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6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本价值归属:“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设计与实施要诀——以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
1
作者 陈晓菊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75-77,91,共4页
具有鲜明“实用性”特征的文本,在教学时应以“实用性”为顶层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围绕“实用性”任务,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积累、内化文本信息,创设有具体目的、明确对象的真实交际情境,运用、表达和交流信息,实现信息从“输入”到... 具有鲜明“实用性”特征的文本,在教学时应以“实用性”为顶层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围绕“实用性”任务,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积累、内化文本信息,创设有具体目的、明确对象的真实交际情境,运用、表达和交流信息,实现信息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学生言语表达的规范性、准确性与得体性,以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交流沟通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 文本价值 单元整体设计 过程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问:低年级文本价值的纵深利用
2
作者 魏晓秋 《小学教学研究》 2024年第35期43-45,共3页
在阅读过程中,出现值得思考和辨析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追问进一步去发掘它潜在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辨析能力,培养其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 课堂追问 文本价值 语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场式人物的塑造机理及其文本价值——以《红楼梦》中马道婆形象为例
3
作者 曹俊敏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6期38-41,共4页
在《红楼梦》女性群像中,相较于“金陵十二钗”们,作者对一些过场式人物用笔极简,张弛有度,如出场不过两回的马道婆、柳五儿等。这些人物虽着墨不多,却蕴含着丰富的塑造机理,她们对主要人物的立体呈现,主体情节的纵深推进,主题思想的多... 在《红楼梦》女性群像中,相较于“金陵十二钗”们,作者对一些过场式人物用笔极简,张弛有度,如出场不过两回的马道婆、柳五儿等。这些人物虽着墨不多,却蕴含着丰富的塑造机理,她们对主要人物的立体呈现,主体情节的纵深推进,主题思想的多维传达等,都有着重要的支持或弥合作用。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背景下,从这些女性的文本价值着眼,多联式探究她们的内涵特征,多视角审思她们的命运轨迹,可以启发学生统整性地阅读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过场式女性 塑造机理 文本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境”背后:钱钟书的文本价值论 被引量:9
4
作者 葛中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0-153,共4页
钱钟书在讨论翻译问题时所采取的是观察家角度,他提出“化境”的本意并不在于为翻译行为设定唯一正确的标准;他认为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可以分离,翻译在目的语文化语境中起着重要作用。从钱钟书暗喻的文本价值论来看,可以推断出他对文本... 钱钟书在讨论翻译问题时所采取的是观察家角度,他提出“化境”的本意并不在于为翻译行为设定唯一正确的标准;他认为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可以分离,翻译在目的语文化语境中起着重要作用。从钱钟书暗喻的文本价值论来看,可以推断出他对文本竞争和语言竞争的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钟书 观察家 描述 竞争 文本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寅《西征记》中的西北印象与文本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兵 姜晓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5-60,共6页
康熙五十四年,清政府与准噶尔之间再次爆发战争,张寅作为陕西周至县知县负责押运粮草至巴里坤,并作有《西征记》一书以纪行。《西征记》记录了张寅于康熙五十四年六月二十九日至十一月初八日的130天里在陕西、甘肃及新疆三省的见闻,内... 康熙五十四年,清政府与准噶尔之间再次爆发战争,张寅作为陕西周至县知县负责押运粮草至巴里坤,并作有《西征记》一书以纪行。《西征记》记录了张寅于康熙五十四年六月二十九日至十一月初八日的130天里在陕西、甘肃及新疆三省的见闻,内容包括西北的历史沿革、山川、交通、政治、军事、经济、文物等方面,是清代丝绸之路西行文献的代表之作,对研究清初西北社会历史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寅 《西征记》 西北印象 文本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晚明插图本的文本价值及其传播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聂付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0-114,119,共6页
