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王贵与李香香》的版本变迁与文本修改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荣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9-137,共9页
20世纪40年代出现在延安"解放区"的叙事诗歌《王贵与李香香》,随着建国前后"新的人民文艺"建设及其文本的"经典化"过程,以及当代中国社会及其意识形态的变迁,作品版本也经由出版者及作者的多次修改而形... 20世纪40年代出现在延安"解放区"的叙事诗歌《王贵与李香香》,随着建国前后"新的人民文艺"建设及其文本的"经典化"过程,以及当代中国社会及其意识形态的变迁,作品版本也经由出版者及作者的多次修改而形成了不尽相同的文学版本及其文本形态。本文从文献学及版本资料研究的角度着手,通过对其作品版本的流传及其变迁与文本修改的汇校及分析,探讨不同时期及其时代背景之下"当代文学"的政治印记及意义变化,以及中国当代叙事诗歌的艺术建构及其文学史叙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的人民的文艺 谣曲体叙事诗 版本变迁 文本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以《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文本修改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汪效驷 阮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3-171,共9页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是毛泽东抗日统一战线思想的一部经典著作。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对《策略》作过一次实质性的修改。这次修改主要反映出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明确将民族资产阶级纳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对象和工作范...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是毛泽东抗日统一战线思想的一部经典著作。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对《策略》作过一次实质性的修改。这次修改主要反映出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明确将民族资产阶级纳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对象和工作范围;把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许多重要策略、表述进行了与时俱进的修改和发展;突出强调了国际援助尤其是苏联援助在抗日国际统一战线中的首要地位。它的修改,实际上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中统一战线实践的基本经验总结和现实的统一战线工作的理论思考,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方法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文本修改 毛泽东 统一战线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风骤雨》的版本变迁与文本修改 被引量:3
3
作者 马亚琳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69-74,共6页
长篇小说《暴风骤雨》随着当代中国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作品的版本经过历次修改形成了不同的文本形态。从版本学的角度入手,通过对作品版本的变迁和文本修改进行对校和分析,发现背后的时代原因,把握其在适应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及其文学... 长篇小说《暴风骤雨》随着当代中国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作品的版本经过历次修改形成了不同的文本形态。从版本学的角度入手,通过对作品版本的变迁和文本修改进行对校和分析,发现背后的时代原因,把握其在适应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及其文学规范需要的同时,透视当代文学所留下的时代特征及审美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风骤雨 版本变迁 文本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迁台作家谢冰莹散文《女兵自传》的版本变迁与文本修改
4
作者 教鹤然 《华文文学》 2021年第3期111-117,共7页
1949年对于两岸来说是兼具政治与文学双重意义的转捩点,这一年前后随军迁台作家群体的文学创作是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女兵作家谢冰莹作为迁台作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位,她的自传体散文《女兵自传》的写作与修改跨越了台海两岸。通过... 1949年对于两岸来说是兼具政治与文学双重意义的转捩点,这一年前后随军迁台作家群体的文学创作是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女兵作家谢冰莹作为迁台作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位,她的自传体散文《女兵自传》的写作与修改跨越了台海两岸。通过对这些被修改的文本细节的分析与比对,我们能够重新接近民国文学空间,透析出迁台前后的生活环境与政治氛围的变更会使得作家的心态及认识出现怎样的微妙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冰莹 《女兵自传》 版本变迁 文本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Autolisp语言增强AUTO CAD文本修改功能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凌 《电脑知识与技术(过刊)》 2000年第8期45-45,共1页
本文介绍了用AUTOLISP语言增强AUTO CAD文本修改功能的方法,给出源程序TEXTXG.LSP,在某些情况下,它比AUTODESK公司提供的CHTEXT.LSP功能更强。
关键词 AUTOCAD 文本修改 AUTOLISP语言 应用软件
全文增补中
《论人民民主专政》的文本修改与思想演变 被引量:1
6
作者 倪博闻 《毛泽东研究》 2020年第2期86-94,共9页
