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我国文学瑰宝中的现代管理思想
1
作者 笪秉宏 《经济师》 2006年第6期29-30,共2页
西方管理理论发展史贯穿着管理学课程教材的主线,管理学老师们往往忽视了我国的文学瑰宝中的管理思想,我在《管理学》课堂上结合现代管理学原理引用大量的中国古代的故事,给人以启示,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浅析 文学瑰宝 管理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中国当代文学瑰宝《茶馆》中的文化底蕴
2
作者 李岩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29-330,共2页
本文拟从《茶馆》的作品创作背景及其创作历史分析入手,结合我国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通过分析《茶馆》作品中所具有的文化理念和内涵,从而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传统茶文化的传承机制。
关键词 解读内涵 中国当代文学瑰宝 《茶馆》 文化底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文学理论新探索——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3
作者 张玉亭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I0007-I0007,共1页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人类文化共性与多样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下,对古代文学理论的探索不仅是一次向历史深处的回望,更是对未来文化发展路径的展望。由祁志祥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一...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人类文化共性与多样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下,对古代文学理论的探索不仅是一次向历史深处的回望,更是对未来文化发展路径的展望。由祁志祥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一书,引领我们重新审视中华文明的文学瑰宝,挖掘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现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理论 文化共性 中国文化遗产 发展路径 文学瑰宝 不可替代 中华文明 回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卅载辛勤真译匠”:杨宪益与《中国文学》 被引量:5
4
作者 何琳 赵新宇 《文史杂志》 2010年第4期55-57,共2页
杨宪益(1915-2009),祖籍安徽泗县,生于天津,是'我国当代成就卓著的翻译家、外国文学专家.自四十年代起,他即与夫人(戴乃迭Gladys Margaret Tayler,笔者注)密切合作,译出大量卷帙浩繁的经典名著,将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逐一向外国推介... 杨宪益(1915-2009),祖籍安徽泗县,生于天津,是'我国当代成就卓著的翻译家、外国文学专家.自四十年代起,他即与夫人(戴乃迭Gladys Margaret Tayler,笔者注)密切合作,译出大量卷帙浩繁的经典名著,将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逐一向外国推介,同时,因他精通多种外文,又把世界各国的文学瑰宝,译介给中国读者,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宪益 《中国文学 LITERATURE 中外文化交流 我国当代 文学瑰宝 文化遗产 外国文学 四十年代 经典名著 Margaret 翻译家 戴乃迭 祖籍 专家 译介 天津 泗县 合作 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洛文化整体性保护研究
5
作者 李振楠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4年第6期42-44,共3页
从远古时代起,河洛地区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孕育了夏、商、周等伟大王朝,也诞生了众多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和文学家。河洛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其表现在文学、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 从远古时代起,河洛地区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孕育了夏、商、周等伟大王朝,也诞生了众多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和文学家。河洛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其表现在文学、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包含汉赋、唐诗、宋词等文学瑰宝,以及陶瓷、绘画、雕塑等艺术珍品。本文概述了河洛文化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分析了河洛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河洛文化整体性保护的意义和价值,列举了河洛文化整体性保护的实践案例,提出河洛文化整体性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洛文化 汉赋 实践案例 中华文明 宋词 艺术珍品 河洛地区 文学瑰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东道西话《诗经》——从“关雎”谈起 被引量:6
6
作者 汪榕培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8-61,共4页
若论诞生时间的先后,中国的《诗经》晚于埃及的《亡灵书》、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和印度的《吠陀》,但它也属于世界上最早的诗集之一,无疑是世界上古时期的文学瑰宝,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 《诗经》 译文 关雎 PRETTY 文学瑰宝 世界诗歌 《吉尔伽美什》 THOUGHTS 人类文化 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坎特伯雷故事集》的特点 被引量:3
