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戊二醇二硫代焦磷酸酯的合成与表征
1
作者 马君志 刘欢 +2 位作者 宋焱 张帅 王冬 《山东化工》 2024年第24期1-4,共4页
为提高新戊二醇二硫代焦磷酸酯合成效率与得率,选用4-二甲氨基吡啶为催化剂,采用一步法反应工艺合成新戊二醇二硫代焦磷酸酯。阐述了合成工艺选择及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机理,并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一步法反应合成新戊二醇二硫... 为提高新戊二醇二硫代焦磷酸酯合成效率与得率,选用4-二甲氨基吡啶为催化剂,采用一步法反应工艺合成新戊二醇二硫代焦磷酸酯。阐述了合成工艺选择及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机理,并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一步法反应合成新戊二醇二硫代焦磷酸酯的总反应时间缩短至12 h以内,得率提高至85.30%。通过对新戊二醇二硫代焦磷酸酯FTIR、^(1)H NMR和XPS等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了合成产物的化学结构以及合成反应机理。表征了合成产物的微观表面形貌和结晶情况,并利用TGA热分析方法研究了新戊二醇二硫代焦磷酸酯在空气和氮气氛围下的热稳定性及热降解行为。结果表明:新戊二醇二硫代焦磷酸酯阻燃剂呈棒状,结晶度较高,具有良好的成炭性和热阻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戊二醇二硫代焦磷酸酯 合成 表征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戊二醇的合成工艺
2
作者 高聪志 张雅萱 +5 位作者 林璐 邓晓婷 殷霞 丁一刚 肖艳华 杜治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69-478,共10页
2,2-二甲基-1,3-丙二醇(俗称新戊二醇)独特的结构赋予了其优异的化学性能,使其广泛应用于医药、纺织、涂料、石油等领域。本文简述了新戊二醇制备的方法,包括卤代醇工艺、甲醛歧化工艺和异丁醛缩合加氢工艺,并详细介绍了异丁醛缩合加氢... 2,2-二甲基-1,3-丙二醇(俗称新戊二醇)独特的结构赋予了其优异的化学性能,使其广泛应用于医药、纺织、涂料、石油等领域。本文简述了新戊二醇制备的方法,包括卤代醇工艺、甲醛歧化工艺和异丁醛缩合加氢工艺,并详细介绍了异丁醛缩合加氢工艺中中间体2,2-二甲基-3-羟基丙醛(俗称羟基新戊醛)和新戊二醇所需的催化剂和工艺系统。通过对比不同催化剂的性能以及催化加氢工艺,提出了新戊二醇合成工艺的发展方向:羟醛缩合反应需要碱性适中、具有相转移功能、可重复利用的固体碱性催化剂,而羟基新戊醛加氢合成新戊二醇则需要能够耐受杂质和水,同时对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酯有加氢能力的固体催化剂;催化加氢工艺应设计强化装置以提高反应的传质传热速率,增加新戊二醇的总收率,并增设甲酸盐回收装置,以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戊二醇 羟基新戊醛 异丁醛 缩合 加氢 催化剂 反应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型阻燃剂二溴新戊二醇磷酸酯三聚氰胺盐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马志领 崔海香 +2 位作者 张娇娇 刘平 王建勋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8-262,共5页
以五氧化二磷、二溴新戊二醇为原料合成了5,5-二溴甲基-2-羟基-2-氧代-1,3,2-二氧磷杂环己烷,采用元素分析,IR,1H-NMR,13C-NMR等分析方法进行表征,确定了结构.用该化合物与三聚氰胺反应,合成了含氮、溴、磷的膨胀型阻燃剂二溴新戊二醇... 以五氧化二磷、二溴新戊二醇为原料合成了5,5-二溴甲基-2-羟基-2-氧代-1,3,2-二氧磷杂环己烷,采用元素分析,IR,1H-NMR,13C-NMR等分析方法进行表征,确定了结构.用该化合物与三聚氰胺反应,合成了含氮、溴、磷的膨胀型阻燃剂二溴新戊二醇磷酸酯三聚氰胺盐,并将其用于对聚丙烯(PP)的阻燃,实验结果表明,当阻燃剂与聚丙烯质量比为3∶7时,离火后0秒自熄且不滴落,膨胀性好,具有很好的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氧化二磷 二溴新戊二醇 三聚氰胺 阻燃剂 二溴新戊二醇磷酸酯三聚氰胺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戊二醇二异辛酸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肖林久 闵媛媛 +1 位作者 张志刚 张丽清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76,共5页
以新戊二醇(NPG)和异辛酸(EHA)为原料,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通过无溶剂酯化反应合成酯类润滑油基础油新戊二醇二异辛酸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等对酯化反应和EHA与NPG配比对NPG转化率及单、双酯产率的影响。... 以新戊二醇(NPG)和异辛酸(EHA)为原料,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通过无溶剂酯化反应合成酯类润滑油基础油新戊二醇二异辛酸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等对酯化反应和EHA与NPG配比对NPG转化率及单、双酯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酸、醇摩尔比为2.4:1时,合成新戊二醇二异辛酸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40~150℃,反应时间4h,催化剂用量4%,此条件下产率可以达到95%以上。产物结构经核磁共振谱和质谱进行了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戊二醇 异辛酸 对甲苯磺酸 新戊二醇二异辛酸酯 酯化反应 润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单酯二丙烯酸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岩 边坤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605-1607,共3页