承载着毛泽东对新中国理论构想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其文本内容自创生之后也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论人民民主专政》最早于1949年7月1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但由于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总结和新政权的构想方面... 承载着毛泽东对新中国理论构想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其文本内容自创生之后也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论人民民主专政》最早于1949年7月1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但由于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总结和新政权的构想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于是很快对其内容进行了修改并编辑出版了单行本。在1960年编辑《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时,《论人民民主专政》的文本又经历了一次修改,体现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新思考。总结这一文本的演变过程,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关于新中国国家建设构想的发展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 文本修改 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修改与杨绛文学世界的建构
7
作者 李涵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7-38,共12页
在杨绛不同文体的创作中,都出现了补充、删减、调整、订正等修改现象,有的文本甚至遭遇了重写式的改造。这些并非偶然的修改行为,形成了杨绛文学作品版本的变迁,加快了杨绛文学世界的建构。通过考察修改前后的文本面貌,不仅能够在具体... 在杨绛不同文体的创作中,都出现了补充、删减、调整、订正等修改现象,有的文本甚至遭遇了重写式的改造。这些并非偶然的修改行为,形成了杨绛文学作品版本的变迁,加快了杨绛文学世界的建构。通过考察修改前后的文本面貌,不仅能够在具体的技术操作环节透视杨绛文学语言、修辞风格的生成过程,而且能够发现其翻译、研究与创作之间存在的深度关联。经由这一典型个例,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与揭示修改这种文学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版本流变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可能性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绛 文本修改 文体风格 修辞艺术 作家身份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迁台作家潘人木《莲漪表妹》的文本修改
8
作者 教鹤然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1-28,共8页
1949年是台海两岸兼具政治与文学双重意义的转捩点,该年前后随军迁台作家群体的文学创作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潘人木作为迁台作家的代表人物,其长篇小说《莲漪表妹》的写作与修改跨越了30余年。文章通过对文本修改细节的分析... 1949年是台海两岸兼具政治与文学双重意义的转捩点,该年前后随军迁台作家群体的文学创作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潘人木作为迁台作家的代表人物,其长篇小说《莲漪表妹》的写作与修改跨越了30余年。文章通过对文本修改细节的分析与比对,希望能够重新接近50-80年代台湾文学空间,探索作家心态及思想认识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人木 《莲漪表妹》 文本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瘦鹃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创作新论——以新发现的集外文和文本修改现象为中心
9
作者 周彦杉 《当代作家评论》 2025年第2期102-108,共7页
近来,笔者发现了两篇周瘦鹃的集外文。这两篇文章在可查阅的《周瘦鹃研究资料》《周瘦鹃文集》《周瘦鹃年谱》,以及周瘦鹃在1950—1980年代出版的散文小品集中,均未收录。本文将对这两篇集外文进行释读,发掘其被遮蔽的意义,补证文学史... 近来,笔者发现了两篇周瘦鹃的集外文。这两篇文章在可查阅的《周瘦鹃研究资料》《周瘦鹃文集》《周瘦鹃年谱》,以及周瘦鹃在1950—1980年代出版的散文小品集中,均未收录。本文将对这两篇集外文进行释读,发掘其被遮蔽的意义,补证文学史的已有研究。另外,周瘦鹃初刊在香港《大公报》上的作品编入选集后也存在修改,解读这些修改现象背后的原因,归纳其从属的类型,探寻入集前后目标读者群的转变,都有助于揭示作家的政治立场与审美偏好。一直以来,学界把周瘦鹃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创作视为铁板一块,没有根据重要时间节点进行分区,也没有总结其阶段性创作风貌。因此,本文将从周瘦鹃的两篇集外文和其他文本入集前后的修改入手,在重新评价其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创作基础上,把握重要时间节点,爬梳、细化其晚年的创作,试图做出新的阐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外文 周瘦鹃 香港《大公报》 审美偏好 文本修改 创作风貌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时间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篇之作”与“首要问题”——剖析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文本修改的深刻内涵 被引量:4
10
作者 邹卫韶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0-107,109,共9页
