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色资源建设中文献系统性的建构——以浙西南小三线建设资料搜集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邓利萍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57,86,共7页
特色资源建设日渐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其中最具“特色”的灰色文献的搜集也成了许多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但许多特藏文献处于孤立隔绝的状态,缺乏文献的背景信息,也没有与之构成相互依存的其他关联文献。这在一方面不利于读者... 特色资源建设日渐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其中最具“特色”的灰色文献的搜集也成了许多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但许多特藏文献处于孤立隔绝的状态,缺乏文献的背景信息,也没有与之构成相互依存的其他关联文献。这在一方面不利于读者对文献含义的精确解读,另一方面也妨碍用户对文献所关涉事物的整体把握。本文以浙西南小三线建设的资料搜集为例,探讨图书馆如何主动地介入知识生产环节,通过对官方的档案文献和民间文献进行信息补充和信息整合、在资料的搜集阶段就着手建构文献的系统性,以完善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资源 灰色文献 知识生产 文献系统性 小三线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领域深度学习研究进展与前瞻——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
2
作者 王洪江 廖晓玲 +2 位作者 马桂秋 叶思思 陈沛瑜 《数字教育》 2025年第1期17-22,共6页
教育领域的深度学习提倡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获取、积极建构和创新应用,实现高阶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迁移和生成。倡导深度学习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为厘清国内外深度学习的研究进展,文章选取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两大数据库中相关... 教育领域的深度学习提倡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获取、积极建构和创新应用,实现高阶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迁移和生成。倡导深度学习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为厘清国内外深度学习的研究进展,文章选取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两大数据库中相关的92篇文献进行系统性分析,对深度学习的定义内涵、影响因素、促进策略和评价方式进行了梳理。结果表明:在定义内涵方面,当下深度学习的定义尚未统一,不同定义中的关键词大多包含主动参与、知识建构、高阶发展、创新迁移等;在影响因素方面,个体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投入等,行为因素主要包括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等教学交互行为,环境因素主要关注在线环境的交互性和工具性;在促进策略方面,现有研究主要总结归纳了促进深度学习的现有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但部分研究仅提出教学模式和策略,未进行基于真实教学的效果实证;在评价方式方面,分为过程取向与结果取向两方面,其中问卷调查法采用最为频繁。这为后续研究者和一线教学实践者有效实施深度学习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教育领域 研究现状 系统性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K-12人工智能教育实证研究现状与启示——一项系统性文献综述
3
作者 王文岚 蓝可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6-87,共22页
随着智能时代到来,人工智能教育逐渐从高等教育扩展至K-12阶段,并成为研究焦点。为了解国际K-12人工智能教育研究现状,运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WebofScience、ScienceDirect、Wiley和ERIC等数据库中发表于2020—2024年的实证研究文献进... 随着智能时代到来,人工智能教育逐渐从高等教育扩展至K-12阶段,并成为研究焦点。为了解国际K-12人工智能教育研究现状,运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WebofScience、ScienceDirect、Wiley和ERIC等数据库中发表于2020—2024年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结果表明,该领域文献数量逐年上升,亚洲地区发文量领先;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小学阶段,对学前阶段关注度较低;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实验设计和混合方法,新兴研究方法应用有限;研究主题聚焦于“人工智能课程开发”“学生学习动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其中“人工智能课程开发”主题涵盖“整合形式”“内容模块”“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及“学习成果评估”五个二级指标。基于文献综述结果,建议未来研究加快探索学前阶段人工智能教育;推动情境化人工智能课程开发;整合正式课程与非正式学习;合理延长课程周期;鼓励使用设计导向学习方法和真实数据;构建标准化学习成果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教育 系统性文献综述 K-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师评价素养:内容框架、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基于21篇国内实证研究的系统性文献综述
4
作者 杨玉宝 李晶 《教育信息技术》 2025年第1期3-9,共7页
当前我国正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教师教育评价能力建设对推进评价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而教师评价素养是教师评价能力的重要体现。基于此,文章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我国2007-2024年间21篇教师评价素养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 当前我国正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教师教育评价能力建设对推进评价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而教师评价素养是教师评价能力的重要体现。基于此,文章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我国2007-2024年间21篇教师评价素养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教师评价素养的研究涵盖了各个学段,研究对象包括各学段各科教师,但高校主要集中于外语教师;教师评价素养内容框架构建的方法包括对成熟标准或框架的借鉴、对他人观点的整合、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构成要素包括三维、四维或多维;影响教师评价素养的因素包括外在因素与教师个人因素;提升教师评价素养的路径包括政策路径、校本路径和教师个人路径。文章建议未来应拓宽研究覆盖面,揭示教师评价素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关注研究的信效度,提升教师评价素养研究的科学性;融合多种发展路径,助力教师评价素养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评价素养 影响因素 提升路径 系统性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ACK视角下国际虚拟学习环境的应用——一项系统性文献综述
