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经典方剂干预新冠病毒感染多系统后遗症的述评
1
作者 袁欣 邹璐 杨爱东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789-796,共8页
经有效治疗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可进入康复期,但康复期患者仍可能遭受多系统后遗症。现代医学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多系统后遗症的治疗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新冠病毒感染可归属“湿毒疫”“... 经有效治疗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可进入康复期,但康复期患者仍可能遭受多系统后遗症。现代医学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多系统后遗症的治疗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新冠病毒感染可归属“湿毒疫”“寒湿疫”。新冠病毒感染后因余邪未清,反复煎灼阴液,易使患者真阴耗伤,产生多系统损伤。中医经典方剂组方精良,且已经过长时间的临床验证,疗效确切。本文综述了有关中医经典方剂干预新冠病毒感染后遗症的文献,认为新冠病毒感染后累及呼吸系统易造成慢性咳嗽、肺纤维化、呼吸困难等,可分别选用小青龙汤、小柴胡汤,麦门冬汤、补阳还五汤、补肺汤,千金苇茎汤等加减治疗;累及消化系统易致腹痛与腹泻、食欲不振等,可分别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小柴胡汤,补中益气汤、益胃汤等加减治疗;累及神经系统可致神经性头痛、睡眠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可分别选用桂枝汤合川芎茶调散、当归四逆汤、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吴茱萸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理中丸,酸枣仁汤、四逆加柴桂龙骨牡蛎汤,人参养荣汤、菖蒲郁金汤合抵当汤等加减治疗;累及循环系统易致胸闷与胸痛、心悸,可分别选用温胆汤合丹参饮及桃红四物汤、参附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汤合炙甘草汤及生脉饮、生脉饮合升陷汤、黄芪生脉饮合三甲复脉汤、李氏清暑益气汤合薛氏五叶芦根汤、桃红四物汤合血府逐瘀汤等加减治疗。从中医经典方剂中寻找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后遗症的有效药物,可为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多系统后遗症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感染后遗症 中医经典方 恢复期治疗 慢性咳嗽 肺纤维化 呼吸困难 小青龙汤 小柴胡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病毒感染后综合征静脉血栓形成诊治的云南专家共识
2
作者 云南省传染性疾病临床医学中心 大理大学第六附属医院 +3 位作者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杜映荣 杨丽霞 陆霓虹 《云南医药》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新型冠状病毒已经与人类社会长期共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综合征(长新冠)患者也日益增多。“长新冠”患者最常见的心血管症状为血液高凝状态导致的静脉血栓形成,从而伴发多种类型的心血管症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目前云南... 新型冠状病毒已经与人类社会长期共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综合征(长新冠)患者也日益增多。“长新冠”患者最常见的心血管症状为血液高凝状态导致的静脉血栓形成,从而伴发多种类型的心血管症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目前云南省尚无专业、科学、规范的“长新冠”静脉血栓形成诊疗的专家共识,参考国内外文献成果以及国内多部新冠病毒感染后诊疗专家共识,结合云南省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心血管疾病诊疗的临床经验,经过云南省心血管、呼吸、感染等领域专家的多轮会议研讨,最终制定本专家共识。通过阐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综合征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诊治要点、药物选择、临床转归,对心血管疾病学科及相关学科医师开展“长新冠”静脉血栓形成后的诊疗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云南省“长新冠”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提供有效、规范、专业的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感染后综合征 静脉血栓形成 诊治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伏邪理论的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药防治思路与实践探索
3
作者 黄婉怡 薛亚静 +1 位作者 林杰文 王新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2576-2580,共5页
探讨“伏邪理论”对新冠病毒感染等所致疫病的病机认识、防治思路的指导意义。“伏气”为温病病因,亦为人身阳热之气;阳热之气郁伏于内可成为伏热体质,伏热体质与温病的发生发展尤为密切,伏热体质更易致温邪为患。伏邪理论对中医防治新... 探讨“伏邪理论”对新冠病毒感染等所致疫病的病机认识、防治思路的指导意义。“伏气”为温病病因,亦为人身阳热之气;阳热之气郁伏于内可成为伏热体质,伏热体质与温病的发生发展尤为密切,伏热体质更易致温邪为患。伏邪理论对中医防治新冠病毒感染所致疫病的启示主要为:气候反常是疫病发生的重要预警和外在条件;同气相求,伏邪与新感病邪性质相关,易内伤太阴,脾虚湿聚则成“伏湿”;从伏邪理论防治疫病,有助于辨识证候重点,制定针对病机的核心治法,截断病情。基于伏邪理论,针对伏湿的祛湿法为新冠病毒感染预防和早期治疗的重要治法。该课题组以燥湿、化湿、利湿、健脾等多种祛湿法组方,拟定了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中药方“五指防冠方”(由五指毛桃、薏苡仁、茯苓、火炭母、苍术、广藿香、甘草组成),该方可应用于新冠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早期治疗。祛湿法的疗效机制主要与改善机体的免疫紊乱状态、恢复机体抗病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 新冠病毒感染 伏热体质 伏湿 祛湿法 五指防 中药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护理干预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心理康复的Meta分析
4
