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归灵汤加减治疗新冠后遗症之顽固性神经性皮炎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璐华 王宁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8期1439-1440,共2页
随着近年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激增,其伴随的多系统损害愈发得到关注,在引发咳嗽、胸闷等呼吸系统疾患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肺外症状。笔者于临床诊疗发现多例患者新冠后出现神经性皮炎症状,总结认为其与肺、脾两脏关系密切,临证以古方归... 随着近年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激增,其伴随的多系统损害愈发得到关注,在引发咳嗽、胸闷等呼吸系统疾患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肺外症状。笔者于临床诊疗发现多例患者新冠后出现神经性皮炎症状,总结认为其与肺、脾两脏关系密切,临证以古方归灵汤加减,结合健脾祛湿、清热养血之法可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皮炎 新冠后遗症 归灵汤 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启兰基于燥湿相兼理论治疗新冠后遗症
2
作者 徐田玉 骆倩楠 陈启兰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37-40,共4页
燥湿相兼理论源于新安医学家余国珮的燥湿论,现代的西北燥证等学说皆以此为基础。本次新冠疫情中医普遍认为是一种湿毒疫,但发病季节又多在冬季,陈启兰发现疫情后燥湿相兼的证候临床上更加多发。故本文从溯源、病因病机及证型、分型论... 燥湿相兼理论源于新安医学家余国珮的燥湿论,现代的西北燥证等学说皆以此为基础。本次新冠疫情中医普遍认为是一种湿毒疫,但发病季节又多在冬季,陈启兰发现疫情后燥湿相兼的证候临床上更加多发。故本文从溯源、病因病机及证型、分型论治三方面,并结合陈启兰临证经验,梳理了燥湿相兼理论,并附陈启兰验案一则为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燥湿相兼 新冠后遗症 燥证 湿证 临床经验 陈启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晓灵主任医师治疗新冠后遗症中医临床经验案例
3
作者 张卫华 姚雪 +1 位作者 伊小鹤 胡晓灵 《新疆中医药》 2024年第4期56-59,共4页
新冠疫情肆虐三年余,给全球各国人民带来后遗症的困扰不少,对个人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据报道,目前已经发现超过200种可以影响日常生活功能和活动的长新冠症状,包括身体、心理和认知功能等。胡晓灵主任医师根据新冠后遗症的特点认为:新... 新冠疫情肆虐三年余,给全球各国人民带来后遗症的困扰不少,对个人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据报道,目前已经发现超过200种可以影响日常生活功能和活动的长新冠症状,包括身体、心理和认知功能等。胡晓灵主任医师根据新冠后遗症的特点认为:新冠病毒感染属中医“疫”病范畴,可致机体气血虚弱,久病损伤肺、心、脾、肾等脏腑广泛损伤,不独局限于肺脏,使机体阴阳失衡,脏腑气衰,功能失调,从而临床表现各异。针对于具体病症如新冠感染后虚弱证、新冠重症后低热、新冠后腔隙性脑梗塞、新冠后汗证,胡师辨证论治,采取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后遗症 疫病 中医 临床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忠光运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新冠后遗症的临床经验浅析
4
作者 何扬渺 廖书恒 孙尚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6期74-76,共3页
自新冠疫情以来,新冠感染患者增多,临床中新冠康复期患者常出现心慌心悸、胸闷胸痛的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学习,杨忠光主任医师在临床诊疗中颇有心得。其提出新冠后遗症之胸痹心痛成因复杂,主要与体质、情志、气候等因素相关,并系统... 自新冠疫情以来,新冠感染患者增多,临床中新冠康复期患者常出现心慌心悸、胸闷胸痛的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学习,杨忠光主任医师在临床诊疗中颇有心得。其提出新冠后遗症之胸痹心痛成因复杂,主要与体质、情志、气候等因素相关,并系统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因三大类,此病以痰浊闭阻、气阴亏损为主要病机,运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治之,以补泻兼施为治疗大法,功可除湿宣痹、宽胸理气,临床常获奇效。文章就杨忠光主任运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新冠后遗症胸痹心痛的临床经验和体会进行论述,以期指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薤白半夏汤 新冠后遗症 胸痹心痛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呼吸系统新冠后遗症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5
