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明冲突的破解与超越: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文明观
被引量:
2
1
作者
韩升
李斌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3,共11页
20世纪90年代,塞缪尔·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冷战结束后各国之间冲突的原因不再是意识形态的对立,而在于文明的冲突。文明冲突论为西方霸权服务,具有极大的虚伪性和破坏性,对人类社会和平稳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和极大挑战。...
20世纪90年代,塞缪尔·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冷战结束后各国之间冲突的原因不再是意识形态的对立,而在于文明的冲突。文明冲突论为西方霸权服务,具有极大的虚伪性和破坏性,对人类社会和平稳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和极大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深刻把握世界文明发展潮流,在协调推进内政外交国防的具体实践中,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新型文明观在政治格局、思维方式、历史观念、观察视野、实践进路和价值旨归上实现了对文明冲突论的全面超越,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文明交往范式,为引领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冲突论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型文明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个大局”视野中的新型文明观
2
作者
任洁
《泰山学刊》
2024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成今天讨论文明问题的重要前提条件。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近代以来遭遇蒙尘命运的中华文明,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激活下,实现了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世界百年未有之...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成今天讨论文明问题的重要前提条件。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近代以来遭遇蒙尘命运的中华文明,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激活下,实现了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实质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全球南方”持续崛起并开始改变全球力量的对比关系。“西方中心论”“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需要超越,“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人类文明格局需要重塑。以文明交流互鉴包容为核心理念的新型文明观为重塑人类文明格局、引领人类文明新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新型文明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文明观的思想特征及对国际传播的指导意义研究
3
作者
徐可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18期36-40,共5页
文章主要论述新型文明观及其对国际传播的指导意义。首先从外交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元首外交实践中对文明观的重要提法及其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在关联,比较文明观的异同,探讨新型文明观的理论内涵与先进性,强调新型文...
文章主要论述新型文明观及其对国际传播的指导意义。首先从外交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元首外交实践中对文明观的重要提法及其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在关联,比较文明观的异同,探讨新型文明观的理论内涵与先进性,强调新型文明观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文明层面的集中体现,两者在实践层面相辅相成。文章认为,新型文明观的核心价值主要表现为文明的多彩性、平等性、包容性,并指出新型文明观之“新”在于文明交流对文明隔阂、文明互鉴对文明冲突以及文明共存对文明优越的超越。文章还剖析新型文明观形成的思想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提出其思想理论来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实践基础主要是新中国外交实践。文章将新型文明观与国际传播工作相联系,从做好文明研究、增强文明自信、讲好文明故事、塑造文明形象四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旨在充分发挥新型文明观对国际传播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文明观
国际传播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明
交流
文明
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越文明冲突:人类命运共同体重构新型文明观
4
作者
黄陈晨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13,共4页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文明之间本没有冲突,真正的冲突发生在文明与野蛮之间、文明与落后之间、文明与愚昧之间。“文明冲突论”的实质是信奉西方文明为“优质文明”,并企图用“优质文明”取代“劣质文明”,...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文明之间本没有冲突,真正的冲突发生在文明与野蛮之间、文明与落后之间、文明与愚昧之间。“文明冲突论”的实质是信奉西方文明为“优质文明”,并企图用“优质文明”取代“劣质文明”,从而造成了所谓的文明冲突。新型文明观在文明平等的基础上坚持文明之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各文明应秉持和而不同、开放包容的心态,在交流中互鉴,在互鉴中发展,在发展中共赢,从而实现对“文明冲突论”的超越。贯彻新型文明观,世界各国需要建立相互尊重的文明伙伴关系,构建公平正义的文明交流秩序,坚持合作共赢的文明发展方向,谋求兼收并蓄的文明互鉴前景,塑造共建共享的文明互动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冲突
新型文明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明冲突论”的破解与中国新型文明观的实现
被引量:
13
5
作者
戴继诚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4-79,共6页
冷战结束后,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充满了霸权逻辑与冷战思维,却因迎合西方的强权政治而大行其道,阴魂不散。与"文明冲突论"相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新型文明观坚持文明交流互...
冷战结束后,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充满了霸权逻辑与冷战思维,却因迎合西方的强权政治而大行其道,阴魂不散。与"文明冲突论"相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新型文明观坚持文明交流互鉴,对话共存,不仅是破解"文明冲突论"的良药,而且为21世纪人类文明的发展转换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冲突
亨廷顿
强权政治
中国
新型文明观
原文传递
文明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被引量:
1
6
作者
田江太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1-15,共5页
从文明视角审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命题,需要将其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界文明转型的宏大历史视野中去考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文明转型的中国方案,实质是构建一种新型文明观。新型文明观新在人类优先的理念,...
