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人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勘测研究
1
作者 夏杰 贾翠庆 《山东国土资源》 2025年第1期50-54,共5页
常规的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勘测测量计算一般为单点位测定,勘测的覆盖范围较小,导致最终得出的勘测刺点偏差增大,为此提出对基于无人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勘测方法的设计与研究。根据当前测定,先进行基础测点标定与像控测... 常规的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勘测测量计算一般为单点位测定,勘测的覆盖范围较小,导致最终得出的勘测刺点偏差增大,为此提出对基于无人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勘测方法的设计与研究。根据当前测定,先进行基础测点标定与像控测量,采用多点位的形式,扩大勘测的覆盖范围,展开空中三角多点位测算和DOM制作,基于此,设计无人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勘测模型,采用自适应重叠对比的方式来实现勘测处理。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GIS土地勘测定界方法、3S技术土地勘测定界方法,此次设计的无人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勘测方法最终得出的勘测刺点偏差相对较小,这说明在无人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技术的辅助与支持下,设计的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勘测方模式更加灵活、稳定,勘测的综合效率提高,耗时降低,勘测的精准度得到进一步强化,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高分辨率 遥感探测 土地整治 新增耕地 勘测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穗县新增耕地培肥技术要点
2
作者 吴遵德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1期148-150,共3页
近年来,贵州省三穗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开垦新增耕地,为全县的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生产提供了耕地保障。但部分新增耕地质量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部分新增耕地存在土壤耕层浅薄、有机质含量不足、肥力水平不高等,影响农产品... 近年来,贵州省三穗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开垦新增耕地,为全县的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生产提供了耕地保障。但部分新增耕地质量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部分新增耕地存在土壤耕层浅薄、有机质含量不足、肥力水平不高等,影响农产品产量增加及品质的提升。为使新增耕地质量有效提升,耕地得到有效保护,新增耕地土壤培肥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对新增耕地进行培肥与改良,为新增耕地地力质量有效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增耕地 培肥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新增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技术规范》首次发布实施
3
作者 刘晓霞 周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78-1978,共1页
10月1日,由北京市耕地建设保护中心牵头制定的北京市地方标准《拟新增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技术规范》(DB11/T 2263-2024)正式实施。这是针对拟开垦耕地领域发布的首项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标准,填补了新增耕地验收中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技... 10月1日,由北京市耕地建设保护中心牵头制定的北京市地方标准《拟新增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技术规范》(DB11/T 2263-2024)正式实施。这是针对拟开垦耕地领域发布的首项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标准,填补了新增耕地验收中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技术空白,对把好耕地质量入口关、保证新增耕地资源“量质并重”,坚守耕地资源的安全底线以及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一条的相关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增耕地 耕地资源 耕地质量 安全底线 技术规范 土壤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对复垦新增耕地土壤综合肥力及麦玉周年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陈娟 郭宁 +3 位作者 王艳平 于跃跃 赵凯丽 王维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95-202,共8页
为探究新增耕地土壤肥力快速科学提升模式,以复垦新增耕地玉米小麦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施肥处理试验(包括不施肥对照(CK)、有机肥15 t/hm^(2)(OF15)、化肥(MIN)、有机肥7.5 t/hm^(2)+化肥(OF7.5+MIN),有机肥15 t/hm^(2)+化肥(OF... 为探究新增耕地土壤肥力快速科学提升模式,以复垦新增耕地玉米小麦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施肥处理试验(包括不施肥对照(CK)、有机肥15 t/hm^(2)(OF15)、化肥(MIN)、有机肥7.5 t/hm^(2)+化肥(OF7.5+MIN),有机肥15 t/hm^(2)+化肥(OF15+MIN)和有机肥30 t/hm^(2)+化肥(OF30+MIN))。基于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等土壤理化性质基础数据,采用土壤养分综合肥力指数(IFI)对不同施肥土壤肥力进行定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新增耕地施用化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分别增加土壤全氮108.6%~149.0%,土壤碱解氮253.6%~311.0%,土壤速效磷78.8%~171.6%,土壤速效钾35.6%~80.5%,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5.8%~41.9%,土壤容重降低1.0%~8.3%,土壤pH值降低3.4%~7.3%,土壤综合肥力指数提高21.6%~27.7%,增加玉米小麦周年产量33.2%~127.1%。新增耕地土壤速效养分、有机质、土壤肥力水平和玉米小麦周年产量均表现出随着有机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其中以有机肥30 t/hm^(2)效果最佳。与单施有机肥相比,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分别增加12.3%和22.0%。综上,有机肥+化肥相较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的土壤综合肥力和作物周年产量均提高,有机肥30 t/hm^(2)+化肥处理显著提升复垦新增耕地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小麦 新增耕地 有机肥 周年产量 土壤综合肥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认定方法研究