在甲醛与异丁醛摩尔比为1.0∶1.0,反应5~6h,反应温度为60℃,催化剂三乙胺的用量为异丁醛质量分数的5%时,合成羟基特戊醛,收率95%.羟基特戊醛经纯化,在碱催化作用下,经缩合反应,得到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单酯(HPN),缩合反应的最优条... 在甲醛与异丁醛摩尔比为1.0∶1.0,反应5~6h,反应温度为60℃,催化剂三乙胺的用量为异丁醛质量分数的5%时,合成羟基特戊醛,收率95%.羟基特戊醛经纯化,在碱催化作用下,经缩合反应,得到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单酯(HPN),缩合反应的最优条件为:氢氧化钠的量占反应体系的2%,90℃下反应2h,HPN的收率为78.1%.HPN在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作用下,与丙烯酸反应,生成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单酯二丙烯酸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特戊醛 羟基特戊醛新戊二醇单酯 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单酯二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新戊二醇壬二酸混合酯的润滑性能 被引量:11
6
作者 廖德仲 金小容 +3 位作者 刘士军 何节玉 毛立新 许怡学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2-74,共3页
以新戊二醇、壬二酸和油酸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混合酯,测定了混合酯的流变学性能、生物降解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混合酯的粘度比较高,粘度指数为227,凝点低于-40.5℃,最大无卡咬负荷为784N,其流变学性能、生物降解性能... 以新戊二醇、壬二酸和油酸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混合酯,测定了混合酯的流变学性能、生物降解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混合酯的粘度比较高,粘度指数为227,凝点低于-40.5℃,最大无卡咬负荷为784N,其流变学性能、生物降解性能和摩擦学性能优于矿物油。生物降解率大于97%,是一类高粘度的环境友好酯类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戊二醇 壬二酸 油酸 混合酯 润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戊二醇在溶剂中溶解度的测定及关联 被引量:14
7
作者 周彩荣 石晓华 +1 位作者 冯伟 王海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5-369,共5页
用带激光监视系统的可控升温速率的溶解度测定装置,测定了温度范围为286.85-332.75K常压下新戊二醇在有机溶剂甲苯、乙酸丁酯、乙酸乙酯,丙酮、苯、甲苯:异丁醇(3:1体积比)、甲苯:异丁醇(13:2体积比)、异丁醇中的固液相平衡数... 用带激光监视系统的可控升温速率的溶解度测定装置,测定了温度范围为286.85-332.75K常压下新戊二醇在有机溶剂甲苯、乙酸丁酯、乙酸乙酯,丙酮、苯、甲苯:异丁醇(3:1体积比)、甲苯:异丁醇(13:2体积比)、异丁醇中的固液相平衡数据。运用λh方程和Apelblat方程对所测物系的溶解度进行了关联,其结果表明溶解度方程在上述的研究温度范围和浓度范围内适用,且λh方程优于Apelblat方程。新戊二醇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的测定与关联为新戊二醇的工业生产、回收提纯以及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固液相平衡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戊二醇 溶解度 固液相平衡 激光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油酸新戊二醇对苯二甲酸复合酯的合成及其润滑性能 被引量:9
8
作者 廖德仲 张泰铭 +2 位作者 王素琴 毛立新 许怡学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用新戊二醇(NPG)和对苯二甲酰氯(TPA)反应生成"低聚物"中间体,当n(NPG)/n(TPA)由2.4增加至3.0时,中间体的聚合度(m)在3.5~1.45之间,收率75.5%。再将中间体与油酸、菜籽油酸进行酯化得到复合酯,收率88.5%。结果表明,复合酯的... 用新戊二醇(NPG)和对苯二甲酰氯(TPA)反应生成"低聚物"中间体,当n(NPG)/n(TPA)由2.4增加至3.0时,中间体的聚合度(m)在3.5~1.45之间,收率75.5%。再将中间体与油酸、菜籽油酸进行酯化得到复合酯,收率88.5%。结果表明,复合酯的粘度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粘度指数大于125,凝点低于-27℃,氧化稳定性随分子量的增大而提高,生物降解率>70%,最大无卡咬负荷(PB)为784N,磨斑直径0.41mm,热分解温度>250℃,因此目标产物是性能良好的绿色润滑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戊二醇 对苯二甲酰氯 油酸 菜籽油酸 复合酯 润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爪形大分子柠檬酸-新戊二醇-硬酯酸-十八醇的合成、表征与降滤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龙小柱 田彦文 +1 位作者 王长松 马志研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24-929,共6页
