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6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新质生产力的新型产业用地制度创新与规划响应
1
作者 周敏 申明豪 +1 位作者 林凯旋 赵珈莹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5,共10页
新型产业用地是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与空间载体,其制度设计与空间规划是保障新型产业用地高效配置的治理手段。基于新质生产力、新型产业用地与国土空间规划的逻辑关联,分析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新型产业用地在土地供应、土地... 新型产业用地是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与空间载体,其制度设计与空间规划是保障新型产业用地高效配置的治理手段。基于新质生产力、新型产业用地与国土空间规划的逻辑关联,分析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新型产业用地在土地供应、土地使用、土地产权与运营监管方面呈现的新特征;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对我国50个城市的68份相关政策文件进行量化研究,从政策工具、政策主题及政策主体层面分析新型产业用地政策的制度供给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新质生产力的新型产业用地制度创新建议与规划响应路径。在制度创新方面,应重视政策工具的科学组合,激励与约束并用;紧密围绕新质产业需求,优化政策主题设计;依据政策主体发展方向,因时因地调整政策重点。在空间规划方面,规划编制应注重统筹空间规划引导;规划实施应建立全生命周期的治理实施框架;规划评估应构建定期评估与动态调整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新质生产力 制度创新 新型产业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产业用地政策的碳减排效应研究
2
作者 韩雪莲 冯涵一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5,共12页
如何充分释放新型产业用地政策在碳减排方面的效应,从而推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新型产业用地政策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9年中国28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 如何充分释放新型产业用地政策在碳减排方面的效应,从而推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新型产业用地政策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9年中国28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法实证检验了新型产业用地政策对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新型产业用地政策能够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新型产业用地政策的碳减排效应在低行政等级城市、大规模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城市中更显著;新型产业用地政策通过提高产业集聚程度、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充分发挥新型产业用地政策的碳减排效应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产业用地政策 碳减排 产业集聚 产业结构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中国新型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与改革举措
3
作者 张杰 《学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90,216,共10页
中国正处于依靠推进新型产业政策来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适应的新型产业政策体系,是具有重大研究价值的前沿领域之一。本文在归纳分析当前中国各级政府既有产业政策实践经验的基础... 中国正处于依靠推进新型产业政策来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适应的新型产业政策体系,是具有重大研究价值的前沿领域之一。本文在归纳分析当前中国各级政府既有产业政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以下四个角度重点提炼和阐释需要加强和完善的新型产业政策的方向:一是进一步强化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的系统性布局;二是积极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有机融合;三是积极推进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高效协同;四是针对不同区域呈现的差异化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层级政府应当因地制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秉持多样化、分级化、个性化原则。基于此,本文详细阐述和论证了新型产业政策的改革目标,并依据这四个方向的定位,提出了中国新型产业政策的重点调整方向和具体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产业政策 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一体化导向 系统性布局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新型孵化园(一期):打造“千亩百亿、产业航母”新型产业平台
4
作者 郑煊 陈嘉豪 《今日科技》 2025年第1期59-59,共1页
瓯江之畔、东海之滨,在位于温州瓯江口浅滩二期的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新型孵化园(一期)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车辆如织,拼搏酣畅的施工场景描绘出了一幅幅如火如荼的奋进图景。
关键词 孵化园 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瓯江口 产业航母 新型产业 温州 一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产业用地的概念辨析与规划引导机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兴平 杨庆礼 李恺仑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85,共10页
新型产业用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孵化和承载空间,是对当前产业用地体系的重要创新与补充,厘清新型产业用地的概念内涵并探究其规划引导机制,对规范与促进新型产业用地的规划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辨析了新型产业用地的学术概念和... 新型产业用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孵化和承载空间,是对当前产业用地体系的重要创新与补充,厘清新型产业用地的概念内涵并探究其规划引导机制,对规范与促进新型产业用地的规划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辨析了新型产业用地的学术概念和政策界定,从土地出让市场指标分析比较了江苏省新型产业用地与江苏省和全国工业用地在土地出让指标上呈现出的相对地块面积小、平均地价高、开发强度大等特征,并从相关实践做法中总结出其规划引导具有用地功能混合、准入要求复杂等特点,进而指出其在规划引导、用地监管机制、用地效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政策导向和实践需求,从“人、地、时、空、钱、势”六个维度提出了推进新型产业用地规划引导机制优化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产业用地 新兴产业 新质生产力 规划引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高标准新型产业厂房设计探讨——以广州蔡司新视界大楼设计为例
