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新型冠状肺炎病毒S朊突变点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徐朋朋 李爽 +1 位作者 金德才 万云洋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52-57,共6页
通过对美国华盛顿洲在2020年3至4月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病人二代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找出新冠病毒刺突糖蛋白(简称S朊)中存在的所有突变类型,为研究病毒在体内复制的突变规律及研究疫苗提供基础资料。利用NCBI中公布的130例美国华盛顿区报... 通过对美国华盛顿洲在2020年3至4月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病人二代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找出新冠病毒刺突糖蛋白(简称S朊)中存在的所有突变类型,为研究病毒在体内复制的突变规律及研究疫苗提供基础资料。利用NCBI中公布的130例美国华盛顿区报道的新冠肺炎病人二代高通量测序数据,进行序列组装,并对其朊编码基因进行深度突变分析,找出其潜在的疑似抗原变异位点(antigen variation,以下简称突变点)。排除30条未获全长的数据,共获得100份病人完整的SARS CoV 2序列,其S朊编码基因,主要突变点集中在S1区的SP区及受体结合区(RBD)之前的间隔区(突变区基本呈连续分布:126aa~153aa,194aa~204aa)和S2区的1250aa~1270aa区。100份样本的数据研究结果显示,新冠病毒S基因在病人体内复制过程中较为稳定,编码氨基酸的突变点(突变频率>15%)呈单样本散在分布,且S2区较S1区更为稳定。未在新冠病毒的RBD区找到突变率>20%的点,而S区散在零星突变区域主要集中在S1区间隔区(126aa~153aa,194aa~204aa处,且基本呈连续分布)和S2末端约20aa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代高通量测序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刺突糖朊 突变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的心血管测量在不同临床分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婷婷 王振常 +5 位作者 魏璇 孙婧 宋丽君 颜颖 魏巍 杨正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基于CT影像测量心血管参数,评估不同临床分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心血管系统钙化程度及心血管各参数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北京COVID-19数据库中455例确诊患者的入院临床及胸部CT影像资料,根据临... 目的基于CT影像测量心血管参数,评估不同临床分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心血管系统钙化程度及心血管各参数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北京COVID-19数据库中455例确诊患者的入院临床及胸部CT影像资料,根据临床分型标准分为3组:无症状+轻型组151例,普通型组278例,重症+危重症组26例。应用GE ADW4.7工作站的测量工具评估10个心血管测量参数:冠脉钙化积分、主动脉钙化积分、颈动脉钙化积分、心胸比、肺动脉主干横径、升主动脉主干短轴直径、主肺动脉比值、下腔静脉短轴直径、腹主动脉短轴直径、下腔静脉/腹主动脉比值,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455例COVID-19患者中,冠脉钙化积分、颈动脉钙化积分、心胸比、肺动脉主干横径、升主动脉主干、下腔静脉短轴直径、腹主动脉短轴直径在无症状+轻型组、普通型组与重症+危重症组3组病例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钙化积分、主肺动脉比值、下腔静脉/腹主动脉比值参数在无症状+轻型组、普通型组与重症+危重症组3组病例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组间对比后发现,心胸比、主干短轴直径、腹主动脉短轴直径、下腔静脉短轴直径等参数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临床分型的COVID-19患者的心血管多个影像参数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为评估COVID-19患者的心血管改变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血管 临床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前后我国4种肝炎发病趋势的时间序列分析
3
作者 陈静 瞿怀荣 +2 位作者 赵巍 冯永华 丁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345,共12页
目的:探讨2019—2023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疫情前后我国4种肝炎(甲肝、乙肝、丙肝和戊肝)发病趋势的变化规律性,为疫情后肝炎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我国2012—2023年4种肝炎时间序列的描述统计... 目的:探讨2019—2023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疫情前后我国4种肝炎(甲肝、乙肝、丙肝和戊肝)发病趋势的变化规律性,为疫情后肝炎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我国2012—2023年4种肝炎时间序列的描述统计和季节性分解,对2019—2023年COVID-19疫情前后肝炎月发病数以及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季节因子和方差贡献率的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COVID-19疫情期间的2020—2022年,4种肝炎的平均月发病数低于疫情前的2019年,每种肝炎都出现2012年以来的历史最低值,疫情后的2023年月发病数都出现上升趋势。时间序列的分解表明,甲肝、乙肝、丙肝和戊肝,2012—2019年与2012—2023年的季节因子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4、0.964、0.947和0.977(P均<0.001)。2012—2019年、2012—2020年、2012—2021年、2012—2022年及2012—2023年4种肝炎的时间序列的方差呈上升趋势,长期趋势的方差贡献率呈上升趋势,与方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9、0.981、0.890和0.938(P均<0.05),季节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呈下降趋势,与方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0.986、-0.954和-0.936(P均<0.05)。结论:时间序列分解有助于研究肝炎长期趋势变化和周期性波动的规律性。甲肝和乙肝时间序列图的长期趋势变化特征明显,丙肝、戊肝时间序列图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明显。疫情防控减少了4种肝炎的月发病数,对月发病数的长期趋势有较大影响,未改变发病低谷期和高峰期的周期性特征。面临疫情后肝炎发病数上升的挑战,要加强疫情后肝炎的监测工作,研究肝炎发病规律性,做好防控和治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时间序列 长期趋势 季节因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超声联合膈肌超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4
作者 贺慧琴 钱佳斌 +3 位作者 刘姗 梁哲浩 吕昕 高祥福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2期279-282,共4页
