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双轮双铧犁与中国新式农具推广工作
被引量:
8
1
作者
朱显灵
胡化凯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63,共8页
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在领导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积极推动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良和改革,双轮双铧犁作为主要的新式农具之一,经历了试验推广、重点推广和全面推广的过程。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农机工业状况,...
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在领导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积极推动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良和改革,双轮双铧犁作为主要的新式农具之一,经历了试验推广、重点推广和全面推广的过程。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农机工业状况,中央有关部委制定了一系列指导政策和落实措施,坚持重点示范、稳步推广的原则,统一生产计划和规格,制定管理办法,强化生产质量管理和修配,增设工作机构和推广站,改进经营服务,逐步提高了产品质量,一度促进了双轮双铧犁的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50年代
双轮双铧犁
新式农具
推广工作
原文传递
1949-1952年黑龙江地区新式农具推广工作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越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85-95,M0005,M0006,共13页
1949-1952年,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党和政府在全国尤其是在老解放区开展新式农具的推广工作。为此,黑龙江地区在东北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积极的新式农具推广实践,主要包括:及时掌握和应对新式农具推广工作中显现的问题,将国家经济...
1949-1952年,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党和政府在全国尤其是在老解放区开展新式农具的推广工作。为此,黑龙江地区在东北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积极的新式农具推广实践,主要包括:及时掌握和应对新式农具推广工作中显现的问题,将国家经济扶持与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相结合,调试并确定新式农具研制过程和制造标准,建立新式农具推广站,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农民技术员和技术干部,为新式农具有序推广做好了组织、技术、方法、队伍准备。新式农具在黑龙江地区的推广,带动了当地农业生产秩序的恢复,巩固和促进了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激发了农民的爱国热忱和生产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地区
新式农具
推广工作
原文传递
劳动与变迁:新中国农具推广与农民生活研究--以山西省为中心
被引量:
1
3
作者
苏泽龙
晋溶浍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第10期77-81,共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农民获得新的生产资料,生产热情高涨,农业生产力得到解放。但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农业经济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因此,增补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农民获得新的生产资料,生产热情高涨,农业生产力得到解放。但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农业经济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因此,增补原有农具、推广新式农具、改进农业技术成为满足农民生产的迫切需要。同时,帮助农民解决生活困难,对于推进国家现代化发展尤为重要。山西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地区,积极响应中央政府号召,大力推动农业发展,在农业生产工具的推广过程中使国家政策深入基层,在此过程中,农民的生产观念发生转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农业生产力持续提高,从而为国家工业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有效促进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农具
推广
新式农具
互助合作
技术传授
农民生活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中国建立初期东北地区新农具推广运动及实效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建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9-145,共7页
新中国建立初期,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农业劳动力不足、化肥供给量短缺、农作物优良品种普及率低下等诸多困难。为较快地恢复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我国政府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推广使用新式农具是当时我国提...
新中国建立初期,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农业劳动力不足、化肥供给量短缺、农作物优良品种普及率低下等诸多困难。为较快地恢复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我国政府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推广使用新式农具是当时我国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措施。围绕着新农具推广运动,我国政府在广大农村建立了以农业技术推广站为核心的农业技术支援与普及网络;实施积极的农业补贴与小额农业金融贷款政策;实现多户贫农共用农业生产资料以改造小农经济等一系列措施,并且随着新农具推广运动的展开有力地推进我国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的向前发展。但是,由于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缺乏技术经验、农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等诸多问题,使得新式农具推广工作从一开始就遇到了巨大障碍。最终,新式农具推广运动这一新中国农业技术改良运动的先声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建国初期开展的新式农具推广运动依然为此后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农业技术改良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新式农具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轮双铧犁与中国新式农具推广工作
被引量:
8
1
作者
朱显灵
胡化凯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出处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63,共8页
文摘
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在领导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积极推动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良和改革,双轮双铧犁作为主要的新式农具之一,经历了试验推广、重点推广和全面推广的过程。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农机工业状况,中央有关部委制定了一系列指导政策和落实措施,坚持重点示范、稳步推广的原则,统一生产计划和规格,制定管理办法,强化生产质量管理和修配,增设工作机构和推广站,改进经营服务,逐步提高了产品质量,一度促进了双轮双铧犁的推广使用。
关键词
20世纪50年代
双轮双铧犁
新式农具
推广工作
Keywords
the 1950s
two-wheeled double-shared plough
new types of farm implements
popularization
分类号
K27 [历史地理—中国史]
S222.1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1949-1952年黑龙江地区新式农具推广工作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越
机构
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85-95,M0005,M0006,共13页
文摘
1949-1952年,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党和政府在全国尤其是在老解放区开展新式农具的推广工作。为此,黑龙江地区在东北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积极的新式农具推广实践,主要包括:及时掌握和应对新式农具推广工作中显现的问题,将国家经济扶持与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相结合,调试并确定新式农具研制过程和制造标准,建立新式农具推广站,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农民技术员和技术干部,为新式农具有序推广做好了组织、技术、方法、队伍准备。新式农具在黑龙江地区的推广,带动了当地农业生产秩序的恢复,巩固和促进了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激发了农民的爱国热忱和生产热情。
关键词
黑龙江地区
新式农具
推广工作
Keywords
Heilongiang region
new farm tools
promotion
分类号
K27 [历史地理—中国史]
S-1 [农业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劳动与变迁:新中国农具推广与农民生活研究--以山西省为中心
被引量:
1
3
作者
苏泽龙
晋溶浍
机构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第10期77-81,共5页
基金
山西大学党史专项研究课题“新中国农业革命与社会主义乡村建设”。
文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农民获得新的生产资料,生产热情高涨,农业生产力得到解放。但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农业经济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因此,增补原有农具、推广新式农具、改进农业技术成为满足农民生产的迫切需要。同时,帮助农民解决生活困难,对于推进国家现代化发展尤为重要。山西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地区,积极响应中央政府号召,大力推动农业发展,在农业生产工具的推广过程中使国家政策深入基层,在此过程中,农民的生产观念发生转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农业生产力持续提高,从而为国家工业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有效促进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关键词
新中国
农具
推广
新式农具
互助合作
技术传授
农民生活
山西省
Keywords
New China
promotion of farming tools
new agricultural tools
mutual assistance and cooperation
teaching of technology
farmers′life
Shanxi Province
分类号
TS971.2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中国建立初期东北地区新农具推广运动及实效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建
机构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9-145,共7页
文摘
新中国建立初期,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农业劳动力不足、化肥供给量短缺、农作物优良品种普及率低下等诸多困难。为较快地恢复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我国政府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推广使用新式农具是当时我国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措施。围绕着新农具推广运动,我国政府在广大农村建立了以农业技术推广站为核心的农业技术支援与普及网络;实施积极的农业补贴与小额农业金融贷款政策;实现多户贫农共用农业生产资料以改造小农经济等一系列措施,并且随着新农具推广运动的展开有力地推进我国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的向前发展。但是,由于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缺乏技术经验、农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等诸多问题,使得新式农具推广工作从一开始就遇到了巨大障碍。最终,新式农具推广运动这一新中国农业技术改良运动的先声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建国初期开展的新式农具推广运动依然为此后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农业技术改良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新式农具
实效性
分类号
K27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双轮双铧犁与中国新式农具推广工作
朱显灵
胡化凯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8
原文传递
2
1949-1952年黑龙江地区新式农具推广工作研究
杨越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2023
2
原文传递
3
劳动与变迁:新中国农具推广与农民生活研究--以山西省为中心
苏泽龙
晋溶浍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中国建立初期东北地区新农具推广运动及实效分析
张建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