作者 熊静 吕麟亚 +2 位作者 吴斌军 张俊臣 张磊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9期3263-326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的呼吸系统新冠后遗症(PASC)预测模型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5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新冠感染患者537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入院时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住院期间治疗方案等资料。... 目的:探讨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的呼吸系统新冠后遗症(PASC)预测模型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5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新冠感染患者537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入院时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住院期间治疗方案等资料。对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统计随访期间PASC发生情况并分组,分析两组收集资料之间的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和随机森林的集成分类算法对影响PASC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预测,并比较两者间预测效能的差异。结果:截至2023年11月30日随访结束,共计537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共计108例确诊PASC。PASC组患者年龄大于对照组,机械通气、冠心病占比高于对照组,罹患新冠分型及疫苗接种情况差于对照组(P<0.05)。PASC组患者Ly及Ly/Ne低于对照组,IL-6、TNF-α、D二聚体及FIB高于对照组(P<0.05)。年龄、IL-6、TNF-α、D二聚体、FIB、冠心病、未接种新冠疫苗是影响PAS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Ly/Ne、罹患新冠分型为轻、中型是影响PASC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根据随机森林模型预测精度平均下降量对各变量重要程度排名为:D二聚体、FIB、Ly/Ne、年龄、IL-6、新冠分型、TNF-α、疫苗接种情况及冠心病。使用梯度提升回归算法验证随机森林算法的误差(均方差)筛选最优决策树数量为20棵,并构建预测模型。随机森林的集成分类算法其诊断效能(AUC=0.976)明显高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UC=0.790)。结论: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的PASC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后遗症 LOGISTIC回归分析 随机森林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经典方剂干预新冠病毒感染多系统后遗症的述评
6
作者 袁欣 邹璐 杨爱东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789-796,共8页
经有效治疗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可进入康复期,但康复期患者仍可能遭受多系统后遗症。现代医学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多系统后遗症的治疗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新冠病毒感染可归属“湿毒疫”“... 经有效治疗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可进入康复期,但康复期患者仍可能遭受多系统后遗症。现代医学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多系统后遗症的治疗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新冠病毒感染可归属“湿毒疫”“寒湿疫”。新冠病毒感染后因余邪未清,反复煎灼阴液,易使患者真阴耗伤,产生多系统损伤。中医经典方剂组方精良,且已经过长时间的临床验证,疗效确切。本文综述了有关中医经典方剂干预新冠病毒感染后遗症的文献,认为新冠病毒感染后累及呼吸系统易造成慢性咳嗽、肺纤维化、呼吸困难等,可分别选用小青龙汤、小柴胡汤,麦门冬汤、补阳还五汤、补肺汤,千金苇茎汤等加减治疗;累及消化系统易致腹痛与腹泻、食欲不振等,可分别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小柴胡汤,补中益气汤、益胃汤等加减治疗;累及神经系统可致神经性头痛、睡眠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可分别选用桂枝汤合川芎茶调散、当归四逆汤、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吴茱萸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理中丸,酸枣仁汤、四逆加柴桂龙骨牡蛎汤,人参养荣汤、菖蒲郁金汤合抵当汤等加减治疗;累及循环系统易致胸闷与胸痛、心悸,可分别选用温胆汤合丹参饮及桃红四物汤、参附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汤合炙甘草汤及生脉饮、生脉饮合升陷汤、黄芪生脉饮合三甲复脉汤、李氏清暑益气汤合薛氏五叶芦根汤、桃红四物汤合血府逐瘀汤等加减治疗。从中医经典方剂中寻找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后遗症的有效药物,可为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多系统后遗症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后遗症 中医经典方 恢复期治疗 慢性咳嗽 肺纤维化 呼吸困难 小青龙汤 小柴胡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半胱氨酸不同使用周期对于新冠后遗症短期肺部影像学改变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吕麟亚 付孝梅 +2 位作者 张磊 熊静 阮守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239-244,共6页