作者 王玉玲 马秀芝 +1 位作者 魏禹焘 李贤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3期22-27,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护理干预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焦虑、抑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WanFang Data、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护理干预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焦虑、抑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WanFang Data、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检索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2年9月,收集相关中医护理干预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RCT文献,包含495名感染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焦虑缓解效果的整体效应[标准化均数差(SMD)=-5.11,95%CI:-7.14~-3.08,P<0.0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抑郁缓解效果的整体效应[标准化均数差(SMD)=-4.85,95%CI:-6.79~-2.90,P<0.0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比较[相对危险度(RR)=1.40,95%CI:1.12~1.76,P=0.003],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干预不仅显著缓解了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更好地促进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心理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肺炎 新冠病毒感染 随机对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银花漱口液2号方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后咽干咽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陆晓婷 方明华 张莉萍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6期515-516,共2页
目的:观察黄芩银花漱口液2号方对新冠病毒感染后咽干咽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新冠病毒感染后咽干咽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用黄芩银花漱口液2号方含漱,对照组单纯采用温开水漱口,比较两组患者咽干咽痛症状缓解效... 目的:观察黄芩银花漱口液2号方对新冠病毒感染后咽干咽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新冠病毒感染后咽干咽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用黄芩银花漱口液2号方含漱,对照组单纯采用温开水漱口,比较两组患者咽干咽痛症状缓解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34%(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各症状消退时间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芩银花漱口液2号方可有效减轻新冠病毒感染后咽部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感染 咽干咽痛 黄芩银花漱口液 中药漱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国梁表里分治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咳嗽经验 被引量:1
6
作者 周鸯鸯 张国梁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28-331,共4页
[目的]介绍名中医张国梁应用表里分治法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咳嗽的临床经验。[方法]基于历代医家对疫病、咳嗽的相关论述,以及张师亲自诊治300余例新冠患者的经验,阐述张师对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咳嗽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其应用表里分... [目的]介绍名中医张国梁应用表里分治法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咳嗽的临床经验。[方法]基于历代医家对疫病、咳嗽的相关论述,以及张师亲自诊治300余例新冠患者的经验,阐述张师对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咳嗽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其应用表里分治法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咳嗽的经验,并解读典型案例。[结果]张师认为,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咳嗽应当从病位着手,病位在鼻、咽部,采用表治法,重在宣肺化痰、疏风止咳,临床常用半夏厚朴汤、止嗽散合方随证加减。病位在气管、肺部,采用里治法,痰浊(痰热)蕴肺型重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临床多采用麻杏石甘汤、千金苇茎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方随证加减;气阴两虚型宜清肺化痰、益气养阴,一般采用竹叶石膏汤、生脉饮合方加减。文中所附医案属于风痰恋咽证型,张师先治以宣肺化痰、疏风止咳,后治以健脾益气、燥湿化痰,终获良效。[结论]张师应用表里分治法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咳嗽,见解独到,其临证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感染 疫病 咳嗽 病因病机 病位 中医治疗 名医经验 张国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固表解毒合剂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一项多中心真实世界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7
作者 高天奇 臧凝子 +6 位作者 王梅 王天娇 于睿智 邹吉宇 司琦 吕晓东 庞立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共5页
目的 基于多中心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评价益气固表解毒合剂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2年12月10日—2023年2月28日在辽宁省7家定点医院购买服用益气固表解毒合剂者472例及其未服药但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相关临床症状的配偶家... 目的 基于多中心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评价益气固表解毒合剂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2年12月10日—2023年2月28日在辽宁省7家定点医院购买服用益气固表解毒合剂者472例及其未服药但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相关临床症状的配偶家属124例。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式,观察受访者在服用益气固表解毒合剂后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相关临床症状的比例及各个症状发生率,对比服药组与未服药组发热、咳嗽、乏力、咽痛症状发生率、症状评分及持续时间。结果 服用益气固表解毒合剂的受访者平均(55.76±17.91)岁,51.91%的受访者为退离休人员,55.30%的受访者在服用益气固表解毒合剂后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相关临床症状,服药组较未服药组患者发热、乏力、咽痛症状发生率降低(P<0.05);发热、咳嗽、乏力、咽痛症状评分降低,症状持续时间缩短(P<0.05)。结论 益气固表解毒合剂可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并可减轻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发热、咳嗽、乏力、咽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感染 益气固表解毒合剂 中医药 真实世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扶正祛邪法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失眠
