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宏基因组/宏转录组学技术在反向病原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亚丽 麻锦敏 +3 位作者 陈路 邹弈君 江佳富 陈唯军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1-585,共5页
以微生物组学和宏基因组学为基础的新技术的飞跃式发展为新微生物的发现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反向病原学理念公开提出后,在指导新发突发传染病的主动防控实践方面也正在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在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新... 以微生物组学和宏基因组学为基础的新技术的飞跃式发展为新微生物的发现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反向病原学理念公开提出后,在指导新发突发传染病的主动防控实践方面也正在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在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新型宏基因组/宏转录组学技术进一步支撑和促进反向病原学研究,在发展评估新微生物致病潜力的理论、策略和方法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在此,本综述梳理了新型宏基因组/宏转录组学技术在反向病原学研究中的作用实践、以及面临的挑战,期望促进人们对病原体的认识和理论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宏基因组/宏转录组学技术 反向病原 未来传染病 新发传染病
原文传递
基于宏转录组学技术解析工业豇豆泡菜发酵过程中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魏雯丽 宫尾茂雄 +1 位作者 吴正云 张文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0-65,共6页
利用宏转录组学技术解析了工业豇豆泡菜在发酵过程中活性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并进行了功能基因注释。结果表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Starmerella、片球菌属(Pediococc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Millerozyma和Sugiyamaella是工... 利用宏转录组学技术解析了工业豇豆泡菜在发酵过程中活性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并进行了功能基因注释。结果表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Starmerella、片球菌属(Pediococc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Millerozyma和Sugiyamaella是工业豇豆泡菜发酵过程中的主要活性菌属。其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在发酵前中期起主导作用,随着发酵进行,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逐渐降低而Starmerella的相对丰度上升,成为发酵后期的绝对优势活菌属。在KEGG功能注释方面,整体上,发酵过程中有关代谢的基因表达量最高,其中以碳水化合物代谢为主。研究结果揭示了工业豇豆泡菜发酵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活性菌群组成,为工业泡菜发酵机理解析及发酵过程控制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泡菜 活性微生物 转录技术 微生物多样性 KEGG功能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学研究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微生物暗物质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洋 邢德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1-200,共10页
活性污泥和微生物生物膜是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主要菌群存在形式,利用微生物的不同代谢途径可实现水中污染物的转化和降解.微生物群落结构直接影响污染物生物转化速度和末端产物的类型,而全面了解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可为污水生物处理... 活性污泥和微生物生物膜是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主要菌群存在形式,利用微生物的不同代谢途径可实现水中污染物的转化和降解.微生物群落结构直接影响污染物生物转化速度和末端产物的类型,而全面了解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可为污水生物处理的定向调控提供微生物学依据.由于绝大多数微生物未获得纯培养,因此,揭示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暗物质成为重要的挑战.核酸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环境微生物学和微生物生态研究.近年来,基于高通量核酸测序的宏组学技术为研究未培养微生物和未知基因资源提供了重要工具.宏基因组学和宏转录组学技术可以研究特定环境下未培养微生物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揭示生态条件变化下微生物的环境适应和代谢调控机制.目前,基于宏组学研究微生物暗物质,已经获得了一些突破传统认识的物质循环新机理.本文回顾了核酸测序技术的发展,综述了近年宏基因组学和宏转录组学在污水生物脱氮、强化生物除磷及微生物电化学技术微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对多组学在污水处理微生物学研究的前景和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生物处理 基因组 转录 生物脱氮 强化生物除磷 微生物电化 微生物暗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学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硕 张志华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878-880,共3页
近年来,mNGS正在从实验室研究发展阶段应用于临床实验室诊断,改变了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和肿瘤以及人类宿主基因表达异常(转录组)等各类疾病的方式。mNGS技术是将通用接头连接到要测序的片段化基因组DNA,然后使用不同的方法产... 近年来,mNGS正在从实验室研究发展阶段应用于临床实验室诊断,改变了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和肿瘤以及人类宿主基因表达异常(转录组)等各类疾病的方式。mNGS技术是将通用接头连接到要测序的片段化基因组DNA,然后使用不同的方法产生数千万的单分子多克隆聚合酶链反应阵列,然后进行大规模的引物杂交及酶延伸反应。2005年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的出现使宏基因组学迅速发展,这是第一次可以同时对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读数进行测序,并且可以同时检测反应后每个步骤产生的信号,通过计算机分析获得完整的DNA序列信息以得到临床或环境样本的整个遗传内容[1],测序成本降低推动了mNGS技术的普及,且因其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覆盖范围广等优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发展趋势,本文就mNGS的临床微生物学分析、病原体-宿主相互作用研究、肿瘤学和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 病原微生物 转录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和宏转录组的发酵食品微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5
作者 雷忠华 陈聪聪 陈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0-337,共8页
