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数据环境下低碳生态城市碳排放评价研究——以济南市西部新城为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肖华斌 安淇 盛硕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10期65-74,共10页
人类活动的碳排放量与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城市土地利用、功能活力和交通系统组织是影响城市碳排放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厘清低碳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评建结合"思想跟踪对比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情况,从城市规划方... 人类活动的碳排放量与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城市土地利用、功能活力和交通系统组织是影响城市碳排放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厘清低碳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评建结合"思想跟踪对比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情况,从城市规划方案和规划建成后两方面选取可量化的低碳生态城市空间特征为指标,评价并对比城市规划方案及建成后碳排放潜力。在新数据环境背景和GIS技术支持下,基于空间分析及网络分析手段实现评价结果空间化直观表达。以济南市西部新城为例,综合评价并可视化表达其概念规划方案及建成实施后碳排放潜力变化情况,评价结果显示,济南市西部新城概念规划方案基本实现规划理念提出的低碳生态目标,但部分片区建设实施尚未满足低碳城市需求,主要表现为公交线路密度、城市功能密度及功能混合度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生态城市 新数据环境 碳排放评价 济南市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数据环境下的中国人居环境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龙瀛 郎嵬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10-32,共23页
随着由大数据和开放数据所构成的新数据环境的形成,以及日益成熟的计算能力与日臻完善的区域及城市分析和模拟方法,龙瀛、吴康等(Long,Wu et al.,2014)提出了“大模型”这种城市和区域研究的新范式,它是由大规模数据驱动的定量... 随着由大数据和开放数据所构成的新数据环境的形成,以及日益成熟的计算能力与日臻完善的区域及城市分析和模拟方法,龙瀛、吴康等(Long,Wu et al.,2014)提出了“大模型”这种城市和区域研究的新范式,它是由大规模数据驱动的定量城市与区域研究工具,利用简单直接的建模方式,兼顾了大尺度和精细化模拟单元。本文是“大模型”研究范式在中国城市系统应用的系统综述,这些细粒度的中国人居环境研究囊括了微观层面基础数据构建、城市空间开发、城市空间结构、生态环境系统分析、城市规划及设计响应等方面,致力于对中国人居环境进行多维度解读。最后,就研究对象、研究方式和方法、研究发现以及研究目标进行了评述,以期对未来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带来新的启示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数据环境 大模型 定量城市研究 范式 人居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数据环境下的城市增长边界规划实施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龙瀛 李派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5期106-111,共6页
城市增长边界(UGBs)是新版《城乡规划法》中的强制性内容,其实施效果的评估是城市规划学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回顾近年来新数据环境,对如何利用土地利用许可数据、人类移动数据和活动数据等新数据,进行了更系统、更深入、更多元... 城市增长边界(UGBs)是新版《城乡规划法》中的强制性内容,其实施效果的评估是城市规划学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回顾近年来新数据环境,对如何利用土地利用许可数据、人类移动数据和活动数据等新数据,进行了更系统、更深入、更多元、更广泛的实施评估研究,并且对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这些方法对城市规划以及规划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未来中国的城市研究、规划设计和政策制定带来新的启示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数据环境 城市增长边界 规划实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数据环境下历史地段活力评价研究--以南京熙南里历史地段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方遥 徐杜江南 安昱蒙 《中国名城》 2022年第6期44-49,共6页
历史地段是城市文化资源的载体,其活力复兴是保护、发展城市文化的关键。以南京熙南里历史地段为例,基于新数据环境,从外在表征和构成要素两个角度对历史地段活力进行剖析,探索人群在时空维度的活动规律与熙南里商业吸引力、历史资源、... 历史地段是城市文化资源的载体,其活力复兴是保护、发展城市文化的关键。以南京熙南里历史地段为例,基于新数据环境,从外在表征和构成要素两个角度对历史地段活力进行剖析,探索人群在时空维度的活动规律与熙南里商业吸引力、历史资源、功能密度、功能混合度、区位交通等要素的相关性。得出影响熙南里日间活力的主要因素为商业吸引力;影响熙南里夜间活力的主要因素为功能密度和功能混合度。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优化特色业态类型、丰富特色文化活动、美化历史风貌环境等活力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数据环境 历史地段 活力提升 活力评价 南京熙南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数据环境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综合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高旻 洪杰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0年第2期65-71,共7页