目的探讨肺超声联合膈肌超声与COVID-19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对无创通气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9例新型冠状病毒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肺超声十二分区法评分(LUBS评分)、膈... 目的探讨肺超声联合膈肌超声与COVID-19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对无创通气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9例新型冠状病毒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肺超声十二分区法评分(LUBS评分)、膈肌移动度(DE)、膈肌增厚分数(DTF)与重症肺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非重症组与重症组相比,LUBS评分(9分VS.15分),DE(1.2 cm VS.0.9 cm)与DTF(44.75%VS.37.98%),提示LUBS评分越高、DE与DTF越低,COVID-19病情越严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UBS评分的cut-off值为14、DE的cut-off值为1.0 cm、DTF的cut-off值为38%,三者联合评估更具价值。其中LUBS评分>14、DTF<38%、合并呼吸衰竭及糖尿病是COVID-19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超声(LUBS评分)与COVID-19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膈肌超声(DE、DTF)与COVID-19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三者联合评估更具价值。LUBS评分>14、DTF<38%、合并呼吸衰竭及糖尿病是COVID-19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症肺炎 膈肌超声 肺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小鼠模型的建立与康复研究
5
作者 喻柯瑶 汤玲玲 +4 位作者 王博寒 孙宪泓 张晓娜 张慧 史潇璐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17-124,共8页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可复制、高度模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恢复期患者的小鼠模型。方法 将30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感染后第1、3、7、10天组,共5组(n=6),感染组小鼠予SARS-CoV-2病毒棘突(S...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可复制、高度模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恢复期患者的小鼠模型。方法 将30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感染后第1、3、7、10天组,共5组(n=6),感染组小鼠予SARS-CoV-2病毒棘突(Spike,S)蛋白原液气管滴注进行感染,分别于感染后第1、3、7、10天取材,依次标记为D1S组、D3S组、D7S组、D10S组;对照组(N组)进行假手术,第10天取材。采用免疫荧光双染法观察S蛋白与肺组织ACE2受体结合情况;HE染色观察小鼠的肺组织病理,RT-qPCR测定小鼠肺组织中IL-4、IL-6 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CD4^(+)T淋巴细胞中Th17/Treg、Th1/Th2细胞比值、DC细胞中cDC、pDC、CD80^(+)、CD86^(+)细胞比例。结果 荧光双染色结果提示S蛋白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可在气道上皮细胞中位置重合;HE染色结果显示,与N组相比,D1S组小鼠肺部组织结构紊乱,上皮细胞变性、塌陷,肺泡损伤,伴间质水肿和炎性浸润,而D3S、D7S及D10S组小鼠则呈现逐渐恢复的状态,D10S组小鼠肺组织相较于对照组还存在一些轻微的病理损伤;与N组比较,IL-4 mRNA含量在D1S组小鼠无明显变化(P>0.05),但在D10S组小鼠肺组织中明显升高(P<0.01),而IL-6 mRNA含量在D1S组小鼠显著升高(P<0.01),且在D3S组及D10S组有所降低(P<0.01),但D10S组小鼠IL-6 mRNA水平相较于N组仍有升高(P <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N组比较,D10S组小鼠Th17/Treg显著增加(P<0.01)、Th1/Th2比值显著降低(P<0.05);相较于N组,D10S组小鼠中cDC、CD80^(+)、CD86^(+)细胞比例均有所减少(P<0.05),而D10S组小鼠pDC细胞比例则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D10S组小鼠肺部病理、炎症因子、免疫细胞相关指标变化符合NCP恢复期的临床特征,S蛋白滴鼻可模拟NCP小鼠模型,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NCP恢复期患者仍存在机体损伤及免疫功能紊乱等问题,提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机体损伤的长久性与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恢复期 免疫紊乱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定植对ICU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短期死亡的影响
6
作者 许珊珊 雷晓婷 +1 位作者 戴正香 方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呼吸道定植对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28天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2年12月9日—2023年12月9日某三级中医医院3个综合ICU和呼吸科...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呼吸道定植对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28天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2年12月9日—2023年12月9日某三级中医医院3个综合ICU和呼吸科ICU收治的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入住ICU期间痰培养CRAB检出情况将患者分为呼吸道CRAB定植组和非CRAB定植组。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入住ICU后28天病死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患者呼吸道CRAB定植与28天病死率的关系,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88例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其中27例发生呼吸道CRAB定植(CRAB定植组),61例未发生呼吸道CRAB定植(非CRAB定植组);37例(42.0%)患者入住ICU后28天内死亡。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CRAB定植组患者28天病死率高于非CRAB定植组(66.7%VS 31.1%,P<0.001)。Cox单因素分析显示,CRAB定植组患者28天死亡风险为非CRAB定植组的2.91倍(HR=2.91,95%CI:1.52~5.58;P<0.05);经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超敏C反应蛋白、呼吸频率、氧合指数、乳酸脱氢酶、尿素氮、肌酐、乳酸、D-二聚体协变量调整后,CRAB定植组患者死亡风险仍然高于非CRAB定植组(HR=2.54,95%CI:1.15~5.58;P<0.05)。亚组分析表明,ICU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呼吸道CRAB定植与28天病死率一定程度受性别、血清清蛋白、肌酐、D-二聚体水平影响(均交互P<0.05)。结论ICU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继发呼吸道CRAB定植后短期病死率明显升高,有效防控多重耐药菌定植及感染对保障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病死率 KM生存曲线 亚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卵圆孔未闭的青年脑梗死急诊桥接治疗二例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张洪阳 刘宁 +3 位作者 徐建可 韩苗 刘雪梅 韩新生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6-8,共3页