揭示传统发酵食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演替变化规律和功能基因是多年来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共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其高效和相对廉价的优势,成为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研究的重要工具。本文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基因组和... 揭示传统发酵食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演替变化规律和功能基因是多年来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共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其高效和相对廉价的优势,成为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研究的重要工具。本文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基因组和转录组层面的研究出发,综述了近8年来宏基因组学与宏转录组学在研究发酵食品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互作用及挖掘功能基因等方面的进展,并分析讨论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为未来发酵食品的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食品 基因组 转录 微生物群落结构 演替变化规律 功能基因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转录组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马述 刘虎虎 +1 位作者 田云 卢向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6-50,共5页
宏转录组学是一门在整体水平上研究某一特定环境、特定时期群体生物全部基因组转录情况以及转录调控规律的学科。简要概述宏转录组学的产生、研究策略及其应用情况,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基因组 转录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蛋白质组学:研究微生物群落的一种新策略 被引量:4
7
作者 刘虎虎 田云 +1 位作者 卢向阳 方俊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88-92,共5页
宏蛋白质组学是一种运用蛋白质组技术对特定微生物群落所产生的全部蛋白质进行大规模研究与分析的新技术。简要概述宏蛋白组学的产生、研究策略及其应用情况,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基因组 蛋白质 蛋白质技术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学技术在特应性皮炎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艳飞 李旭 +3 位作者 李丹 佟鑫 李娇娇 张俊晶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07-414,共8页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伴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以及过敏性结膜炎等炎症性共病。典型临床特征为皮肤干燥、剧烈瘙痒以及反复湿疹样改变。AD的发病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反应...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伴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以及过敏性结膜炎等炎症性共病。典型临床特征为皮肤干燥、剧烈瘙痒以及反复湿疹样改变。AD的发病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反应、外界致敏原、皮肤屏障破坏以及皮肤微生态改变等各种病理生理机制相关。目前,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表观遗传学、宏基因组学及代谢组学等方面,已发现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AD生物标志物和潜在靶点,本文将对各组学技术在AD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基因组 转录 蛋白质 基因组 表观遗传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龋病相关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多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霍媛媛(综述) 韩轩(综述) +1 位作者 李雨庆(综述) 邹静(审校) 《口腔疾病防治》 2018年第3期195-199,共5页
龋病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口腔微生物群落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无定论。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宏组学技术的应用为龋病病因研究和龋病的微生态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与龋病相关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基因组学、宏基因组学、宏... 龋病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口腔微生物群落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无定论。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宏组学技术的应用为龋病病因研究和龋病的微生态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与龋病相关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基因组学、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宏蛋白质组学及宏代谢组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口腔微生物群落 微生态 基因组 转录 蛋白质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
10
作者 骆凯 万江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147-150,共4页
新型育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基因编辑技术、宏基因组学、水培技术以及农业物联网技术等。基因编辑技术可通过精准修改DNA序列实现对作物遗传性状的调控,但也存在着安全和伦理问题;宏基因组学则能够在更大范... 新型育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基因编辑技术、宏基因组学、水培技术以及农业物联网技术等。基因编辑技术可通过精准修改DNA序列实现对作物遗传性状的调控,但也存在着安全和伦理问题;宏基因组学则能够在更大范围内研究作物基因组特征,寻找新基因、评估遗传多样性等;水培技术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营养价值,同时减少污染;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和管理。这些新型育种技术在未来将会对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育种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组 水培技术 农业物联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组学方法认识微生物群落及其功能 被引量:32
11
作者 马海霞 张丽丽 +4 位作者 孙晓萌 张怀强 何明雄 陈冠军 王禄山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02-912,共11页