新数据环境下,多维的数据来源与可靠的数据质量能有效弥补传统城市研究方法的不足,优化城市公共空间综合质量的评价体系.笔者在传统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借助新数据环境的优势,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城市公共空间综合质量的评价体系,... 新数据环境下,多维的数据来源与可靠的数据质量能有效弥补传统城市研究方法的不足,优化城市公共空间综合质量的评价体系.笔者在传统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借助新数据环境的优势,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城市公共空间综合质量的评价体系,探讨了新的评价思路与方法,以供定量城市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数据环境 公共空间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数据环境下天津宜居城市规划总体框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小平 闫凤英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104-120,共17页
当前,天津在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着产城分离、公共资源供给与需求失衡、城市居住生活空间品质不高等关键问题。而新数据环境下,数据革命带来的实时性、动态性及共享性,为天津宜居城市规划研究迎来新的契机。通过对新数据环境下宜居... 当前,天津在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着产城分离、公共资源供给与需求失衡、城市居住生活空间品质不高等关键问题。而新数据环境下,数据革命带来的实时性、动态性及共享性,为天津宜居城市规划研究迎来新的契机。通过对新数据环境下宜居城市规划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分析不足之处并归纳可能的发展方向,以大数据为技术支撑,从宏观、中观、微观构建天津宜居城市规划的总体框架:宏观层面以职住平衡为理论依据,建立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目标与方法体系;中观层面以个体时空可达性公平为切入点,通过建立综合多标准模型,研究城市公共资源多尺度、多类型的整合布局方法;微观层面研究基于引导居住空间社会网络和居民邻里关系重构的宜居住区生活圈规划的关键技术体系。最后,建议建立城市数据共享平台和相应的政策保障机制,以指导天津宜居城市的建设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数据环境 宜居城市 空间结构 生活圈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数据环境下控规科学编制与实施优化方法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腾 崔博庶 +1 位作者 张云金 茅明睿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20年第2期41-56,共16页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上下传导的核心一环,是规划实施的保障,但控规编制科学性与实施效力时常受到质疑,如何提高控规精细化程度成为城市精细化治理背景下控规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我们进入新数据环境,新数据和新技术在城市规划与治...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上下传导的核心一环,是规划实施的保障,但控规编制科学性与实施效力时常受到质疑,如何提高控规精细化程度成为城市精细化治理背景下控规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我们进入新数据环境,新数据和新技术在城市规划与治理中已有较多应用,也可以在控规科学编制与实施优化中发挥更大作用。文章针对控规中新数据应用和研究梳理不足的现状,结合具体案例,按照控规编制与实施的流程探索了一套控规中的新数据应用方法。在控规编制环节,可以通过知识图谱构建、相关现状分析和控规方案评价三个角度进行新数据方法介入;在控规实施中主要包括实施时序选择和控规监测评估两个方面的应用。通过几个环节的新数据和新技术应用,可以促进控规的创新发展,对规划理论和实际应用都有较大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数据环境 数据 控规编制 控规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数据环境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现状调查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紫玥 《城市建筑》 2021年第9期48-50,共3页
近来大数据的潜在价值逐渐被人们意识到,为规划现状调查带来新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许多障碍。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现状调查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以控规现状调查实践为例,阐述了基于传统调查方法和... 近来大数据的潜在价值逐渐被人们意识到,为规划现状调查带来新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许多障碍。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现状调查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以控规现状调查实践为例,阐述了基于传统调查方法和新兴调查方法的控规现状调查方法的优势与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详细规划 新数据环境 调查方法 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象·意象、经济·情感”新数据环境的餐饮业空间特征——以兰州市为例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启瑄 王录仓 +2 位作者 乔杰 黄淑娟 车磊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6-135,共10页