5
作者 金晟 陈小娇 +1 位作者 景玉慧 沈书生 《数字教育》 2025年第1期85-92,共8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虚拟学习环境在全球教育领域备受关注。针对缺乏立足教师专业成长视角的虚拟学习环境应用研究,该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基于TPACK框架,对2020—2024年间Web of Science、Scopus和EBSCO3个数据库中的70项实证...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虚拟学习环境在全球教育领域备受关注。针对缺乏立足教师专业成长视角的虚拟学习环境应用研究,该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基于TPACK框架,对2020—2024年间Web of Science、Scopus和EBSCO3个数据库中的70项实证研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已有研究质量较高,国际合作频繁,但多集中于高等教育领域,以量化分析为主,对学习成果关注较多;研究应用的学科较为广泛且均衡,应用的教学法侧重于直接指导法;使用的虚拟学习环境在功能上偏向半沉浸,需要联网且场所灵活,主要通过创设情境赋能教学。然而,已有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学科边界较为明显,对学习体验关注不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较为缺乏,理论基础也亟须加强。后续研究需进一步关注: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教育阶段的普适性;对跨学科活动的赋能,学习体验的教育价值;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法的实施,以及有效实践范式的构建;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虚拟学习环境多重价值的挖掘;内容、教学法和赋能路径的联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虚拟学习环境 系统性文献综述 TPA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中国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法
6
作者 刘小欣 林木辉 《教育进展》 2025年第1期231-240,共10页
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创新评价工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成长情况和综合素质进行纵横向评价。可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成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手段。因... 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创新评价工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成长情况和综合素质进行纵横向评价。可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成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手段。因此,本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梳理41篇样本文献,围绕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原因、途径及效果,分析中国近十年相关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现代信息技术在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五个评价维度和评价环节赋能时,具备独特优势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认知、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赋能问题。此外,大数据技术是广受青睐的传统评价问题解决方案,建立学生成长信息数据库和连贯的评价体系是重要的。The 2022 “Notice of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n Carrying out Pilot Work on Student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Supported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ointed out the need to innovate evaluation tools and us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conduc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s of students’ growth and overall quality in both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dimensions. It can be seen that applying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empower student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evaluation method. Therefore, this study uses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 to sort through 41 sample documents, analyzing the current state of related research in China over the past decade in terms of the reasons, methods, and effects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mpower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ollow-up research.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unique advantages and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in empowering the five evaluation dimensions and evaluation links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but there are also empowerment issues in cogni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In addition, big data technology is a popular solution to traditional evaluation problems, and it is important to establish a database of student growth information and a coherent evaluatio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综合素质评价 系统性文献综述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智慧教室应用研究的系统性文献综述