从文明视角审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命题,需要将其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界文明转型的宏大历史视野中去考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文明转型的中国方案,实质是构建一种新型文明观。新型文明观新在人类优先的理念,新在以人类共同利益、共同价值、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合作共赢为内容的公共性超越资本逻辑的私人性原则和民族国家的特殊性原则,新在以共赢多赢原则取代零和博弈的你输我赢原则,新在以不同文明间的平等、互鉴、包容、对话取代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文明固化论、文明隔阂论。这种新型文明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文化文明力量,为世界向何处去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型文明观
大变局
中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球治理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三维审思
7
作者
夏巍
王鸿燕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280-285,298,共7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深刻反映中国与世界互动关系的时代产物,它的提出紧扣解决全球性问题的现实需要,彰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中国智慧。从理论逻辑看,它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和认知参照,推动着全球治理的理论创新;从历...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深刻反映中国与世界互动关系的时代产物,它的提出紧扣解决全球性问题的现实需要,彰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中国智慧。从理论逻辑看,它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和认知参照,推动着全球治理的理论创新;从历史逻辑看,它顺应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趋势,立足中华文明基底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在新型文明观构建中推动全球治理向着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方向演变;从实践逻辑看,它注重全人类共同价值对全球治理的价值引领,培育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全球治理机制。澄清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统一,对于理解如何摆脱全球治理困境、变革全球治理秩序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唯物史
观
新型文明观
全人类共同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文明冲突论”走向“文化冲和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
被引量:
7
8
作者
于小植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29,218,共12页
囿于“零和博弈”的思维方式,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未能提出解决文明冲突、实现文明对话、构建全球秩序的理论与方法;以中国传统智慧为资源构建出的“文化冲和说”可与“文明冲突论”展开积极的理论对话,为应对当前人类文明、文化发...
囿于“零和博弈”的思维方式,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未能提出解决文明冲突、实现文明对话、构建全球秩序的理论与方法;以中国传统智慧为资源构建出的“文化冲和说”可与“文明冲突论”展开积极的理论对话,为应对当前人类文明、文化发展乃至全球治理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提供重要的理念。“文化冲和说”认为,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交冲”“激荡”,即动态的分化、演替、会合、互生的律动,会产生“激荡中的平衡力和创造力”,不同文化、文明通过相互接触、渗透、兼容、均衡,能够在“多元互济”“一多不分”中最终和合而成崭新的文化形态而彼此升华。“文化冲和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全球文化、文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理论,并在“和”之以“法”、以“仁”、以“礼”、以“义”等具体的文化交往实践过程中,使不同的文化、文明在激荡碰撞中互鉴、交融、共享,最终铸造一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冲和说
文明
冲突论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型文明观
中国智慧
原文传递
深入思考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明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
7
9
作者
陈培永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23年第6期44-52,共9页
资本逻辑的全球空间扩张,是马克思、恩格斯探讨文明与野蛮问题的历史场域。马克思、恩格斯对“文明”与“野蛮”的使用,受到当时欧洲流行话语的影响,但批判并重塑了这套话语。“文明”国家只是在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上进步,不是所有方面...
资本逻辑的全球空间扩张,是马克思、恩格斯探讨文明与野蛮问题的历史场域。马克思、恩格斯对“文明”与“野蛮”的使用,受到当时欧洲流行话语的影响,但批判并重塑了这套话语。“文明”国家只是在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上进步,不是所有方面都进步、都文明,也有伪善性、野蛮性;“野蛮”国家不是所有方面都野蛮,一些方面相对于所谓的文明国家可能更道德、更文明。作为“现代文明形态”的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文明,人类社会应该超越这种文明形态,走向新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应该是资本为人所掌握、为人所服务的文明形态,是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离不开物质技术提供硬核基础,必须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创新,要摆脱唯我独尊的、单一的甚至是唯一的文明观,塑造出交流互鉴的新型文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文明
野蛮
人类
文明
新形态
新型文明观
原文传递
中国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文化冲和说”
被引量:
5
10
作者
于小植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50,共8页
世界正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之间的博弈异常激烈复杂,全球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中国需要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方案,现在这一任务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这一问题如果不解决势必影响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万物...