目的 探讨乙酰半胱氨酸(NAC)不同使用周期对于新冠后遗症短期肺部影像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1月—2023年3月本院感染科及呼吸内科住院就诊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患者39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收集临床资料以及影... 目的 探讨乙酰半胱氨酸(NAC)不同使用周期对于新冠后遗症短期肺部影像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1月—2023年3月本院感染科及呼吸内科住院就诊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患者39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收集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包含CT密度直方图)。出院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并收集随访期间影像学检查结果,乙酰半胱氨酸(NAC)使用情况,统计随访期间发生情况,最后分析NAC不同使用周期与PASC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截止随访结束,完成随访的391例患者确诊PASC共计98例。PASC组冠心病、新冠分型重型、未接种疫苗及出院后NAC使用<1个月占比高于对照组,年龄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新冠分型重型疫苗接种情况、NAC使用周期均是影响PASC发生的独立因素(P<0.05)。对照组随访2个月及5个月时MLD小于其他三组,而偏度和峰值高于其他三组(P<0.05)。随访2个月及5个月时NAC使用<1个月患者MLD大于NAC使用1~2个月及NAC使用2~3个月患者,而偏度和峰值低于其他两组(P<0.05)。NAC使用1~2个月及NAC使用2~3月患者上述三个指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SC患者NAC使用1个月以上对于肺部影像学指标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半胱氨酸 感染后遗症 CT密度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方治疗新冠肺炎后遗症验案分享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军怀 黄小倩 刘莹 《中医学》 2023年第6期1547-1552,共6页
总结经方治疗新冠肺炎后遗症的临证经验。认为新冠肺炎后遗症总属“虚劳”范畴,治疗上以扶正补虚为主;本文列举了4种主症不同的新冠肺炎后遗症的经方治疗,根据辨体辨病辨证的三辨模式,分析其病机或为肺脾两虚、气虚湿阻,或为太阳少阳合... 总结经方治疗新冠肺炎后遗症的临证经验。认为新冠肺炎后遗症总属“虚劳”范畴,治疗上以扶正补虚为主;本文列举了4种主症不同的新冠肺炎后遗症的经方治疗,根据辨体辨病辨证的三辨模式,分析其病机或为肺脾两虚、气虚湿阻,或为太阳少阳合病、湿邪困阻,或为太阳阳明合病;治疗上可用薯蓣丸、柴胡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加减,从而调补肺脾,扶正补虚,宣畅全身气机以缓解患者虚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 肺炎后遗症 薯蓣丸 柴胡桂枝汤 桂枝加葛根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病症统一命名的建议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建平 《中国科技术语》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新冠疫情暴发三年多来,国内外出现多种有关新冠病症的名称,如国内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国外有世卫组织命名的2019冠状病毒病以及倡用的新冠后症状,此外还有长新冠、新冠后综合征、新冠后遗症等较为常见的名称。目前... 新冠疫情暴发三年多来,国内外出现多种有关新冠病症的名称,如国内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国外有世卫组织命名的2019冠状病毒病以及倡用的新冠后症状,此外还有长新冠、新冠后综合征、新冠后遗症等较为常见的名称。目前已出现一定的混乱,需要正视。通过辨析,提出取舍意见,认为目前应与世卫组织一致,统一使用2019冠状病毒病、新冠后症状。根据术语学有关要求,同时提出规范名词的建议,为进一步审定新冠病症名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病毒肺炎 状病毒感染 2019状病毒病 后症状 后综合征 新冠后遗症 术语命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舒冉 郭姗姗 +2 位作者 冀祖恩 张薇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及新冠后遗症中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进行综述。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30日中医、西医关于SARSCoV-2感染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报道。结果S... 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及新冠后遗症中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进行综述。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30日中医、西医关于SARSCoV-2感染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报道。结果SARS-CoV-2感染后可能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这可能与SARSCoV-2病毒具有神经侵袭性、嗜神经性、神经毒力有关,或与感染后介导的过度炎症反应、血清素水平及病毒转移等因素有关;并发现部分中药单体具有改善SARS-CoV-2感染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结论SARS-CoV-2感染后可能会出现短时间或长期的认知功能障碍,其具体机制有待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进一步验证,中药在改善此症状中具有较好的研究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病毒 新冠后遗症 认知功能障碍 中药 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120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长新冠”特征及风险因素分析