新数据环境为'情感转向'、'以人为本'的空间研究提供支撑,以餐饮业为代表的城市消费空间,是理性与情感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以兰州市为例,运用文本分析、相关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从'物象'与'意象'视... 新数据环境为'情感转向'、'以人为本'的空间研究提供支撑,以餐饮业为代表的城市消费空间,是理性与情感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以兰州市为例,运用文本分析、相关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从'物象'与'意象'视角分析其地理与情感空间特征;从'经济'与'情感'视角研究其空间形成机理与顾客决策机制。结果表明,地理与情感空间分别呈组团式、多极化与圈层式、单极化的空间结构,二者无明显关系;消费水平、人口分布、住宿、购物、娱乐设施、道路交通、旅游景点对餐饮业空间格局具有一定影响;59%的顾客对兰州市餐饮业持满意态度;口味、服务、价格、环境、区位及可达性对顾客决策影响程度依次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数据环境 餐饮业 地方菜系 旅游 空间格局 顾客情感 兰州市
原文传递
新数据环境下的量化案例借鉴方法及其规划设计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甘欣悦 龙瀛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87,共8页
案例借鉴作为规划项目设计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长久以来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合理、有效的借鉴方法,且在规划研究中少有相应的方法论探索。在新数据环境支持下,基于数据增强设计的框架,利用开放数据平台,本文提出了适用于增量和存量规划... 案例借鉴作为规划项目设计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长久以来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合理、有效的借鉴方法,且在规划研究中少有相应的方法论探索。在新数据环境支持下,基于数据增强设计的框架,利用开放数据平台,本文提出了适用于增量和存量规划设计的量化案例借鉴方法,并以通州新城城市设计为例探索了增量型量化案例借鉴方法的应用。研究证明这一方法可为规划设计实践的案例借鉴部分提供理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论 新数据环境 城市设计 数据增强设计
原文传递
新数据环境下的城市设计--Alan Penn教授访谈 被引量:6
11
作者 alan penn 沈尧 +1 位作者 孙唯 姚妍华 《北京规划建设》 2016年第4期178-195,共18页
如今,城市设计日益受到来自数据环境变化引起的挑战。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有关城市"大数据"的理论、城市数据资源、分析尺度、精度及方法的演变。虽然技术乐观主义正在获得广泛的认同,但是关于城市设计范式在新数据环境下可能... 如今,城市设计日益受到来自数据环境变化引起的挑战。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有关城市"大数据"的理论、城市数据资源、分析尺度、精度及方法的演变。虽然技术乐观主义正在获得广泛的认同,但是关于城市设计范式在新数据环境下可能的变化的讨论方兴未艾。本文通过与伦敦大学学院院长Alan Penn教授(建筑计算方向教授)的对谈,探讨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应用城市"大数据"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及其他相关的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数据环境 城市设计 ALAN Penn教授 数据
原文传递
新数据在城市规划与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2
12
作者 龙瀛 罗子昕 茅明睿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85-103,共19页
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由大数据和开放数据构成的新数据环境的形成;新数据环境的形成为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提供了数据支撑。无论是在学界还是在业界,新数据在城市规划与研究中的应用日益频繁。本文作为对城市规划行业中新数据应... 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由大数据和开放数据构成的新数据环境的形成;新数据环境的形成为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提供了数据支撑。无论是在学界还是在业界,新数据在城市规划与研究中的应用日益频繁。本文作为对城市规划行业中新数据应用的系统综述,首先对新数据的获取、管理与数据平台进行介绍;其次,从范式变革“大模型”的诞生与相关成果罗列两大方面阐述了新数据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再次,从“理解—创造—评估”三大过程介绍了新数据在规划应用方面的方法变革与成果,重点介绍了数据增强设计(DataAugmentedDesign,DAD)及相关成果,笔者认为城市规划云平台将成为存量规划时代新的规划形式与技术基础,并以城市规划云平台CITYIF为案例对新数据在规划行业转型中的应用进行介绍;最后在进行经验与教训总结后,对未来新数据在规划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数据环境 存量规划 大模型 数据增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迹地图:数据增强设计的支持平台 被引量:12
13
作者 茅明睿 储妍 +1 位作者 张鹏英 沈忱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第3期22-29,89,共9页
手机信令、公共交通刷卡记录等大数据,以及来自商业网站和政府网站的开放数据共同促进了"新数据环境"的形成;时空行为数据是新数据环境下最有价值的数据类型之一,但规划设计行业的新数据应用问题仍然没能得到有效解决。分析... 手机信令、公共交通刷卡记录等大数据,以及来自商业网站和政府网站的开放数据共同促进了"新数据环境"的形成;时空行为数据是新数据环境下最有价值的数据类型之一,但规划设计行业的新数据应用问题仍然没能得到有效解决。分析了数据来源、分析工具和应用结合3方面的难点,在获取了全国范围的互联网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数据的基础上,对其从时间、空间和组群3个维度进行了解构和重组,率项目团队开发了人迹地图时空行为规划分析平台,提供了人流分析、锚点分析、人群分析和城市画像等功能,编写了基于人迹地图平台的《数据增强设计手册》框架,初步支撑了若干个规划项目,并探讨了人迹地图在未来规划设计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间行为 数据增强设计 人迹地图 新数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片城市主义:人本尺度城市形态研究的新思路 被引量:90