5
作者 陈令 罗卓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8期46-48,共3页
在分析丘陵山区新增耕地来源的基础上,选取7个土地整理项目作为样方,对田坎系数法和田坎图斑法两种方法测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田坎图斑化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能满足新增耕地空间化的要求,可实现与国土变更调查无缝衔接,符... 在分析丘陵山区新增耕地来源的基础上,选取7个土地整理项目作为样方,对田坎系数法和田坎图斑法两种方法测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田坎图斑化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能满足新增耕地空间化的要求,可实现与国土变更调查无缝衔接,符合新增耕地“地、图、数”一致性的要求,对做实新增耕地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增耕地 田坎 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今年重庆已交易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指标1910亩
6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12期30-30,共1页
日前,从重庆市农业农村委获悉,今年全市已累计交易1 910亩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指标,实现收益1.26亿元。据介绍,截至去年,重庆市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 885万亩、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200万亩,为提升耕地质量和粮食产量奠定基础。为解... 日前,从重庆市农业农村委获悉,今年全市已累计交易1 910亩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指标,实现收益1.26亿元。据介绍,截至去年,重庆市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 885万亩、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200万亩,为提升耕地质量和粮食产量奠定基础。为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2021年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建立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生产、核定、交易、分配、再投入”政策体系,通过重庆市土地交易所线上平台变新增耕地指标为资产,以填补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缺口。“指标交易获得的收益,在扣除中央、市级高标准农田补助资金之外的建设投入和技术工作经费后,市、区县再按3∶7进行分配,达到‘以地养地’目的。”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增耕地 粮食产量 高标准农田 耕地质量 补助资金 指标交易 投入不足 资金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健全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政策标准体系 探索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长效机制
7
作者 杨宝佳 胡静 +1 位作者 陈海华 张丰庆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11期28-29,共2页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增加的耕地作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指标在省域内调剂,所得收益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重庆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协同多部门推进政策落地,通过明确...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增加的耕地作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指标在省域内调剂,所得收益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重庆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协同多部门推进政策落地,通过明确责任主体、指标来源、指标核定、收益管理和保障措施,稳步建立起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生产、核定、交易、分配、再投入”政策标准体系,形成了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指标收益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新增耕地 核定管理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增耕地外业核实认定技术方法探究
8
作者 崔成龙 郑三君 《地矿测绘》 2024年第2期42-45,共4页
新增耕地核实认定需外业核实新增耕地的种植及管护情况,但大多数补充耕地项目新增耕地的地块数量多,分布零散,逐图斑核实,势必会浪费大量资源,抽样核实也会为后期占补平衡指标交易以及各类审计督查埋下祸根。为此,介绍了一种利用内业影... 新增耕地核实认定需外业核实新增耕地的种植及管护情况,但大多数补充耕地项目新增耕地的地块数量多,分布零散,逐图斑核实,势必会浪费大量资源,抽样核实也会为后期占补平衡指标交易以及各类审计督查埋下祸根。为此,介绍了一种利用内业影像不同特征分类图斑进行抽样、结合外业核实快速、高效核实图斑种植及管护情况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增耕地 外业 核实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地增减挂钩新增耕地土壤污染状况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
9
作者 张超 季书成 《大众科学》 2024年第17期102-104,共3页
对某地增减挂钩新增耕地进行了土壤污染状况地球化学调查研究.经过第一阶段调查查明了新增耕地地块详细情况,及周边企业、工厂对地块的影响.通过第二阶段初步采样分析,查明了该部分新增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对复耕耕地的重金属含量进... 对某地增减挂钩新增耕地进行了土壤污染状况地球化学调查研究.经过第一阶段调查查明了新增耕地地块详细情况,及周边企业、工厂对地块的影响.通过第二阶段初步采样分析,查明了该部分新增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对复耕耕地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客观评价,以保障粮食安全及人群身体健康,为下一步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增耕地 土壤污染 地球化学 重金属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新增耕地农业生产符合性评价工作探讨
