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现场实测的圆截面结构升力系数和斯托罗哈数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磊 璩华云 +2 位作者 邹良浩 梁枢果 陈凯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88,共11页
为了研究圆截面细柔结构在高雷诺数下的升力系数和斯托罗哈数,对一座210 m高的混凝土烟囱进行了风压、风速现场实测。在该实测数据的基础上,统计总结已有现场实测结果,研究不同实测结果差异显著的原因,分析不同雷诺数和湍流度下升力系... 为了研究圆截面细柔结构在高雷诺数下的升力系数和斯托罗哈数,对一座210 m高的混凝土烟囱进行了风压、风速现场实测。在该实测数据的基础上,统计总结已有现场实测结果,研究不同实测结果差异显著的原因,分析不同雷诺数和湍流度下升力系数和斯托罗哈数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升力系数计算式。研究结果表明,在跨临界雷诺数范围内,湍流度引起的升力系数在数值上近似是纵向湍流度的40%,漩涡脱落升力系数随着雷诺数的增大依次呈稳定、增大、减小再稳定的变化趋势,而斯托罗哈数主要集中在0.22附近,不随雷诺数和湍流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截面细柔结构 升力系 斯托罗哈数 现场实测 气动参 雷诺效应
原文传递
风向角对线形布置双方柱斯托罗哈数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小兵 姜会民 +2 位作者 吴倩云 孙亚松 杨群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19,共9页
在实际工程中,线形布置双方柱结构的来流风向具有不确定性。为准确掌握线形布置双方柱的气动特性随风向角的变化规律,通过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获得了多个不同风向角(风向角α的变化范围为0°~90°,变化步长为5°)下线形布... 在实际工程中,线形布置双方柱结构的来流风向具有不确定性。为准确掌握线形布置双方柱的气动特性随风向角的变化规律,通过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获得了多个不同风向角(风向角α的变化范围为0°~90°,变化步长为5°)下线形布置双方柱在不同间距比(双方柱的中心距与单方柱的边长之比L/D的变化范围为1.2~8)时的气动力系数时程,分析了升力系数时程的幅值谱,研究了风向角对线形布置双方柱斯托罗哈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线形布置双方柱的斯托罗哈数按风向角可分为四类,即α=0°(串列布置)、0°<α≤35°、35°<α<80°和80°≤α≤90°;α=0°时,双方柱的斯托罗哈数变化不大,整体较单方柱的值小;0°<α≤35°时和35°<α<80°时,双方柱的斯托罗哈数分别在临界间距比2≤L/D≤3和1.8≤L/D≤2时发生跳跃,发生跳跃后表现出显著的放大效应;80°≤α≤90°时,双方柱的斯托罗哈数在1.2≤L/D≤1.4时较单方柱的值小,在1.4<L/D<3时规律不明显,在3≤L/D≤8时与单方柱的值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形布置双方柱 风向角 间距比 风洞试验 旋涡脱落特性 斯托罗哈数
原文传递
直径30cm圆柱的气动力参数和绕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沈国辉 姚剑锋 +2 位作者 郭勇 邢月龙 楼文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28,共7页
为研究光滑圆柱的气动力系数和绕流特性,在均匀流中进行不同风速下的测压风洞试验,试验获得了阻力系数、升力系数、表面风压分布、风压相关性系数、斯托罗哈数等随雷诺数的变化特征,并将试验结果与以往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升力系数... 为研究光滑圆柱的气动力系数和绕流特性,在均匀流中进行不同风速下的测压风洞试验,试验获得了阻力系数、升力系数、表面风压分布、风压相关性系数、斯托罗哈数等随雷诺数的变化特征,并将试验结果与以往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升力系数的脉动值大于阻力系数的脉动值,说明涡脱造成的横风向激励比顺风向紊流激励剧烈;雷诺数位于临界区域时,圆柱表面风压分布呈现出对称-不对称-对称的变化过程,反映了由层流分离转化为湍流分离的全过程;在雷诺数为352000时呈现一侧为层流分离、另一侧为湍流分离的临界流态,风压呈现出左右不对称的单边泡形式;获得层流分离和湍流分离时的表面风压相关性分布特征,层流分离时圆柱同一侧的风压测点均呈较强的正相关,而湍流分离时在分离点前的区域相关性较强,分离点之后的区域相关性较弱;层流分离的升力系数谱有显著的峰值,表明尾流是规则的漩涡脱落,而湍流分离的升力系数谱没有明显峰值,表明尾流是随机的漩涡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 风洞试验 气动力气 风压分布 斯托罗哈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止方柱和圆柱绕流的二维数值分析 被引量:35