14
作者 龙瀛 周垠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4-60,共7页
在图片的可获得性日益提高和处理手段日臻成熟的背景下,图片是一种在近期将得到高度重视的城市数据源,是对已有多源城市数据的重要补充。为此文章提出了图片城市主义这一概念,认为其是基于体现客观世界和主观认知的大规模量化城市研究... 在图片的可获得性日益提高和处理手段日臻成熟的背景下,图片是一种在近期将得到高度重视的城市数据源,是对已有多源城市数据的重要补充。为此文章提出了图片城市主义这一概念,认为其是基于体现客观世界和主观认知的大规模量化城市研究的一种方法论。本文首先对图片城市主义的内涵进行阐述,其次介绍了图片的若干来源,以及当前的分析与可视化工具,最后给出了图片城市主义在城市空间品质测度、街道绿化水平评价和城市意象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数据环境 量化研究 空间品质 街道绿化 城市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本尺度城市形态:测度、效应评估及规划设计响应 被引量:96
15
作者 龙瀛 叶宇 《南方建筑》 2016年第5期41-47,共7页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呼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要把握发展规律,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这些新政策都把对人的关注提高到了新的高度...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呼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要把握发展规律,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这些新政策都把对人的关注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在城市品质、活力和设计被不断重视的背景下,一系列新的数据环境、技术及方法提供和构建了细致研究城市形态的新途径,例如,由大数据和开放数据所构成的新数据环境对更为微观和全面的城市形态及其相关效应的刻画提供了数据基础,由雷达成像、虚拟现实、眼动仪、深度学习、数据挖掘与可视化等先锋城市研究方法和技术则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此背景下,提出人本尺度城市形态(human-scale urban form)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人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城市形态,是对传统拘泥于街区和地块等尺度城市形态的深化和必要补充。首先对与人本尺度城市形态概念相契合的已有研究工作进行了梳理,并给出了基于笔者之前所提出的大模型、数据增强设计、街道城市主义和图片城市主义等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开展未来研究的计划,最后提出了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应用人本尺度城市形态研究成果的总体思路。通过对人本尺度城市形态的系统研究,笔者期望其可以更好地呼应理性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 城市设计 数据增强设计 街道城市主义 新数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度城市设计的时间、空间与人(TSP)模型——突破尺度与粒度的折中 被引量:17
16
作者 龙瀛 沈尧 《城市建筑》 2016年第16期33-37,共5页
大尺度城市设计中对场地的时间、空间和人三个维度的认识,长期存在尺度与粒度的折中,即难以实现大尺度与细粒度的完美认识与对设计客体人的充分认知,因而限制了"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的具体实践。由大数据和开放数据构成的新... 大尺度城市设计中对场地的时间、空间和人三个维度的认识,长期存在尺度与粒度的折中,即难以实现大尺度与细粒度的完美认识与对设计客体人的充分认知,因而限制了"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的具体实践。由大数据和开放数据构成的新数据环境为认识城市的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突破尺度与粒度的折中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构建了大尺度城市设计的时间、空间与人的TSP模型,重点介绍了新数据环境支持下针对时间、空间和人三个维度的数据增强城市设计框架,最后提出了对面向未来的城市设计的理解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城市设计 大模型 街道 城市形态 新数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街景图像的街道空间步行品质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叶洋 费腾 《当代建筑》 2020年第11期123-125,共3页
城市空间步行品质是城市设计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传统的研究方法多基于现场调研。街景图像具有覆盖范围广、人本尺度街道信息精度高、数据采集成本低的特征,从而为城市空间步行品质评价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首先回顾了街景图像在街... 城市空间步行品质是城市设计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传统的研究方法多基于现场调研。街景图像具有覆盖范围广、人本尺度街道信息精度高、数据采集成本低的特征,从而为城市空间步行品质评价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首先回顾了街景图像在街道空间宜步行性研究中的发展历程,进而梳理了新数据环境和技术环境下基于街景图像的街道空间步行品质评价方法和应用研究,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景图像 步行品质 新数据环境 技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绿色基础设施空间响应与规划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5