7
作者 田仙枝 《长沙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90-91,共2页
《坎特伯雷故事集》是英国作家乔叟的经典著作,它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名著之一,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以极其活泼但又不失沉稳的方式向世人展现了英国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每个小故事来看,整部作品是零散,但从整体来看,它犹如整串连接... 《坎特伯雷故事集》是英国作家乔叟的经典著作,它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名著之一,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以极其活泼但又不失沉稳的方式向世人展现了英国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每个小故事来看,整部作品是零散,但从整体来看,它犹如整串连接在一起的珍珠,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这种"聚"、"散"的结合需要有超强的衔接手段和非凡的逻辑性,这也正是该作品富有技巧的写作魅力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瑰宝 现代主义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涯若比邻——斯洛伐克文《红楼梦》述评 被引量:2
8
作者 胡文彬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73-75,共3页
本文介绍斯洛伐克著名女汉学家玛丽纳·恰尔诺古尔斯卡女士用了十二年翻译完《红楼梦》,才意识到这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天才的一部作品。应该像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卡拉玛佐夫兄弟》、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本文介绍斯洛伐克著名女汉学家玛丽纳·恰尔诺古尔斯卡女士用了十二年翻译完《红楼梦》,才意识到这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天才的一部作品。应该像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卡拉玛佐夫兄弟》、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奥赛罗》等同样地被世人称颂和欣赏,甚至比他们更多地被世人了解和阅读。然而,可惜的是,这块中国文学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在海外并未得到恰当的承认和重视,原因之一是现存的英译本缺乏文学色彩,是故事情节式的翻译,并不具有与《红楼梦》相当的文学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翻译 文学瑰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经》修辞赏析
9
作者 区达权 《珠江论丛》 2018年第4期140-150,共11页
《道德经》善用、广用修辞,使词句准确、鲜明、生动,富有说理性和感染力,有许多精警语句常常被引用。据初步分析,《道德经》用到的修辞手法有排比、联用、矛盾、重言、警策、对比、转品、顶真、反问、设问、同异、比喻、回环、层递、反... 《道德经》善用、广用修辞,使词句准确、鲜明、生动,富有说理性和感染力,有许多精警语句常常被引用。据初步分析,《道德经》用到的修辞手法有排比、联用、矛盾、重言、警策、对比、转品、顶真、反问、设问、同异、比喻、回环、层递、反复、易色、对偶、引用、接应、互文等等,不下二十多种。其中有不少篇章同时使用了几种修辞手法,还有的是综合运用。修辞手法的丰富多重广泛娴熟的运用,使这部著作在具有深刻的哲理启示的同时,给人们带来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的审美领略。正因为如此,这部古代哲学的经典也被看作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老子 修辞 排比 文学瑰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红叶题诗”到《牡丹亭》--唐诗故事影响明代戏曲的一个经典范例
10
作者 谢丹 《文史知识》 2024年第12期90-97,共8页
明代戏曲书写的故事来源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厚重历史文化的积淀、对于现实社会生活的映射,更有文学自身的传承与衍变。唐诗作为文学瑰宝,也为明代戏曲书写提供了丰富的故事素材,是明代戏曲书写的重要源泉之一。唐诗中“红叶题诗”故事对... 明代戏曲书写的故事来源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厚重历史文化的积淀、对于现实社会生活的映射,更有文学自身的传承与衍变。唐诗作为文学瑰宝,也为明代戏曲书写提供了丰富的故事素材,是明代戏曲书写的重要源泉之一。唐诗中“红叶题诗”故事对《牡丹亭》的影响,就是唐诗故事融入明代戏曲书写的一个经典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明代戏曲 红叶题诗 故事来源 文学自身 唐诗 现实社会生活 文学瑰宝
原文传递
《千年不醒梦红楼》
11
作者 杜奋嘉 时锋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4-204,共1页
台湾开今文化事业出版社1993年5月,推出了“中国文学走廊”赏析系列丛书的第六部——《千年不醒梦红楼》。“中国文学走廊”的宗旨是:编织一张网,用赏析当经纬,一一掏起名家经典,深入浅出地解说,引导读者优游于文学之迷宫,留连于文学瑰... 台湾开今文化事业出版社1993年5月,推出了“中国文学走廊”赏析系列丛书的第六部——《千年不醒梦红楼》。“中国文学走廊”的宗旨是:编织一张网,用赏析当经纬,一一掏起名家经典,深入浅出地解说,引导读者优游于文学之迷宫,留连于文学瑰宝之中。《红楼梦》堪称千古奇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绝,从问世时开始,便对社会产生轰动效应,所以“中国文学走廊”把《红楼梦》赏析列为第六部首批推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红楼梦》 醒梦 文化事业 文学瑰宝 艺术辩证法 心理学 系列丛书 动效应 艺术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