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6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赵腾飞 王莲 刘远锋 《医师在线》 2025年第3期42-44,共3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感染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4月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1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检测,根据检测...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感染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4月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1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n=53)和阴性组(n=58),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0例为对照组(n=100)。对比三组的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E(Ig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白细胞计数(WBC)、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分化抗原3阳性(CD3^(+))、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CD4^(+))、CD4^(+)/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D8^(+))]水平以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对比,阴性组及阳性组的IL-4、TNF-α、IgE、hs-CRP、EOS及WB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阳性组上述指标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与对照组对比,阴性组及阳性组的CD3^(+)、CD4^(+)、CD4^(+)/CD8^(+)、FEV_(1)、FVC及PEF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阳性组上述指标水平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结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会加剧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炎症反应,并导致患儿的免疫功能及肺功能进一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变异感染 哮喘急性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Beta变异株感染C57BL/6小鼠肺组织转录组分析及趋化因子实验验证
2
作者 张高倩 吴长城 +8 位作者 黄保英 李涵 霍恕婷 叶飞 赵莉 阿茹罕 张钟贤 沈晓玲 谭文杰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5-265,共11页
研究旨在通过从转录组水平分析新冠病毒Beta变异株感染C57BL/6小鼠肺部的基因表达变化,以揭示引发轻症肺部损伤的关键宿主因子。首先构建Beta变异株感染C57BL/6小鼠模型,并对感染和未感染第3天(3d)小鼠的肺组织进行病原检测、病理分析... 研究旨在通过从转录组水平分析新冠病毒Beta变异株感染C57BL/6小鼠肺部的基因表达变化,以揭示引发轻症肺部损伤的关键宿主因子。首先构建Beta变异株感染C57BL/6小鼠模型,并对感染和未感染第3天(3d)小鼠的肺组织进行病原检测、病理分析以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最后,筛选可能导致肺部损伤的5个炎症反应关键基因进行RT-qPCR验证。研究结果显示Beta变异株能感染C57BL/6小鼠肺部并导致轻度病理损伤。在感染的小鼠中,Beta变异株激活了肺组织的天然免疫应答,主要通路包括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Ⅰ和Ⅱ型干扰素反应、白细胞趋化反应和细胞因子反应等。通过对重症与轻症感染小鼠的肺组织转录组比较,筛选出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炎症反应趋化因子,包括Ccl2、Ccl7、Cxcl9、Cxcl10和Cxcl14。通过RT-qPCR验证,基因表达变化趋势与转录组结果一致,表明这些趋化因子过度激活与肺部病理表型损伤程度相关。本研究揭示了Beta变异株感染小鼠肺部激活宿主炎症反应通路关键因子,可能是引发小鼠肺部轻度病理损伤的主要诱因之一,这为预防和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提供了有利的研究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beta变异株 肺部损伤 天然免疫 炎症因子 转录组
原文传递
母亲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 新生儿近期临床结局
3
作者 陆岸锋 黄国盛 +4 位作者 陆富华 毕雷 苏艳梅 黄萍 冯湘玲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探讨母亲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Omicron变异株感染对新生儿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8日在钦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423例孕妇及其分娩的活产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是否确诊新型SARS-CoV-2 Omic... 目的探讨母亲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Omicron变异株感染对新生儿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8日在钦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423例孕妇及其分娩的活产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是否确诊新型SARS-CoV-2 Omicron变异株感染,分为SARS-CoV-2阳性组和SARS-CoV-2阴性组,分析孕妇感染Omicron变异株的临床特征,比较两组母亲和新生儿近期临床结局。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的423例孕妇中,SARS-CoV-2 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133例,未感染者290例;双胎妊娠6例,单胎妊娠417例,有症状感染者占多数(92例,69.2%),均为轻型,常见症状为发热(71例,53.4%)、咳嗽(45例,33.8%)。SARS-CoV-2阳性组胎儿窘迫、剖宫产发生率高于SARS-CoV-2阴性组(23.7%vs.10.5%、52.6%vs.42.1%,χ^(2)=12.788、4.104,P<0.05)。两组孕妇妊娠年龄、住院天数、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ARS-CoV-2阴性组相比,SARS-CoV-2阳性组新生儿生后需收治新生儿病房治疗的比例明显增高(37.8%vs.25.5%,χ^(2)=6.712,P<0.05)。两组新生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小于胎龄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需要氧疗、无创呼吸支持、有创呼吸支持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孕妇以轻型为主,常见症状为发热、咳嗽。SARS-CoV-2阳性母亲胎儿窘迫、剖宫产比例增加,分娩的新生儿收治新生儿病房比例增加,但这部分新生儿未出现与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临床症状或并发症,且近期结局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新型冠状病毒 Omicron变异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Beta变异株S1重组蛋白的制备及免疫效果评价