8
作者 梁双琴 徐少君 +1 位作者 张金艳 李贻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其病邪为湿邪,湿性黏滞,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缠绵难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余邪未清,正气不足,余邪则为湿、热、痰、瘀、燥、寒等邪气,正虚表现为气虚及阴虚。在身体虚弱以及情绪的影响下,新型...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其病邪为湿邪,湿性黏滞,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缠绵难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余邪未清,正气不足,余邪则为湿、热、痰、瘀、燥、寒等邪气,正虚表现为气虚及阴虚。在身体虚弱以及情绪的影响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易出现失眠。与普通失眠相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失眠患者有感邪病史,且身体虚弱,因此在治疗时首先应注意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故使用补气及滋阴药物以扶正,祛/化/利湿、清热、化痰、散瘀药物以祛邪;最后同普通失眠治法相同,使患者身体阴平阳秘,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恢复正常,阴交于阳,改善睡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新冠病毒感染 恢复期 扶正祛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志斌教授从“阴汗”理论辨治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汗症经验
9
作者 沈一丹 陈可强 +1 位作者 王春娥 陈志斌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汗症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常见症之一。西医治疗汗症效果不稳定,中医立足整体病机,准确辨证用药,可收到较满意的临床效果。通过总结陈志斌教授对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汗症的病机认识及治法方药,欲作引玉之砖,为汗症的中医药治疗... 汗症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常见症之一。西医治疗汗症效果不稳定,中医立足整体病机,准确辨证用药,可收到较满意的临床效果。通过总结陈志斌教授对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汗症的病机认识及治法方药,欲作引玉之砖,为汗症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一定独到见解。陈教授以阴阳辨证为纲、寒热辨证为辅,认为本病当从“阴汗”论治,主要与肺卫、心的生理功能失调相关,创“阳康止汗方”干预本病,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症 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 阳康止汗方 陈志斌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断时间序列分析评估河南省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对手足口病流行趋势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言言 李鑫潇 +2 位作者 张冰洁 薛晨路 王永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9-463,共5页
目的:使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评估河南省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对手足口病流行趋势的影响。方法:从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法定报告传染病系统中收集2013年1月至2022年9月手足口病发病数据。用河南省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手足口病发病数... 目的:使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评估河南省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对手足口病流行趋势的影响。方法:从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法定报告传染病系统中收集2013年1月至2022年9月手足口病发病数据。用河南省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手足口病发病数据构建ARIMA预测模型,用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数据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以该模型预测的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疫情防控期间)手足口病发病数据为预测值,同期报告数据为真实值,采用阶跃变化、脉冲变化两种评价方法,分析疫情防控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结果:ARIMA(0,1,1)(0,1,1)12模型的MA1=0.43(t=3.14,P<0.001),SMA1=-0.62(t=6.94,P<0.001);根据AIC、AICC和BIC最小,LL最大,确定其为最优模型。该模型的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0.20%。疫情防控期间估计的手足口病发病数阶跃变化为-3471(95%CI为-11794~4852)例,估计的脉冲变化为每月9210(95%CI为3153~15268)例。结论: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降低了河南省手足口病发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模型 新冠病毒感染疫情 手足口病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肺朝百脉”理论探讨新冠病毒感染转阴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思路
11
作者 王唱 曹建春 +7 位作者 牛少辉 程亚清 常金霞 宓宝来 杨俏丽 方毅娜 卜雯钰 崔艺箫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周围血管科常见病,可引起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亦可导致肺栓塞,甚者危及生命。有关数据显示,新冠病者感染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较前有明显升高,可见肺部受损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周围血管科常见病,可引起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亦可导致肺栓塞,甚者危及生命。有关数据显示,新冠病者感染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较前有明显升高,可见肺部受损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影响。中医药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长期的实践性及有效性,本文基于“肺朝百脉”理论论述新冠病毒感染转阴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归纳其从肺论治的中医治疗原则,探讨新的辨证思路,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朝百脉 新冠病毒感染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病毒感染、甲流重叠时期发热门诊患者焦虑情绪及优质护理模式应用满意度调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游浪淑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4期87-91,共5页