10
作者 周洁 王鸿婷 +5 位作者 冯洋 李昌伟 王维瑞 张梦佳 王艳平 刘晓霞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7期8-9,共2页
为落实补充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产能不降”的要求,北京市在全国较早启动了新增耕地联合验收。本文通过总结北京市新增耕地联合验收机制实施以来农业生产符合性评价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分析存在问题及成因,探讨优化解决路径,以... 为落实补充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产能不降”的要求,北京市在全国较早启动了新增耕地联合验收。本文通过总结北京市新增耕地联合验收机制实施以来农业生产符合性评价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分析存在问题及成因,探讨优化解决路径,以期为全国农业部门参与新增耕地质量验收探索道路、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增耕地 联合验收 农业生产符合性评价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县域尺度的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34
11
作者 管栩 金晓斌 +1 位作者 潘倩 周寅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26-233,共8页
为探索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在数量及来源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2006-2012年土地整治项目信息,基于县域尺度,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近年来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数量及来源结构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合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土地... 为探索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在数量及来源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2006-2012年土地整治项目信息,基于县域尺度,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近年来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数量及来源结构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合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政策等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得到以下研究结论:在空间分布上,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总体呈现东部高于西部、经济发达区高于欠发达区、粮食主产区高于非粮食主产区、平原地区高于山地丘陵区;在空间关联性上,县域尺度下新增耕地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土地开发重点区为新增耕地高-高集聚区,中、西部欠发达、自然资源条件较差及后备资源有限的地区为新增耕地低-低集聚区;在新增耕地来源结构上,具有显著的区域及省际间差异。东部发达地区主要以整理和复垦来源为主,北方地区的新增耕地多由土地开发和整理获得,中部地区来源复杂,四川、重庆以整理来源居多,陕西中部、湖北大部多为整理、复垦类型;南方广东、广西、贵州、湖南、江西多为开发类型。经济水平及资源条件相似的广东与浙江、辽宁与吉林等省份之间具有明显的省际差异。该研究结果为相关宏观决策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农村地区 新增耕地 来源结构 空间差异 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潜力及其贡献分析 被引量:35
12
作者 张仕超 魏朝富 李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312-319,共8页
为了指引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时空配置,保障区域"耕地数量和质量占补平衡",从单位可整理面积新增耕地潜力出发,应用等级折算系数法,分别测算了耕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未利用地开发和土地复垦新增耕地潜力,并借助分... 为了指引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时空配置,保障区域"耕地数量和质量占补平衡",从单位可整理面积新增耕地潜力出发,应用等级折算系数法,分别测算了耕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未利用地开发和土地复垦新增耕地潜力,并借助分层聚类法划分出单位新增耕地潜力区,阐明了不同土地开发整理类型对区域新增耕地总潜力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重庆市不同土地开发整理类型按等折算单位可整理面积新增耕地潜力存在显著区域差异。耕地整理单位潜力Ⅰ、Ⅱ级区主要分布在渝东北中山区和渝东南低、中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单位潜力Ⅰ、Ⅱ级区主要分布在渝西方山丘陵区;未利用地开发单位潜力Ⅰ、Ⅱ级区主要分布在渝西方山丘陵区和渝中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土地复垦单位潜力Ⅰ级区全部分布在渝西方山丘陵区,Ⅱ级区集中在渝东南低、中山区和渝东北中山区。按等折算单位可整理面积新增耕地潜力既将新增耕地数量和质量紧密与各区县被占用耕地等级挂钩,有利于区域耕地占补平衡从数量到质量的真正落实,又削弱了各区县不同类型土地开发整理可整理面积本身存在的差异对新增耕地潜力测算结果的影响,分级结果更具实际意义,有利于从区域实际出发,高效地安排不同土地开发整理类型项目启动时序及空间配置,获得资源优势的空间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域规划 分区 按等折算 新增耕地 贡献率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增耕地土壤物质组分特征及其培肥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杨尽 刘莉 +1 位作者 孙传敏 刘显凡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2-105,共4页
为了解土地整理新增耕地土壤物质组成及土壤肥力状况,对新增耕地土壤矿物成分、化学成分、污染元素和土壤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将为新增耕地土壤培肥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新增耕地土壤养分的有效氮、磷、钾及有机质比较缺乏,... 为了解土地整理新增耕地土壤物质组成及土壤肥力状况,对新增耕地土壤矿物成分、化学成分、污染元素和土壤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将为新增耕地土壤培肥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新增耕地土壤养分的有效氮、磷、钾及有机质比较缺乏,必须对其进行培肥。利用固体废物对新增耕地土壤进行培肥,其成本低,工艺简单,培肥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新增耕地 土壤物质组分 土壤肥力 土壤培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县域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14