6
作者 陈波 赵明鹏 张猛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24期5-7,共3页
面对高标准新型产业厂房设计问题,论文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策略,深入分析广州蔡司新视界大楼的设计,通过类比和归纳的方法,总结经验,为多层高标准新型产业厂房的设计提供基本概念框架和初步设计方法。
关键词 新型产业厂房 高标准 设计 工业美学 防微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本视角下新型产业园休憩空间共享性评价与研究
7
作者 周庆华 尚艳蕊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8-115,共8页
以新型产业园区为例,对园区外部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分析,走访园区的休憩功能场所,对新型产业园区的休憩空间设计进行细致的分析探究。从人本视角走访空间设计情况,依托城市空间设计理论,对园区的外部空间进行优化,将场地的休憩空间融入整... 以新型产业园区为例,对园区外部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分析,走访园区的休憩功能场所,对新型产业园区的休憩空间设计进行细致的分析探究。从人本视角走访空间设计情况,依托城市空间设计理论,对园区的外部空间进行优化,将场地的休憩空间融入整个城市设计,在提高园区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带动周边生产与生活发展的设计目的。根据场地性质及时调整空间的使用,结合使用人群的实际需求和使用角度,更好地理解休憩空间设计在未来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城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视角 新型产业 休憩空间 共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视角下智能制造专业群新型产业学院建设模式的优势与挑战分析
8
作者 马大永 《模具制造》 2024年第11期74-76,共3页
以产教融合视角为基础,以智能制造专业群新型产业学院建设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其优势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基于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智能制造专业群新型产业学院建设模式在推动产教融合发展中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研究结果表明,智能制造专业... 以产教融合视角为基础,以智能制造专业群新型产业学院建设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其优势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基于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智能制造专业群新型产业学院建设模式在推动产教融合发展中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研究结果表明,智能制造专业群新型产业学院建设模式具有多元主体共同建设、资源共享、目标明确等优势,但也面临着合作机制不稳定、企业认可度不高等挑战。为充分发挥智能制造专业群新型产业学院建设模式的优势,应加强校企合作、优化合作机制、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等方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智能制造专业群 新型产业学院 优势与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产业用地(M0)设计探索——以衢州衢江区临港数智科创园为例
9
作者 张万斌 《建筑技艺(中英文)》 2024年第S01期215-217,共3页
新型产业用地最早起源于深圳,此后诸多城市也出台了新型产业用地的相关政策,以推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创新型企业项目发展和创新人才的空间需求提供相关用地保障,但在目前新型产业园建筑设计方面缺少相关的系统研究。本文结合衢州衢... 新型产业用地最早起源于深圳,此后诸多城市也出台了新型产业用地的相关政策,以推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创新型企业项目发展和创新人才的空间需求提供相关用地保障,但在目前新型产业园建筑设计方面缺少相关的系统研究。本文结合衢州衢江区临港数智科创园,对新型产业用地的设计进行分析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产业用地(M0) 政策 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产业用地政策设计的价值导向与规划管控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邱强 袁大为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45-50,共6页
新型产业用地是融合研发、设计、中试、孵化等新型产业功能及其配套服务的工业用地,获得了低成本拿地、高强度开发、允许混合功能的政策红利。制定实施新型产业用地政策有利于培育创新产业项目、提升产业发展动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 新型产业用地是融合研发、设计、中试、孵化等新型产业功能及其配套服务的工业用地,获得了低成本拿地、高强度开发、允许混合功能的政策红利。制定实施新型产业用地政策有利于培育创新产业项目、提升产业发展动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更新改造。文章盘点了典型城市新型产业用地政策特点与存在问题,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用途管制要求,从新型产业用地政策设计的价值导向出发,从顶层设计和政策实施两方面对新型产业用地的规划管理进行全流程、全要素研究,提出了严格准入、规模控制、布局管控、指标管理、供后监管5个方面的具体管控措施,以引导新型产业用地健康有序规划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产业用地 政策设计 价值导向 规划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型产业集聚区及其知识联盟构建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任慧 和金生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58,共3页
产业集聚不再仅局限于加工制造业,而是大量出现在服务业行业中。基于此,文章首先界定了新型产业集聚的内涵、类型,并探讨了新型产业集聚区构建知识联盟的条件,进而提出在我国新型产业集聚区内构建知识联盟的模式。
关键词 新型产业集聚 结构软化 知识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新型产业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志斌 李泉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1-153,150,共4页