4
作者 毕继红 余化军 任洪鹏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41-45,共5页
运用流体计算软件CFX模拟了静止方柱和圆柱在不同雷诺数条件下(层流区、亚临界区、超临界区)的绕流问题.采用层流和SST湍流模型,基于二维纳维斯-斯托克斯方程(N-S方程),计算得到了相应的绕流参数:斯托罗哈数St和阻力系数Cd.将绕流参数... 运用流体计算软件CFX模拟了静止方柱和圆柱在不同雷诺数条件下(层流区、亚临界区、超临界区)的绕流问题.采用层流和SST湍流模型,基于二维纳维斯-斯托克斯方程(N-S方程),计算得到了相应的绕流参数:斯托罗哈数St和阻力系数Cd.将绕流参数与现有文献的绕流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数值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分析了雷诺数Re对绕流参数的影响,获得了方柱和圆柱的St、Cd随Re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比方柱和圆柱的绕流参数,发现较大雷诺数时方柱的斯托罗哈数远低于圆柱的斯托罗哈数,但同时其阻力系数却高于圆柱的阻力系数,而在圆柱绕流中明显存在的阻力危机现象在方柱绕流中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 阻力系 斯托罗哈数 阻力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横向风振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5
作者 韩玉栋 王云燕 +4 位作者 王向珍 周巍 曲江泉 陈娜 李洪艳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56-258,共3页
介绍了由旋涡脱落理论计算横风向风振效应的原理,对雷诺数和斯托罗哈数这两个影响横向风振效应的重要系数作了详细阐述,并对《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中的横向风振系数进行分析,提出了对此部分的理解。
关键词 风荷载 横向风振 旋涡脱落 雷诺 斯托罗哈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倒角半径下方柱绕流的数值模拟及水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杜明倩 毛海英 李宇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7-142,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倒角半径对方柱绕流特性的影响,采用有限体积法,模拟了雷诺数Re为22 500、倒角半径为0.1D(D为方柱边长的长度)、0.2D和0.3D时方柱的绕流过程。方柱近壁面采用增强壁面函数,模型采用SST k–?湍流模型。根据模拟结果给出了不... 为了研究不同倒角半径对方柱绕流特性的影响,采用有限体积法,模拟了雷诺数Re为22 500、倒角半径为0.1D(D为方柱边长的长度)、0.2D和0.3D时方柱的绕流过程。方柱近壁面采用增强壁面函数,模型采用SST k–?湍流模型。根据模拟结果给出了不同倒角半径下方柱的流场涡量图以及阻力系数Cd和升力系数Cl;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法得到斯托罗哈数St。结果表明,倒角半径的增加改变了方柱的分离点,使得尾流区长度增加,旋涡尺度减小;Cd和Cl的振动幅值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倒角半径为0.1D和0.2D时方柱受力较小,不存在倒角时方柱受力较大,倒角半径为0.3D时方柱受力最大;随着倒角半径的增加,柱体截面形式越接近圆形,斯托罗哈数逐渐增大,漩涡脱落频率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柱绕流 倒角半径 升力、阻力系 漩涡脱落形态 斯托罗哈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桁拱肋三分力系数及涡振性能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严乃杰 李永乐 +1 位作者 瞿国钊 汪斌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2-107,共6页
