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2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监护病房出院后早产儿母婴依恋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宋远洁 陆静 +2 位作者 徐艳龙 王晶晶 眭建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5年第3期548-554,共7页
目的:调查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出院后早产儿母婴依恋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本院NICU治疗后出院的早产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母婴依恋量表(CMAI)、焦虑自评量表(SAS)、家庭功能量表... 目的:调查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出院后早产儿母婴依恋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本院NICU治疗后出院的早产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母婴依恋量表(CMAI)、焦虑自评量表(SAS)、家庭功能量表(FAD)、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PAC)、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Pearson分析NICU出院后早产儿母亲SAS、SDS、FAD、PAC评分与母婴依恋水平关系,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问卷176例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6份,问卷合格率88.6%。CMAI总分77.58±13.24分,条目均分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爱婴儿、愉悦感、识别、理解婴儿维度。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ICU出院后早产儿母亲SAS、SDS、FAD评分与CMAI评分均呈负相关,PAC评分与CMAI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6000元、SAS评分高、SDS评分高、FAD评分高可负向影响NICU出院后早产儿母婴依恋水平,PAC评分高、带养方式(母亲独自带养)、喂养方式(纯母乳喂养)、自然分娩对NICU出院后早产儿母婴依恋水平有正向影响(均P<0.05)。结论:NICU出院后早产儿母亲焦虑、抑郁、积极感受、家庭功能、家庭月收入、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带养方式均对母婴依恋水平有影响,临床可根据相关因素针对性开展干预,改善母婴依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新生儿监护病房 出院后 母婴依恋 母亲积极感受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护理分级和工时测定的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研究
2
作者 陈筱璇 张媛媛 王芬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2期177-180,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护理分级和工时测定的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方法 采用护理工时测定计算表,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测算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13名护士各项护理操作时间,统计连续2周共224例患儿... 目的 探讨基于护理分级和工时测定的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方法 采用护理工时测定计算表,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测算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13名护士各项护理操作时间,统计连续2周共224例患儿各类护理项目次数,计算新生儿监护病房不同护理等级人均每日护理时间和理论床护比。结果 新生儿监护病房特级护理人均每日活动总工时为450.45 min,一级护理人均每日活动总工时为365.88 min;新生儿监护病房人均每日护理时间为377.96 min,理论护士人数为28名,实际护士数13名,适宜床护比为1∶1.75,实际床护比为1∶0.81;同一护理操作,护士能级越高者单次耗时越短。结论 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有待提高,应根据护理分级,每日分配不同能级的护士进行管理,以合理配置和利用临床护理人力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分级 工时测定 新生儿监护病房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监护病房应用多媒体辅助医患沟通和健康宣教的探讨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俊 田鸾英 +1 位作者 易烈致 黄远湖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221-2223,共3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应用多媒体辅助医患沟通和健康宣教与患者满意度、医疗投诉发生率的关系,以期为NICU的医患沟通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搜集新生儿常见病符合循证医学的病因、病程、临床表现、并发症、诊疗和护理常规,以及各种... 目的分析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应用多媒体辅助医患沟通和健康宣教与患者满意度、医疗投诉发生率的关系,以期为NICU的医患沟通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搜集新生儿常见病符合循证医学的病因、病程、临床表现、并发症、诊疗和护理常规,以及各种诊疗护理措施的应用指征、优缺点等资料;以图片、相片、录像的形式采集和描述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病程演变、并发症和诊疗护理的操作过程;将上述内容编辑、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家属办理出、入院和探视的过程中选择性播放相关课件,同时辅以手机短信及QQ视频等沟通方式。通过患者家属满意度调查评估项目实施效果。结果项目实施后所有涉及的满意度数值均高于项目实施前,其中对初入院时护士接待的满意程度、对住院期间护士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满意度、对刚入院时接诊医生的满意程度、对住院期间主管医生沟通解释病情的满意度以及总的满意度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项目实施前后新生儿科每月受到批评人次分别为3.00(1.00,6.50)和2.00(0.00,5.00),受到表扬人次分别为1.00(0.00,3.00)和2.50(1.00,5.75)(P=0.094)。结论通过应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技术辅助医患沟通和健康宣教,可以弥补语言交流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监护病房 多媒体 医患沟通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监护病房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的效果与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刘颖 魏红艳 +2 位作者 卢晓春 诸丽嫦 彭美娇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9期1397-1399,共3页