7
作者 唐冬梅 《教育信息技术》 2025年第1期132-136,共5页
作为智慧教学的高端场所,智慧教室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了解高校智慧教室应用研究特征和应用现状,文章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对近年来20篇文献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当前高校智慧教室实践应用研究多以学生、教师和课堂... 作为智慧教学的高端场所,智慧教室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了解高校智慧教室应用研究特征和应用现状,文章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对近年来20篇文献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当前高校智慧教室实践应用研究多以学生、教师和课堂录像为对象,采用质性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主题呈现出广泛且不集中的态势;教师的技术应用层次普遍偏低;影响智慧教室有效性发挥的因素呈现多样化等。研究认为,智慧教室应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亟待挖掘,而且要从学校、教师、学生等多维度综合解决影响智慧教室作用发挥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智慧教室 教学应用 系统性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版人工智能研究:概念、技术、影响与进路——一项系统性文献综述
8
作者 唐嘉骏 杨海林 马子寒 《数字出版研究》 2025年第1期29-38,共10页
梳理我国出版人工智能的研究现状,有助于明确出版行业的发展方向,促进出版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本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检索、筛选并分析了522篇相关文献,系统归纳了出版人工智能的核心概念、技术架构、行业影响及应... 梳理我国出版人工智能的研究现状,有助于明确出版行业的发展方向,促进出版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本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检索、筛选并分析了522篇相关文献,系统归纳了出版人工智能的核心概念、技术架构、行业影响及应对进路。学界认为智能技术正深度介入出版全流程,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内容创作和知识生产中的应用,为出版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但人工智能也带来伦理和实践问题,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和原创性争论尤为突出。出版业应充分发挥在内容资源上的优势,向“知识服务提供商”和“知识把关人”角色转变,探索“出版即服务”模式,努力构建以高质量知识资源为核心的智能出版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出版业 智能出版 系统性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治理何以数字化转型——一个系统性文献综述
9
作者 周凌一 杨书帆 《上海城市管理》 2025年第1期44-56,共13页
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重要的理论议题与实践热点。学者们对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转型困境、实践绩效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既有研究多集中于单一视角或维度的分析,鲜有研究对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研究进行系统性的综述与总结... 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重要的理论议题与实践热点。学者们对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转型困境、实践绩效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既有研究多集中于单一视角或维度的分析,鲜有研究对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研究进行系统性的综述与总结,尤其缺乏对多元情境下理论对话与知识框架的深度探讨。据此,综合运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就该议题领域内的155篇中文文献开展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在价值基座、理念革命、技术赋能、结构重塑四类逻辑下推进,该议题的理论与实践从城市治理变革的宏观议题逐渐延展至风险与应急管理中的敏捷响应、部门与社区的数智协同、平台治理中的城市智能化运营、空间正义视角下的价值实现等细分论域。在未来的治理实践中,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需要推动适应技术的结构调适,促进多元主体合作生产,并倡导人本的价值回归,以实现共建数字化“人本城市”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治理 数字化转型 系统性文献综述 转型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的跨境电商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现状与启示
10
作者 王明月 佴弋琦 曾婧 《对外经贸》 2025年第2期141-145,共5页
跨境电商是极具市场潜力的国际贸易新形态,跨境电商人才跨文化能力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基于现有研究,拟定跨境电商人才跨文化能力框架,结合系统性文献综述对2015年至2023年的中文相关文献进行多维分析。结果发现:跨文化能力对跨境电商... 跨境电商是极具市场潜力的国际贸易新形态,跨境电商人才跨文化能力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基于现有研究,拟定跨境电商人才跨文化能力框架,结合系统性文献综述对2015年至2023年的中文相关文献进行多维分析。结果发现:跨文化能力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至关重要,学界在跨文化知识、技能、素养三个层面均有深入探讨。未来应通过加深对跨文化能力内涵的认识,重视相关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全方面提高人才的跨文化能力培养质量,在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 跨文化能力 系统性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基于2014~2024年实证研究的系统性文献综述
11