《毛泽东选集》的“开篇之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阶级分析法观察中国社会、分清敌友,解决“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等重大问题的名作,在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 《毛泽东选集》的“开篇之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阶级分析法观察中国社会、分清敌友,解决“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等重大问题的名作,在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各种伟大斗争中已经并仍在发挥极其重要的影响。《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自1925年12月1日在《革命》半月刊上首次发表,到1951年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毛泽东做过一些认真修改。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毛泽东根据社会状况和中国革命进程的变化情况,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主要作过四次修改,在文章精髓一以贯之的基础上,这些修改更加深刻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变化,也反映了毛泽东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和毛泽东思想不断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文本修改 思想深化
原文传递
鲁迅著《娜拉走后怎样》版本校勘及文本修改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文博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8-187,共10页
《娜拉走后怎样》最早是鲁迅于1923年12月26日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上发表的讲演,之后历经发表和收录,形成了多个文字版本。在这多个文字版本形成的过程中,鲁迅曾对其进行了两次修改,鉴于这篇文章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这些修改... 《娜拉走后怎样》最早是鲁迅于1923年12月26日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上发表的讲演,之后历经发表和收录,形成了多个文字版本。在这多个文字版本形成的过程中,鲁迅曾对其进行了两次修改,鉴于这篇文章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这些修改的全貌值得整体加以呈现,而鲁迅在这些修改中有一处涉及勃兰兑斯回忆易卜生的片段,修改幅度和意义变动都很大,尤其值得关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娜拉走后怎样》 版本校勘 文本修改
原文传递
郭沫若作品集《星空》版本汇校异文全录及文本修改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文博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0年第3期121-142,共14页
《星空》是郭沫若继《女神》之后出版的第2部原创作品集。在以往的文学史叙述中,《女神》往往被认为是作家在"五四"高潮时期的"呐喊",而《星空》则是"五四"退潮之后的"彷徨"。从《女神》到《... 《星空》是郭沫若继《女神》之后出版的第2部原创作品集。在以往的文学史叙述中,《女神》往往被认为是作家在"五四"高潮时期的"呐喊",而《星空》则是"五四"退潮之后的"彷徨"。从《女神》到《星空》,"形象与色彩的转换折射出时代风云的变幻,诗人及社会心理、情绪的嬗变:由‘五四’高潮期的乐观、昂扬,跌入退潮期的苦闷、彷徨,开始更深刻的求索"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神》 《星空》 时代风云 郭沫若 文本修改 高潮期 文学史叙述 五四
原文传递
文本修改与杨绛文学世界的建构
13
作者 李涵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3年第1期216-216,共1页
在杨终不同文体的创作中,都出现了补充、删减、调整、订正等修改现象,有的文本甚至遭遇了重写式的改造。这些并非偶然的修改行为,形成了杨绛文学作品版本的变迁,加快了杨绛文学世界的建构。通过考察修改前后的文本面貌,不仅能够在具体... 在杨终不同文体的创作中,都出现了补充、删减、调整、订正等修改现象,有的文本甚至遭遇了重写式的改造。这些并非偶然的修改行为,形成了杨绛文学作品版本的变迁,加快了杨绛文学世界的建构。通过考察修改前后的文本面貌,不仅能够在具体的技术操作环节透视杨终文学语言、修辞风格的生成过程,而且能够发现其翻译、研究与创作之间存在的深度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文学语言 操作环节 文本修改 杨绛 修辞风格 杨终 生成过程
原文传递
老舍《离婚》的版本变迁与文本修改
14
作者 耿庆伟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1年第2期113-124,共10页
文本生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多种不同层面的社会结构力量制约着文学版本的主体面貌,历史时期的变迁、文学环境的差异、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作者认知的变化、语言规范化的要求等都会影响到文本的修改。由于社会精神气候的变迁,许多... 文本生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多种不同层面的社会结构力量制约着文学版本的主体面貌,历史时期的变迁、文学环境的差异、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作者认知的变化、语言规范化的要求等都会影响到文本的修改。由于社会精神气候的变迁,许多作家会在不同时期删削或修订以往的文学文本,新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几乎都经历了一个不断修订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婚》 新文学史 文本生产 版本变迁 语言规范化 文本修改 文学文本 老舍
原文传递
从“修改文本”看美国公司章程变更制度的价值理念
15
作者 杨培根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第6期41-43,共3页
法律思想比法律文本要丰富,但是法律思想最终只能通过法律文本来传达。从章程修改文本出发,探讨美国标准公司法章程变更制度中蕴含的价值理念,以期为我国公司章程文本立法的完善提供另一种不同的视角。
关键词 美国标准公司法 修改文本 价值理念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怎样分析农村阶级》成文时间及修改过程考释 被引量:1
16
作者 邹卫韶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15,共8页
