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束化护理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合并肺炎恢复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景春 陈金珠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5期140-142,共3页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合并肺炎恢复的临床对比研究。方法将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合并肺炎的患儿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运用常规护理,...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合并肺炎恢复的临床对比研究。方法将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合并肺炎的患儿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运用集束化护理,比照两组临床的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水平、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率、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的咳嗽、气促、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_(1))、呼气高峰流量(PEFR)、用力肺活量(FVC)等肺功能水平、总依从率、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将集束护理用于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并发肺炎,有助于患儿的康复。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不良发应发生率、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恢复肺功能,促进病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合并肺炎恢复的临床对比研究
2
作者 朱琪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29-0132,共4页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讨集束化护理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合并肺炎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共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60例新生儿,按照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执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讨集束化护理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合并肺炎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共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60例新生儿,按照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执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集束化护理措施。结果 贯彻执行集束化护理后,比较组间结果发现,干预组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都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且其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1)。结论 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合并肺炎实施集束化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并增进家长的满意度,有助于新生儿的病情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集束化护理 肺炎恢复 临床研究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地那非联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乐男 张峥 买春芳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844-2846,共3页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联合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肺动脉高压患儿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多巴胺注射液5μg/(kg·min),ivgtt。对照组患儿吸入NO 5~...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联合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肺动脉高压患儿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多巴胺注射液5μg/(kg·min),ivgtt。对照组患儿吸入NO 5~20 ppm;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或鼻饲枸橼酸西地那非片0.5~1.0 mg/kg,6 h 1次。两组患儿均治疗3 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肺动脉压(PAP)、NO、血清内皮素(ET-1)、缺氧诱导因子(HIF-1α)、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Ca2+水平,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PaO_2、SaO_2、NO、PAP、Pa CO_2、ET-1、HIF-1α、EPO、Ca^(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aO_2、SaO_2、NO、Ca^(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aCO_2、PAP、EPO、HIF-1、ET-1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NO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肺动脉高压体征及血气指标,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西地那非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酚丁胺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C-反应蛋白、D-二聚体、BNP水平及血气分析影响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程灏 郝明 江建华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C-反应蛋白、D-二聚体、BNP水平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收集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镇静、维持水电解质...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C-反应蛋白、D-二聚体、BNP水平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收集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镇静、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血压、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5μg/(kg·min)静脉泵入,连续48 h。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儿的外周血C-反应蛋白、D-二聚体、BNP水平及血气分析情况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实验组患儿的血清CRP水平、血浆D-二聚体水平、BNP水平均较低(P<0.05);实验组患儿的Pa O2、Sp O2水平明显较高,PAH水平明显较低(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能够显著降低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清CRP、血浆D-二聚体以及BNP水平,降低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酚丁胺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硝酸甘油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与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丹 谢映梅 李秀云 《医学综述》 2014年第22期4222-4224,共3页
目的分析小剂量硝酸甘油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接受治疗的136例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酚妥拉明组。酚妥... 目的分析小剂量硝酸甘油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接受治疗的136例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酚妥拉明组。酚妥拉明组单纯给予酚妥拉明治疗,每次0.2 mg/kg,以10μg/(kg·min)的速度静脉泵注,每日使用1次,连续使用1周。联合组使用小剂量硝酸甘油及酚妥拉明进行治疗,具体如下:硝酸甘油剂量0.3-0.5μg/(kg·min),连续泵入6 h,效果不佳增加剂量0.3-0.5μg/(kg·min),加入生理盐水中雾化吸入,氧气流量为6 L/min;酚妥拉明用法及用量同酚妥拉明组。连续使用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肺动脉高压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联合组有效率(97.06%)、经皮氧饱和度(0.97±0.03)%显著高于酚妥拉明组的(86.76%)与(0.78±0.07)%(P〈0.05);联合组心率(132.17±11.84)次/min、呼吸频率(36.21±8.16)次/min、平均肺动脉压(27.13±3.94)mm Hg,酚妥拉明组心率(145.83±14.73)次/min、呼吸频率(44.93±8.29)次/min、平均肺动脉压(35.29±6.32)mm Hg,联合组各项均低于酚妥拉明组。并发症发生率(4.41%)均显著低于酚妥拉明组(13.24%)(P〈0.05)。结论小剂量硝酸甘油联合酚妥拉明可以有效改善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各项指标,提高治疗效果,且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酚妥拉明 硝酸甘油 安全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症状与护理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巧红 张新春 白亚飞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2006-2007,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病情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PPHN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护理前、后的血气指标、血液动力学指标...