以新戊二醇、柠檬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以新戊二醇为核心的多羟基多酸爪形小分子柠檬酸-新戊二醇-柠檬酸(CNC),再利用酯化反应依次与带有功能化基团的硬酯酸、十八醇接枝合成了新型的多元酯类爪形大分子柠檬酸-新戊二醇-柠檬酸-硬酯酸-... 以新戊二醇、柠檬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以新戊二醇为核心的多羟基多酸爪形小分子柠檬酸-新戊二醇-柠檬酸(CNC),再利用酯化反应依次与带有功能化基团的硬酯酸、十八醇接枝合成了新型的多元酯类爪形大分子柠檬酸-新戊二醇-柠檬酸-硬酯酸-十八醇(CNC-SO)。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对合成的两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合成产物为CNC和CNC-SO,结构与所设计的分子结构吻合。用元素分析确定了两种化合物的组成分别为C17H24O14和C107H202O15。CNC-SO可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在不同的轻柴油中添加600μg/g的CNC-SO,柴油的冷滤点降低了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戊二醇 柠檬酸 硬酯酸 十八醇 爪形分子 低温流动性改进剂 冷滤点 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新戊二醇癸二酸混合酯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金小容 刘士军 +3 位作者 廖德仲 何节玉 毛立新 许怡学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34-437,共4页
以新戊二醇(NPG)和癸二酸(SA)为原料,经酯化反应合成了“寡聚物”(1),测定1的寡聚度(m)。当n(NPG)∶n(SA)=1.4-3.0时,1的m在5.44-1.61,收率95%以上。将1与油酸进行酯化得到混合酯(2),收率83%-89%。测定了2的粘度和热氧化... 以新戊二醇(NPG)和癸二酸(SA)为原料,经酯化反应合成了“寡聚物”(1),测定1的寡聚度(m)。当n(NPG)∶n(SA)=1.4-3.0时,1的m在5.44-1.61,收率95%以上。将1与油酸进行酯化得到混合酯(2),收率83%-89%。测定了2的粘度和热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2的粘度随着m的增大而增大,热氧化稳定性随m的增大而提高。2在40℃的粘度为(116-273)mm2.s^-1,粘度指数均超过200,凝点低于-40℃。1和2的结构经IR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戊二醇 癸二酸 寡聚物 油酸 混合酯 润滑性能 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羟甲基乙烷、新戊二醇及其二元体系相变动力学的DSC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建军 武克忠 +1 位作者 张建玲 刘晓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9-402,共4页
用 DSC技术研究了新戊二醇 ( NPG)、三羟甲基乙烷 ( PG)及其二元体系的固 -固、固 -液相变的动力学。运用 Kissinger及 Ozawa方法计算了相变过程的活化能及反应级数 ,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一致。固
关键词 DSC 动力学 三羟甲基乙烷 相变贮热 新戊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无卤阻燃剂新戊二醇双磷酸二苯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元清 郭红丽 +4 位作者 房晓敏 任艳蓉 丁涛 朱冬梅 张轩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3-55,78,共4页
报道了一种新型双磷酸酯阻燃剂———新戊二醇双磷酸二苯酯(NDP)的合成方法。采用氯化磷酸二苯酯(DPCP)和新戊二醇(NPG)为原料,以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成功合成了NDP,并考察了溶剂、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 报道了一种新型双磷酸酯阻燃剂———新戊二醇双磷酸二苯酯(NDP)的合成方法。采用氯化磷酸二苯酯(DPCP)和新戊二醇(NPG)为原料,以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成功合成了NDP,并考察了溶剂、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反应的最佳条件为:以正己烷为溶剂,DPCP和NPG的摩尔比为2∶1,在0—5℃下反应12 h,DMAP与DPCP的质量比为5.3%,反应收率可达89.1%。经核磁、红外表征证明产品结构正确。热分析表明产品的热稳定性好,其分解可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在290℃左右,此时分解速度最快,在400℃仍有18.03%的质量残余;第2阶段热分解出现在71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新戊二醇双磷酸二苯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戊二醇/蒙脱土复合贮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于少明 蒋长龙 陈天虎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98-401,共4页