进入后基因组学时代,测序技术飞速发展,测序成本明显下降,形成了涵盖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和宏蛋白质组学的宏组学技术,推动了对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结构及潜在基因功能方面的深入研究。最近随着整合的宏组学技术的提出及应用,全面... 进入后基因组学时代,测序技术飞速发展,测序成本明显下降,形成了涵盖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和宏蛋白质组学的宏组学技术,推动了对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结构及潜在基因功能方面的深入研究。最近随着整合的宏组学技术的提出及应用,全面系统分析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及其代谢功能已成为可能,这将成为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新趋势。本文综述了宏组学在研究海洋湖泊、深海热泉、人体肠道、牛瘤胃生境、森林土壤与堆肥生境等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最新进展与成功应用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 基因组 转录 蛋白质
原文传递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桂澜 匡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5期5091-5097,共7页
微生物超标及食源性致病菌引发的生物污染是影响国家公共卫生的主要因素.新一代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因其高覆盖度、高灵敏度、高准确性和低成本等特点,已经作为食品安全检测最重要技术逐渐替代常规DNA诊断和微生物分型方法.本文通过综述测... 微生物超标及食源性致病菌引发的生物污染是影响国家公共卫生的主要因素.新一代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因其高覆盖度、高灵敏度、高准确性和低成本等特点,已经作为食品安全检测最重要技术逐渐替代常规DNA诊断和微生物分型方法.本文通过综述测序的发展历史和二代测序原理及流程,着重论述以高通量测序为基础的16S rRNA、全基因组、宏基因组以及宏转录组分析在现代食品安全实验室中的应用,展现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监控及食品发酵工艺等方面的巨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技术 食品微生物检测 16S RRNA 基因组测序 基因组测序 转录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组学方法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琳 田璐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370-2377,共8页
污水生物处理由微生物生理过程驱动,宏组学方法能够获得不同水平的分子信息,为认识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对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宏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等宏组学方法的发展进行综述,着重介绍各组学及整合宏组... 污水生物处理由微生物生理过程驱动,宏组学方法能够获得不同水平的分子信息,为认识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对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宏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等宏组学方法的发展进行综述,着重介绍各组学及整合宏组学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 转录 蛋白质 代谢 污水处理
原文传递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群落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夏梦雷 杨帆 +3 位作者 陆锴 王頔 郑宇 王敏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共7页
传统发酵食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历史悠久,生产方式多采用自然接种,部分食品的生产工艺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最终质量与发酵过程中存在的多种微生物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从基因水平上揭示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 传统发酵食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历史悠久,生产方式多采用自然接种,部分食品的生产工艺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最终质量与发酵过程中存在的多种微生物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从基因水平上揭示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系统阐明其发酵机理。该文综述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群落中的应用研究,对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FQPCR)、宏基因组、宏转录组测序等研究方法的原理、操作方法及其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各分析技术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旨在为传统发酵食品的微生物群落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技术 传统发酵食品 微生物群落 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基因组测序技术 转录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工业微生物关键技术和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会坤 张奕南 +1 位作者 冯进辉 许平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23-1228,共6页
近年来,随着宏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的发展,工业微生物技术在资源、医药和手性合成等领域已经成为热点技术,并开拓了电子和纳米技术等新的应用领域。本文综述了几项最新的工业微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环氧化水解酶... 近年来,随着宏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的发展,工业微生物技术在资源、医药和手性合成等领域已经成为热点技术,并开拓了电子和纳米技术等新的应用领域。本文综述了几项最新的工业微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环氧化水解酶催化合成手性二醇、微生物甲酸脱氢酶用于再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辅因子、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得到纳米级金属丝、代谢网络改造和重建用于传统发酵生产以及有机溶剂耐受菌和宏基因组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微生物 微生物技术 代谢 基因组 有机溶剂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病宏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宋一丹 何金枝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633-636,共4页
