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文学与政治的百年论争看如何建设“文艺政治学” 被引量:2
1
作者 祁志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9-155,共7页
文学作为观念的艺术,既是形式的,又是有内容的;既是自律的,又是他律的;既是独立自足的,又是有社会联系的。在处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上,应该既反对"文艺即政治"的偏见,也反对"文艺非政治"的纯文学观。伟大的文学应当... 文学作为观念的艺术,既是形式的,又是有内容的;既是自律的,又是他律的;既是独立自足的,又是有社会联系的。在处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上,应该既反对"文艺即政治"的偏见,也反对"文艺非政治"的纯文学观。伟大的文学应当承载崇高的政治主题,但文学不应表现"坏政治"乃至"小政治",而应与"好政治"结缘。文学应当拥有创作自由、守护自身的审美特性,否定文学审美特性的反本质主义文学观是似是而非的,断不可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政治 文艺政治学 《文学政治学的创构——百年来文学与政治关系论争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文艺政治学的创立 被引量:1
2
作者 阎国忠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27-32,共6页
文艺政治学,应该说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是联系在一起的,不存在一个绝对的、不可以逾越的鸿沟。无论任何时代,在政治生活中,没有文艺的渲染和鼓噪是不可想象的;同样,在文艺活动中,没有政治的介入和干预也是不可想象的... 文艺政治学,应该说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是联系在一起的,不存在一个绝对的、不可以逾越的鸿沟。无论任何时代,在政治生活中,没有文艺的渲染和鼓噪是不可想象的;同样,在文艺活动中,没有政治的介入和干预也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所谓要求在文艺中"去政治化",完全是不现实的、虚伪的。毛泽东的文艺政治学的学术价值就在于回应了现实生活的需求,从活生生的现实中,而不是从纯粹的学理上对文艺与政治关系做了科学的系统的回答,创建了一门新的学科——文艺政治学,为它确立了基本的范畴、命题和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文艺政治 文艺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乌托邦”:马尔库塞的文艺政治学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仁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83-86,共4页
马尔库塞沿着马克思社会批判的思路 ,认为发达工业时代的晚期资本主义是一种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 ,科技理性的控制和压抑使得人的精神的奴役和不自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要冲破这种单向度的社会 ,实现人的解放 ,观念变革迫在眉睫。... 马尔库塞沿着马克思社会批判的思路 ,认为发达工业时代的晚期资本主义是一种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 ,科技理性的控制和压抑使得人的精神的奴役和不自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要冲破这种单向度的社会 ,实现人的解放 ,观念变革迫在眉睫。因此 ,审美之维作为拯救世界的最后力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批判 乌托邦 新感性 文艺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政治学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结尾方式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闫冰 曹培强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36-38,47,共4页
文艺政治学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蕴,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文艺政治学视阈下,择取音乐、文学、绘画、表演等作品形式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结尾,在实践基础上,总结须要注意的问题,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文艺政治学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蕴,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文艺政治学视阈下,择取音乐、文学、绘画、表演等作品形式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结尾,在实践基础上,总结须要注意的问题,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感染力、生动性和实效性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政治学 高校 思政政治教育 教学结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乌托邦”:马尔库塞的文艺政治学
5
作者 赵仁伟 《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 2003年第2期47-50,共4页
马尔库塞沿着马克思社会批判的思路,认为发达工业时代的晚期资本主义是一种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科技理性的控制和压抑使得人的精神的奴役和不自由达到了前所末有的程度。而要冲破这种单向度的社会,实现人的解放,观念变革迫在眉睫。... 马尔库塞沿着马克思社会批判的思路,认为发达工业时代的晚期资本主义是一种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科技理性的控制和压抑使得人的精神的奴役和不自由达到了前所末有的程度。而要冲破这种单向度的社会,实现人的解放,观念变革迫在眉睫。因此,审美之维作为拯救世界的最后力量;而艺术以其对现实世界的对抗和否定扮演着重要的改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库塞 文艺政治学 审美 晚期资本主义 艺术 政治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学化政治乌托邦的幻灭和启示──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政治学 被引量:3
6
作者 曾永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7-64,共8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发达资本主义的政治场中进行美学和文艺学思维,把文化问题凸现于革命的前台,从审美中寻求社会解放的道路,确是一种特殊的文艺政治学。这种极其政治化的美学和文艺学,在马克思早已超越了席勒美学神话的地方又退到席...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发达资本主义的政治场中进行美学和文艺学思维,把文化问题凸现于革命的前台,从审美中寻求社会解放的道路,确是一种特殊的文艺政治学。这种极其政治化的美学和文艺学,在马克思早已超越了席勒美学神话的地方又退到席勒,把马克思主义及其美学乌托邦化。终因对现实的改造无能为力而走向幻灭。在中国当前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可以从建立科学的文艺政治学、重视大众文化和通俗文艺、加强文艺需要和功能研究等方面得到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文艺政治学 文化革命乌托邦化 大众文化 需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文艺政治学初论 被引量:1
7
作者 阎国忠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8,共5页