作者 魏凤娟 李江风 刘艳中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67-276,F0004,共11页
为加强对湖北省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数量时空格局的认识,以2001-2010年批复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为基础,以县域为研究单元,运用区位基尼系数、地理集中度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全省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数量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为加强对湖北省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数量时空格局的认识,以2001-2010年批复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为基础,以县域为研究单元,运用区位基尼系数、地理集中度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全省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数量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土地整治资金、技术的持续投入,2001-2010年湖北省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总量呈显著增长趋势,地理分布上表现为高度集聚;2001-2010年县域新增耕地数量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其地理重心呈现了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偏移的运动轨迹;县域新增耕地来源结构以整理来源型、开发-整理来源型和综合来源型为主,区域差异特征明显,鄂西南山地区、鄂中平原区和鄂东丘陵区的新增耕地主要为整理来源型,鄂北岗地区主要为开发-整理来源型,鄂西北山地区以及黄石、随州、孝感等地多为综合来源型;2010年县域新增耕地数量空间格局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影响力为耕地面积(24.26%)、地貌类型(23.65%)、项目投资(19.94%)、建设规模(18.16%)和人均GDP(11.05%),自然条件和土地整治政策为主要影响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对2010年新增耕地数量空间分异的影响偏小。该研究为湖北省土地整治战略制定和重大工程布局安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农村地区 新增耕地 时空特征 影响因素 县域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地貌对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田蜜 高明 +3 位作者 鲍金星 徐畅 贾丽娟 韩文友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8-103,共6页
选取重庆市具有典型代表的浅丘、深丘和中低山3种地貌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1∶2 000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地形图,结合第一次土地详查资料,研究了地形地貌对土地整理新增耕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形地貌下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数量有较大差异,... 选取重庆市具有典型代表的浅丘、深丘和中低山3种地貌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1∶2 000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地形图,结合第一次土地详查资料,研究了地形地貌对土地整理新增耕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形地貌下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数量有较大差异,整理前浅丘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水田为主,净耕地系数较高,深丘和中低山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旱地为主,净耕地系数较低;实施土地整理后,浅丘区的新增耕地率较小,为4.98%和5.02%,深丘和中低山区新增耕地率较大,分别为10.95%,5.47%和16.07%,10.15%.因此,地形地貌可以通过影响土地利用现状和净耕地系数影响新增耕地潜力,对土地整理新增耕地的影响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新增耕地 地形地貌 耕地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增耕地土壤盐渍化调查及改良措施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宁松瑞 韩霁昌 +3 位作者 郝起礼 李刚 闫波 赵宣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2-178,共7页
为了解定边县新增耕地的土壤盐渍化现状,对陕西省定边县盐渍化土壤面积较大的堆子梁镇新增耕地典型地块进行田间采样调查,并对采集的土样和水样及时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定边县堆子梁镇王滩子村、小滩子村、白土岗子村的新增耕地调查地块... 为了解定边县新增耕地的土壤盐渍化现状,对陕西省定边县盐渍化土壤面积较大的堆子梁镇新增耕地典型地块进行田间采样调查,并对采集的土样和水样及时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定边县堆子梁镇王滩子村、小滩子村、白土岗子村的新增耕地调查地块内0~60cm土层的pH均呈强碱性(pH≥9),土壤全盐量较高;其中,白土岗子村调查地块的0~60cm土层全盐量最重,小滩子村次之,王滩子村最轻。3个调查地块蓄水沟内水样均呈碱性,全盐量322~1 462mg·L^(-1)。根据调查区域的新增耕地盐渍化现状,参考当地及邻近地区较成功的盐渍土改良经验,针对性的总结了耕作措施、地表覆盖措施、隔盐措施、化学措施、灌溉措施、植物措施等改良措施的原理及优缺点,以便为治理定边县盐渍化新增耕地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土壤改良 灌溉 新增耕地
原文传递
2013—2015年京津冀新增耕地时空特征与来源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建宇 张婷婷 +3 位作者 陈正 张超 赵冬玲 林尚纬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5-213,共9页