目的评价在新生儿监护病房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对11名护士进行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上岗,比较住院总护士上岗前后科室护理质量、患儿家属满意度、护士个人能力以及夜班护士工作压力的... 目的评价在新生儿监护病房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对11名护士进行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上岗,比较住院总护士上岗前后科室护理质量、患儿家属满意度、护士个人能力以及夜班护士工作压力的情况。结果实施前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质量评分为(88.9±1.3)分,实施后为(96.3±1.9)分;实施前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为(90.1±1.8)分,实施后为(97.6±1.6)分。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后科室护理质量和家属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名接受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的护士岗前急救技能考核合格4人,合格率为36.36%;人际沟通考核合格3人,合格率为27.27%;处理纠纷考核合格2人,合格率为18.18%;组织协调考核合格2人,合格率为18.18%;综合素质考核合格3人,合格率为27.27%。培训后所有护士均通过个人能力考核,合格率为100%。培训后护士个人能力考核合格率均高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后,对新生儿监护病房36名夜班护士进行工作压力调查,实施前26人自觉工作压力大,占72.22%;实施后6人自觉压力大,占16.67%。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后自觉压力大护士所占比例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监护病房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能明显提高科室护理质量和患儿家属满意度,提升护士个人能力,减轻夜班护士的工作压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监护病房 住院总护师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监护病房院内感染情况的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靳绯 刘红 +2 位作者 李克华 李云娟 张成晔 《中国医刊》 CAS 2002年第6期44-45,共2页
目的 了解本院NICU患儿的医院内感染状况及致病相关因素。方法 总结近年来NICU 77例院内感染病例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NICU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是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杆菌 ,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见。结论 侵入性操作、基础... 目的 了解本院NICU患儿的医院内感染状况及致病相关因素。方法 总结近年来NICU 77例院内感染病例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NICU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是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杆菌 ,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见。结论 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等是NICU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监护病房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内感染新生儿转运至新生儿监护病房过程中耳、咽拭子培养与发生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瑞芬 杨悦青 +3 位作者 肖敏 郭彬芳 刘伟力 王海燕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5期448-449,共2页
目的:分析官腔内感染新生儿转运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过程中耳、咽拭子培养与发生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分析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产科100例入NICU新生儿,采集新生儿的耳、咽拭子培养,分析患儿发生感染表现病例计数,耳、咽... 目的:分析官腔内感染新生儿转运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过程中耳、咽拭子培养与发生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分析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产科100例入NICU新生儿,采集新生儿的耳、咽拭子培养,分析患儿发生感染表现病例计数,耳、咽拭子培养阳性病例计数。结果:100例患儿发生感染表现71例(71.0%),耳、咽拭子培养阳性病例64例(64.0%)。结论:针对转运至NICU宫腔内感染新生儿进行耳、咽拭子培养,其培养结果与新生儿发生感染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内感染新生儿 转运至新生儿监护病房 耳、咽拭子培养与发生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技术分级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蕾 任家顺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6期4482-4483,4488,共3页
随着新生儿医学的发展,人们不断探索新的模式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医疗护理需求。技术准入管理被认为是当今促进医学技术发展、强化质量、保障安全、制定质量改善策略的最可靠方法之一。中国卫生部已经开展多项医疗技术准入管理,临床应用... 随着新生儿医学的发展,人们不断探索新的模式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医疗护理需求。技术准入管理被认为是当今促进医学技术发展、强化质量、保障安全、制定质量改善策略的最可靠方法之一。中国卫生部已经开展多项医疗技术准入管理,临床应用准入已经逐步完善,而护理技术管理领域还没有制定全面、完善的管理办法[2剞。新生儿监护病房(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NIcu)临床护理技术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中国的新生儿分级护理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通过对NICU护理技术分级,以提高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为开展NICU护理技术准入管理和专科护士培训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监护病房 护理技术 医疗技术准入 技术管理 中国卫生部 临床应用 质量改善 NI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徐丽 何燕 +4 位作者 侯向华 向美芹 汤丽 李玮桐 郭平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4期1217-1220,共4页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护理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理论"为框架,利用Delphi法对NICU临床护理专家进行两轮的问卷函询,确定N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及权重。[结果]形成了NICU...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护理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理论"为框架,利用Delphi法对NICU临床护理专家进行两轮的问卷函询,确定N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及权重。[结果]形成了NICU护理质量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25项及相应的细则127项。