4
作者 范泽昌 冯生 +4 位作者 梁明征 马杉姗 金宁一 哈卓 鲁会军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3-1139,共7页
根据CHO细胞密码子偏好性进行SARS-CoV-2 Beta变异株S1基因的优化与合成,并将其克隆至pSN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SN-Beta-S1,转染CHO细胞,获得重组蛋白Beta-S1,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重组蛋白Beta-S1的表达,对培养液上清... 根据CHO细胞密码子偏好性进行SARS-CoV-2 Beta变异株S1基因的优化与合成,并将其克隆至pSN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SN-Beta-S1,转染CHO细胞,获得重组蛋白Beta-S1,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重组蛋白Beta-S1的表达,对培养液上清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Beta-S1联合氢氧化铝佐剂免疫BALB/c小鼠,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及其亚型,评价针对SARS-CoV-2不同变异株的交叉中和抗体活性。结果显示,成功构建pSN-Beta-S1重组质粒,经CHO细胞表达系统表达了重组蛋白Beta-S1,重组蛋白条带单一,大小约为120 kDa,纯度可达85%以上,可与SARS-CoV-2 RBD蛋白多克隆抗体和Strep标签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S1重组蛋白对BALB/c小鼠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第3次免疫后14 d,针对RBD和S1蛋白的特异性IgG抗体效价平均可达1∶66260和1∶133120,抗体亚型偏向于IgG1,针对SARS-CoV-2野生株,Beta、Delta、Omicron BA1和Omicron BA2变异株的中和抗体分别为1∶629、1∶1720、1∶374、1∶77和1∶101。本研究利用CHO细胞表达系统成功制备了SARS-CoV-2 Beta变异株S1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后获得了良好的免疫原性和针对不同变异株的交叉中和抗体活性,为广谱SARS-CoV-2疫苗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beta变异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重组蛋白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李怡运用“和”思想防治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经验
5
作者 王宝 李怡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3期289-291,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李怡教授提出和法防治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体现了顺应四时的疾病预防观、和解少阳的治疗法则、和缓理念下的善后调养,将“和”思想贯穿于该病的预防、治疗、善后各阶段,独辟蹊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李怡教授提出和法防治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体现了顺应四时的疾病预防观、和解少阳的治疗法则、和缓理念下的善后调养,将“和”思想贯穿于该病的预防、治疗、善后各阶段,独辟蹊径,执简驭繁,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思想 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丽地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儿童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6
作者 赵晓芬 何娟 +1 位作者 高瑾 马建松 《当代医学》 2024年第36期142-145,共4页
目的分析瑞丽地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儿童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2年2—4月于瑞丽市中医傣医医院住院隔离的101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感染年龄分为A组(1个月~<3岁,n=16)、... 目的分析瑞丽地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儿童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2年2—4月于瑞丽市中医傣医医院住院隔离的101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感染年龄分为A组(1个月~<3岁,n=16)、B组(3~<7岁,n=24)与C组(7~15岁,n=61)。收集患儿临床资料,观察患儿的临床特征,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D-二聚体(D-dimer,D-D)、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水平,患儿入院后行新型冠状病毒及抗体检测,记录患儿的治疗方案,观察患儿的转归情况。结果C组年龄大于A、B组,B组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接种新冠疫苗占比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3组发热、呼吸道症状占比及热峰、热程、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IL-6、CRP、D-D、LDH升高占比及入院后第1次核酸Ct值ORF1ab基因与N基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肺部CT异常、IgG阳性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CT异常占比低于A组,B、C组IgG的阳性占比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3组IgM均为阴性。A组肺部CT提示双肺弥漫磨玻璃影2例;B组右肺下叶外基底段见类圆形单发磨玻璃密度影1例;C组肺部CT均未见异常。3组给予对症处理和中药治疗,均未使用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均未吸氧;所有患儿均治愈,无重型、危重型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以发热及呼吸道症状为主,年龄越小其症状越明显,需针对Omicron变异株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高疫苗接种率及普及免疫加强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Omicron变异 儿童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舌象特征与临床症状、核酸转阴时间的关系
7