研究了新戊二醇/蒙脱土复合贮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相变动力学.用XRD、IR、DSC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其贮能性能及相变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贮能材料具有较快的相变速率、较弱的塑晶失重现象、较高的相转变焓,是一种集新戊... 研究了新戊二醇/蒙脱土复合贮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相变动力学.用XRD、IR、DSC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其贮能性能及相变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贮能材料具有较快的相变速率、较弱的塑晶失重现象、较高的相转变焓,是一种集新戊二醇潜热贮能性能、蒙脱土显热贮能性能和填料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贮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戊二醇/蒙脱土 复合贮能材料 制备 相变动力学 相变贮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羟甲基乙烷/新戊二醇二元体系的DSC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发学 张广平 +1 位作者 吴丽莉 俞建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61,共3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三羟甲基乙烷 新戊二醇二元体系的固 -固相变过程。结果表明 ,该二元体系的固 -固相变温度和相变热与其组成有依赖关系。其结果可以指导储热材料的组成。
关键词 相变材料 三羟甲基乙烷 新戊二醇 DSC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新戊二醇己二酸复合酯的合成及其润滑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石柔 王素琴 +3 位作者 张泰铭 毛立新 许怡学 廖德仲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9-682,691,共5页
新戊二醇(NPG)和己二酸(AA)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低聚物"中间体(1)。当n(NPG)∶n(AA)=1.5~3.0时,1的聚合度(m)在4.34~2.10,收率97%。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甲苯为带水剂,1与油酸进行酯化得到复合酯(2),收率83%~89%。测定了... 新戊二醇(NPG)和己二酸(AA)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低聚物"中间体(1)。当n(NPG)∶n(AA)=1.5~3.0时,1的聚合度(m)在4.34~2.10,收率97%。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甲苯为带水剂,1与油酸进行酯化得到复合酯(2),收率83%~89%。测定了2的黏度、黏度指数、氧化稳定性、生物降解率、摩擦磨损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2的黏度和氧化稳定性随着m的增大而增大,100℃时的黏度在18.3mm2·s-1~30.1mm2·s-1,黏度指数均超过200,凝点低于-43℃,生物降解率>96%,最大无卡咬负荷(PB)为784N,磨斑直径0.40mm,热分解温度>300℃。1和2的结构经IR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戊二醇 己二酸 油酸 复合酯 润滑性能 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戊二醇-三羟甲基甲胺二元体系相图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建玲 刘晓地 +2 位作者 武克忠 张建军 何书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52-657,共6页
Binary systems of polyalcohols have potential use for heat storage. The experimental phase diagram of binary system neopentyl glycol tris(hydroxymethyl)aminomethane(NPG TAM)has been established from room temperature t... Binary systems of polyalcohols have potential use for heat storage. The experimental phase diagram of binary system neopentyl glycol tris(hydroxymethyl)aminomethane(NPG TAM)has been established from room temperature to the liquidation temperature by three techniques: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ic(DSC) method, X ray diffraction and IR spectra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The phase diagram is characteristic of two eutectoid invariants and one peritectic invariant.The miscibility of this system is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in ordered low temperature phase and orientationally disordered high temperature ph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戊二醇 三羟甲基甲胺 二元体系 相图 X衍射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戊二醇/海泡石复合贮热材料的性能测定 被引量:4