关键词 文艺政治学 邓小平文艺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艺 毛泽东文艺思想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新人 文艺美学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文艺问题 文艺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福全 曹培强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21-125,共5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有着其发展历史和独特语境。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学视阈下探索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对当前思想政治课建设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有着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着独特... 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有着其发展历史和独特语境。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学视阈下探索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对当前思想政治课建设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有着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着独特的政治意蕴,可以从文艺审美视角呈现和探索其政治性;而文艺的表达形式和意境同样离不开其社会性和政治性。因此,从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学视角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是现实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学不断发展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文艺政治学 文艺政治 思想政治理论课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政治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启示
9
作者 曹培强 王福全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7年第4期22-25,34,共5页
文艺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和文艺关系的学问,有其发展的历程和语境。在文艺政治学视阈下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其独特的政治性,可以从文艺学视角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艺术... 文艺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和文艺关系的学问,有其发展的历程和语境。在文艺政治学视阈下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其独特的政治性,可以从文艺学视角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艺术;文艺作为一种独特的表达形式,渗透着社会历史性和政治性的意蕴和内涵。在文艺政治学视阈下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创新路径是深化改革和提升教育实效性的需要,也是文艺政治学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政治学 文艺政治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邓小平文艺政治学札记 被引量:2
10
作者 阎国忠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3-25,共3页
学习邓小平文艺政治学札记阎国忠一邓小平同志在文艺方面著述不多,但十分重要,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用以指导我国文艺活动的重要文献。邓小平同志讨论文艺是从政治出发的,政治是他有关文艺论述的逻辑起点,他的文艺思想可以称之为文... 学习邓小平文艺政治学札记阎国忠一邓小平同志在文艺方面著述不多,但十分重要,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用以指导我国文艺活动的重要文献。邓小平同志讨论文艺是从政治出发的,政治是他有关文艺论述的逻辑起点,他的文艺思想可以称之为文艺政治学。文艺政治学与文艺社会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政治学 邓小平 发展生产力 文艺 社会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阶级斗争 文艺政治 政治功能 社会生活
原文传递
“文学再政治化”的理论探索与建构——读曾永成《文艺政治学引论》
11
作者 刘锋杰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72,共8页
就当代文论的发展而言,曾永成于1995年出版的《文艺政治学引论》是一本以马克思主义文论为基础的具有自觉的学科意识与体系意识的著作,其独特的贡献就是明确提出了“文艺政治学”的学科概念,并对这个概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使得... 就当代文论的发展而言,曾永成于1995年出版的《文艺政治学引论》是一本以马克思主义文论为基础的具有自觉的学科意识与体系意识的著作,其独特的贡献就是明确提出了“文艺政治学”的学科概念,并对这个概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使得“文艺政治学”这个学科开始以独立的面貌出现在文论界。在此,我们将讨论曾永成所建构的文艺政治学的基本思想内容,并期望在他的基础上有所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政治学 政治 引论 马克思主义文论 文学 当代文论 学科意识 学科概念
原文传递
邓小平文艺政治学初论
12
作者 阎国忠 《南方文坛》 1996年第1期43-45,共3页
(一)政治作为基本的出发点 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艺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它与人的生存是贯通在一起的。从最简单的物质生产到最高级的精神生活,从一般的经济交往到政治、宗教、伦理等专门的意识形态领域,无不与文艺紧密相关。因此,... (一)政治作为基本的出发点 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艺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它与人的生存是贯通在一起的。从最简单的物质生产到最高级的精神生活,从一般的经济交往到政治、宗教、伦理等专门的意识形态领域,无不与文艺紧密相关。因此,现代的文艺学便不再拘守在文艺自身的若干概念上,而旁衍到其它许多学科中,产生了所谓的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文艺美学,以及文艺政治学等等。文艺学的这些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政治学 邓小平文艺思想 毛泽东文艺思想 文艺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马克思主义 文艺美学 文艺心理学 文艺社会学 文艺政治
原文传递
毛泽东:文艺政治学的创立
13
《新华文摘》 2009年第19期163-163,共1页
阎国忠在《汕头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撰文指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音乐工作者的谈话》等著述中对文艺政治学做了最为经典的表述。毛泽东阐释和确立了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观念,科学地... 阎国忠在《汕头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撰文指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音乐工作者的谈话》等著述中对文艺政治学做了最为经典的表述。毛泽东阐释和确立了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观念,科学地论证了政治与文艺的关系。文化和文艺只有在成为政治的组成部分,成为革命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的条件下,才能真正介入到经济和政治的斗争中。因为这个原因,政治总是处于主导的决定的地位,而文化和文艺则处于从属的地位。文化和文艺与政治之所以是这种关系,并不取决于人们自己,而是取决于社会生活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政治学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新民主主义论》 历史唯物主义 音乐工作者 大学学报 政治观念
原文传递
浅论邓小平文艺思想的逻辑起点
14
作者 许婉璞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16-18,共3页
从历史的角度看,邓小平文艺思想是马克思文艺思想发展的新阶段。从逻辑的角度看,邓小平文艺思想以政治为起点。
关键词 邓小平文艺思想 马克思文艺思想 文艺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也要讲政治──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新话题 被引量:1