作者 林侃 吴慧毅 +4 位作者 郑关毅 傅开龙 姚明龙 陈晓玲 马坤 《福建中医药》 2024年第8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者舌象特征与临床症状、核酸转阴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4月21日—5月17日于上海世博方舱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者366例,观察入住方舱医院次日清... 目的探讨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者舌象特征与临床症状、核酸转阴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4月21日—5月17日于上海世博方舱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者366例,观察入住方舱医院次日清晨的舌色、舌形、苔色、苔质等舌象,收集临床症状、核酸转阴时间,分析不同舌象患者临床症状、核酸转阴时间的差异。结果纳入366例患者中排名前5位的临床症状分别是咳嗽、咳痰、咽干、鼻塞/鼻涕、乏力/倦怠,核酸转阴时间为8.50(6.00,12.00)d。与淡红舌患者比较,红舌患者恶寒发生率增高(P<0.05)。与淡白舌患者比较,红舌患者食欲减退发生率增高(P<0.05)。与正常舌形患者比较,瘦薄舌患者发热发生率降低(P<0.05)。厚苔患者较薄苔患者咳痰、咽干、头晕、气短、恶寒发生率增高(P<0.05)。燥苔患者较润苔患者发热、气短、恶寒发生率增高(P<0.05)。黄苔患者较白苔患者咳嗽、咳痰、咽痛、恶寒、发热、肌肉疼痛、食欲减退、气短发生率增高(P<0.05)。另外淡白舌患者具有核酸转阴延迟的临床特点。结论方舱医院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者常见邪犯肺卫证候,不同舌象患者临床症状同中有异,其中舌苔特点与恶寒、咳嗽、气短等症关系密切。淡白舌对核酸转阴时间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奥密克戎变异 舌象 临床症状 核酸转阴时间 方舱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和浩特地区老年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8
作者 曹志明 杨丽云 +3 位作者 康丽霞 刘艳芳 万小旭 马慧英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42-344,共3页
目的研究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老年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COVID-19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肺炎确诊老年患者120例,根据临床分... 目的研究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老年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COVID-19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肺炎确诊老年患者120例,根据临床分型分为非危重组和危重组,其中非危重组80例、危重组40例,分析两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胸部CT影像学特点。结果危重组年龄明显高于非危重组(P<0.05),危重组胸部CT表现为胸腔积液或合并胸腔积液明显高于非危重组(P<0.05),危重组N、CRP、D-d、Alb、Bun、Crea、Pct、BNP明显高于非危重组(P<0.05),危重组SaO_(2)明显低于非危重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COVID-19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肺炎患者胸部CT出现胸腔积液(OR:2.164,95%CI:1.314~3.564)、CRP越高(OR:1.011,95%CI:1.001~1.020)、SaO_(2)(OR:0.912,95%CI:0.839~0.992)越低,发展为危重症的概率越大。结论胸腔积液、CRP、SaO_(2)是老年COVID-19患者发展为危重症的影响因素,临床中需要早发现、早干预,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奥密克戎毒 临床特征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梦婷 杨守红 +1 位作者 刘瑞雪 何菲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912-917,共6页
目的分析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516例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诊断并分型。结果516例老年患... 目的分析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516例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诊断并分型。结果516例老年患者轻型56例,中型256例,重型94例,危重型110例。中型、重型及危重型老年感染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计数下降、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升高、尿素氮升高者的比例与轻型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胸部CT以双肺改变为主(81.40%),其中又以磨玻璃影(94.52%)、斑片状(77.62%)、铺路石样(32.38%)改变为主;516例患者中存活439例,死亡7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肌红蛋白升高、D-二聚体升高、降钙素原升高是老年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淋巴细胞百分比、肌红蛋白、D-二聚体、降钙素原与老年感染患者死亡风险具有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变异 淋巴细胞百分比 肌红蛋白 D-二聚体 降钙素原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半理中汤加味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长阳”患者临床研究
10
作者 陈勇 曹晋 +3 位作者 姚秋菊 南瑞雪 何德英 任毅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 探讨砂半理中汤加味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长阳”患者(简称“长阳”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14日至12月14日就诊于重庆市江北区石子山方舱医院的“长阳”患者184例,按Excel随机函数法分为试... 目的 探讨砂半理中汤加味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长阳”患者(简称“长阳”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14日至12月14日就诊于重庆市江北区石子山方舱医院的“长阳”患者184例,按Excel随机函数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最终纳入169例,其中试验组85例,对照组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汤剂协定方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砂半理中汤加味治疗。两组患者均给药至连续2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呈阴性,采样时间间隔24 h。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4%(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量表主要症状、次要症状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降低(P <0.05),且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患者2次核酸平均转阴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出现腹泻1例和2例,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 砂半理中汤加味治疗“长阳”患者的临床疗效良好,可缩短“长阳”患者的核酸转阴时间,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半理中汤 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变异 “长阳”患者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妊娠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行剖宫产的妊娠结局及产褥期随访