世界正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之间的博弈异常激烈复杂,全球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中国需要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方案,现在这一任务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这一问题如果不解决势必影响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之"冲"意谓"涌摇","和"意谓"和谐",其中蕴涵富于中国智慧的"文化冲和说";摩擦、涌摇、变动、冲突是文明交往中的常态,这些状态并不只具有负向意义,还具有积极的正向意义,它们恰恰是文明互鉴、文化交融之契机,是新的文明的生长点。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同,"文化冲和说"强调的是不以"对抗"的方式解决文化冲突,而是通过沟通、协商等"平和"的方式化解文化冲突,用和谐共生超越文明隔阂,用繁荣共进超越文明固化。中国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文化冲和说"为全新的世界文明的形成提供了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冲和说
文化自信
新型文明观
中国智慧
原文传递
题名
文明冲突的破解与超越: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文明观
被引量:
2
1
作者
韩升
李斌
机构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3,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人类共同价值研究”(21BKS11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20世纪90年代,塞缪尔·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冷战结束后各国之间冲突的原因不再是意识形态的对立,而在于文明的冲突。文明冲突论为西方霸权服务,具有极大的虚伪性和破坏性,对人类社会和平稳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和极大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深刻把握世界文明发展潮流,在协调推进内政外交国防的具体实践中,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新型文明观在政治格局、思维方式、历史观念、观察视野、实践进路和价值旨归上实现了对文明冲突论的全面超越,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文明交往范式,为引领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文明
冲突论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型文明观
分类号
D820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个大局”视野中的新型文明观
2
作者
任洁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出处
《泰山学刊》
2024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研究”(项目编号:23AZD007)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基本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22MGCZD00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成今天讨论文明问题的重要前提条件。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近代以来遭遇蒙尘命运的中华文明,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激活下,实现了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实质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全球南方”持续崛起并开始改变全球力量的对比关系。“西方中心论”“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需要超越,“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人类文明格局需要重塑。以文明交流互鉴包容为核心理念的新型文明观为重塑人类文明格局、引领人类文明新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关键词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新型文明观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文明观的思想特征及对国际传播的指导意义研究
3
作者
徐可
机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
出处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18期36-40,共5页
文摘
文章主要论述新型文明观及其对国际传播的指导意义。首先从外交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元首外交实践中对文明观的重要提法及其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在关联,比较文明观的异同,探讨新型文明观的理论内涵与先进性,强调新型文明观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文明层面的集中体现,两者在实践层面相辅相成。文章认为,新型文明观的核心价值主要表现为文明的多彩性、平等性、包容性,并指出新型文明观之“新”在于文明交流对文明隔阂、文明互鉴对文明冲突以及文明共存对文明优越的超越。文章还剖析新型文明观形成的思想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提出其思想理论来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实践基础主要是新中国外交实践。文章将新型文明观与国际传播工作相联系,从做好文明研究、增强文明自信、讲好文明故事、塑造文明形象四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旨在充分发挥新型文明观对国际传播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新型文明观
国际传播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明
交流
文明
冲突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越文明冲突:人类命运共同体重构新型文明观
4
作者
黄陈晨
机构
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出处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13,共4页
基金
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视角下中国对外减贫援助的基本经验与国际共享研究”(21YJC710029)
2021年中央团校科研与智库建设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青年交流合作问题研究”(666170302)成果。
文摘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文明之间本没有冲突,真正的冲突发生在文明与野蛮之间、文明与落后之间、文明与愚昧之间。“文明冲突论”的实质是信奉西方文明为“优质文明”,并企图用“优质文明”取代“劣质文明”,从而造成了所谓的文明冲突。新型文明观在文明平等的基础上坚持文明之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各文明应秉持和而不同、开放包容的心态,在交流中互鉴,在互鉴中发展,在发展中共赢,从而实现对“文明冲突论”的超越。贯彻新型文明观,世界各国需要建立相互尊重的文明伙伴关系,构建公平正义的文明交流秩序,坚持合作共赢的文明发展方向,谋求兼收并蓄的文明互鉴前景,塑造共建共享的文明互动格局。
关键词
文明
冲突
新型文明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
分类号
D820 [政治法律—外交学]
G125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明冲突论”的破解与中国新型文明观的实现
被引量:
13
5
作者
戴继诚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与犯罪学学院
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4-79,共6页
基金
2019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项目“当前我国宗教领域突出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9JKF10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6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前兵团抵制宗教渗透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6YB21)阶段成果。
文摘
冷战结束后,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充满了霸权逻辑与冷战思维,却因迎合西方的强权政治而大行其道,阴魂不散。与"文明冲突论"相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新型文明观坚持文明交流互鉴,对话共存,不仅是破解"文明冲突论"的良药,而且为21世纪人类文明的发展转换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文明
冲突
亨廷顿
强权政治
中国
新型文明观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文明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被引量:
1
6
作者
田江太
机构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1-15,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9JD710057)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9BZX012)。
文摘
从文明视角审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命题,需要将其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界文明转型的宏大历史视野中去考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文明转型的中国方案,实质是构建一种新型文明观。新型文明观新在人类优先的理念,新在以人类共同利益、共同价值、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合作共赢为内容的公共性超越资本逻辑的私人性原则和民族国家的特殊性原则,新在以共赢多赢原则取代零和博弈的你输我赢原则,新在以不同文明间的平等、互鉴、包容、对话取代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文明固化论、文明隔阂论。这种新型文明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文化文明力量,为世界向何处去指明方向。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型文明观