青海丰富的各类资源始终是其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和产业成长的重要依托 ,也是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和制定产业政策的基本依据。结合青海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赋予的要求 ,我们认为 ,迈向新世纪的青海 ,应依托丰富的各类资源、... 青海丰富的各类资源始终是其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和产业成长的重要依托 ,也是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和制定产业政策的基本依据。结合青海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赋予的要求 ,我们认为 ,迈向新世纪的青海 ,应依托丰富的各类资源、特殊的高原气候、深厚的文化积淀 ,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下 ,利用西部大开发、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历史机遇 ,走资源开发及其精深加工为主导的生态产业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新型产业体系 总体思路 生态农业 集约型能源产业 矿产资源 旅游资源 城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产业分工、功能专业化与区域治理——基于京津冀地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李靖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0-92,共13页
本文对当前出现的新型产业分工现象进行研究。首先,研究新型产业分工的形成机制、类型和特征,研究发现新型产业分工的发展可以形成地区功能专业化,这与传统分工的效应不同。接着,对新型产业分工进行实证检验,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京津冀... 本文对当前出现的新型产业分工现象进行研究。首先,研究新型产业分工的形成机制、类型和特征,研究发现新型产业分工的发展可以形成地区功能专业化,这与传统分工的效应不同。接着,对新型产业分工进行实证检验,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京津冀都市圈地区,研究新型产业分工在我国特定区域的发展程度。实证结果基本符合预期,即各类区域的功能专业化水平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而且在都市圈内部,区域功能专业化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层次。最后,将研究结论落实到我国区域治理,提出了新型产业分工形势下,基于功能专业化的都市圈治理理念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产业分工 功能专业化 都市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娟 李胜茹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18,共3页
建立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石。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应是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新型工业化、乡镇工业集群化、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大产业体系。我们应通过拓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农村特色资源为依托,培育乡镇特... 建立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石。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应是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新型工业化、乡镇工业集群化、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大产业体系。我们应通过拓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农村特色资源为依托,培育乡镇特色工业集群;建立城乡产业有效对接、联动发展的协作机制;推动农村劳务输出的产业化发展;健全农村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体系等战略,加快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新型产业支撑体系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面向城市群的新型产业分工格局 被引量:11
15
作者 魏后凯 《区域经济评论》 2013年第2期41-43,共3页
无论何时,区域之间的竞争都是必要的,它产生的积极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竞争可以激发地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促进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竞争可以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意识,促进区域内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的整体改善,... 无论何时,区域之间的竞争都是必要的,它产生的积极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竞争可以激发地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促进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竞争可以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意识,促进区域内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的整体改善,实现区域的体制转型和创新。但不可否认的是,区域之间的竞争在产生许多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少负面问题,如滋生不利于统一市场体系形成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发挥的地方保护主义,不合理的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闲置和浪费等等,不仅会严重损害各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利益,而且还会造成环境的损害,造成地区之间能量的互相牵制和抵触,形成能量的无端耗散,等等。所以,需要实现竞争模式的转型,使地区之间的竞争不断深化、不断成熟,并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那么,如何认识我国当前区域之间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未来我国区域之间竞争的变化趋势是什么?怎样再造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如何构建新型产业分工格局,实现跨区域的资源与要素整合,实现"区域外部规模经济",是目前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热点问题。本期特邀请国内知名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就有关问题展开讨论,以期引起对此问题的关注和最终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分工格局 新型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初步思考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林青 甘锦锋 《中国科技产业》 2014年第2期38-41,共4页