11
作者 梁结明 黎莹莹 刘国成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2-397,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不同时期孕妇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变异株Omicron并行剖宫产分娩的妊娠结局及产褥期(产后42天)母婴随访情况。方法:选择2022年11月20日至2023年1月25日确诊感染SARS-CoV-2并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剖宫产分娩的330例... 目的:探讨妊娠不同时期孕妇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变异株Omicron并行剖宫产分娩的妊娠结局及产褥期(产后42天)母婴随访情况。方法:选择2022年11月20日至2023年1月25日确诊感染SARS-CoV-2并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剖宫产分娩的33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按孕妇感染孕周分为孕早期组(80例)、孕中期组(151例)、孕晚期组(99例),比较各组孕产妇的一般资料、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妊娠结局及产褥期母婴随访情况。结果:孕妇的临床分型为无症状型(9例)和轻型(321例)。孕早期组和孕晚期组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率高于孕中期组(P<0.05)。3组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早产、产后出血、巨大儿、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及母亲重症监护病房(MICU)转入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转入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组胎膜早破发生率高于孕晚期组(P<0.05)。产褥期母婴随访结果示,3组产妇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子宫复旧不良、阴道微生态失衡和新生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Omicron感染的孕妇绝大多数为轻症型;妊娠不同时期孕妇感染Omicron行剖宫产分娩的妊娠结局及产褥期随访无显著差异;未发现GDM和胎膜早破与不同妊娠期Omicron感染有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Omicron变异 不良妊娠结局 产褥期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肺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12
作者 陶刚 郑晓青 +3 位作者 胡旭钢 蒋小雯 文建华 舒琦瑾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359-361,共3页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肺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349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非重症组(285例)和重症组(64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基础疾病...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肺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349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非重症组(285例)和重症组(64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情况和预后转归。结果 重症组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比例高于非重症组,但重症组疫苗接种率低于非重症组(P<0.05)。重症组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重症组,而重症组CRP水平高于非重症(P<0.05)。影像学方面,重症组入院首次胸部CT影像病灶主要表现为实变影、磨玻璃合并实变影;非重症组入院首次胸部CT影像病灶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磨玻璃合并实变影,两组均表现为以双侧、多肺叶受累及以两肺外带为主的病灶分布特点。重症组患者,其中好转23例,死亡38例,转院3例,非重症组患者好转284例,转院1例,无死亡病例,两组预后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OR:1.076,95%CI:1.038~1.115)、CRP越高(OR:1.022,95%CI:1.005~1.039)、白蛋白越低(OR:0.723,95%CI:0.530~0.986),重症患者死亡风险越高(P<0.05)。结论 年龄、CRP水平、白蛋白水平是影响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临床需早期积极干预治疗,以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奥密克戎变异 临床特征 预后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免疫逃逸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数学模型
13
作者 桑晓倩 林孟晨 +1 位作者 鲍贵栋 吴云峰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1-430,共10页
[目的]奥密克戎(Omicron)是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第5种变异株,其特点表现为传染能力较此前的德尔塔等变异株有显著增强,但感染后的致死率和重危症状显著降低,并且该变异株还具有一定的免疫逃逸能力,对已经完成基础免疫或加强免疫的人群仍... [目的]奥密克戎(Omicron)是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第5种变异株,其特点表现为传染能力较此前的德尔塔等变异株有显著增强,但感染后的致死率和重危症状显著降低,并且该变异株还具有一定的免疫逃逸能力,对已经完成基础免疫或加强免疫的人群仍能引发突破感染.本文目的是在考虑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免疫逃逸特性下,通过数学模型方法预测新型冠状病毒在国内的感染趋势.[方法]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动力学机制,将人群分为易感者(S)、新型冠状病毒一般感染者(I)、重危症感染者(H)、康复者(R)4个类别,建立SIHR感染演化模型,计算模型的基本再生数和流行病平衡点解析解,并分析SIHR模型微分方程组的稳定性.[结果]根据国内疫情感染的发布数据,计算得到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模型的基本再生数为4.08,数学模型的正奇点解是全局稳定的,并根据疫情数据预测了深圳市的疫情感染为按波次逐步下降的走势.[结论]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在我国政府执行第十版疫情防控策略后,奥密克戎变异株将经过多个波次的传播,流行情况逐步减弱后,最终达到地方性或区域性流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变异 基本再生数 微分方程 稳定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基础病的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胸部CT和临床特征分析
14
作者 陈辉 张紫欣 +5 位作者 李晶晶 杜艳妮 邢玉雪 陈佳敏 关春爽 谢汝明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6期799-807,共9页