目的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两例合并有COVID-19和PFO的颅内大血管闭塞的青年脑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桥接治疗的病例,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结果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大血管闭塞的青年脑卒中患者,卵圆孔未... 目的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两例合并有COVID-19和PFO的颅内大血管闭塞的青年脑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桥接治疗的病例,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结果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大血管闭塞的青年脑卒中患者,卵圆孔未闭是重要的病因。结论合并新冠肺炎的青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应尽早进行静脉溶栓、机械取栓等血管再通治疗,改善病人预后,病情稳定后要进一步完善包括TCD发泡试验、经食道超声或右心声学造影检查明确有无卵圆孔未闭因素导致的心源性卒中可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同时合并急性大血管闭塞的青年脑梗死病人中的病因、发病机制与卵圆孔未闭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更多病人的观察和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卵圆孔未闭 脑梗死 桥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成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伞状评价
8
作者 李波 徐柳 +5 位作者 谢雨晴 王艺颖 董帅 廉洁 李国栋 曹卉娟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2期155-161,I0001-I0003,共10页
目的总结评价中成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综述证据,对中成药作为干预手段治疗COVID-19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对相关证据的质量做出评价。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Sinomed、中国知... 目的总结评价中成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综述证据,对中成药作为干预手段治疗COVID-19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对相关证据的质量做出评价。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从建库至2023年6月15日的中成药治疗COVID-19的系统综述,并提取相关信息。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二次Meta分析,利用AMSTAR-II评估文章的方法学质量,采用GRADE分级方法对证据确定性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以气泡图的形式呈现。结果最终纳入了13项系统评价,共计17053例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独采用西药标准治疗相比,中成药联合西药标准治疗在多个结局指标体现出优势,主要包括全因死亡率[RR=0.26,95%CI=(0.09~0.81),P=0.02,I^(2)=0%]、核酸转阴率[RR=1.12,95%CI=(1.01~1.23),P=0.03,I^(2)=44%]、转重症率[RR=0.49,95%CI=(0.37~0.64),P<0.00001,I^(2)=0%]、肺部影像学改善、临床症状消失率(包括发热、咳嗽、疲劳、气短)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特别是疲劳)。在不良反应发生率、缓解喉痛、腹泻方面2组没有明显区别。气泡图结果显示,极低等级的证据表明,热炎宁合剂、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参黄颗粒、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连花清咳颗粒分别在提高核酸转阴率、降低转重症率、提高肺部影像学恢复率方面,可能有微弱到中等程度的效果。结论综合分析表明,与常规西医治疗相比,中成药联合常规治疗在治疗COVID-19表现出更好的疗效。由于目前所收集到的证据质量相对较低,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伞状评价 GRADE评价 Meta分析 证据映射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限流程图在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过程中的应用
9
作者 张萍 张湘燕 +3 位作者 周厚荣 刘漫霞 刘知音 易一乐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966-968,共3页
目的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收治中,时限流程图的构建和实践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0—12月接诊的45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为对照组(常规接诊流程,n=45),将2022年1—12月接诊的903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为干预组(时限流程图指导下接诊流... 目的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收治中,时限流程图的构建和实践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0—12月接诊的45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为对照组(常规接诊流程,n=45),将2022年1—12月接诊的903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为干预组(时限流程图指导下接诊流程,n=903)。对比两组患者各时间点接诊时间、接诊质量问题、患者满意度、工作人员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从病情评估到采血结束、外出检查、书写首次病程、实验室检查结果出具、到入院接受初步治疗耗费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漏诊、漏报及交叉感染质量问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时限流程图后医护人员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限流程图可有效缩短新冠肺炎患者的接诊时间,提高收治效率,同时还可提升接诊质量,提升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满意率,保障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限流程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收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1例的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燕 宣守松 +2 位作者 刘曼曼 薛经纬 黄庆松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6期64-66,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中医体系中归属“疫病”范畴,有极强的传染性,极快的传播速度。