11
作者 蔡健鹏 郭薇 +6 位作者 孙钰涵 陈禹同 王红羽 王岩 刘洪艳 艾静文 王森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4年第1期27-34,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感染者长新冠的临床特点及相关风险因素。选取2023年8月以前至少感染过一次新冠病毒的感染者1209例,随访收集人口学资料、长新冠症状,进行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 本研究旨在探究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感染者长新冠的临床特点及相关风险因素。选取2023年8月以前至少感染过一次新冠病毒的感染者1209例,随访收集人口学资料、长新冠症状,进行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长新冠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显示,1209例感染者中有146例(12.08%)报告长新冠症状,主要以乏力、咳嗽、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为主,同时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非长新冠感染者相比无明显异常。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长新冠的风险因素包括女性(aOR=1.69,P=0.007)、合并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aOR=4.07,P<0.001)以及再感染(aOR=1.94,P=0.002)。本研究发现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以奥密克戎毒株感染为主的感染者长新冠的发生率较既往毒株低,女性、合并较多基础疾病(≥3)以及再感染是长新冠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病毒 奥密克戎 新冠后遗症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剑乔针药结合治疗新冠后嗅觉障碍验案
12
作者 王评竹 张雅俊 +3 位作者 廖小云 郦沛祺 邵晓梅 方剑乔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11期999-999,共1页
新型冠状病毒(下简称新冠)感染的大规模流行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随着相关疫苗及治疗药物的研发,目前该病的重症率和病死率已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新冠感染所致的各种后遗症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其中嗅觉障碍... 新型冠状病毒(下简称新冠)感染的大规模流行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随着相关疫苗及治疗药物的研发,目前该病的重症率和病死率已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新冠感染所致的各种后遗症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其中嗅觉障碍(OD)为其常见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之一[1]。临床上嗅觉障碍一般在发病1个月内可康复,但症状也可持续至2年甚至更久,且转阴后仍持续存在[2]。目前针对这一症状的治疗尚无统一标准,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笔者有幸跟随方剑乔教授以针药结合治疗新冠后嗅觉障碍一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障碍 新冠后遗症 电针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新冠”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杜思源 贾傲 +1 位作者 王艳 王贵强 《传染病信息》 2024年第2期172-177,共6页
“长新冠”是一种新冠病毒感染后持续存在多系统症状的病理生理状态,其发病机制与病毒持续存在引起的免疫及炎症反应失调、微生态失调、迷走神经功能异常和代谢改变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长新冠”的治疗策略主要建立在对症支持治疗的... “长新冠”是一种新冠病毒感染后持续存在多系统症状的病理生理状态,其发病机制与病毒持续存在引起的免疫及炎症反应失调、微生态失调、迷走神经功能异常和代谢改变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长新冠”的治疗策略主要建立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未来可能的治疗方向包括阻止病毒入侵、调节免疫反应、调节微生态及改善神经和代谢功能等。“长新冠”病理生理机制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指导管理和治疗“长新冠”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病毒 “长”综合征 病毒病后遗症 病理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加龙骨汤治疗新冠肺炎恢复期盗汗1则
14
作者 陈雨杭 余婷 黄缨 《国医论坛》 2024年第2期70-71,共2页