目的:探讨合并基础病的老年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的胸部CT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确诊的140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合并基础病的老年患者,根据临床分型分为中型组和重型/危重型... 目的:探讨合并基础病的老年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的胸部CT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确诊的140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合并基础病的老年患者,根据临床分型分为中型组和重型/危重型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胸部CT影像特征(肺内病灶分布、病灶形态、CT影像征象及肺叶评分)。结果: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中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最高,胸部CT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为主,分布以多肺叶混合分布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咳痰等。重型/危重型组患者发热比例高于中型组。中型组的淋巴细胞计数值高于重型/危重型组,而重型/危重型组的降钙素原值高于中型组。重型/危重型组胸膜增厚的比例高于中型组。中型组和重型/危重型组的右肺下叶肺叶评分均最高(2(1,3)和3(2,4))(M(Q));重型/危重型组的总评分和各肺叶评分均高于中型组。结论:对于合并基础病的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老年感染患者,胸部CT对肺内病变的临床分型、病情进展评估有重要价值,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成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奥密克戎变异 胸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现状及研究进展
15
作者 潘俊慧 毛铭显 +5 位作者 周凯钰太 刘睿慧 王素春 魏世萌 祁倩 王楷宬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4-284,共11页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导致当前COVID-19大流行的病原体。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的数据,截至2023年6月全球已报告775起动物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涉及36个国家的水貂、猫、狮子等29个物种,对全球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造成严重...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导致当前COVID-19大流行的病原体。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的数据,截至2023年6月全球已报告775起动物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涉及36个国家的水貂、猫、狮子等29个物种,对全球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动物后,其基因组会发生变异甚至出现再传染给人类的可能。本文对动物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学、易感动物及主要症状、遗传变异机制、动物模型、诊断、疫苗和综合防控措施进行综述和展望,以期为动物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动物 病原变异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疗进展
16
作者 吴凯军 陈代晖 +1 位作者 李茂 梁思敏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5年第4期354-357,共4页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不断发生变异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给实体器官移植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肾移植受者(KTRs)由于常年服用免疫抑制剂及合并多种合并症,是SARS-CoV-2感染后进展为重症的...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不断发生变异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给实体器官移植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肾移植受者(KTRs)由于常年服用免疫抑制剂及合并多种合并症,是SARS-CoV-2感染后进展为重症的高危人群。本文旨在结合当前新的流行病学背景,对肾移植工作的最新诊疗进展进行综述,为后续新的流行病学背景下KTRs的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Omicron变异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姜小柴胡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轻型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章诚杰 姚轶立 +5 位作者 周丹 欧阳洋 郝微微 严华美 杨雪军 蒋健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9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干姜小柴胡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5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轻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7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干姜小柴胡汤... 目的观察干姜小柴胡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5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轻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7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干姜小柴胡汤。治疗5 d后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核酸转阴时间。结果(1)试验过程中,对照组脱落1例,最终完成试验者治疗组97例、对照组47例。