《怎样分析阶级》既是毛泽东个人对中国农村阶级问题的深刻认识,也代表了中央苏区一批真正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并能够从中国实际出发的领导人的思想,为推动当时苏区的土地革命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毛泽东对此文做了几次修改,编入... 《怎样分析阶级》既是毛泽东个人对中国农村阶级问题的深刻认识,也代表了中央苏区一批真正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并能够从中国实际出发的领导人的思想,为推动当时苏区的土地革命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毛泽东对此文做了几次修改,编入《毛泽东选集》时改题为《怎样分析农村阶级》,成为一篇分析中国农村阶级和开展农村工作的指导性文献。此文的几次修改,不仅体现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更体现出毛泽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怎样分析农村阶级》 成文时间 文本修改 考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郭沫若对各自一篇演讲稿的修改 被引量:2
17
作者 孟文博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9-46,共8页
长期以来,鲁迅与郭沫若都被看作是中国20世纪文学史及思想史上的两座高峰,他们都以各自的方式给中国社会以巨大的影响,其中很引人注目的一种方式便是在不同场合所发表的演讲。对于鲁迅与郭沫若演讲的数量统计及相关研究,已经有大量成果... 长期以来,鲁迅与郭沫若都被看作是中国20世纪文学史及思想史上的两座高峰,他们都以各自的方式给中国社会以巨大的影响,其中很引人注目的一种方式便是在不同场合所发表的演讲。对于鲁迅与郭沫若演讲的数量统计及相关研究,已经有大量成果现世,兹不赘言,但笔者在对这些成果进行梳理之后发现,还没有学者从文本修改的角度来研究两人的演讲,更没有人对两人有代表性的演讲稿修改加以对比考察。笔者认为从这一角度来进行的研究不仅能更清晰地剖示两人因文本修改而被遮蔽的某些史实,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两人的文化品格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修改 数量统计 郭沫若 演讲稿 文化品格 被遮蔽 鲁迅 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诗歌作品修改现象之考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向阿红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56,共12页
中国现代诗歌作品在发表刊登、结集出版以及重印、再版的动态流布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删削、修改情况,甚至是大范围的改写或重写,其修改时间跨度长,文本修改容量大,呈现出现代新诗版本与校勘研究史上非常特殊的现象。这一修改... 中国现代诗歌作品在发表刊登、结集出版以及重印、再版的动态流布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删削、修改情况,甚至是大范围的改写或重写,其修改时间跨度长,文本修改容量大,呈现出现代新诗版本与校勘研究史上非常特殊的现象。这一修改现象涉及修改动因的复杂性、“跨时代”修改的潜规性、异文类型的多样性、篇目取舍的普遍性、副文本演变的内在关联性等诸多重要而典型的问题。以新诗集为单位,通过考察现代诗歌作品的修改现象及呈现出来的文学与历史关系,可为新诗研究乃至现代文学历史化叙述寻觅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歌 文本修改 版本 异文 序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这些,都是写作
19
作者 王栋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2,共2页
思考问题,随手写下三五行字,把自己的想法理清;根据需要,修改文本的某个段落,消除可能的歧义;果断地把一篇文章删掉一半,突出主要意思;把某个句子的意思,扩展为一段话,让它变得明确;给某个段落加几句话,使之变得严密;改动一两个短语,使... 思考问题,随手写下三五行字,把自己的想法理清;根据需要,修改文本的某个段落,消除可能的歧义;果断地把一篇文章删掉一半,突出主要意思;把某个句子的意思,扩展为一段话,让它变得明确;给某个段落加几句话,使之变得严密;改动一两个短语,使之有力;……诸如此类,是不是“写作”?算不算“作文能力”?这样的讨论对于中学阶段的学习,颇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能力 中学阶段 一篇文章 段落 写作 修改文本 思考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的生成、概况及修改
20
作者 冯清林 黄宣谕 《北京青年研究》 2025年第2期26-34,共9页
《青年运动的方向》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问题和青年运动问题系统思考的重要文本。该文的生成体现了毛泽东对青年革命先锋队地位的肯定、对青年巩固和扩大革命统一战线作用的确证、对青年运动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现象的回应。《青年运动的方... 《青年运动的方向》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问题和青年运动问题系统思考的重要文本。该文的生成体现了毛泽东对青年革命先锋队地位的肯定、对青年巩固和扩大革命统一战线作用的确证、对青年运动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现象的回应。《青年运动的方向》自1939年诞生以来,经过了数次变迁,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对其进行细致修改,使得这一文本在叙述逻辑、行文规范、观点表述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体现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青年运动各种问题与时俱进的认识。梳理这一文本的丰富发展过程,既可以理解毛泽东著作文本完善化的过程,也可以理解文本伴随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和青年运动实践要求的修改过程,从而深入学习与把握“青年运动”这一重要历史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运动的方向》 毛泽东 历史生成 文本修改 青年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