文章通过对2022年上海市嘉定区1例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案例分析,抓住核心病机,遵从传统六经辨证,并重视其方证特点,一人一方,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中医体系中归属“疫病”范畴,有极强的传染性,极快的传播速度。文章通过对2022年上海市嘉定区1例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案例分析,抓住核心病机,遵从传统六经辨证,并重视其方证特点,一人一方,辨证施治,精准施策,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
11
作者 牛丹 张怡 董道然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9期720-727,共8页
目的筛选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探讨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7月1日在陕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目的筛选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探讨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7月1日在陕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确诊为重型COVID-19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54例)和非AKI组(9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重型COVID-19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t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该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AKI组患者的年龄为74.50(63.00,81.50)岁,明显低于非AKI组75.00(70.00,83.00)岁;AKI组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比例(1.85%)和接受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比例(38.89%),均明显低于非AKI组(13.54%和58.33%)(均P<0.05)。AKI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20.50(15.00,25.00)]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8.00(6.00,10.00)]均明显高于非AKI组[16.00(13.00,18.25)和5.00(4.00,6.00)];AKI组患者合并细菌感染比例(61.11%)和接受有创通气治疗比例(57.41%)均显著高于非AKI组(40.62%和25.00%)(均P<0.05)。AKI组患者氧合指数[109.55(75.99,149.50)mmHg,1 mm Hg=0.133 kPa]和血红蛋白[(109.61±24.46)g/L]均显著低于非AKI组[134.50(105.36,156.57)mmHg和(121.24±21.77)g/L];AKI组的N端脑利钠肽[3148.28(446.42,13572.58)ng/L]、降钙素原[1480(560,8420)ng/L]、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39.80(34.42,45.32)s]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8.00(21.00,66.50)U/L]均显著高于非AKI组[502.41(171.50,1703.00)ng/L、0.37(110,1040)ng/L、36.95(32.70,42.20)s、34.00(20.50,53.00)U/L],并且其血尿素氮[13.86(8.68,18.70)mmol/L]、血肌酐[177.00(90.30,375.00)μmol/L]和胱抑素C[2.67(1.77,4.08)mg/L]均显著高于非AKI组[7.31(5.51,9.67)mmol/L、62.95(51.75,78.10)μmol/L、1.34(1.10,1.61)mg/L](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OFA评分高、合并细菌感染和血肌酐高均是重型COVID-19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以上述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AKI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6(95%CI:0.8687~0.9633),敏感度为77.36%,特异度为92.63%。结论血肌酐高、SOFA评分高、合并细菌感染是重型COVID-19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对重型COVID-19发生AKI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从少阳病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味觉减退验案1例
12
作者 王吉磊 司廷林 +4 位作者 刘世宾 宿晶 郑汝吏 段保全 张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6期70-72,共3页
报道从少阳病论治本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并味觉减退患者1例。此病例根据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所提出的孔窍病多从少阳论治的观点,以和解少阳、化湿解毒为治法,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味觉功能;通过对该患者诊疗过程的回顾分析,证明从... 报道从少阳病论治本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并味觉减退患者1例。此病例根据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所提出的孔窍病多从少阳论治的观点,以和解少阳、化湿解毒为治法,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味觉功能;通过对该患者诊疗过程的回顾分析,证明从少阳病论治COVID-19并味觉减退病例的可行性,为COVID-19及其并发症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味觉减退 少阳证 胡希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7例罹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13
作者 徐玲玲 张婕 闻萍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90-92,共3页