17
作者 武克忠 王红 +2 位作者 李万领 左萍 刘晓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用熔融法制备了贮热用新戊二醇 /海泡石复合材料 ,并采用 DSC和 DTA-TG等热分析手段测定了样品的各种热化学性能 .实验数据表明 ,复合贮热材料和纯新戊二醇有着相同的贮热功能 ,并降低了新戊二醇的挥发性 ,复合贮热材料在充当填料的同... 用熔融法制备了贮热用新戊二醇 /海泡石复合材料 ,并采用 DSC和 DTA-TG等热分析手段测定了样品的各种热化学性能 .实验数据表明 ,复合贮热材料和纯新戊二醇有着相同的贮热功能 ,并降低了新戊二醇的挥发性 ,复合贮热材料在充当填料的同时 ,兼有贮热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戊二醇 海泡石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 性能测定 复合贮热材料 热化学性能 贮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新戊二醇邻苯二甲酸复合酯的润滑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廖德仲 金小容 +3 位作者 刘士军 何节玉 毛立新 许怡学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59,共3页
以邻苯二甲酸酐、新戊二醇和油酸为原料合成了复合酯,测定了复合酯的流变学性能、生物降解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酯的粘度范围宽,40℃的粘度在135~331mm2/s之间,粘度指数约为130,凝点低于-38℃,其中聚合度为1.42的复合酯的最... 以邻苯二甲酸酐、新戊二醇和油酸为原料合成了复合酯,测定了复合酯的流变学性能、生物降解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酯的粘度范围宽,40℃的粘度在135~331mm2/s之间,粘度指数约为130,凝点低于-38℃,其中聚合度为1.42的复合酯的最大无卡咬负荷为784N,磨斑直径为0.40mm,优于矿物油。生物降解率大于75%,热分解温度大于300℃,因此复合酯是一类性能优良的合成酯类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 邻苯二甲酸酐 新戊二醇 复合酯 润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戊二醇绿色催化合成新工艺 被引量:4
19
作者 吕志果 陈燕 郭振美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12,共5页
针对以甲醛水溶液合成新戊二醇的工艺过程中废水排放和副反应多的缺点,研究了在无水环境下由异丁醛(IBD)和多聚甲醛(PFA)经羟醛缩合、加氢制备新戊二醇(NPG)的新工艺。结果表明,最佳缩合条件为:反应温度75℃,n(IBD):n(PFA):n(三乙胺)=1:... 针对以甲醛水溶液合成新戊二醇的工艺过程中废水排放和副反应多的缺点,研究了在无水环境下由异丁醛(IBD)和多聚甲醛(PFA)经羟醛缩合、加氢制备新戊二醇(NPG)的新工艺。结果表明,最佳缩合条件为:反应温度75℃,n(IBD):n(PFA):n(三乙胺)=1:1.07:0.06,反应时间3.5 h下,IBD转化率大于98.2%,羟基戊醛(HPA)收率大于94.0%;HPA加氢反应采用铜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100℃,H_2压力4.0 MPa,n(H_2):n(醛)=38,液空速0.3~0.8 h^(-1)条件下,HPA转化率99.5%,NPG选择性99.3%。催化剂连续运转800 h,其保持活性不变,说明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长的使用周期;生产过程无废水产生,副反应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戊二醇 催化加氢 多聚甲醛 铜基催化剂 甲醛水溶液 异丁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戊二醇/皂土复合储能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6
20
作者 沈艳华 徐玲玲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0-353,共4页
为了解决有机储能材料中液相流动问题,利用液相插层法制备有机/无机复合储能材料.皂土经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后,用离子交换法将新戊二醇(NPG)嵌入改性皂土层间,采用小角X射线衍射、红外测试和差热分析表征皂土改性前后层... 为了解决有机储能材料中液相流动问题,利用液相插层法制备有机/无机复合储能材料.皂土经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后,用离子交换法将新戊二醇(NPG)嵌入改性皂土层间,采用小角X射线衍射、红外测试和差热分析表征皂土改性前后层间距、层间结构的变化和制备的复合储能材料的储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皂土的层间距随CTAB量的增加而变宽,新戊二醇/皂土复合储能材料相变温度为56.4℃,相变焓为66.18 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土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新戊二醇 相变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