目的:调查新冠病毒感染、甲流重叠时期发热门诊患者的焦虑情绪及优质护理模式应用满意度。方法:收集2023年2—5月于雷州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736例患者资料,根据纳排标准最终652例患者参与本项研究,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3... 目的:调查新冠病毒感染、甲流重叠时期发热门诊患者的焦虑情绪及优质护理模式应用满意度。方法:收集2023年2—5月于雷州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736例患者资料,根据纳排标准最终652例患者参与本项研究,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326,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组(n=326,优质护理)。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调查患者焦虑情绪现况,中文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恐惧量表(FCV-19S-C)调查患者对新冠病毒感染恐惧程度,分析焦虑情绪与新冠病毒感染恐惧程度的相关性,采用满意度调查表对比两组患者就医满意度及医疗纠纷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焦虑评分、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冠病毒感染恐惧评分及新冠病毒感染恐惧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医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冠病毒感染、甲流重叠时期发热门诊患者焦虑程度较高,且与新冠病毒感染恐惧程度呈正相关关系,采用人物-服务-环境-教育联合的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感染 甲流 焦虑 发热门诊 优质护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旭成教授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康复后多汗经验
13
作者 周强 李旭成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0期128-130,共3页
多汗是指在正常情况下或者没有触发因素的情况下,个体体表过度出汗,现代医学称之为多汗症(Hyperhidrosis)。这种情况可能影响单个区域(局部性多汗症)或全身(全身性多汗症),中医学属“汗证”范畴。李旭成教授认为新冠病毒感染康复患者邪... 多汗是指在正常情况下或者没有触发因素的情况下,个体体表过度出汗,现代医学称之为多汗症(Hyperhidrosis)。这种情况可能影响单个区域(局部性多汗症)或全身(全身性多汗症),中医学属“汗证”范畴。李旭成教授认为新冠病毒感染康复患者邪实初去、正气亏虚,甚则气虚及阳、阴阳两虚。气虚则自汗,阳气虚则津液愈发虚而外散,阴虚则可见五心烦热、盗汗时有,且往往因虚致实,应在重视补气、调理阴阳的同时兼顾化痰祛瘀,秉持补虚泻实、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可获显著疗效。总结李旭成教授治疗汗证经验,并附验案予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汗症 新冠病毒感染 李旭成 中医药治疗 临证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下呼吸道病原体分析
14
作者 江玲 何丽燕 孙晓云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9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下呼吸道病原体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12月到2023年8月在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新冠患者122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76例实施病原学高通量检测。根据患者的转归情况进行分组,其中好转61例... 目的:研究分析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下呼吸道病原体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12月到2023年8月在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新冠患者122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76例实施病原学高通量检测。根据患者的转归情况进行分组,其中好转61例,记为好转组,死亡61例,记为死亡组。分析病原学高通量检测结果以及各组患者下呼吸道病原体情况。结果:病原学高通量检测结果显示,76例患者中,下呼吸道病原体为鲍曼不动杆菌的占48.68%,为肺炎克雷伯菌的占32.89%,为烟曲霉的占13.16%,分别位居前三,且明显高于其他病原体的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的下呼吸道病原体中,细菌占60.66%,真菌占31.15%,病毒占8.20%。死亡组的下呼吸道病原体中,细菌占62.30%,真菌占29.51%,病毒占6.56%。两组的下呼吸道病原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下呼吸道病原体以细菌和真菌为主,且在不同转归患者中的差异不大,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感染 下呼吸道 病原体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大勇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后慢性咳嗽经验
15
作者 李鹏程 周大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9期1693-1696,共4页
咳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常见症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慢性咳嗽,因其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特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西医对其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收效不佳,许多临床研究发现,中医药对此证的治疗有着独特的疗效。周大勇教授是... 咳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常见症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慢性咳嗽,因其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特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西医对其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收效不佳,许多临床研究发现,中医药对此证的治疗有着独特的疗效。周大勇教授是安徽省名中医,探寻岐黄之道近40年,尤其擅长呼吸道疾病的诊治,临证经验丰富。文章总结了周教授治疗新冠感染后慢性咳嗽的临证经验,其认为此证属疫毒损伤肺脾,肺脾两虚,正虚邪恋,应从肺脾论治,以健脾养肺为治疗原则,培土生金,肺脾同调,肺气足,脾土旺,方得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大勇 新冠病毒感染 慢性咳嗽 健脾养肺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居家监测与调理系统的设计