晚明的插图本,不管梓行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超前代,具有极高的文本价值和审美价值。加上晚明书商具有一套较为灵活的传播机制,采取诸如聘请名家加盟、更新版式、加大广告宣传力度等措施,极大地推动了插图本的传播速度。书商的这些举措也成... 晚明的插图本,不管梓行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超前代,具有极高的文本价值和审美价值。加上晚明书商具有一套较为灵活的传播机制,采取诸如聘请名家加盟、更新版式、加大广告宣传力度等措施,极大地推动了插图本的传播速度。书商的这些举措也成为中国传播史上成功的传播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插图本 文本价值 传播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野叟曝言》的创作动机及对文本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旺生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5-206,共12页
关键词 夏敬渠 《野叟曝言》 创作动机 文本价值 抒愤寄慨 治国方略 野史 作品 文本表现 反清复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雅明翻译思想批评研究——基于《译者的任务》文本价值的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侠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91-94,共4页
本雅明提出的纯语言翻译观在形式与内容、原作与译作的关系以及文本的可译性等一些翻译的基本问题上颠覆了传统观念:消解了原作与译作的二元对立关系,打破了"可译"与"不可译"之间的壁垒,并提出直译是最好的处理方... 本雅明提出的纯语言翻译观在形式与内容、原作与译作的关系以及文本的可译性等一些翻译的基本问题上颠覆了传统观念:消解了原作与译作的二元对立关系,打破了"可译"与"不可译"之间的壁垒,并提出直译是最好的处理方式。翻译不单是为了传递内容,而是为了传递真理等思想,这与文学作品语言的无限创造性、文本的高度虚构性以及随后衍生的文本解读的开放性等突出特征共同构成了文学作品的文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 纯语言 建构力量 文本价值 《译者的任务》 可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价值的教学选择——以《竹影》教学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蒋红森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12期56-58,共3页
陈钟操老师在七年级讲鲁迅的《风筝》时,言明他讲这篇课文坚持“三不讲”:一不讲背景,二不讲《野草》,三不讲鲁迅在文中所表现出的批判精神。(2005年全国省会城市讲课比赛活动中的示范课教后说明)这一“坚持”的确很高明。陈老师... 陈钟操老师在七年级讲鲁迅的《风筝》时,言明他讲这篇课文坚持“三不讲”:一不讲背景,二不讲《野草》,三不讲鲁迅在文中所表现出的批判精神。(2005年全国省会城市讲课比赛活动中的示范课教后说明)这一“坚持”的确很高明。陈老师是中语界的前辈,心中有学生,教学有针对性,这一点对于他来讲自然不在话下;更高明的,在于他善于就文本的内容进行教学选择。他知道同一文本在不同的条件下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该讲的讲细讲透,不该讲的留着放着以待来日。“三不讲”表现的绝不是方法层面的问题.实在是一种教学眼光,一种教学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选择 文本价值 《竹影》 《风筝》 《野草》 批判精神 比赛活动 省会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文本价值——以《六国论》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德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Z期30-32,共3页
《六国论》常见的解读,是将其定位为议论文写作的典范,教材上便说:“文章脉络非常清楚,始终围绕六国之亡‘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层层展开,反复论证,透彻严密,具有强大的说服力。”[1]因此,很多教师直接用它来指导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然... 《六国论》常见的解读,是将其定位为议论文写作的典范,教材上便说:“文章脉络非常清楚,始终围绕六国之亡‘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层层展开,反复论证,透彻严密,具有强大的说服力。”[1]因此,很多教师直接用它来指导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然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很多疑问,如以下几条:(1)不赂秦,就可以避免被灭国吗?(2)赂秦真的是六国破灭的主要原因吗?(3)苏洵只是说明了自己的观点,而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呢?(4)“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是真实可信的吗?(5)苏洵认为赵国因李牧被杀而亡,这与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有何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国论》 批判性思维 文本价值 议论文写作 中心论点 学习过程 事实真相 说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论的文本价值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弓 张玉能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4-39,124,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其中独具特色的就是"文本价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论的文本价值论继承、丰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论的文本形式论,它把文本形式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其中独具特色的就是"文本价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论的文本价值论继承、丰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论的文本形式论,它把文本形式作为文艺存在的物质本体,凸显了文本形式的存在价值和审美价值,完善和丰富了文艺的创造本质、形式本质、精神本质及其辩证关系。