盗汗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出现的后遗症之一,盗汗多见于阴虚内热,或气阴两虚证,也可见于阴阳两虚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属于寒湿疫,寒湿伤阳是寒湿疫病情发展的主线,疫伏三焦,肺失宣降,水道不通,津液不散,阳伤失煦,津不上承,阴阳失... 盗汗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出现的后遗症之一,盗汗多见于阴虚内热,或气阴两虚证,也可见于阴阳两虚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属于寒湿疫,寒湿伤阳是寒湿疫病情发展的主线,疫伏三焦,肺失宣降,水道不通,津液不散,阳伤失煦,津不上承,阴阳失衡。笔者导师黄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盗汗1则,辨证为阴阳两虚,运用二加龙骨汤加减,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后遗症 盗汗 二加龙骨汤 医案医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彦刚基于“络脉瘀塞”论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味觉障碍经验探赜
15
作者 赵慧敏 杨洁琼 +2 位作者 崔镇 陈昊昱 王彦刚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总结王彦刚教授基于络脉理论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后遗症味觉障碍的临证经验。王教授认为此病核心病机为络脉瘀塞,余邪内伏、正气内虚,导致内生湿热、痰浊、瘀血等有形实邪塞络,气血津液难以上达唇舌则发病。根据“络以通为用”的特点,以“... 总结王彦刚教授基于络脉理论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后遗症味觉障碍的临证经验。王教授认为此病核心病机为络脉瘀塞,余邪内伏、正气内虚,导致内生湿热、痰浊、瘀血等有形实邪塞络,气血津液难以上达唇舌则发病。根据“络以通为用”的特点,以“通络开塞”为核心治法,针对各阶段主要病机,具体选以清热利湿、豁痰解热、活血祛瘀、调中补虚通络开塞之法,同时重视饮食调理脾胃,以滋正气剔邪外出。临床施治善用药组,随症加减,疗效确切,文末附验案1则加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觉障碍 口淡 络脉瘀塞 病毒感染后遗症 王彦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长新冠失眠的研究热点及现状
16
作者 权烨琦 丰芬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219-223,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国内外长新冠失眠的相关文献,总结研究热点,分析目前临床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Web of Science(SCI)和Pub 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 目的:通过分析国内外长新冠失眠的相关文献,总结研究热点,分析目前临床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Web of Science(SCI)和Pub 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24年6月收录的长新冠失眠相关的中英文临床文献。对研究长新冠失眠患病率、病因病机、疗效指标、治疗手段作提取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36篇,其中符合标准的中文文献有23篇、英文文献有52篇,共75篇临床研究纳入分析,总体发文量自2020年呈上升趋势,但中文文献数量相对较少。长新冠失眠患病率国内外占比不同,国外研究占比相对较高,多在40%~80%之间。系统全面的横断面研究较少,且目前研究多采用主观量表,缺乏客观指标。治疗手段多样,但缺少综合手段和规范化流程。结论:长新冠失眠相关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但还存在诸多不足,如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长新冠失眠的研究较少,多为个案及小样本研究,建议开展系统的横断面调查,主客观疗效指标相结合,探索长新冠失眠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新冠后遗症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出院患者长期预后随访研究
17
作者 李梦蝶 胡兵 +4 位作者 詹维强 罗宁 许明 史川川 芦乙滨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86-94,共9页
目的旨在通过对信阳地区2020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出院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描述这些患者12个月、24个月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胸部影像学检查的发展趋势,并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目的旨在通过对信阳地区2020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出院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描述这些患者12个月、24个月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胸部影像学检查的发展趋势,并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本项研究为前瞻性、纵向、队列研究,针对2020年1~6月在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和信阳市中心医院住院的COVID-19幸存患者,在患者出院后12个月末和24个月末进行了前瞻性随访调查。拒绝参与研究、患有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被排除在外,随访期间对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询问、常规、生化抽血化验、肺功能及胸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和6分钟步行距离测试,以及使用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进行评估。