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任务图式对文章修改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黄洁华 莫雷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7-170,共4页
本研究探讨任务图式对文章修改的影响。高低水平的作者先完成一个写作任务 ,再修改文章的初稿。修改时 ,实验组学生先接受关于正确修改的任务图式指导 ,控制组学生则直接进行修改。实验结果表明 ,任务图式指导有明显的主效应 ,高低水平... 本研究探讨任务图式对文章修改的影响。高低水平的作者先完成一个写作任务 ,再修改文章的初稿。修改时 ,实验组学生先接受关于正确修改的任务图式指导 ,控制组学生则直接进行修改。实验结果表明 ,任务图式指导有明显的主效应 ,高低水平作者均提高了对字面错误与意义错误的正确修改 ,而水平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意义错误的修改上。本研究还分析了任务图式指导对修改的字数 (包括改变意义与保留意义的字数 )、修改的句法水平 (包括字、词和句子 )以及修改的方式 (包括插入、替换、删除和移动句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图式 文章修改 字面错误 意义错误 句法 修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章修改的个体差异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洁华 莫雷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5期114-118,共5页
实验研究表明 ,写作能力的差异反映了修改能力的差异 ,在修改中 ,高水平作者比低水平作者发现并修改更多的意义错误 ,而在修改字面错误时两者没有差异 ;同时无论高水平作者或低水平作者 ,修改别人文章的成绩都好于修改自己文章的成绩 。
关键词 文章修改 个体差异 字面错误 意义错误 写作能力 修改能力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写作教学法探讨——文章修改互动方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邓志勇 《外语与翻译》 2002年第4期73-79,共7页
本研究试图验证写作教学的互动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的基本假设是:如果学过这种写作方法的学生在文章修改过程运用它,他们会比没有学过该互动方法的学生修改出更好的文章。实验表明,实验组作的宏观性层次上的变化大大多于控制组。通过... 本研究试图验证写作教学的互动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的基本假设是:如果学过这种写作方法的学生在文章修改过程运用它,他们会比没有学过该互动方法的学生修改出更好的文章。实验表明,实验组作的宏观性层次上的变化大大多于控制组。通过诸如整体性评估、图尔明分析和终止性单位等一系列手段获得的数据表明,实验组修改的文章比控制组的内容更丰富,更有说服力,这证明了该假设是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写作教学 文章修改 写作方法 互动 宏观性 说服力 层次 基本假设 内容 丰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章修改五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姜秀琴 《语文教学之友》 2009年第5期44-45,共2页
有人说,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将《石头记》定稿;美国作家海明威写《永别了,武器》,光最后一页就修改了30多遍。考试时一学生将命题作文“我的母亲”错看成“我的母校”,离交卷还有5分钟时... 有人说,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将《石头记》定稿;美国作家海明威写《永别了,武器》,光最后一页就修改了30多遍。考试时一学生将命题作文“我的母亲”错看成“我的母校”,离交卷还有5分钟时才发现这一失误,联系老师平时所提出的修改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修改 命题作文 《石头记》 美国作家 曹雪芹 海明威 批阅 母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毛泽东的新闻文章修改艺术
5
作者 杨文忠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5期122-126,共5页
谈毛泽东的新闻文章修改艺术杨文忠众所周知,毛泽东在文章修改方面为人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是他修改文章的根本目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是他修改文章的一贯态度,画龙点睛、点铁成金、锦上添花是... 谈毛泽东的新闻文章修改艺术杨文忠众所周知,毛泽东在文章修改方面为人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是他修改文章的根本目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是他修改文章的一贯态度,画龙点睛、点铁成金、锦上添花是他修改文章的主要结果。《毛泽东新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文章修改 国民党 法西斯 新闻 蒋介石 熊式辉 标题 基本观点 生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匡正扶持——中学生文章修改升格示例
6
作者 倪同刚 杨龙盛 《写作(中)》 2002年第Z1期92-94,共3页
一、学生原稿牵挂杨龙盛身处异乡为异客(1)的我,至今所牵挂的(2)是与我一同经历风雨,一同经历岁月沧桑的(3)小河。我怎能不牵挂他(4),因为有了他,我才能够伴随鱼儿淘米,伴着微波遨游,伴着飞雪滑冰……我如何能不牵挂他?牵挂他的清澈,那... 一、学生原稿牵挂杨龙盛身处异乡为异客(1)的我,至今所牵挂的(2)是与我一同经历风雨,一同经历岁月沧桑的(3)小河。我怎能不牵挂他(4),因为有了他,我才能够伴随鱼儿淘米,伴着微波遨游,伴着飞雪滑冰……我如何能不牵挂他?牵挂他的清澈,那时他已成为我的亲密伙伴。现在他能淘米吗?他能遨游吗?他能滑冰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来水 升格 地下水 滑冰 示例 清澈 文章修改 母亲河 故乡 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在EFL写作教学中文章修改阶段的运用