以国内某大跨度公路钢桁拱桥为研究背景,对钢桁拱肋静力风荷载及涡振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测试了该桥1/4跨、1/2跨处拱肋截面三分力系数及其涡振性能,研究了三分力系数沿拱肋高度的变化规律;基于试验结果,推导了阻力... 以国内某大跨度公路钢桁拱桥为研究背景,对钢桁拱肋静力风荷载及涡振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测试了该桥1/4跨、1/2跨处拱肋截面三分力系数及其涡振性能,研究了三分力系数沿拱肋高度的变化规律;基于试验结果,推导了阻力系数沿拱肋高度变化的经验公式,计算了1/4跨、1/2跨处拱肋截面的斯托罗哈数。结果表明:钢桁拱肋的三分力系数受风攻角影响较小,其中升力系数、升力矩系数基本不随高度变化,阻力系数沿高度的变化规律可近似使用指数函数描述;钢桁拱肋的涡振性能良好,不同风攻角下的斯托罗哈数均较小、涡振发生风速较高,涡振性能受阻尼比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拱肋 风洞试验 三分力系 静力风荷载 涡振性能 斯托罗哈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倒角半径方柱绕流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志超 杨汉彬 《四川建筑》 2019年第5期122-125,共4页
为探究不同倒角半径下方柱绕流的特点和流场特性,文章基于CFD软件对单方柱和倒角半径为0.15D、0.25D和0.35D的方柱绕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方柱加倒角后,阻力系数会减小,升力系数先减小后增大但始终小于方柱的升力系数;随着... 为探究不同倒角半径下方柱绕流的特点和流场特性,文章基于CFD软件对单方柱和倒角半径为0.15D、0.25D和0.35D的方柱绕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方柱加倒角后,阻力系数会减小,升力系数先减小后增大但始终小于方柱的升力系数;随着倒角半径的增大,方柱的斯托罗哈数也逐渐增大,旋涡脱落频率加快;带倒角的方柱会出现胞体结构,呈现明显的三维特性,旋涡脱落的相关性较弱;方柱具有固定的分离点,而带倒角的方柱分离点不固定且相对方柱更加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角半径 升力、阻力系 斯托罗哈数 旋涡脱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和带圆弧圆柱绕流的二维数值模拟
9
作者 陈立 《四川建筑》 2020年第1期196-199,共4页
文章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中的SST k-ω湍流模型在雷诺数为6.8×10^4的条件下对圆柱和带圆弧圆柱的绕流情况进行二维数值模拟。首先计算了圆柱的阻力力系数与斯托罗哈数并与参考文献进行对比,以保证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的正... 文章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中的SST k-ω湍流模型在雷诺数为6.8×10^4的条件下对圆柱和带圆弧圆柱的绕流情况进行二维数值模拟。首先计算了圆柱的阻力力系数与斯托罗哈数并与参考文献进行对比,以保证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的正确性。之后对不同角度下的带圆弧圆柱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绕流流线图、升力系数、阻力系数、斯托罗哈数、驰振力系数,并与圆柱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角度下,带圆弧圆柱的模拟结果与圆柱相比差异明显;带圆弧圆柱的驰振力系数存在小于零的区域,有发生驰振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模拟 气动力 斯托罗哈数 驰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网格的椭圆柱绕流气动力干扰效应分析
10
作者 刘嘉豪 《四川建筑》 2024年第2期170-171,共2页
采用ICEM软件,基于结构化网格与非结构化网格的混合网格,运用FLUENT平台,对特征参数为α=90°、AR=0.25单椭圆柱进行气动力干扰效应研究,并将模拟的结果与文献及全结构化网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混合网格相较于结构化网格的数... 采用ICEM软件,基于结构化网格与非结构化网格的混合网格,运用FLUENT平台,对特征参数为α=90°、AR=0.25单椭圆柱进行气动力干扰效应研究,并将模拟的结果与文献及全结构化网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混合网格相较于结构化网格的数值模拟结果与文献相比偏差稍大,但均在理论结果范围内,因此可应用于计算当中,并可作为不同入流攻角下多椭圆柱绕流提供一种网格划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柱 气动干扰 升阻力系 斯托罗哈数 网格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板对二维矩形风洞试验模型气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郑云飞 刘庆宽 +1 位作者 马文勇 刘小兵 《实验流体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45,共8页