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病情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PPHN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护理前、后的血气指标、血液动力学指标,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护理后,两组患儿PaCO 2、FiO 2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者患儿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SaO 2、PaO 2较治疗护理前均上升,且观察组患儿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护理后,两组患儿SPA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治疗护理前后S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出现低血压、心率失常及呼吸抑制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新生儿PPHN患儿血气指标及稳定体循环,降低肺动脉压力,降低并发症率,是适合新生儿PPHN患儿的护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临床症状 综合护理干预 动脉血血气指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杜岚岚 熊明媚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1期421-422,共2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6例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前列腺素E联合硫酸镁进行治疗。结果治愈24例,死亡2例。治疗6h后,PaO2、SaO2逐渐升高,...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6例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前列腺素E联合硫酸镁进行治疗。结果治愈24例,死亡2例。治疗6h后,PaO2、SaO2逐渐升高,而PAMP明显下降(P<0.05)。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儿出现低钙惊厥,予以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前列腺素E与硫酸镁联合用药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 硫酸镁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血管药物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罗立荣 许敏鸿 +1 位作者 李桂容 余韶卫 《广州医药》 2013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使用不同扩血管药物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所有新生儿经超声心动图证实肺动脉压力>20 mmHg。常规治疗组给予给氧保暖、抗感染、碱化血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使用肌松剂等治疗。使用扩血管药物治疗...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使用不同扩血管药物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所有新生儿经超声心动图证实肺动脉压力>20 mmHg。常规治疗组给予给氧保暖、抗感染、碱化血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使用肌松剂等治疗。使用扩血管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为三组:A组雾化吸入硝酸甘油20μg/(kg·次),2次/天,连用3天,加静脉注射硫酸镁[首剂0.2 g/kg,维持量20~50 mg/(kg·h)],B组:雾化吸入硝酸甘油20μg/(kg·次),静脉注射硫酸镁+静脉注射前列腺素E0.01~0.4μg/(kg·min),C组:静脉注射硫酸镁+鼻饲喂入西地那非0.5 mg/kg,每12小时1次治疗。近期观察指标为治疗24小时后低氧血症的改善情况,远期观察指标为临床结局。结果治疗24小时后低氧血症改善情况:常规治疗组(8/16)低于使用扩血管药物治疗组(23/30)。临床结局:常规治疗组有效率为50%,A组有效率69.24%,B组有效率75%,C组治疗5人,均达到临床好转,但观察病例数过少,尚不能得出准确的治疗有效率。结论使用扩血管药物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某些新型扩血管药物的治疗效果仍需更多临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血管药物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低氧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珂立苏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志伟 谢城 陈建欣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3期70-71,91,共3页
目的:探讨珂立苏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于我院确诊的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者189例,在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基础上给予珂立苏联合硫酸镁治疗,观察记录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表... 目的:探讨珂立苏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于我院确诊的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者189例,在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基础上给予珂立苏联合硫酸镁治疗,观察记录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表现,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和pH值等。结果所有189例患儿共痊愈121例,好转要求出院45例,无效20例(其中死亡9例),放弃治疗死亡3例(其中胎粪吸入综合征1例,窒息2例),珂立苏联合硫酸镁治疗总有效率为89.2%。结论珂立苏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疗效显著,可以作为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治疗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珂立苏 硫酸镁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及细胞因子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海燕 徐睿妍 宁方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1490-1493,共4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疗效及对患儿血管内皮功能、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肺动脉高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NO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NO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对比两组临...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疗效及对患儿血管内皮功能、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肺动脉高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NO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NO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氧分压(PaO 2)、二氧化碳分压(PaCO 2)、血氧饱和度(SaO 2)、肺动脉收缩压(PAS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 pro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 8)、缺血诱导因子(HIF 1α)、内皮素1(ET 1)、NO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高于对照组(70.6%)(P<0.05),治疗后PaO 2(82.71±10.35mmHg)、SaO 2、(96.57±3.36%)均高于对照组,而PaCO 2(35.05±8.19mmHg)、PASP(25.39±6.34 mmHg)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NT proBNP(341.65±118.68ng/ml)、TNFα(4.59±0.81ng/ml)、IL 8(2.96±0.52 ng/ml)、HIF 1α(304.51±45.29pg/ml)、ET 1(46.21±25.27pg/ml)均低于对照组,而NO(27.03±11.79μmol/L)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NO联合西地那非可显著改善肺动脉高压新生儿的血管内皮功能,调节炎症因子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提高新生儿肺动脉高压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血管内皮 细胞因子 一氧化氮 西地那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祎明 胡玉莲 姚爱梅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19期3341-3343,共3页
目的评价多巴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分别应用多巴胺治疗、多巴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心室射... 目的评价多巴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分别应用多巴胺治疗、多巴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氧饱和度、氧分压、ET-1、HIF-1α、Ca2+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可有效改善肺动脉压力、血氧指标,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西地那非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西地那非对于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冯姗 《当代医学》 2015年第35期129-130,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PPHN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西地那非用药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A组应用西地那非0.6 mg/kg治疗,B组应用西地那非1.0 mg/kg治疗,C组应...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PPHN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西地那非用药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A组应用西地那非0.6 mg/kg治疗,B组应用西地那非1.0 mg/kg治疗,C组应用西地那非2.0 mg/kg治疗;治疗后,对比3组的脉搏血氧饱和度、肺动脉压力、动脉血氧分压以及动脉血压等指标。结果治疗后3组患儿的脉搏氧饱和度(93.0±6.8)、(91.4±6.5)、(94.7±7.4)均优于治疗前的(45.5±20.4)、(44.2±19.4)、(46.9±20.5)(P<0.05);肺动脉压力(24.9±4.9)、(28.2±4.8)、(26.0±4.6)等指标改善均优于治疗前的(65.0±7.0)、(68.2±2.5)、(66.2±4.7)(P<0.05);3组患儿的动脉血氧分压(74.7±15.0)、(78.0±14.6)、(81.6±14.9)明显优于治疗前的(33.6±12.3)、(33.5±12.3)、(32.9±13.7)(P<0.05);C组脉搏血氧饱和度、肺动脉压力、动脉分压以及动脉血氧分压等指标改善均优于A组与B组(P<0.05)。