利用2013—2015年土地变更调查新增耕地数据,基于县域和区域两种尺度,运用重心模型、区位基尼系数、地理集中度以及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3年京津冀地区新增耕地时空特征,并从不同来源对新增耕地状况进行深入解析,以期为京津冀后续建设尤... 利用2013—2015年土地变更调查新增耕地数据,基于县域和区域两种尺度,运用重心模型、区位基尼系数、地理集中度以及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3年京津冀地区新增耕地时空特征,并从不同来源对新增耕地状况进行深入解析,以期为京津冀后续建设尤其是雄安新区建设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从2013—2015年京津冀新增耕地整体看,新增耕地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平原区、西部山区和北部高原区3大区域;从不同年份分析,京津冀地区新增耕地面积先减后增,重心从京津冀东北方逐渐向西南方偏移,并呈高度聚集态势。新增水浇地是京津冀地区新增耕地的主要地类。新增耕地主要是通过农村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的方式而来,大部分来源于草地,生态问题愈发突出。最后,深入分析新增耕地时空变化规律,建议京津冀在未来建设中因地制宜,加大节水力度,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土地整治 新增耕地 时空特征 重心模型 区位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台塬区新增耕地土壤肥力评价-以陕西澄城县为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师晨迪 韩霁昌 +2 位作者 马增辉 张露 张瑞庆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43,共5页
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权重对比法对渭北台塬区新增耕地土壤肥力的权重进行了分配,并对该区域土壤肥力做了进一步评价,提出了影响新增耕地土壤肥力的最大限制因素。结果表明:渭北台塬区澄城县新增耕地土壤肥力权重指标为p H值0.22,电导率0.... 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权重对比法对渭北台塬区新增耕地土壤肥力的权重进行了分配,并对该区域土壤肥力做了进一步评价,提出了影响新增耕地土壤肥力的最大限制因素。结果表明:渭北台塬区澄城县新增耕地土壤肥力权重指标为p H值0.22,电导率0.03,有机质0.22,全氮0.22,有效磷0.15,速效钾0.10,质地0.06。澄城县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土壤肥力分值分布在38-66之间,平均值为54分,研究区总面积的90%为新增耕地,其土壤肥力综合分值在45-65分,有一半的新增耕地的土壤肥力分值在50-60之间,分值最高和最低的面积约占到5%和3%。造成土壤肥力指数低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有效磷(AP)、土壤有机质(SOM)、土壤速效钾(AK)、土壤全氮(TN)4项指标含量较低,其影响程度为AP〉SOM〉AK〉TN。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权重对比法相结合的方法在土壤肥力评价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新增耕地 评价研究 限制因子 渭北台塬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地整治中新增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魏样 韩霁昌 +2 位作者 杜宜春 王欢元 马增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6-910,共5页
【目的】以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为例,研究土地整治中新增耕地的土壤养分特征,为判别新增耕地能否实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位于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的白水、蒲城和富平3县新增耕地为研究对象,每20 ha新增耕地作为一个采样单元,... 【目的】以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为例,研究土地整治中新增耕地的土壤养分特征,为判别新增耕地能否实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位于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的白水、蒲城和富平3县新增耕地为研究对象,每20 ha新增耕地作为一个采样单元,采集0~30 cm耕层土壤,共采集土样30个,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及土样质地等指标,分析土壤养分状况。【结果】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新增耕地土壤质地均为粉壤土,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6.69 g/kg、0.67 g/kg、15.79 mg/kg和173.28 mg/kg;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表现为白水县〉富平县〉蒲城县;全氮含量表现为蒲城县〉白水县=富平县;有效磷含量表现为白水县〉蒲城县〉富平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有效磷含量与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除全氮外,其他土壤养分含量与砂粒含量呈正相关,与黏粒和粉粒含量呈负相关。参照黄土高原养分分级指标对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新增耕地的土壤养分进行分级评价,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全氮含量较低,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高。【结论】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采样县新增耕地土壤养分存在地区差异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新增耕地 土壤养分 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潜力的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杨尽 孙传敏 +1 位作者 刘莉 刘显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911-2912,2970,共3页
[目的]通过对川西地区5个土地整理项目区新增耕地的研究,分析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途径和不同地区的主要潜力,以期对今后土地整理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方法]调查和统计分析法。[结果]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的主要途径为归并田... [目的]通过对川西地区5个土地整理项目区新增耕地的研究,分析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途径和不同地区的主要潜力,以期对今后土地整理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方法]调查和统计分析法。[结果]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的主要途径为归并田块、分散的宅基地搬迁和零星荒草地开发。[结论]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潜力不同,其中平原地区以归并田坎和退宅还耕潜力较大,丘陵地区以整修田坎和开发未利用地潜力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新增耕地 调查和统计分析法 潜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