作者 刘剑群 戴维丝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本研究通过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2014~2024年间44篇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探讨我国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关系。研究发现,区域产业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高职专业调整滞后于产业升级需求,且适应性呈现显著区域异质性:该领域研... 本研究通过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2014~2024年间44篇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探讨我国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关系。研究发现,区域产业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高职专业调整滞后于产业升级需求,且适应性呈现显著区域异质性:该领域研究多集中于华东与华南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关注不足;方法论上以定量分析为主导,涵盖结构映射、偏离度计算、系统协同度模型等工具;研究主题聚焦高职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适应性诊断—适应性提升路径”逻辑链条。未来需突破地域局限,融合社会学,采用前瞻性视角,创新预测模型与国际比较范式,以促进高职教育与产业升级的深度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产业结构 专业结构 适应性 系统性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空间何以支持儿童发展?——基于国外研究的系统性文献综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霞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135-142,共8页
文章利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发现:自然空间支持儿童发展的研究主题呈多样化态势,包括儿童教育、儿童健康、自然感知及童年生活四个方面,但对不同文化背景、经济地位、人口流动等影响儿童与自然空间的探索性研究相对缺乏... 文章利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发现:自然空间支持儿童发展的研究主题呈多样化态势,包括儿童教育、儿童健康、自然感知及童年生活四个方面,但对不同文化背景、经济地位、人口流动等影响儿童与自然空间的探索性研究相对缺乏;研究样本横跨0—18岁的儿童,且以12岁儿童研究居多,纵向研究较少,基于特定条件及编码标准量表分析工具与技术的质性化和跨学科融合。基于此,应考虑儿童与自然连通方式的复杂性,为不同群体儿童提供安全、多元的自然空间;合理制定相关政策和城市规划,建立儿童正式和非正式学习融合的自然友好生态社区;整合教育资源,打造促进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学校与家庭的一体化自然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教育 自然空间 自然教育 国外研究 系统性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小学教师角色定位及其演变历程研究——基于2001—2023年52篇文献的系统性综述
13
作者 李晓岩 李洪俊 陈立军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2-109,共8页
教师角色研究不仅承载了学者对教师的应然期许,也折射了时代的社会诉求。通过对2001—2023年间的52篇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综述研究,发现我国教师角色定位研究具有多学科、多领域的特征;技术背景和社会背景成为教师角色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教师角色研究不仅承载了学者对教师的应然期许,也折射了时代的社会诉求。通过对2001—2023年间的52篇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综述研究,发现我国教师角色定位研究具有多学科、多领域的特征;技术背景和社会背景成为教师角色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角色定位总体演变态势上,教师角色重心从教学角色转向学习角色,在角色分布上更趋多元和均衡。但也要警惕新技术对教师角色的异化,慎对教师角色的路径依赖性,需要深究对具体学段教师角色定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角色 演变历程 系统性文献综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智库研究的理论、方法与范式——基于系统性文献分析
14
作者 李明 侯甜甜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8-157,168,共11页
随着中国科技智库研究的不断深入,需要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回顾与反思,以为后续更加科学和全面地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构建科技智库研究的2W1H分析框架,分别从科技智库研究基础理论、科技智库研究方法以及科技... 随着中国科技智库研究的不断深入,需要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回顾与反思,以为后续更加科学和全面地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构建科技智库研究的2W1H分析框架,分别从科技智库研究基础理论、科技智库研究方法以及科技智库研究范式3个维度对2010—2022年中国科技智库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①中国科技智库研究发展较为迅速,学术界从不同视角对其展开探究,相关研究已逐步由浅入深,由萌芽阶段向纵深阶段发展;②科技智库研究仍存在基础理论研究较为薄弱,研究方法相对贫乏且呈割裂状态,研究范式重构与创新不足等问题;③推动理论上的批判与建构,方法上的拓展与改进,范式上的丰富与创新是科技智库研究的未来路向。本研究从理论、方法与范式层面实现了对科技智库研究的系统分析与再发现,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智库 系统性文献分析 2W1H分析框架 基础理论 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的国内在线学习投入实证研究
15
作者 陈立丽 《中国科技纵横》 2024年第14期169-173,共5页
近年来,在线学习投入的研究备受关注,但我国学者围绕在线学习投入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国内近十年的在线学习投入实证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在线学习投入的概念框架尚未形成统一认识,... 近年来,在线学习投入的研究备受关注,但我国学者围绕在线学习投入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国内近十年的在线学习投入实证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在线学习投入的概念框架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二是在线学习投入的指标体系相对宽泛,三是影响因素是国内在线学习投入实证研究的关注重点,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在线平台、课程特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学习投入 实证研究 系统性文献综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情感计算研究——基于国际研究的系统性文献综述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亚萍 李艳燕 +2 位作者 李新 郑雅倩 唐夕人 《数字教育》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情感计算为感知与理解学习者情感、增强情感交互、促进人机协同提供了技术支撑。近年来,围绕学习情感计算的研究迅速增加,但缺乏对相关研究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和应用场景的系统梳理与总结。鉴于此,本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国际上... 情感计算为感知与理解学习者情感、增强情感交互、促进人机协同提供了技术支撑。近年来,围绕学习情感计算的研究迅速增加,但缺乏对相关研究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和应用场景的系统梳理与总结。鉴于此,本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国际上发表的该主题研究进行内容分析,旨在为我国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的实践参考。分析发现,学习情感计算研究以离散型情感理论为主,基本情感理论是研究焦点;情感测量的数据来源丰富,多模态情感识别成为研究趋势;情感测量方法以机器学习技术为主,支持向量机和卷积神经网络是应用最多的两种算法;学习情感计算的应用场景单一,以在线学习场景为主。今后我国学者在开展相关研究时,需要重视情感理论的情景化、数据的多源化、方法的多样化、应用场景的丰富化,拓展学习情感计算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计算 系统性文献综述 情感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领域的系统性文献综述:本质、价值与实现 被引量:10