[结论]专家积极性、权威性高,意见协调程度好,建立的N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现NICU专科护理质量内涵,为制定专科护理质量评价量表及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提供借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监护病房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DELPHI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谢泽娟 庄婵芝 +1 位作者 钟晓珊 陈嘉迪 《全科护理》 2014年第10期884-885,共2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NICU收治的9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情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NICU收治的9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呼吸暂停、继发感染、硬肿症、喂养不耐受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NICU早产儿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满足早产儿的身心需求,减少外界环境刺激,使早产儿获得舒适感、安全感,提升其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舒适护理 新生儿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例经大隐静脉置入PICC导管术在新生儿监护病房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袁瑞琴 熊小云 +2 位作者 陈丽莲 黄颖穗 曹爱芬 《全科护理》 2013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经大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在新生儿监护病房中(NICU)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住NICU的220例患儿经大隐静脉置入PICC导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20例患儿中成功置管于下腔静脉217例,3例因导管末端异... [目的]探讨经大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在新生儿监护病房中(NICU)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住NICU的220例患儿经大隐静脉置入PICC导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20例患儿中成功置管于下腔静脉217例,3例因导管末端异位于腹壁下静脉拔管;一次穿刺成功196例,成功率89.1%;留置时间4d~98d(23.94d±13.73d);置管期间导管堵塞13例次,发生静脉炎19例次,导管因渗液脱出1例,导管体外断裂1例;206例拔管后行导管末端培养,结果导管末端细菌培养阳性2例。[结论]经大隐静脉置入PICC导管技术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异位率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新生儿 大隐静脉 新生儿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监护病房的护理管理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苏绍玉 李凡 陈晓蓉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38-839,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监护病房 护理管理 病房管理 护士业务素质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监护病房噪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锦秀 叶天惠 +2 位作者 罗薇 孙丽芳 杨娟娟 《现代护理》 2005年第22期1890-1892,共3页
关键词 新生儿监护病房 环境噪音 NICU 生理状态 care 病情加重 测量研究 护理文献 国外医学 总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亮 夏园 +1 位作者 张芳 张会会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0期103-104,共2页
目的:构建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为指导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要素——环节——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参考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作为工具,通过半定量方式,对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质量评价体系进... 目的:构建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为指导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要素——环节——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参考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作为工具,通过半定量方式,对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初步构建。结果:准则层、解释层的特征根为3.187~9.253,CI为0.031~0.926,一致性检验系数CR为0.047~0.086。准则层权重结果为要素权重0.309,环节权重0.387,结果权重0.304。在解释层,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家长护理满意度、新生儿监护措施落实权重位列前3位,综合权重分别为0.086,0.078,0.075。结论: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新生儿监护病房质量评价体系具有较好一致性,临床运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监护病房 护理质量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干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30-833,共4页
目的了解某院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现状,评价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对该院NICU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医院感染发病率。结果干预期各项干预措施的执行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了解某院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现状,评价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对该院NICU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医院感染发病率。结果干预期各项干预措施的执行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期NICU医院感染发病率为5.64%(46/816),低于干预前期的13.45%(46/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2,P<0.001)。NICU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38.04%(35/92)。干预后呼吸机相关肺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病率分别为0.38‰、0.12‰,均低于干预前的3.30‰、1.18‰。干预前后分离病原体均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分别占58.09%、51.16%。结论常规医院感染监测能及时反映感染控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通过采取干预措施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监护病房 综合干预措施 医院感染 病原菌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新生儿监护病房早产儿护理中舒适化服务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春燕 雷亚凤 +3 位作者 高卫英 徐小超 刘敏 申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12期179-179,194,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舒适化服务对新生儿监护病房早产儿的护理效果和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对新生儿监护病房的90例早产儿进行分析研究,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了对照组1、对照组2、观察组,... 