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即人学”的深度阐释和史实活解——读《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史论》
1
作者 刘长华 《云梦学刊》 2015年第1期156-158,共3页
杨经建教授是我的业师。读杨经建教授的文字总能感受到他力求发人深省的洞察和一针见血的概括,譬如官场文学大行其道之初,他以"新闻化"一词予其精神内蕴以涵盖,至今都觉得相当新鲜;也总能触摸到在富有思辨和行文缜密之下他那跃动的激... 杨经建教授是我的业师。读杨经建教授的文字总能感受到他力求发人深省的洞察和一针见血的概括,譬如官场文学大行其道之初,他以"新闻化"一词予其精神内蕴以涵盖,至今都觉得相当新鲜;也总能触摸到在富有思辨和行文缜密之下他那跃动的激情:"坦言之""准确地说""必须指出"等价值判断色彩鲜明的断语于行文中常频频闪现;亦总能体味到他对生命情调、艺术氛围、文学意象的着意专注和精辟颖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即人学 存在主义文学 精神内蕴 文学意象 杨经 生命情调 现代性 文艺思潮 新感觉派 《废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生存论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攸欣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年第1期20-27,共8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文学观──文学生存论,对文学进行透彻地纯粹描述,但不是提倡一种新的文学主张。文学的根本性质是生存,生存即人的存在,具有超越性和创造性,生存论性质并不是文学的独特性质,而是一切精神文化现象的根本性质,纯文学没...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文学观──文学生存论,对文学进行透彻地纯粹描述,但不是提倡一种新的文学主张。文学的根本性质是生存,生存即人的存在,具有超越性和创造性,生存论性质并不是文学的独特性质,而是一切精神文化现象的根本性质,纯文学没有独特性质,所有对纯文学的性质的概括都是经验的,非本质的,从历史来看,文学被当作纯文学概念也是相当晚近的事。本文还以文学生存论对以往的各种文学理论作出了评述,指出它们的缺失所在,也由此凸显文学生存论的内涵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生存 缘构发生 再现论 表现论 文学即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人诗学:中国古典诗学和人学互融的文论体系研究
3
作者 袁忠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0年第11期121-125,共5页
《观人学与中国传统诗学批评体系的构建》,万伟成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文学即人学,是发展并完善人性的重要途径。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理论,人的本质、价值和意义等均是其最高指向。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将个体与群体的生命情怀、形上... 《观人学与中国传统诗学批评体系的构建》,万伟成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文学即人学,是发展并完善人性的重要途径。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理论,人的本质、价值和意义等均是其最高指向。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将个体与群体的生命情怀、形上追求作为超越的旨趣,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己的关系性要素纳入文学的审美考察中,而以人喻文就是中国传统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学 中国传统文论 中国传统诗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学理论 文论体系 文学即人学 个体与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欣赏中的审美体验——评《文学欣赏》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功宇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I0004-I0004,共1页
高尔基曾说:“文学即人学。”文学的重要功能是表达人的情感体验。这体现了文学审美论的基本思想:文学的最重要属性是审美性,文学的根本价值是审美价值,具体体现为唤起读者的审美经验,或者为读者提供审美经验。尽管文学通常被认为具有... 高尔基曾说:“文学即人学。”文学的重要功能是表达人的情感体验。这体现了文学审美论的基本思想:文学的最重要属性是审美性,文学的根本价值是审美价值,具体体现为唤起读者的审美经验,或者为读者提供审美经验。尽管文学通常被认为具有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但审美特性才是文学最重要的特性。对于读者而言,审美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能力。多欣赏文学作品,是培养和提升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欣赏 审美经验 培养和提升 审美体验 文学即人学 认知功能 重要属性 娱乐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说人物写作兼谈新闻作品的文学性
5
作者 张振玖 《新闻传播》 2014年第7X期223-223,共1页