目的总结罹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107例MHD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为MHD组,95例非MHD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为非MHD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及实验室... 目的总结罹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107例MHD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为MHD组,95例非MHD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为非MHD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与非MHD组相比,MHD组患者发热及高热比例低,气促呼吸困难、纳差及腹泻比例高,头痛头晕及肌肉酸痛比例低(P均<0.05)。与非MHD组相比,MHD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少,血清乳酸脱氢酶、肌红蛋白、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T、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IL-6、IL-10及γ干扰素水平高,血清TNF-α、IL-4水平低(P均<0.05)。结论相比于非MHD者,罹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MHD患者罹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更易出现气促、纳差及腹泻等症状,细胞免疫功能受损较重且机体炎症水平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D4+T淋巴细胞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西医诊疗概述
14
作者 诸晶 陈文鑫 +2 位作者 陈婉真 陈培玲 孙伟芬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2期155-158,共4页
检索并整理2022年9月13日(含)以前的各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官方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中医药诊疗方案及文献,对COVID-19疫情暴发后中西医研究进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为COVID-19下一阶段的中西医诊疗提供借鉴,以期寻找终结COV... 检索并整理2022年9月13日(含)以前的各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官方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中医药诊疗方案及文献,对COVID-19疫情暴发后中西医研究进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为COVID-19下一阶段的中西医诊疗提供借鉴,以期寻找终结COVID-19流行的可能。COVID-19毒株的传播越来越隐匿,患病人群重症感染率明显下降,西医目前没有特效治疗药物,而中医药在防治COVID-19、控制轻症患者转重、重症患者的中西医协同治疗以及康复期治疗方面都能发挥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瘟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PCT、CRP的影响
15
作者 王刚 孔亚飞 +3 位作者 项晓莉 施一波 施静囡 王云超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0期1482-1483,共2页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PCT、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COVID-19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抗病毒治疗方案、早期抗凝、糖...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PCT、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COVID-19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抗病毒治疗方案、早期抗凝、糖皮质激素抗炎及氧疗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静脉注射人用丙种球蛋白针,治疗5 d。动态检测两组治疗期间动血常规、PCT、CRP等感染指标变化情况,动态检测动脉血气、肺部影像评估感染控制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NLR、PCT、CRP数值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观察组NLR值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能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NLR,有助于病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人免疫球蛋白 血常规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得体会
16
作者 洪日 范文雯 侯秋科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9期179-182,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中医在新冠肺炎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认为新冠肺炎属于外感疾病,正确使用发汗法非常重要,同时要配合通利二便法,以期驱邪务尽。早期新冠肺炎患者可以按照三阳合病思路来辨治;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中医在新冠肺炎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认为新冠肺炎属于外感疾病,正确使用发汗法非常重要,同时要配合通利二便法,以期驱邪务尽。早期新冠肺炎患者可以按照三阳合病思路来辨治;治疗全程需要重视祛湿法的使用;感染新冠肺炎后要警惕逆传心包;根据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时常顾护人体正气,以期五脏元气通畅,人即安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 辨证论治 心得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2型糖尿病炎性风暴特质的交互影响
17
作者 张秀华 吴亚纳 +4 位作者 张新瑜 卢婷 陈亚晴 郝露芳 刘丽锋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 通过比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伴或不伴2型并糖尿病(T2DM)的炎症指标、凝血功能及疾病转归的差异,讨论COVID-19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炎性特质及其相互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4月于太原市人民医院住院治... 目的 通过比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伴或不伴2型并糖尿病(T2DM)的炎症指标、凝血功能及疾病转归的差异,讨论COVID-19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炎性特质及其相互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4月于太原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确诊为COVID-19的轻型或普通型患者311例,其中T2DM组115例,选取同时段就诊的与之匹配的非糖尿病患者(对照组)196例。比较2组患者血细胞分析、炎症指标、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指标及核酸转阴时间、住院时间、是否使用激素等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 T2DM组淋巴细胞计数水平低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T2DM组D-二聚体显著升高(P<0.05);T2DM组核酸转阴时间及住院时间更长,使用激素者更多。结论 糖尿病是COVID-19发生的高危因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增加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控难度。糖尿病合并COVID-19更容易发生“炎性风暴”,对患者的预后有严重的影响,住院时间更长,死亡风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炎性风暴特质 交互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右美托咪定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