16
作者 夏贤继 张亭亭 +2 位作者 宛楠 秦祥 刘乐乐 《福建电脑》 2024年第8期80-84,共5页
智能医疗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式治疗模式,是传统治疗模式的延伸。本文设计了一款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居家监测与调理的微信小程序,涵盖了患者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远程医疗支持以及康复方案建议等多个功能。小程序利用后台管理系统和平台数据... 智能医疗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式治疗模式,是传统治疗模式的延伸。本文设计了一款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居家监测与调理的微信小程序,涵盖了患者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远程医疗支持以及康复方案建议等多个功能。小程序利用后台管理系统和平台数据库实现数据可视化和实时交互。测试的结果表明,该系统基本上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感染 居家监测 微信小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病毒感染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17
作者 张守智 山长婷 《医学诊断》 2024年第1期11-19,共9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由新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该病不仅引起呼吸系统症状,还可累及神经系统,并且在疾病恢复后仍会对患者产生长期影响,本文通过介绍新冠病毒感染的基本特点、临床症状以及探讨相应的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由新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该病不仅引起呼吸系统症状,还可累及神经系统,并且在疾病恢复后仍会对患者产生长期影响,本文通过介绍新冠病毒感染的基本特点、临床症状以及探讨相应的发病机制,以期为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疗以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感染 发病机制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瓣膜置换术后合并新冠病毒感染1例药学监护
18
作者 邓永康 韦本富 夏良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5期148-152,156,共6页
目的 为临床药师参与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瓣膜置换术后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药物治疗与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协助医师制定抗感染、抗凝方案,在患者感染新冠病毒与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 目的 为临床药师参与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瓣膜置换术后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药物治疗与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协助医师制定抗感染、抗凝方案,在患者感染新冠病毒与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进行用药调整并提供全程药学监护。结果 IE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恢复良好,新冠病毒感染症状及药品不良反应好转或消失,未再次出现感染与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药师运用药学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药学监护,在保证患者药物治疗的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瓣膜置换术 新冠病毒感染 药学监护 万古霉素 华法林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VGG-19:增强判别性的新冠病毒感染图像识别网络
19
作者 唐潇 赵卫绩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第4期32-36,共5页
为实现对新冠病毒感染CXR图像进行准确的识别,提出了一种带有判别性的“混合特征信息判别器”结构的改进VGG-19网络模型。针对CXR图像存在噪声点,且难以抽取区分性强的特征信息问题,将具有高强度特征提取能力的VGG-19作为主干网络,采取... 为实现对新冠病毒感染CXR图像进行准确的识别,提出了一种带有判别性的“混合特征信息判别器”结构的改进VGG-19网络模型。针对CXR图像存在噪声点,且难以抽取区分性强的特征信息问题,将具有高强度特征提取能力的VGG-19作为主干网络,采取冗余特征信息丢弃和不明显特征信息增强的方式实现特征选取。在经过数据增广技术的数据集上,首先,通过网络提取出CXR图像的空间特征信息;其次,从特征图上挑选出更容易做出决断的像素点;以此实现更少的模型参数量和更高的准确率。改进VGG-19网络使用迁移学习,在ImageNet-100数据集上预训练,再将训练的最佳权重泛化到COVID-19 Radiography Database数据集上重新训练,实验结果表明:改进VGG-19对新冠病毒感染CXR图像的识别的准确率、精确度和召回率分别达到了97.60%、98.89%、98.51%。与其他新冠病毒感染CXR图像识别算法相比,改进VGG-19能够准确地完成新冠病毒感染肺部图像的分类识别,具备更好的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感染 混合特征信息判别器 VGG-19 数据增广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病毒感染,乃疫毒之邪所伤;针对病因病机,当分期辨证选方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家驹 王玉光 +10 位作者 赵进喜 刘宁 张立山 孙晓光 赵岩松 刘敏 贾海忠 苗青 齐文升 庞博 余秋平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685-692,共8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为疫毒所伤。因病毒株不同,流行季节与气候以及地域与生活习惯,尤其是患者体质不同,会呈现出不同临床特点,或为寒湿,或为湿热,常见湿邪致病。应当基于中医外感病理论,重视审证求因,根据临床表现推求病机,辨证治疗不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为疫毒所伤。因病毒株不同,流行季节与气候以及地域与生活习惯,尤其是患者体质不同,会呈现出不同临床特点,或为寒湿,或为湿热,常见湿邪致病。应当基于中医外感病理论,重视审证求因,根据临床表现推求病机,辨证治疗不能拘于伤寒六经或温病体系。新冠疫情传变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的特征,可分为早期、进展期、极期(高峰期)、恢复期,应重视早发现、早治疗、中西医辨病辨证分期论治,以求在阻断病程、降低重症发生率、降低病死率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临床首当明辨顺逆,强调辨识体质与内伤基础病人群的特殊性,重视辨证处理发热等关键症状,同时重视喘促等反映缺氧和呼吸衰竭病理变化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感染 病因 病机 伤寒 温病 奥密克戎变异株 病毒性肺炎 危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