大变局
中国方案
Keywords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new concept of civilization
grand change
China’s proposition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治理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三维审思
7
作者
夏巍
王鸿燕
机构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280-285,298,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8ZDA001)阶段性成果。
文摘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深刻反映中国与世界互动关系的时代产物,它的提出紧扣解决全球性问题的现实需要,彰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中国智慧。从理论逻辑看,它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和认知参照,推动着全球治理的理论创新;从历史逻辑看,它顺应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趋势,立足中华文明基底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在新型文明观构建中推动全球治理向着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方向演变;从实践逻辑看,它注重全人类共同价值对全球治理的价值引领,培育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全球治理机制。澄清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统一,对于理解如何摆脱全球治理困境、变革全球治理秩序大有裨益。
关键词
全球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唯物史
观
新型文明观
全人类共同价值
Keywords
global governance
the concept of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new concept of civilization
common values of all mankind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文明冲突论”走向“文化冲和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
被引量:
7
8
作者
于小植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
出处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29,218,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百年中日文艺作品中的‘鲁迅形象’研究”(21BZW122)。
文摘
囿于“零和博弈”的思维方式,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未能提出解决文明冲突、实现文明对话、构建全球秩序的理论与方法;以中国传统智慧为资源构建出的“文化冲和说”可与“文明冲突论”展开积极的理论对话,为应对当前人类文明、文化发展乃至全球治理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提供重要的理念。“文化冲和说”认为,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交冲”“激荡”,即动态的分化、演替、会合、互生的律动,会产生“激荡中的平衡力和创造力”,不同文化、文明通过相互接触、渗透、兼容、均衡,能够在“多元互济”“一多不分”中最终和合而成崭新的文化形态而彼此升华。“文化冲和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全球文化、文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理论,并在“和”之以“法”、以“仁”、以“礼”、以“义”等具体的文化交往实践过程中,使不同的文化、文明在激荡碰撞中互鉴、交融、共享,最终铸造一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世界。
关键词
文化冲和说
文明
冲突论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型文明观
中国智慧
分类号
G05 [文化科学]
D820 [政治法律—外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深入思考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明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
7
9
作者
陈培永
机构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23年第6期44-52,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22ZDA126)阶段性成果。
文摘
资本逻辑的全球空间扩张,是马克思、恩格斯探讨文明与野蛮问题的历史场域。马克思、恩格斯对“文明”与“野蛮”的使用,受到当时欧洲流行话语的影响,但批判并重塑了这套话语。“文明”国家只是在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上进步,不是所有方面都进步、都文明,也有伪善性、野蛮性;“野蛮”国家不是所有方面都野蛮,一些方面相对于所谓的文明国家可能更道德、更文明。作为“现代文明形态”的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文明,人类社会应该超越这种文明形态,走向新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应该是资本为人所掌握、为人所服务的文明形态,是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离不开物质技术提供硬核基础,必须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创新,要摆脱唯我独尊的、单一的甚至是唯一的文明观,塑造出交流互鉴的新型文明观。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文明
野蛮
人类
文明
新形态
新型文明观
Keywords
Marx and Engels
civilization
barbarism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new model of civilization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文化冲和说”
被引量:
5
10
作者
于小植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50,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百年中日文艺作品中的“鲁迅形象”研究(项目编号:21BZW122)
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学科专业交叉与融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XJG2019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世界正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之间的博弈异常激烈复杂,全球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中国需要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方案,现在这一任务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这一问题如果不解决势必影响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之"冲"意谓"涌摇","和"意谓"和谐",其中蕴涵富于中国智慧的"文化冲和说";摩擦、涌摇、变动、冲突是文明交往中的常态,这些状态并不只具有负向意义,还具有积极的正向意义,它们恰恰是文明互鉴、文化交融之契机,是新的文明的生长点。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同,"文化冲和说"强调的是不以"对抗"的方式解决文化冲突,而是通过沟通、协商等"平和"的方式化解文化冲突,用和谐共生超越文明隔阂,用繁荣共进超越文明固化。中国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文化冲和说"为全新的世界文明的形成提供了新思维。
关键词
文化冲和说
文化自信
新型文明观
中国智慧
Keywords
turbulent yet harmonizing force of culture
cultural confidence
new view of civilization
Chinese wisdom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明冲突的破解与超越: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文明观
韩升
李斌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两个大局”视野中的新型文明观
任洁
《泰山学刊》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型文明观的思想特征及对国际传播的指导意义研究
徐可
《新闻研究导刊》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超越文明冲突:人类命运共同体重构新型文明观
黄陈晨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文明冲突论”的破解与中国新型文明观的实现
戴继诚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3
原文传递
6
文明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田江太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全球治理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三维审思
夏巍
王鸿燕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从“文明冲突论”走向“文化冲和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
于小植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7
原文传递
9
深入思考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明问题的研究
陈培永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23
7
原文传递
10
中国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文化冲和说”
于小植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