它包括文艺的形式本体论、创造本体论、精神本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创作生产 精神属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论 文本价值 形式本体论 创造本体论 精神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锁记》的文本价值、人物原型及其写作立场 被引量:1
12
作者 钱虹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44-49,共6页
1943年岁末发表的中篇小说《金锁记》,使张爱玲"一夕成名"。此后她不仅将此小说亲自译为英文版,而且还用英文创作了无论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塑造都与《金锁记》甚为相似的长篇小说《怨女》,之后又将其译为中文版,于60年代中期在... 1943年岁末发表的中篇小说《金锁记》,使张爱玲"一夕成名"。此后她不仅将此小说亲自译为英文版,而且还用英文创作了无论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塑造都与《金锁记》甚为相似的长篇小说《怨女》,之后又将其译为中文版,于60年代中期在台港连载,风行一时。一个40年代就已经耳熟能详的人格变态、人性扭曲的"衣锦妖怪"故事,作者为何"四度易稿",一再"翻版?"这在作者的创作生涯中也实属罕见。本文从叙事层面及人物形象出发,对于《金锁记》用双语不断重写的创作奥秘作了探究;针对其女主人公曹七巧的人物原型作了辨析;以及对作者隐匿于《金锁记》中或隐或显的"复仇"心理动机作了解剖与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金锁记》 文本价值 人物原型 创作奥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米绘本的儿童视角及其文本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琳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9期37-41,共5页
自20世纪末以来,绘本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文学形式,受到大众的喜爱和追捧。几米作为当代知名的绘本作家,其所创作的绘本作品以简洁流畅的图画线条和诗一般耐人寻味的文字相结合,直接指向了都市人的心灵。几米充分采用儿童视角这一叙事策... 自20世纪末以来,绘本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文学形式,受到大众的喜爱和追捧。几米作为当代知名的绘本作家,其所创作的绘本作品以简洁流畅的图画线条和诗一般耐人寻味的文字相结合,直接指向了都市人的心灵。几米充分采用儿童视角这一叙事策略,借用儿童的纯洁眼光透视成人的生存面貌,理性而温情地审视成人世界,对儿童本体世界予以关怀,探寻童年时光,让梦回归灵动的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米绘本 儿童视角 叙事策略 文本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晶——《阅微草堂笔记》文本价值新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郇宇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77-82,共6页
《阅微草堂笔记》融合儒道佛乃至西域外来文化,在文言小说史上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通过文本的分析,可以发掘其在语言、形象、观念等层面上多元文化交融且并生共荣的情况,亦可发掘出一条连接中华多民族文化共同的情感主线——惩恶扬... 《阅微草堂笔记》融合儒道佛乃至西域外来文化,在文言小说史上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通过文本的分析,可以发掘其在语言、形象、观念等层面上多元文化交融且并生共荣的情况,亦可发掘出一条连接中华多民族文化共同的情感主线——惩恶扬善、善恶有报,这也为我们解读文学作品多元意涵以及"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一体化"在文学层面的表现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 《阅微草堂笔记》 文本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价值取向的“中庸”思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金涛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2010年第5期39-40,共2页
在“从知识形态走向生命形态”。“从文本走向生本”的语文课堂教学转型期。对文本价值取向的关注和思辨日趋激烈。文本价值取向究竟该如何定位?唯一,还是多元?封闭,还是敞开?……至此,有关“注意文本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独特... 在“从知识形态走向生命形态”。“从文本走向生本”的语文课堂教学转型期。对文本价值取向的关注和思辨日趋激烈。文本价值取向究竟该如何定位?唯一,还是多元?封闭,还是敞开?……至此,有关“注意文本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辩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而笔者的观点是:鼓励多元解读.不游离文本的价值取向;坚持文本价值取向,不弱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在辩证中寻求文本价值取向的“中庸”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价值 “中庸” 思辨 语文课堂教学 独特体验 尊重学生 生命形态 知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叟曝言》的性描写艺术及对文本价值的影响