在节段模型风洞试验中,两端设置端板可以有效减小端部效应对风压分布的影响,从而保证气流在模型周围的二维流动,其中端板尺寸是影响端板效果的主要参数。为了明确不同尺寸端板对矩形断面气动特性的影响,以桥梁节段模型中最常见的3种宽高... 在节段模型风洞试验中,两端设置端板可以有效减小端部效应对风压分布的影响,从而保证气流在模型周围的二维流动,其中端板尺寸是影响端板效果的主要参数。为了明确不同尺寸端板对矩形断面气动特性的影响,以桥梁节段模型中最常见的3种宽高比(B/H分别为1、5和10)的二维矩形断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刚性模型测压试验,研究了端板尺寸对各模型的气动力、风压分布和斯托罗哈数St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的端部效应不仅仅对端部附近的风压有影响,对中间位置处风压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设置端板是获得准确试验结果的重要保证;随着断面宽高比(B/H)逐渐增大,端部效应影响的程度和范围逐渐减小;随着端板尺寸的增大,模型背风面风压绝对值逐渐增大并趋向一稳定值;抑制端部效应的最小端板尺寸与结构的风迎角有关,风迎角增大,所需的端板也相应增大;有无端板对斯托罗哈数St也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断面 节段模型 端板 气动力 风压分布 斯托罗哈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列三圆柱的脉动气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小兵 姜会民 +1 位作者 王世博 杨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96-103,共8页
采用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间距下串列三圆柱的脉动气动力特性,并与单圆柱和串列双圆柱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试验雷诺数以及间距比L/D(相邻圆柱中心距与单圆柱的直径之比)分别为3.4×10^(4)和1.212.0。研究结果发现,... 采用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间距下串列三圆柱的脉动气动力特性,并与单圆柱和串列双圆柱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试验雷诺数以及间距比L/D(相邻圆柱中心距与单圆柱的直径之比)分别为3.4×10^(4)和1.212.0。研究结果发现,与串列双圆柱类似,串列三圆柱上游和中游圆柱的临界间距比(L/D)cr=3.54.0。在临界间距比附近,脉动气动力系数突升至最大值。串列三圆柱下游圆柱表现出两个临界间距比,分别为(L/D)cr1=2.02.5和(L/D)cr2=3.54.0。脉动气动力系数在临界间距比(L/D)cr1附近突升至最大值,而在临界间距比(L/D)cr2附近发生突降现象。气动干扰对串列三圆柱斯托罗哈数的影响表现为减小效应,与串列双圆柱相比,这种减小效应在L/D<(L/D)cr时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三圆柱 风洞试验 脉动压力分布 脉动气动力 斯托罗哈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列多圆柱气动力干扰效应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小兵 吴倩云 +2 位作者 姜会民 赵会涛 杨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7-44,共8页
通过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在均匀流场中对比研究了不同数量和不同间距串列多圆柱气动力的干扰效应。串列多圆柱两相邻圆柱的中心距L与圆柱的直径D之比L/D的变化范围为1.2~12.0。圆柱数量的变化范围为1~4。试验的雷诺数为3.4×10^(4... 通过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在均匀流场中对比研究了不同数量和不同间距串列多圆柱气动力的干扰效应。串列多圆柱两相邻圆柱的中心距L与圆柱的直径D之比L/D的变化范围为1.2~12.0。圆柱数量的变化范围为1~4。试验的雷诺数为3.4×10^(4)。