)》
1987年第5期18-21,共4页
-
文摘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近代史上有四次较大的接触和交融。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经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变法维新和辛亥革命,发展到五四新文化运动,这时有人提出“全盘西化”论与新文化运动相对抗。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指明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全盘西化”论归于破产,社会主义走向胜利。今天有人重弹“全盘西化”的老调,企图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回到资本主义社会去,这是历史的倒退。
-
关键词
全盘西化
师夷长技以制夷
文化认识
走向胜利
西方文化
资产阶级改良派
世界化
西欧各国
党的领导
中体西用
-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浅析初中语文学生文化认识的培养
- 19
-
-
作者
黄东连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波塘中学
-
出处
《求知导刊》
2017年第32期48-49,共2页
-
文摘
初中语文介于小学基础语文以及高中应试语文之间,所以初中语文的教学既要学会在小学基础语文的前提上做提升与拓展,同时也要兼顾高中的以高考为目标的语文.那么初中语文教学的侧重点在哪里呢?初中语文的教学应是以培养学生对于文化的认识.文章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学侧重
文化认识
-
分类号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小学生在传统节日文化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0
-
-
作者
孙立敏
-
机构
东昌府区新区小学
-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9期116-119,共4页
-
文摘
传统的节日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充分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行为规范和整体的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的情感和信念的凝聚,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佳体现方式。但是现阶段许多人由于受到西方节日及物质、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传统的节日文化被许多人忽视。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生在传统节日文化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
关键词
小学
传统节日文化认识
问题
思考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