16
作者 杨旺生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2-211,共10页
《野叟曝言》性描写有明显的个性和一定的创造性。大力描述文素臣的“却色工夫”,成为作品性描写的显著特色。《野叟曝言》的性描写体现出鲜明的男性本位的性观念,及“崇正辟邪”的创作动机。《野叟曝言》性描写既对作品的文本价值形成... 《野叟曝言》性描写有明显的个性和一定的创造性。大力描述文素臣的“却色工夫”,成为作品性描写的显著特色。《野叟曝言》的性描写体现出鲜明的男性本位的性观念,及“崇正辟邪”的创作动机。《野叟曝言》性描写既对作品的文本价值形成负面影响,同时也取得了有一定超越意义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叟曝言》 性描写艺术 文本价值 男性本位 性观念 中国 文学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人都穿皇帝的新衣——例谈《皇帝的新装》文本价值的多元探究
17
作者 许昌良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2008年第16期61-63,共3页
《皇帝的新装》是19世纪丹麦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作品,可谓家喻户晓。童话通过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条条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深刻地揭露了皇帝及大小官吏的虚伪、愚... 《皇帝的新装》是19世纪丹麦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作品,可谓家喻户晓。童话通过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条条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深刻地揭露了皇帝及大小官吏的虚伪、愚蠢、昏庸的丑恶本质。无独有偶,最近在《特别文摘》上读了鲍尔吉·原野题为《人人都穿皇帝的新衣》的文章,感到很有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帝的新装》 文本价值 19世纪 安徒生 童话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致与创新:霍译《石头记》独立的文本价值
18
作者 葛中俊 傅勇林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年第1期242-246,共5页
在目的语文化语境中,译作的成功并非完全是原作价值的体现。译作具有独立的文本价值,其价值持有者是译者,而非原作者。霍译《石头记》在西方语境中比他译《红楼梦》得到更好接受的事实,足可说明其独立而巨大的文本价值。霍译《石头记》... 在目的语文化语境中,译作的成功并非完全是原作价值的体现。译作具有独立的文本价值,其价值持有者是译者,而非原作者。霍译《石头记》在西方语境中比他译《红楼梦》得到更好接受的事实,足可说明其独立而巨大的文本价值。霍译《石头记》雅致而创新,不只表现在书名翻译的取舍上,更多体现在故事情节的编辑重构、诗学话语的选择与竞争、作品体例及其人物译名的独到处理等诸多层面。从可读性和创造性视角探讨霍译《石头记》的文本价值是翻译研究和红学研究的新课题,这方面的努力将带来丰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克斯《石头记》 可读性 文本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语文专题学习中释放文本价值
19
作者 张洪玲 《基础教育课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0-63,共4页
本文针对当下语文教学中,经典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与“一课一得”的诉求之间的矛盾,以及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客观上量不够多、篇幅多为节选、教学时间不充分、文本教学价值被窄化等问题,提出通过语文专题学习,释放经典作品... 本文针对当下语文教学中,经典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与“一课一得”的诉求之间的矛盾,以及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客观上量不够多、篇幅多为节选、教学时间不充分、文本教学价值被窄化等问题,提出通过语文专题学习,释放经典作品的文本价值,打开教师思路,丰富学生的文本价值世界,为学生全面发展核心素养提供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专题学习 语文教材文本解读 教材文本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确把握文本价值的策略——略谈小学语文教材名篇的解读
20
作者 陆文红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第9期32-34,共3页
语文是“心灵的学科”,是“培育文心的学科”,它对学生心灵的影响,主要是因“文”而及“心”。人文精神的熏陶也必然落实到“文”。王荣生教授认为:阅凌教学的主要任务,语文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引导学生合适地阅读——理解、解释、... 语文是“心灵的学科”,是“培育文心的学科”,它对学生心灵的影响,主要是因“文”而及“心”。人文精神的熏陶也必然落实到“文”。王荣生教授认为:阅凌教学的主要任务,语文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引导学生合适地阅读——理解、解释、感受、欣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 文本价值 解读 名篇 引导学生 人文精神 语文教师 “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