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学即人学”的深度阐释和史实活解——读《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史论》 |
刘长华
|
《云梦学刊》
|
2015 |
0 |
|
2
|
文学生存论 |
王攸欣
|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07 |
7
|
|
3
|
观人诗学:中国古典诗学和人学互融的文论体系研究 |
袁忠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
2020 |
0 |
|
4
|
文学欣赏中的审美体验——评《文学欣赏》 |
罗功宇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5
|
也说人物写作兼谈新闻作品的文学性 |
张振玖
|
《新闻传播》
|
2014 |
0 |
|
6
|
生态文学就是生存文学 |
哲夫
|
《环境教育》
|
2023 |
0 |
|
7
|
高尔基、沈从文及王秋燕三个短篇之比较研究 |
夏明钊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3 |
0 |
|
8
|
促使人们的心灵完美起来——读《陈奂生上城》 |
张绍兰
|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9 |
1
|
|
9
|
初一语文教学新尝试 |
孙丽娟
|
《语文天地(初中版)》
|
2015 |
0 |
|
10
|
语文教育的误区究竟在哪里 |
刘绍军
|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2001 |
0 |
|
11
|
刍议高中语文之德育渗透 |
周兴斌
|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
2015 |
0 |
|
12
|
新时期话剧的形象心理历程 |
贾振强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
1990 |
0 |
|
13
|
论写作的“三级飞跃”和“三级内化” |
文必汉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1 |
0 |
|
14
|
哥德巴赫猜想》是如何诞生的 |
林杰
|
《新闻爱好者》
|
1993 |
0 |
|
15
|
揭示心灵微妙冲突的艺术——《诗与散文》、《水藻行》、《烟云》剖析 |
钱大宇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87 |
0 |
|
16
|
《只有香如故》漫评 |
郑云汉
|
《大庆社会科学》
|
1994 |
0 |
|
17
|
从文艺大众化到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
郝明工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
1994 |
0 |
|
18
|
戴望舒与庄子比较谈 |
普成丽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1993 |
0 |
|
19
|
我们这样学《讲话》 |
阮业勤
|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
2016 |
0 |
|
20
|
结合生活指导学生写作文 |
胡水梅
|
《中国农村教育》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