本文首先对产业技术研究进行了概念界定,进而分析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体现的三个"新"。在总结国外和台湾地区典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二维分类框架对国内林林总总的产业技术研究院进行区别,并认为以大学主导... 本文首先对产业技术研究进行了概念界定,进而分析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体现的三个"新"。在总结国外和台湾地区典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二维分类框架对国内林林总总的产业技术研究院进行区别,并认为以大学主导的专业化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政府主导的综合性产业技术研究院最为典型。最后,基于是以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为对象的特殊公共研究机构、具有"民办、公助、非营利"的典型特征的认识,本文尝试按社会企业的逻辑构建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核心机制,使之与政府、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形成明确的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 共性技术理论 社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质变为新型产业基地的现实论证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靖宇 禹建奇 《中国发展》 2008年第2期114-121,共8页
东北老工业基地质变为新型产业基地,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投放的实施主旨和区域目标,这也是民心所向和大势所趋。东北区域不仅具有促进老工业基地质变为新型产业基地的综合优势,而且目前已经初步展示了老工业基地质变为新型产业基地的现实价... 东北老工业基地质变为新型产业基地,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投放的实施主旨和区域目标,这也是民心所向和大势所趋。东北区域不仅具有促进老工业基地质变为新型产业基地的综合优势,而且目前已经初步展示了老工业基地质变为新型产业基地的现实价值,同时又在这一进程中暴露出了老工业基地质变为新型产业基地的制约因素,所以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正确而又科学的对策: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行政管理模式;完善市场运行体制,强化资源配置功能;调整主体产业结构,增强产业集群优势;冲破地区保护屏障,造就市场利益关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振兴进程中逐步达到新型产业基地的理想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新型产业基地 区域目标定位 现实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产业学院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锦波 《商业经济》 2023年第1期194-196,共3页
新型产业的兴起,使社会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校企合作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培养出适应新型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因此,在产业学院的基础上,研究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分析产业学院的校企合作现状,找出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 新型产业的兴起,使社会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校企合作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培养出适应新型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因此,在产业学院的基础上,研究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分析产业学院的校企合作现状,找出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重点难点,并针对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从整合产业学院校企的主体结构、协调校企学创合一的育人补偿关系、基于新型产业学院强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理念、重塑校企合作场景的育人价值一致性等四个方面,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为培养专业型人才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产业学院 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育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产业用地下创新型产业综合体的特征研究——以深圳为例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勐 罗梦婕 《南方建筑》 2019年第5期80-85,共6页
传统工业用地无法满足创新型产业对公共服务空间的需求,在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后,国内部分城市出台了新型产业用地政策,对容积率,配套比例等规划指标进行了调整。产业用地的政策创新,对推动创新型产业综合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传统工业用地无法满足创新型产业对公共服务空间的需求,在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后,国内部分城市出台了新型产业用地政策,对容积率,配套比例等规划指标进行了调整。产业用地的政策创新,对推动创新型产业综合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对深圳地区已建成的创新型产业综合体案例的研究,总结创新型产业综合体在产业空间、功能混合、公共空间、交通组织4方面的特征。最后结合国内其他城市的新型用地政策的发展,指出创新型产业综合体是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重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产业用地 新型产业综合体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市新型产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对策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干蓉 王先华 +1 位作者 杨李 方小宁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8期74-75,80,共3页
为有效治理环境污染,提高有限资源的可循环利用,降低治理成本,综合提升和优化生态环境质量的各项指标,强化环境自我净化及可持续发展能力,铜仁市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特点,从多维度制定了“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 为有效治理环境污染,提高有限资源的可循环利用,降低治理成本,综合提升和优化生态环境质量的各项指标,强化环境自我净化及可持续发展能力,铜仁市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特点,从多维度制定了“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固废治理”和“乡村环境整治战”五大污染防治攻坚战,绘制了防污控污的蓝图并阐述了主要实施途径。从铜仁市新型产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总量的角度,就其利用现状与资源化利用提出了几种常态化可持续的管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仁市 新型产业 固体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