18
作者 杨淼 邹平洋 +1 位作者 郑坤 鄢见勇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期68-73,共6页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相关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NKI、PUBMED等数据库检索右美托咪定的作用靶点,采用GeneCards等数据库,检索COVID-19相关靶点,取交集靶点作为共同靶点;采用Cytoscape3.9.1对共同...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相关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NKI、PUBMED等数据库检索右美托咪定的作用靶点,采用GeneCards等数据库,检索COVID-19相关靶点,取交集靶点作为共同靶点;采用Cytoscape3.9.1对共同靶点绘制药物一靶点网络图。采用STRING11.5数据库绘制共同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并导入Cytoscape3.9.1分析获得关键靶点;采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结果:获得右美托咪定主相关靶点192个,与COVID-19相关靶点7080个,取疾病靶点和药物靶点交集,获得31个右美托咪定治疗COVID-19靶点,分析获得19个关键靶点,包括Janus激酶2(JAK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CC型修饰趋化因子配体2(CCL2)等。KEGG和GO富集分析表明右美托咪定治疗COVID-19涉及的信号通路主要为癌症途径、TNF、IL-17等,涉及的生物过程主要包括信号传导、基因表达的正向调节、对RNA聚合酶Ⅱ启动子的转录正向调节等,主要涉及的细胞成分为细胞质、细胞液、浆膜等;主要涉及的分子功能包括相同的蛋白质结合、蛋白激酶活性、蛋白结合等。结论:右美托咪定治疗COVID-19主要通过与多靶点结合,作用于多条关键通路,发挥抑制细胞炎症因子、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抗病毒能力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右美托咪定 网络药理学 靶点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寒湿阻肺证防疫药茶方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
19
作者 夏欣田 郑文江 王士超 《大医生》 2024年第23期112-117,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寒湿阻肺证防疫药茶方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PubChem数据库筛选寒湿阻肺证防疫药茶方的潜在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OB)≥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寒湿阻肺证防疫药茶方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PubChem数据库筛选寒湿阻肺证防疫药茶方的潜在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利用Swiss数据库预测防疫药茶方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化合物-潜在作用靶点”网络;String数据库、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R包和ClusterProfiler数据包对共同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对共同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10个药物活性成分“degree”值>30,分别为柳穿鱼黄素(pectolinarigenin)、芫花素(genkwanin)、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5-hydroxy-7,4'-dimethoxyflavanon)、香叶木素(diosmetin)、汉黄芩素(wogonin)、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黄酮醇(pachypodol)、木犀草素(luteolin)、草质素(herbacetin)。可能成为潜在治疗靶点的蛋白包括激肽原1(KNG1)、表皮生长因子(EGF)R、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3)、髓过氧化物酶(MPO)。防疫药茶方可能通过多个生物学过程发挥治疗作用。结论本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寒湿阻肺证防疫药茶方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进行检索、筛选及富集分析,推测其治疗的活性成分可能为genkwanin、quercetin、diosmetin、kaempferol、wogonin、luteolin,潜在治疗靶点可能为KNG1、EGFR、CASP3、MPO,通过调控花生四烯酸代谢、血小板活化、磷脂酶D等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这可能是寒湿阻肺证防疫药茶方治疗COVID-19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防疫药茶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中医药文化融入中医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青 徐巍 +3 位作者 任鹏鹏 李磊 辛红 吕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7期53-56,共4页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是一门具有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的综合性学科。课程思政是高等医学院校中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而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其思维方法和精神文化与课程思政的...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是一门具有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的综合性学科。课程思政是高等医学院校中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而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其思维方法和精神文化与课程思政的宗旨有很多的契合点,有利于为学生思政课程注入新的内容。可以通过挖掘中医药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真实案例,并将其作为中医学课程思政教育的载体,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为医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切实提升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药文化 中医学教学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