7
作者 雷旭辉 《湘南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03-106,共4页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交互活动就显得非常重要,写作课也不例外。作文修改的意义在于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兴趣,在学生参与中实现教学目的,具体修改时应注意从内容、语言、话篇以及修...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交互活动就显得非常重要,写作课也不例外。作文修改的意义在于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兴趣,在学生参与中实现教学目的,具体修改时应注意从内容、语言、话篇以及修辞上进行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L写作教学 文章修改 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章修改过程面面观
8
作者 张炼强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00年第10期38-39,共2页
文章的修改过程存在于写作过程之中,也存在于之前打腹稿的过程之中。打腹稿是一种构思活动,考虑要写的内容,必定有所取舍和增删。这也是一种修改。文章的修改,贯穿从打腹稿到行文定稿的写作全过程。当然,定稿之后,还可以进行修改,或者... 文章的修改过程存在于写作过程之中,也存在于之前打腹稿的过程之中。打腹稿是一种构思活动,考虑要写的内容,必定有所取舍和增删。这也是一种修改。文章的修改,贯穿从打腹稿到行文定稿的写作全过程。当然,定稿之后,还可以进行修改,或者是作者自己修改,或者是别人来修改。早已广为流传的名家名篇,重新发表时(如收入文集或选入课本时),个别地方被一再修改,也并非罕见的事。一篇文章的修改过程同一篇文章的“存活”的时间相始终。写文章不加点,一挥而就,是不符合写作常规的,写作者不会不受到文章的修改过程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修改 进行修改 语言表达形式 写作者 思想内容 写作过程 全过程 文章 并非罕见 过程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彪的文章修改观及现代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广顺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5年第8期41-42,共2页
写作能力的培养既靠写作,也靠修改。我国古代的写作教学,很重视作文修改,这里我想谈谈我国明末清初著名语文教学法家唐彪在他的著作《家塾教学法》——我国第一部以“教学法”命名的语文教育专著中对文章修改的论述。
关键词 唐彪 文章修改 写作教学 中学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舍的文章修改观——老舍的写作观研究之二 被引量:2
10
作者 邱仕华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41-43,40,共4页
老舍在文章修改方面,提出了追求和谐、自然、真情、纯净规范的修改原则,并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修改方法。了解、研究这些原则和方法,对于研究老舍的性格,对于研究老舍的创作,对于写作的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老舍 文章修改 原则 方法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年湖北省潜江市中考试题:文章修改
11
作者 邓绍雄 刘谦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1年第10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中考试题 潜江市 湖北省 大萝卜 2001年 井水 文章修改 水浸泡 疑问句 小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文章修改中的语感培养
12
作者 顾卫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1年第3期144-145,共2页
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学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力面的语感能力”。新课标则明确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学... 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学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力面的语感能力”。新课标则明确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感质量和语感品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先后有四次提到“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感培养 文章修改 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 训练语感 语文能力 文学语言 语感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文章修改
13
作者 陈巧英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2期36-38,共3页
缝制衣服,切忌修改。长了宽了,裁减去一段还勉强凑合,比例不合或是小了,则越改越糟。文章的修改不同于衣裳的修改。从确定论题、酝酿构思、编写写作提纲,到成稿后的润色,每个写作环节都需要仔细修改斟酌。文章修改体现着创作者严谨的工... 缝制衣服,切忌修改。长了宽了,裁减去一段还勉强凑合,比例不合或是小了,则越改越糟。文章的修改不同于衣裳的修改。从确定论题、酝酿构思、编写写作提纲,到成稿后的润色,每个写作环节都需要仔细修改斟酌。文章修改体现着创作者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的苦吟诗人贾岛,相传他骑驴访李凝居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推"与"敲"何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修改 托尔斯泰 红楼梦 写作 闲情偶寄 苦吟诗人 语言 工作作风 确定论 工作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章修改与话语衔接