新闻是文学的一种,文学即人学。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写新闻即是在写人,消息也好,通讯也罢,因方式手法的不同,表现人物的方式也就各异。有些人物是正面表现,有些人物隐藏在事件的背后,或明线或暗线,无论哪种表现形式,只要认真阅读思考,... 新闻是文学的一种,文学即人学。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写新闻即是在写人,消息也好,通讯也罢,因方式手法的不同,表现人物的方式也就各异。有些人物是正面表现,有些人物隐藏在事件的背后,或明线或暗线,无论哪种表现形式,只要认真阅读思考,都会发现人的影子在其中,也即是说,新闻作品都是在写人物。说到写人,创作了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美誉的《史记》的司马迁,溶新闻和文学于一体,是人物写作方面的集大成者。《史记》人物性格鲜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即人学 史家之绝唱 童年经历 直接引语 四季歌 人说 多重人格 三国演义 如闻其声 间接引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学就是生存文学
6
作者 哲夫 《环境教育》 2023年第3期84-87,共4页
多少年来我一直在致力于描写人类的生存状况。文学即人学,生存二字最接近人类的本质,也最接近文学的本质。生存环境一旦溃灭,一切学科都将荡然无存。1989年我在武汉大学读书时写了两部长篇生态文学作品,《黑雪》写一座城市下了一场黑雪... 多少年来我一直在致力于描写人类的生存状况。文学即人学,生存二字最接近人类的本质,也最接近文学的本质。生存环境一旦溃灭,一切学科都将荡然无存。1989年我在武汉大学读书时写了两部长篇生态文学作品,《黑雪》写一座城市下了一场黑雪,其实是污染。《毒吻》写一个孩子生下来体内有剧毒,意谓人类是个毒孩子,在拥抱自然的同时却荼毒了自然,最终无地自容吃掉了自己。与我随后创作的长篇《天猎》《地猎》相映成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学 文学作品 文学即人学 人类的本质 文学的本质 生存环境 武汉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尔基、沈从文及王秋燕三个短篇之比较研究
7
作者 夏明钊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51-55,共5页
高尔基、沈从文、王秋燕,这三位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创作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家,竟写出了三篇同样奇异的爱情故事;这三篇奇异的爱情故事,又都共同表达了人类对美与爱的思考;在这深沉而丰富的思考里,他们有着共同的地方,也有着不同的地方... 高尔基、沈从文、王秋燕,这三位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创作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家,竟写出了三篇同样奇异的爱情故事;这三篇奇异的爱情故事,又都共同表达了人类对美与爱的思考;在这深沉而丰富的思考里,他们有着共同的地方,也有着不同的地方;有一点却是他们完全一致的:人类不能没有美与爱!这正是人类的希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文学即人学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使人们的心灵完美起来——读《陈奂生上城》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绍兰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4期107-109,共3页
“批评家们,教育家们能够从作品中抽出主题思想来,对于帮助读者或学生认识作品、分析作品还是有意义的。但是这种作用,远远不及引导读者具体地去感受形象的力量。”这是高晓声谈到他的得奖小说《陈奂生上城》时,交给读者的一把钥匙。《... “批评家们,教育家们能够从作品中抽出主题思想来,对于帮助读者或学生认识作品、分析作品还是有意义的。但是这种作用,远远不及引导读者具体地去感受形象的力量。”这是高晓声谈到他的得奖小说《陈奂生上城》时,交给读者的一把钥匙。《陈奂生上城》发表后,有些人曾对它的主题感到迷惑,有些人又不无片面地作了多种诠释。确实,这篇小说,涉及到广泛的问题,很难简单地作出抽象的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奂生上城 高晓声 主题思想 负生 精神胜利法 文学即人学 我自己 世相 跑出去 不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一语文教学新尝试
9
作者 孙丽娟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5年第12期86-87,共2页
在不断深化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尝试了很多的方法以促进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的提高,为此也积累了一些很好的经验。在教完几个"循环"后,笔者越发感受到,面对今天的学生,教学理念更新尤为重要,教学方法灵活、适用亦不可忽视。这要求... 在不断深化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尝试了很多的方法以促进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的提高,为此也积累了一些很好的经验。在教完几个"循环"后,笔者越发感受到,面对今天的学生,教学理念更新尤为重要,教学方法灵活、适用亦不可忽视。这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勇气与智慧,不能墨守成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一新生 知识渗透 品德培养 小伙伴 描写方法 自学能力 欲扬先抑 文学即人学 在山 杨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育的误区究竟在哪里
10
作者 刘绍军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01年第9期44-45,共2页