17
作者 胡晓玲 韦慕春 +1 位作者 袁民 张惠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1,共9页
系统性文献综述是对某一研究主题下的研究成果进行标准化的筛选评价和系统化的分析综合,从而实现知识整合并获得更客观的结论的研究方法。近年来,系统性文献综述已成为国际上主流的综述研究方法,在我国也逐渐受到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于各... 系统性文献综述是对某一研究主题下的研究成果进行标准化的筛选评价和系统化的分析综合,从而实现知识整合并获得更客观的结论的研究方法。近年来,系统性文献综述已成为国际上主流的综述研究方法,在我国也逐渐受到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我国教育领域对系统文献综述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在应用的规范性和程序性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通过追溯系统性文献综述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历史缘由和历程,探析系统性文献综述的定义、类别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多重价值,并因循该方法的科学步骤提出其在教育领域规范应用的具体方法步骤,以期助力教育领域系统性文献综述的科学性发展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领域 系统性文献综述 系统评价 实现步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在线课程中的同伴互动——基于国内外研究的系统性文献综述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依梵 许建平 王梦倩 《开放学习研究》 2024年第1期42-51,共10页
同伴互动是决定学生在线学习有效性的重要变量,但当前高校在线课程普遍存在交互水平低、教学效果差的现象,如何提升同伴互动水平以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高校在线课程中同伴互动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系统性文献综... 同伴互动是决定学生在线学习有效性的重要变量,但当前高校在线课程普遍存在交互水平低、教学效果差的现象,如何提升同伴互动水平以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高校在线课程中同伴互动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系统性文献综述发现:首先,同伴互动的研究方法从相关分析发展到因果推断,综合运用质性研究以及量化研究中的多种方法已成为当今的主要趋势。其次,同伴互动不仅会对学生客观的学习成绩等产生影响,还会对其主观的自我效能感等产生影响。此外,同伴互动过程中的课程、教师、同伴等外部因素以及学习者的基本特征、学习投入和个体能力等内部因素均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未来针对高校在线课程同伴互动的实证研究应着重在数据来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变量选取这四个方面进行优化,实际应用要注重从平台技术支持与教师教学策略这两个层面进行改善,以提升同伴互动水平及其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高等教育 在线课程 同伴互动 系统性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五唯”实践困境的多维表征、博弈机制和深层机理——基于系统性综述的理论框架构建
19
作者 李彦 代阳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2,共9页
破“五唯”政策执行中呈现的多重实践困境亟待系统性理论阐释。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整合76项研究构建“表征-机制-机理”分析框架。微观场域的绩效理性锁定、中观组织的科层制梗阻、宏观制度的结构性耦合矛盾与政策迭代中的目标漂移... 破“五唯”政策执行中呈现的多重实践困境亟待系统性理论阐释。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整合76项研究构建“表征-机制-机理”分析框架。微观场域的绩效理性锁定、中观组织的科层制梗阻、宏观制度的结构性耦合矛盾与政策迭代中的目标漂移,共同交织成破“五唯”改革实践的复合性困境。科研评价改革进程呈现多重博弈的复杂图景:学术行为的固化与调适持续重塑行动者策略,组织通过合法性压力下的适应策略重构制度弹性,政策目标自上而下转译链的价值耗损。破“五唯”实践困境的深层机理根植于行政、学术与市场逻辑的冲突与失衡,资源分配与策略联盟的行动者网络博弈加剧执行偏差,制度惯性对结构缝隙中能动性的压制形成系统性变革阻滞。在理论层面建构了破“五唯”改革困境的系统解释模型,也在方法论层面为教育研究提供了知识整合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五唯” 实践困境 系统性文献综述 理论框架 科研评价制度
原文传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支持可持续设计本土化发展?——基于国内核心期刊的系统性文献综述
20
作者 董婧儒 高俊虹 《设计》 2024年第7期80-83,共4页
系统综述与分析可持续设计本土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支持可持续设计本土化发展的关键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可持续设计中的应用等问题以准确把握可持续设计的本土化发展路径,构建可持续设计话语权。运用PRISMA方法,以中国知网、... 系统综述与分析可持续设计本土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支持可持续设计本土化发展的关键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可持续设计中的应用等问题以准确把握可持续设计的本土化发展路径,构建可持续设计话语权。运用PRISMA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百度学术收集的259篇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发现可持续设计本土化发展始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在整体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且在物质、制度、精神3个层面展现出可持续设计特质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支撑和资源,并为建立可持续设计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可持续设计 系统性文献综述 本土化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