目的:探讨分析舒适化服务对新生儿监护病房早产儿的护理效果和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对新生儿监护病房的90例早产儿进行分析研究,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了对照组1、对照组2、观察组,均有30例患者。对照组1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2患者增加环境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舒适化护理。对三组的临床并发症情况和住院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有2例并发症患者,并发症几率是6.67%;对照组1有8例并发症患者,并发症几率是26.67%;对照组2有7例并发症患者,并发症几率是23.33%;对照组1、对照组2相比于观察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结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是(13.4±2.5)d,对照组1是(20.8±4.7)d,对照组2是(24.6±3.8)d,三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新生儿监护病房早产儿护理使用舒适化护理的效果理想,患者住院天数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监护病房 早产儿 舒适化服务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新生儿监护病房中的医患沟通 被引量:3
16
作者 冯永格 李平 刘树刚 《医学信息》 2010年第23期4556-4556,共1页
随着对围产期新生儿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各大医院逐渐建立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实施无陪护管理,进入NICU的患儿,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充分了解医患沟通的重要意义,发展良好的医患沟通是顺利完成疾病治疗和正确处理医患关系避免医... 随着对围产期新生儿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各大医院逐渐建立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实施无陪护管理,进入NICU的患儿,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充分了解医患沟通的重要意义,发展良好的医患沟通是顺利完成疾病治疗和正确处理医患关系避免医疗纠纷必不可少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沟通 新生儿监护病房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围产期新生儿 疾病认识 陪护管理 NICU 生命危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在新生儿监护病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维 熊梦玉 李磊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25期114-116,共3页
目的:分析针对新生儿监护病房中患儿实施精细化护理对病情预后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收治的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 目的:分析针对新生儿监护病房中患儿实施精细化护理对病情预后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收治的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精细化护理,分析两组住院时间及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临床症状、活动受限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活动受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新生儿监护病房中患儿实施精细化护理有利于促进患儿病情康复,改善患儿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监护病房 精细化护理 生命质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监护病房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清华 林惠香 邓云珍 《中国伤残医学》 2012年第10期137-138,共2页
新生儿监护病房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没有家属陪伴,所有的操作均由护理人员进行,每个护理环节都存在不安全因素。现分析新生儿监护病房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 新生儿监护病房 不安全因素 护理人员 家属陪伴 高风险
原文传递
新生儿监护病房《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培训效果调查 被引量:1
19
作者 贾蔚凝 田继敏 田雪平 《中国民康医学》 2011年第4期515-516,共2页
目的:为评价培训效果,了解NICU及儿科医生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以规范为基础,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采用问卷调查、技能考核、采样监测等方法,了解培训效果。结果:医生对《规范》内容的知晓率... 目的:为评价培训效果,了解NICU及儿科医生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以规范为基础,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采用问卷调查、技能考核、采样监测等方法,了解培训效果。结果:医生对《规范》内容的知晓率、手卫生依从性及手卫生监测合格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培训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监护病房 手卫生规范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海缨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3期98-98,91,共2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早产儿10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照组给予新生儿监护病房常...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早产儿10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照组给予新生儿监护病房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新生儿在住院期间不同护理模式下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两组新生患儿的住院时间和费用。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住院期间,并发喂养不耐受,并发呼吸暂停等症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住院天数为(28.3±4.2)天,住院费用为(27540.4±5907.6)元,对照组的住院天数为(38.2±5.6)天,住院费用为(36000.7±6905.4)元。观察组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较,舒适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早产儿护理可明显降低早产新生儿的并发症,减轻新生儿的疼痛,缩短新生儿住院时间以及减少住院费用,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模式 新生儿监护病房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