试验结果发现:串列多圆柱发生流态切换的临界间距比(L/D)cr为3.5~4.0,在临界间距附近,前两个圆柱的时均阻力系数和脉动升力系数突升,其余圆柱则突降,所有圆柱的斯托罗哈数均突升;气动干扰对串列多圆柱时均阻力系数和斯托罗哈数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减小效应;后方干扰圆柱数量的增加对上游第一个圆柱气动力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前方干扰圆柱数量的增加对下游最后一个圆柱的气动力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多圆柱 气动力系 斯托罗哈数 干扰效应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列三方柱气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小兵 于文文 +2 位作者 吴倩云 陶韬 杨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75-81,97,共8页
为了给实际土木工程中并列三方柱结构的抗风设计提供参考,采用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的方法,测试并研究了并列三方柱的升阻力系数、风压系数及斯托罗哈数随间距的变化规律。三方柱相邻两柱的间距与单方柱边长之比L/D的变化范围为1.2~8.0... 为了给实际土木工程中并列三方柱结构的抗风设计提供参考,采用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的方法,测试并研究了并列三方柱的升阻力系数、风压系数及斯托罗哈数随间距的变化规律。三方柱相邻两柱的间距与单方柱边长之比L/D的变化范围为1.2~8.0。研究结果表明:当1.2≤L/D≤2.0时,由于偏流现象的存在,两侧方柱的气动力不等,中间方柱会受到非0的平均升力作用;当L/D由2.0增加到2.5时,两侧方柱的脉动阻力会出现突升现象;当L/D由3.0增加到3.5时,中间方柱的脉动阻力和三方柱的脉动升力会出现突升现象。并列三方柱的旋涡脱落在1.2≤L/D≤2.0时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在L/D≥2.5时比较明显,且对应的斯托罗哈数大致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列三方柱 风洞试验 升阻力系 斯托罗哈数 风压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角对独柱式变截面钢桥塔气动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刘小兵 姜会民 +1 位作者 于文文 郑怡彤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2-1157,1245,1246,共8页
与竖直等截面桥塔相比,倾斜变截面桥塔在风的作用下往往表现出更为复杂的三维效应。以国内一座拟建的独柱式变梯形截面倾斜钢桥塔为工程背景,通过全桥塔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测试了该桥塔在不同风向角α和倾斜角β下的气动力系数和斯... 与竖直等截面桥塔相比,倾斜变截面桥塔在风的作用下往往表现出更为复杂的三维效应。以国内一座拟建的独柱式变梯形截面倾斜钢桥塔为工程背景,通过全桥塔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测试了该桥塔在不同风向角α和倾斜角β下的气动力系数和斯托罗哈数,研究了倾斜角对其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α=0°(顺桥塔倾斜方向来流)和α=30°左右时,倾斜使桥塔上部截面的气动力减小,下部截面的气动力增大;当α=140°和α=180°(逆桥塔倾斜方向来流)左右时,规律与之相反。倾斜角的增大会使桥塔的旋涡脱落变得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塔 风洞试验 倾斜角 气动力系 斯托罗哈数 三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截面双柱式桥塔抗风性能研究
16
作者 陈振华 向活跃 郭玉佳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8-33,共6页
以实际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串列不规则截面桥塔的抗风性能。在不同风向角或间距比条件下,计算并对比了单个塔柱和双塔柱的气动力系数和斯托罗哈数,分析了双塔柱周围流场的时均压力和时均旋涡流线情况。结果表明:... 以实际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串列不规则截面桥塔的抗风性能。在不同风向角或间距比条件下,计算并对比了单个塔柱和双塔柱的气动力系数和斯托罗哈数,分析了双塔柱周围流场的时均压力和时均旋涡流线情况。结果表明:两个塔柱的阻力系数和斯托罗哈数相比单个塔柱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随着风向角的增大,单个塔柱和上游塔柱的阻力系数为降低趋势,而下游塔柱为上升趋势。斯托罗哈数对风向角和间距比的变化并不敏感。随着间距比增大,上游塔柱的阻力系数增大,逐渐接近单个塔柱。在间距比为4时,两个塔柱的阻力系数发生较大变化,斯托罗哈数达到最小值,此时两柱之间的大旋涡破裂,同时在两塔柱附近出现独立的旋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 桥塔 气动力系 斯托罗哈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流场的方形断面钝体气动性能分析