《湖北教育》2000年第12期发表了覃章俊老师《要冲出“研究语文”的误区》一文,读后惊异于作者独到而深刻的见解,然而,对文中某些观点,笔者又不敢苟同。 按覃章俊老师所言,“学习语文”与“研究语文”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感性积累,后... 《湖北教育》2000年第12期发表了覃章俊老师《要冲出“研究语文”的误区》一文,读后惊异于作者独到而深刻的见解,然而,对文中某些观点,笔者又不敢苟同。 按覃章俊老师所言,“学习语文”与“研究语文”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感性积累,后者是理性分析,前者是形象思维,后者是逻辑思维。我们都知道,人类靠感性直觉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讲,理性是为感性服务的,文学即人学,语文本质上就是感性的东西。所以,所谓“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感性的语文,就是感性地学习语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 语文教学 误区 实用主义 感性直觉 泛政治化 《湖北教育》 逻辑思维 文学即人学 雷锋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高中语文之德育渗透
11
作者 周兴斌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5年第12期11-13,共3页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是改革的必由之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内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是改革的必由之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内的一场深刻变革,我们应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素质 文学即人学 自我教育 霍姆林斯基 教育即生活 道德因素 政治思想教育 世界观形成 文本内涵 个人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话剧的形象心理历程
12
作者 贾振强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3期69-75,共7页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话剧,象其他文学艺术形式一样,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生活的广袤繁杂,决定了文学艺术所反映的事物必然是多面的,然而它总是离不开作为生活主体的人,所以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文学要反映社会生...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话剧,象其他文学艺术形式一样,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生活的广袤繁杂,决定了文学艺术所反映的事物必然是多面的,然而它总是离不开作为生活主体的人,所以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文学要反映社会生活,揭示人的本质,就离不开对人的言语、行动等外观因素的描写。但更要的则是揭示人的内在内素,即心灵的搏动。所以,相对而言,文学形象心理揭示的深刻与否,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成功与否。读新时期话剧,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有意义的文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话剧 心理历程 舞台艺术 文学即人学 生活主体 文学艺术形式 创作心理 接受心理 小井胡同 鉴赏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写作的“三级飞跃”和“三级内化”
13
作者 文必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64-68,共5页
鉴于近年来现代写作学理论已开始重视对写作主体行为过程、写作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引人注目的“三级飞跃”理论模式,而这一模式却又有与写作的反映论相背谬之处,故笔者对此质疑,重新审视了写作主体行为的全过程,即生... 鉴于近年来现代写作学理论已开始重视对写作主体行为过程、写作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引人注目的“三级飞跃”理论模式,而这一模式却又有与写作的反映论相背谬之处,故笔者对此质疑,重新审视了写作主体行为的全过程,即生活怎样变成文章,提出了“三级内化”规律,并以某些写作现象和作家个人的内省经验为依据,进行辩证的论述,以期寻找写作理论研究的突破口。结论:“三级内化”活动是贯穿整个写作过程的活动,处于写作主体行为过程的中心位置,有其不可忽视的核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主体 写作过程 现代写作 写作行为 写作实践 主体心灵 文学创作 写作技法 有无法 文学即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哥德巴赫猜想》是如何诞生的
14
作者 林杰 《新闻爱好者》 1993年第5期19-19,共1页
数学大师陈景润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而知晓陈景润的人差不多也都知道老作家徐迟,因为是他创作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这颗数学峰巅上的明珠更加璀璨夺目。在人民文学杂志社主办的一个创作会议上,中国作协创联部常务副主任周明(原... 数学大师陈景润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而知晓陈景润的人差不多也都知道老作家徐迟,因为是他创作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这颗数学峰巅上的明珠更加璀璨夺目。在人民文学杂志社主办的一个创作会议上,中国作协创联部常务副主任周明(原《人民文学》编辑)作为《哥德巴赫猜想》的责任编辑,较为详尽的阐述了这篇报告文学的创作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景润 数学大师 中国作协 徐迟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 副主任 周明 李书 文学即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示心灵微妙冲突的艺术——《诗与散文》、《水藻行》、《烟云》剖析
15