(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5 d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各分项积分及总积分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5 d后比较,治疗组咽部不适、鼻塞流涕、食欲不振、心情烦躁、心悸积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5 d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SDS、SA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5 d后比较,治疗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核酸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姜小柴胡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轻型患者疗效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缓解抑郁、焦虑情绪,具有“病郁同治”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变异 小柴胡汤 经典名方 焦虑 抑郁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后感染Delta变异株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杭 张霞 +3 位作者 段凤阳 任献青 闫永彬 丁樱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42-747,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接种/未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简称新冠疫苗)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儿的临床特征,为儿童COVID-19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将2021年11月3日至12月17... 目的通过比较接种/未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简称新冠疫苗)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儿的临床特征,为儿童COVID-19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将2021年11月3日至12月17日河南省定点救治医院收治的接种新冠疫苗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的COVID-19患儿11例纳入接种疫苗组,同期住院的未接种新冠疫苗感染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的COVID-19患儿31例纳入未接种疫苗组,回顾性收集两组患儿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性别构成和疾病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咳痰、发热等临床症状发生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血肌酐水平升高发生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疫苗组患儿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明显低于未接种疫苗组(P<0.05)。两组患儿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增高发生率及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疫苗组患儿B淋巴细胞和总T淋巴细胞(CD3+)计数低于未接种疫苗组(P<0.05)。接种疫苗组患儿在入院时、病程第2周的IgG阳性率均高于未接种疫苗组(P<0.05)。在病程第1周、第2周接种疫苗组患儿新型冠状病毒核酸Ct值较未接种疫苗组增高(P<0.05)。结论接种新冠疫苗可能会减少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对患儿心肌的损害,接种新冠疫苗后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的患儿,更需警惕其免疫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Delta变异 疫苗接种 临床特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A2dB1型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新型变异株的鉴定及序列分析
19
作者 张文英 于航博 +15 位作者 姜楠 王国栋 牛鑫鑫 黄萌萌 张玉龙 韩金泽 许萌萌 刘长军 王素艳 李凯 高立 崔红玉 张艳萍 陈运通 高玉龙 祁小乐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4-200,共7页
为持续了解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新型变异株(Novel variant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nVarIBDV)在我国流行情况,研究收集2021—2022年6个主要养禽地区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鸡病料,采用RT-PCR进行检... 为持续了解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新型变异株(Novel variant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nVarIBDV)在我国流行情况,研究收集2021—2022年6个主要养禽地区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鸡病料,采用RT-PCR进行检测,并对11株IBDV代表毒株的基因组双节段代表区段VP2-HVR和VP1-B-marker进行基因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所检测病料的IBDV阳性率为20.65%(19/92),其中11株IBDV代表毒株均为A2dB1型nVarIBDV。研究表明,nVarIBDV在我国主要养禽地区仍持续流行,而且出现了值得注意的新的突变位点,有必要进行持续的IBDV流行病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新型变异 A2dB1型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毒株感染患者与野生株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游乐卿 沈爱萍 +2 位作者 胡中伟 詹远京 雷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834-2839,共6页
目的探讨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毒株感染患者与野生株感染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5月21日至2021年6月14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确诊的145例Delta变异株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收集2020年1月20... 目的探讨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毒株感染患者与野生株感染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5月21日至2021年6月14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确诊的145例Delta变异株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收集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2月10日期间,收治的278例COVID-19患者作为野生株组,比较两组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胸部CT影像学特征差异。结果变异株感染者中,普通型居多,重型及危重型13例(11%),发病转重症时间方面,变异株组要短于野生株组(P <0.05)。咽部不适、嗅觉减退患者的比例变异株组要多于野生株组(均P <0.05)。变异株患者以淋巴细胞减少多见,下降人数要多于野生株组(P <0.05)。变异株组患者CT首次阳性时肺内病灶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间质性改变,与野生株组患者影像学特点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Delta变异毒株感染患者仍以普通型为主,重症率未见上升,但转重症时间缩短,合并多器官损害的情况与野生株感染患者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Delta变异 野生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