15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36-139,共4页
文艺也要讲政治──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新话题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高级干部要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多次反复强调,高级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在政治问题上必须头脑清醒。同时... 文艺也要讲政治──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新话题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高级干部要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多次反复强调,高级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在政治问题上必须头脑清醒。同时强调指出,这里所说的政治,包括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讲政治 文艺政治 文艺政治学 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 文艺 文艺工作者 领导干部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为人民服务
原文传递
Quentin Skinner's "Rhetorical Turn" and the Chances for Political Thought
16
作者 Karl Palonen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3年第1期9-22,共14页
Quentin Skinner's work since his turn to rhetoric has not been extensively discussed. My thesis is that with this turn Skinner has invented another novelty in the study of political thought, by including the analysis... Quentin Skinner's work since his turn to rhetoric has not been extensively discussed. My thesis is that with this turn Skinner has invented another novelty in the study of political thought, by including the analysis of the rhetoric of debating pro et contra among political agents as sources of political thought. The exemplary institution for such debates is the Westminster Parliament, and Skinner extends the analysis of the rhetorical culture of English Renaissance to studies on parliamentary debates. Here I am first comparing Skinner's The Foundations of Modern Political Thought and Reason and Rhetoric in the Philosophy of Hobbes in their relationship to rhetoric. Subsequently I discuss Skinner's comments on English parliamentary debates, including his recommendation to read Hobbes's Leviathan "as a speech in Parliament." Reason and Rhetoric has inspired valuable studies on English Renaissance political rhetoric, shortly discussed here.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tinct parliamentary variety of deliberative rhetoric, I refer to the formation of a specific parliamentary procedure and to procedural tracts from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century Westminster, which among others create a parliamentary vocabulary and rules for conducting and regulating parliamentary debates. The parliamentary procedure institutionalizes the principle of in utramque partem disputare, central in Skinner's rhetorical studies. By this manner we can re-activate the link between political thought and parliamentary studies as well as explicate a dissensual alternative to Jiirgen Habermas's views on the political thought studies and parliamentary deb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ntin Skinner political thought rhetorical studies English Renaissance rhetoric parliamentary rhetoric parliamentary proced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董学文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56,共10页
一、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能“绕开”列宁 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列宁的文艺思想遭到了解构性的扭曲。在某些人的眼中,列宁文艺思想偏离了马克思主义轨道,成了“文艺政治学”或“文艺党性学”的代名词。尤其是在那些为文化自由... 一、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能“绕开”列宁 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列宁的文艺思想遭到了解构性的扭曲。在某些人的眼中,列宁文艺思想偏离了马克思主义轨道,成了“文艺政治学”或“文艺党性学”的代名词。尤其是在那些为文化自由主义吹嘘和辩护的学者那里,列宁的文艺思想几乎成了令他们“恼怒”和“恐惧”的东西,20世纪元产阶级文艺实践偏颇与过失的原因,都加到了列宁的头上。这是不公正的,也是不符合事实的。我们有必要还原列宁文艺思想的本来面貌。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研究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列宁文艺思想在当今世界又重新产生明显影响的呼应性需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有责任把列宁的文艺思想融入当代问题意识的探讨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列宁 文艺理论研究 文艺政治学 自由主义 “恐惧” 文艺实践
原文传递
诗人、翻译家胡风——七月学人翻译研究之四
18
作者 桂清扬 《东方翻译》 2016年第1期37-43,83,共8页
本文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出发,探讨了胡风以"主观战斗精神"为主要特征的文艺理论的学术价值,研究了胡风理论对七月派的形成、对胡风等翻译家在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中所扮演角色的影响,同时从文艺政治学和翻译政治学角度论证... 本文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出发,探讨了胡风以"主观战斗精神"为主要特征的文艺理论的学术价值,研究了胡风理论对七月派的形成、对胡风等翻译家在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中所扮演角色的影响,同时从文艺政治学和翻译政治学角度论证了政治对文学和翻译的严重干预,从而进一步突显胡风作为文艺理论家、"第一义的诗人"和翻译家的人格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翻译家 胡风 诗人 外国文学经典 文艺政治学 文艺理论家 “七月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