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上的疾病,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的牙周炎,是导致成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严重损害口腔功能。牙菌斑生物膜是牙周病发生的始动因子。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通量宏组学技... 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上的疾病,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的牙周炎,是导致成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严重损害口腔功能。牙菌斑生物膜是牙周病发生的始动因子。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通量宏组学技术开始运用于牙菌斑生物膜的致病性相关研究中。宏基因组学、宏蛋白质组学、宏转录组学及宏代谢组学的研究成果相继发表,为阐明牙周病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就宏组学在牙周病研究中的最新发现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基因组 转录 蛋白 代谢
原文传递
环境未培养微生物中新型抗生素的发掘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杜瑞 王梦歌 +3 位作者 彭金金 戢博阳 纪晓俊 魏勇军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2年第2期172-181,共10页
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快速扩散和传播导致现有抗生素对耐药致病菌的疗效降低甚至失效,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型抗生素。然而,利用经典的筛选可培养微生物的方法已难以获得新型抗生素。同时,新型抗生素的发掘不仅能为对抗耐药致病菌提供解决方案... 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快速扩散和传播导致现有抗生素对耐药致病菌的疗效降低甚至失效,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型抗生素。然而,利用经典的筛选可培养微生物的方法已难以获得新型抗生素。同时,新型抗生素的发掘不仅能为对抗耐药致病菌提供解决方案,还能为挖掘其他天然产物并构建微生物细胞工厂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微生物组学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为新型抗生素发现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应用微生物组学解析多种环境未培养微生物及其抗生素合成基因,挖掘特定环境中的新型抗生素合成基因簇,利用合成生物学设计、构建、测试和学习的循环方法在模式微生物中表征新型抗生素合成基因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进一步展望了微生物组学和合成生物学在新型抗生素发掘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合成生物 抗生素合成基因 新型抗生素 基因组 耐药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面图片说明
18
作者 杨洋 邢德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31,共1页
封面图片来自本期论文“基于宏基因组学研究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微生物暗物质”,是利用宏组学分析微生物暗物质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示意图.自然界中未获得纯培养的微生物被称为“微生物暗物质”,基于高通量核酸测序技术的宏基因组学和宏转录组... 封面图片来自本期论文“基于宏基因组学研究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微生物暗物质”,是利用宏组学分析微生物暗物质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示意图.自然界中未获得纯培养的微生物被称为“微生物暗物质”,基于高通量核酸测序技术的宏基因组学和宏转录组学,以及基于质谱技术的宏蛋白质组学等宏组学技术能够打开“黑箱”,揭示“微生物暗物质”及潜在功能菌群和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片 封面 基因组 污水生物处理系统 蛋白质 测序技术 微生物 暗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法治理黑臭水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8
19
作者 许瑞 陈心仪 +3 位作者 付先萍 姚青 闻灏人 邹平 《云南冶金》 2018年第5期82-88,共7页
目前,我国水资源污染情况十分严峻。部分城市河流由于污染日益严重逐渐演变成黑臭水体,这不仅破坏生态平衡,更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大量的黑臭水如何处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概述了我国黑臭水体污染现状及国内外传统治理黑臭水... 目前,我国水资源污染情况十分严峻。部分城市河流由于污染日益严重逐渐演变成黑臭水体,这不仅破坏生态平衡,更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大量的黑臭水如何处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概述了我国黑臭水体污染现状及国内外传统治理黑臭水方法。基于目前微生物法修复黑臭水体存在效率较低等诸多问题,提出将宏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组学技术引入微生物法净化黑臭水体的研究中,以期阐释微生物净化黑臭水的机理以及深入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与净化效率的关系,为提高黑臭水的净化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展望了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组学技术在微生物法净化黑臭水技术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 微生物 修复技术 基因组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唾液微生物群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灿灿 李然 +4 位作者 江瑾 张进 滕娜娜 辛秉昌 孙德刚 《口腔生物医学》 2022年第2期86-91,共6页
目的:通过宏基因组学方法结合Pacbio SMRT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中口腔健康和罹患龋齿者的唾液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及其差异。方法:收集42名ASD儿童唾液样本,其中无龋组22名,高龋组20名,提取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 目的:通过宏基因组学方法结合Pacbio SMRT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中口腔健康和罹患龋齿者的唾液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及其差异。方法:收集42名ASD儿童唾液样本,其中无龋组22名,高龋组20名,提取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利用PacBio SMRT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6S rRNA全长进行测序,进行口腔菌群结构和组成的分析比较。结果:两组间唾液菌群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龋组的菌落结构更为相似和保守(P<0.05)。在种水平上,无龋组高表达有伯杰氏杆菌、南锡普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三个健康相关微生物(P<0.05),高龋组高表达有变形链球菌、口普氏菌、浑浊戴阿利斯特杆菌、具核梭杆菌四个龋病相关微生物(P<0.05)。结论:ASD儿童的龋齿唾液菌群有整体菌群结构和特定物种组成的改变,为ASD儿童的龋齿预防和诊断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龋齿 唾液微生物 基因组 PacBio SMRT高通量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