结果2020年1月—2020年6月间,在207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中,169例患者纳入本项研究,其中轻型和普通型为126例(74.6%),重型和危重型为43例(25.4%)。其中男100例(59.2%),女69例(40.8%),年龄20~78(50±15)岁。研究发现超半数COVID-19患者康复期12个月有1种或多种后遗症状,其中乏力疲劳[90例(53.3%)]、失眠[43例(25.4%)]、焦虑[24例(14.2%)]、胸闷[29例(17.2%)]、脱发[35例(20.7%)]等症状最为普遍。出院2年后,仍有52例(30.8%)患者至少有1种临床症状。COVID-19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心肺功能、运动能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大部分患者肺功能及CT检查结果恢复正常,但仍有少数患者在出院后12个月、24个月仍存在持续的肺功能和影像学异常。肺功能主要表现为弥散功能损伤,一氧化碳弥散能力(diffusion capacity of the lung for carbon monoxide,DLCO)<80%预计值有44例(26.0%),肺部HRCT主要表现为单肺/双肺慢性炎症[28例(41.2%)]、单肺/双肺多发结节[23例(33.8%)]、磨玻璃影[10例(14.7%)]等。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女性COVID-19患者出院后更容易出现焦虑症状,且与急性期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COVID-19病情较重的高龄女性患者在康复期更容易出现DLCO损害症状,且随着时间延长,肺功能逐渐恢复。结论信阳地区大部分COVID-19患者在康复期健康状况恢复良好,但仍有部分患者遗留乏力疲劳、失眠、焦虑等临床症状,肺部病变吸收缓慢且部分患者伴有肺弥散功能受损。随着康复时间延长,上述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病毒感染 新冠后遗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基于“宗气-心肺-脑-鼻”四位一体探讨嗅觉障碍中医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
18
作者 张鑫 闫亚 +1 位作者 王仁忠 宁云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01-104,125,共5页
自2019年底疫情爆发后,嗅觉障碍的患者人数增长迅速,在后疫情时代,以嗅觉障碍为主诉而就诊的病人明显增多,然而传统中医教材或指南对嗅觉障碍缺乏系统论述。该文基于“宗气-心肺-脑-鼻”四位一体探讨嗅觉的中医发生学,并在此理论指导下... 自2019年底疫情爆发后,嗅觉障碍的患者人数增长迅速,在后疫情时代,以嗅觉障碍为主诉而就诊的病人明显增多,然而传统中医教材或指南对嗅觉障碍缺乏系统论述。该文基于“宗气-心肺-脑-鼻”四位一体探讨嗅觉的中医发生学,并在此理论指导下进一步阐述嗅觉障碍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及其理论的合理性,为临床治疗嗅觉障碍提供中医治疗思路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障碍 “宗气-心肺-脑-鼻”四位一体 中医发病机制 治疗策略 新冠后遗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糖尿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梦瑶 范习康 +3 位作者 苏健 陶然 周金意 武鸣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59-62,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危害全球的新发传染性疾病,糖尿病是COVID-19患者常见合并症之一。COVID-19相关糖尿病主要包括COVID-19患者中出现的新发糖尿病和高血糖症,及合并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出现多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危害全球的新发传染性疾病,糖尿病是COVID-19患者常见合并症之一。COVID-19相关糖尿病主要包括COVID-19患者中出现的新发糖尿病和高血糖症,及合并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且重症和死亡风险增加。现对COVID-19相关糖尿病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其潜在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病毒肺炎 新冠后遗症 糖尿病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檀教授治疗寒湿疫后虚损经验
20
作者 曲婷 王檀 +1 位作者 王科举 王子元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12期1408-1410,共3页
王檀教授依据《长春中医药大学寒湿疫(新冠病毒感染)后虚损人群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第一版)》中的辨治思路,针对寒湿疫后虚损症状,中药治疗上强调在以“益气温阳、养阴生津、通痹散结”贯穿始终的基础上,还应针对各个脏腑的损伤进行辨治,... 王檀教授依据《长春中医药大学寒湿疫(新冠病毒感染)后虚损人群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第一版)》中的辨治思路,针对寒湿疫后虚损症状,中药治疗上强调在以“益气温阳、养阴生津、通痹散结”贯穿始终的基础上,还应针对各个脏腑的损伤进行辨治,避免一味强调补益肺脾而忽略其他脏器因为疫毒损伤而导致的功能低下,病情迁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病毒 寒湿疫 恢复期 肺炎长期后遗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