18
作者 肖华斌 郭妍馨 +2 位作者 王玥 许宇彤 朱琳霄 《园林》 2022年第3期54-62,共9页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耦合了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社会福祉,是可持续城市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人居环境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首先基于CiteSpace梳理了2000-2021年中国知网绿色基础设施研究的转变;其次,从宏观、中观、微...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耦合了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社会福祉,是可持续城市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人居环境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首先基于CiteSpace梳理了2000-2021年中国知网绿色基础设施研究的转变;其次,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比较绿色基础设施的空间尺度;从供需—匹配、价值评价、绩效评估三个方面分析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从格局构建方法、情景模拟技术两个方面归纳绿色基础设施空间格局;从规划政策、工程技术两个方面总结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技术;最后,提出随着以大数据和开放数据为代表新数据的出现,绿色基础设施空间响应与规划技术的数据来源、研究范式、成果表达等方面皆发生了变革,应重点从4个方面进行融合:(1)基于功能—格局关联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景观服务识别与评价研究;(2)基于供给—需求匹配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过程响应与空间关联研究;(3)基于权衡—协同比较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绩效评估与情景模拟研究;(4)基于管控—共治融合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技术与管理措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生态系统服务 新数据环境 空间响应 规划技术 研究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中心区街道空间品质对比研究
19
作者 康晓琪 王天 《山西建筑》 2022年第19期47-50,共4页
城市中心区街道空间品质是现代城市设计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静息全景街景图片,运用GIS空间分析法、视觉语义分割法,以天津市城市中心区为例,构建生活型街区、商业型街区、旅游型街区研究模型,对三者街道空间品质进行评价与对比... 城市中心区街道空间品质是现代城市设计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静息全景街景图片,运用GIS空间分析法、视觉语义分割法,以天津市城市中心区为例,构建生活型街区、商业型街区、旅游型街区研究模型,对三者街道空间品质进行评价与对比。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街道空间品质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空间品质 静息全景街景图片 新数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veness and Characteristic of Digital Media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Internet and Big Data
20
作者 Xing Yale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5年第9期20-22,共3页
In this paper, we conduct survey and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veness and characteristic of digital media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Internet and big dat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era of rapid change, the current educ... In this paper, we conduct survey and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veness and characteristic of digital media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Internet and big dat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era of rapid change, the current education system is more severe impact and challenge. Creative industry is the product of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to a new stage, is the most creative cultural industry and the origin of the core part of the new economic era of creativity industry is the condition of globalization.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big data with digital media is necessary and needed. In the future, we will test more related combination and creative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Media Big Data Internet Media Innovativeness and Characteris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