17
作者 王红艳 隽文烁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4,10,共5页
主要仿真分析基于二维流场的风致振动压电俘能器方形断面钝体的气动力,旨在探究方形断面钝体在不同攻角下的气动特性,为提高风致振动压电俘能器能量采集效率提供参考。首先通过与文献数据对比不同雷诺数下的斯托罗哈数,验证了有限元气... 主要仿真分析基于二维流场的风致振动压电俘能器方形断面钝体的气动力,旨在探究方形断面钝体在不同攻角下的气动特性,为提高风致振动压电俘能器能量采集效率提供参考。首先通过与文献数据对比不同雷诺数下的斯托罗哈数,验证了有限元气动分析方法的正确性;然后分析二维流场中的方形断面钝体在0°~20°攻角下的横向气动力,通过多项式曲线拟合方法得到了气动力经验系数;随后通过对压电俘能器驰振控制方程进行数值求解,研究了风速对俘能器输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攻角为8°时,方形断面钝体的气动力性能最佳。在给定的参数条件下,压电俘能器的起振风速为2.6 m/s,风速6 m/s时,最大电压可达50.95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形断面钝体 雷诺 斯托罗哈数 气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向角对方形断面细长结构气动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岳光强 马文勇 +1 位作者 刘庆宽 刘小兵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6期5-10,共6页
方形断面是土木工程领域高层、高耸结构最常用的断面形状之一,横风向涡激共振是影响该类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通过刚性节段模型测压试验,研究了方形断面结构气动力特性、旋涡脱落频率随风向角的变化规律,得到了该类结构发生涡激共振时... 方形断面是土木工程领域高层、高耸结构最常用的断面形状之一,横风向涡激共振是影响该类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通过刚性节段模型测压试验,研究了方形断面结构气动力特性、旋涡脱落频率随风向角的变化规律,得到了该类结构发生涡激共振时的风速。研究结果表明:风向角影响其旋涡脱落频率,从而影响其涡激共振发生风速。当风向与方形断面迎风向夹角为74°左右时,方形断面发生横风向涡激共振的临界风速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长结构 风洞试验 斯托罗哈数 气动力 涡激振动
原文传递
某高校主楼屋顶权杖结构抗风性能研究
19
作者 远芳 孙晓颖 +1 位作者 李国强 武岳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9-84,共6页
为保障某高校主楼屋顶权杖结构的抗风安全性,对其进行了刚性模型风洞测力试验研究。分析了升、阻力系数及升、阻力矩系数随风速及风向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升力系数均值在0附近,升力系数均方根均在0.1附近,而0°风向角下,阻力系... 为保障某高校主楼屋顶权杖结构的抗风安全性,对其进行了刚性模型风洞测力试验研究。分析了升、阻力系数及升、阻力矩系数随风速及风向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升力系数均值在0附近,升力系数均方根均在0.1附近,而0°风向角下,阻力系数均值的变化范围为1.25-1.41,阻力矩系数均值在0.8附近;90°风向角下,阻力系数均值的变化范围为0.98-1.15,阻力矩系数均值在0.6附近。通过贴砂纸来改变表面粗糙度,探讨了表面粗糙度对横风向振动的影响,发现漩涡脱落频率和斯托罗哈数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减小,说明表面粗糙度会影响漩涡脱落规律,改变漩涡脱落频率,但是升力系数均方根随风速变化较小,未出现突然增大的现象,即未出现涡激共振。此外还研究了缠绕金属线对结构气动特性的影响,发现缠绕金属线对漩涡脱落频率、斯托罗哈数和升力系数均方根的影响不大,说明缠绕金属线没有改善结构气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杖结构 测力风洞试验 气动特性 涡激共振 表面粗糙度 斯托罗哈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