14
作者 史铁强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9-90,共2页
一、增补1.添加句子,疏通意脉。修改文章,要跳出单个句子的限制,站在话语的高度,看行文是否连贯自然,意脉是否畅通。若有表意含糊,前后脱节等现象,就要考虑增补适当的语句。2.增加词组,转折过渡。当话语在所述事件的时间、地点。
关键词 文章修改 意义中心 话语构成 意脉 句子 衔接 增补 连贯 表意 语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分析文章修改十二查
15
作者 肖谏诚 《统计与决策》 1986年第5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统计分析 文章修改 巴东县 观点 用词 标题 准确 突出 中心 紧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章修改一法:掐头去尾法
16
作者 老卜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1998年第1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文章修改 掐头去尾法 写作 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章修改与话语衔接
17
作者 史铁强 《外国语文》 1989年第3期9-14,共6页
凡写文章,总要进行修改,即便是已经发表了的作品,在收进集子或再版时,作者也还要改了再改。那么,文章修改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应该这样写,不能那样写,这里要删去,那里要增添呢?本文试从连贯话语的角度,用苏联名作家修改作品的实例,探讨... 凡写文章,总要进行修改,即便是已经发表了的作品,在收进集子或再版时,作者也还要改了再改。那么,文章修改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应该这样写,不能那样写,这里要删去,那里要增添呢?本文试从连贯话语的角度,用苏联名作家修改作品的实例,探讨文章修改与话语衔接的关系,从语言大师的改笔中学习运用语言的技巧。下面我们就按照文章修改的几种形式逐一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修改 连贯话语 连接词 衔接 句子 原文 自然段 修改作品 不连贯 运用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章修改论——文章丛谈之一
18
作者 牛宝彤 《殷都学刊》 1988年第4期45-51,共7页
一提起修改,往往会被认为指的是修改文章的错误,改掉文章的毛病。其实这是一种狭义的理解。从广义方面理解,修改包括肯定和保留原稿正确的部分,否定和改动原稿不正确或不完善的部分,有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的含义。修改是写作的“第五道工序... 一提起修改,往往会被认为指的是修改文章的错误,改掉文章的毛病。其实这是一种狭义的理解。从广义方面理解,修改包括肯定和保留原稿正确的部分,否定和改动原稿不正确或不完善的部分,有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的含义。修改是写作的“第五道工序”,是写作过程最后的完成阶段,文章通过修改就要脱稿了,哪些要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修改 写作过程 完成阶段 原稿 欧阳修 《读书作文谱》 鲁迅 作家 文章 吕叔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章修改——作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19
作者 夏云龙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06年第8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文章修改 作文教学 自我修改 学生 老师 师生 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章修改题”解析
20
作者 周俊根 《写作(中)》 2005年第24期34-35,共2页
[考点透视]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 的。修改是写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初 中写作训练的基本要求,也是养成良好 的写作习惯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课 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 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 [考点透视]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 的。修改是写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初 中写作训练的基本要求,也是养成良好 的写作习惯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课 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 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 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养成修改自 已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 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 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所以,近年来 文章综合修改受到命题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修改 词语 语言 作文教学 精心设计 句式 标点 解析 试题 语文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