作者 钱大宇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7年第3期49-58,共10页
英国小说研究者德斯特在分析小说人物时,说过一句值得深思的话:“小说家的功能就在表现内心最深处的内在生活。诸如“一些纯粹之热情,如梦想、喜乐、悲伤和一些不便出口或羞于出口的内省活动”,表达此一浪漫或神秘的人物面也是小说的主... 英国小说研究者德斯特在分析小说人物时,说过一句值得深思的话:“小说家的功能就在表现内心最深处的内在生活。诸如“一些纯粹之热情,如梦想、喜乐、悲伤和一些不便出口或羞于出口的内省活动”,表达此一浪漫或神秘的人物面也是小说的主要功能之一。实际上这也是对“文学即人学”这个命题和对人的性格是一个复杂系统原理的某一方面的具体化,福楼拜在评论乔治·桑作品时曾说到,“书里的人物个个好,但是没有差异,没有弱点,读者同样会丢开了的,他看出这个不合乎人性,我相信艺术,这种叙述故事的特殊艺术,只由于性格对立而有价值……。”(《福楼拜和乔治·桑的文学争论书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藻行 小说人物 文学即人学 朱先生 福楼拜 英国小说 叙述故事 审美价值 艺术方法 创作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只有香如故》漫评
16
作者 郑云汉 《大庆社会科学》 1994年第6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萧红 《呼兰河传》 传记作品 《孔乙己》 太史公 文学即人学 萧军 廷举 创作主张 现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艺大众化到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17
作者 郝明工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1994年第Z1期32-37,41,共7页
文化与文艺的天然联系,并非是由于都有一个“文”字,靠着组字成词的归类而推演出来的。这样的误认纯粹是一种中国文字的游戏。不可否认的是文化直接制约着文艺,文化和文艺同作为人的精神创造,文化的形态规定着文艺的形态,而文艺作为文... 文化与文艺的天然联系,并非是由于都有一个“文”字,靠着组字成词的归类而推演出来的。这样的误认纯粹是一种中国文字的游戏。不可否认的是文化直接制约着文艺,文化和文艺同作为人的精神创造,文化的形态规定着文艺的形态,而文艺作为文化的有机构成进行着对文化的的反拨。同时,文化的发展决定着文艺的发展,而文艺作为对于文化的动态反射预示着文化的转型。因此,文化将提供给人进行精神创造的坚实前提,文艺将体现出人进行精神创造的最大自由,而进行着精神创造的人的现实状况则成为判断文化与文艺的本质特征的标志。“文学即人学”的理论命题只能出现在个人的地位得到承认的时代,它意味着所谓现代文化对文艺的现代要求:首先,文艺必须是属人的,成为人的自我意识的自由显现;其次,文艺应该是为人的,与人的自身发展紧密相关。可见,人的文化需要和审美需要是一致的,那就是使人成其为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大众化 文学即人学 平民文学 大众文艺 理论命题 组字 使人 批判运动 思想立场 自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望舒与庄子比较谈
18
作者 普成丽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22-30,共9页
“文学史,就其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因此,中国现代文学史也就是一部反映中国人心理历程的历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文学即人学,越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就能“越清楚地向我们揭示出某一特定国... “文学史,就其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因此,中国现代文学史也就是一部反映中国人心理历程的历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文学即人学,越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就能“越清楚地向我们揭示出某一特定国家在某一特定时期人们内心的真实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望舒 中国现代文学 庄子思想 文学即人学 象征派 乐园鸟 心理历程 文学作品 特定国家 审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这样学《讲话》
19
作者 阮业勤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6年第9期75-76,共2页
一、案例背景教材分析:去年九月笔者参加区优质课竞赛,拿到的上课文章就是这篇《讲话》。文章主要写的是莫言新当兵成为一个"新兵蛋子"对未来的梦想与渴望。人物内心的情感,在作者真诚平实而又不无深度的叙述中款款流出。因而我觉得... 一、案例背景教材分析:去年九月笔者参加区优质课竞赛,拿到的上课文章就是这篇《讲话》。文章主要写的是莫言新当兵成为一个"新兵蛋子"对未来的梦想与渴望。人物内心的情感,在作者真诚平实而又不无深度的叙述中款款流出。因而我觉得在教授这篇课文时,不妨就从作家的写作真诚角度去启发学生,让说真话、叙真情回归课堂、回归生活。二、课例展示片段一:(在深入阅读并梳理文章的脉络后,进入重点,即分析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话》 教材分析 莫言 人物形象 案例背景 课例 文学即人学 新兵连 课堂语言 心理描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生活指导学生写作文
20
作者 胡水梅 《中国农村教育》 2019年第31期64-64,共1页
一、由注重教法转到注重生活传统的作文教学注重文章的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忽略了作文的真情与感染力。文学即人学,作文应该是心灵世界的展现。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老师也要从传统的注重教法转到注重生活中来。
关键词 布局谋篇 作文教学 审题立意 文学即人学 心灵世界 写作文 注重教法 老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