结论应用2.0 mg/kg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PPHN可取得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不同剂量 西地那非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地那非联合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万玉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11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联合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地那非治疗,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联合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地那非治疗,观察组采用西地那非联合NO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及肺动脉压(PAP)等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SaO_2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CO_2、PAP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情况。结论西地那非联合NO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动脉高压体征,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地那非 一氧化氮吸入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地那非联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疗效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瑾 罗玲英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0期81-82,共2页
目的探究西地那非联合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动脉高压患儿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西地那非,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吸入NO。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 目的探究西地那非联合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动脉高压患儿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西地那非,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吸入NO。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aO_2显著升高,PaCO_2和PAP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地那非联合NO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地那非 一氧化氮(NO)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力农与硫酸镁单一及联合用药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
15
作者 柳慧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3期362-363,共2页
目的对比米力农与硫酸镁单一用药及联合用药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PPHN)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11月收治的84例PPHN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各28例。A组采用硫酸镁治疗,B组采用米力农治疗,C组采用米... 目的对比米力农与硫酸镁单一用药及联合用药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PPHN)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11月收治的84例PPHN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各28例。A组采用硫酸镁治疗,B组采用米力农治疗,C组采用米力农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肺动脉压(PAP)、氧合指数(OI)]。结果治疗后,C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PA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OI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C组改善显著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力农与硫酸镁联合用药效果较单一用药好,可有效改善PPHN患儿血气水平,降低肺动脉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米力农 硫酸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地那非联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耀勋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联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收治肺动脉高压新生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地那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一氧化氮吸入治疗,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联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收治肺动脉高压新生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地那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一氧化氮吸入治疗,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观察组治疗3 d后的Pa O2和Sa O2值高于对照组,且Pa CO2和PAP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地那非联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能迅速纠正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肺部功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且治疗方法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地那非 一氧化氮吸入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鑫 《中外医疗》 2016年第8期119-120,123,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疗效,丰富临床治疗经验。方法整群选择2013年9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105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患儿35例,分别给予3组患儿0.5mg/kg、1.0mg/kg以及1.... 目的探讨分析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疗效,丰富临床治疗经验。方法整群选择2013年9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105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患儿35例,分别给予3组患儿0.5mg/kg、1.0mg/kg以及1.5mg/kg的西地那非,对比3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动脉血氧分压和平均肺动脉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是57.1%(20/35),B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4.3%(26/35),C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1.4%(32/35),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多,有效率渐渐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和C3组平均肺动脉压和动脉血氧分压随着剂量的提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和C3组都没有发生心率失常、恶心呕吐、肝功能受损、低血压以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选取西地那非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良患儿肺动脉高压,临床治疗效果和剂量表现出依从关系,并且剂量的增加未提升不良反应几率,可靠安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地那非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一氧化氮联合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辉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2期48-50,共3页
目的:观察吸入一氧化氮(NO)联合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79例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使用HFOV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NO吸... 目的:观察吸入一氧化氮(NO)联合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79例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使用HFOV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NO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脑钠肽(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 h后,观察组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_(2)、IL-17、TGF-β_(1)、VEGF、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NO联合HFOV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PaO_(2)水平,降低PaCO_(2)、IL-17、TGF-β_(1)、VEGF和BNP水平,效果优于单纯HFOV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患儿 吸入一氧化氮 血气指标 高频震荡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硝酸甘油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胡云清 牛庆婷 +1 位作者 张勤 孟庆云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年第7期88-89,共2页
目的 为了探索一种简单、方便、有效的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手段。方法我们选择60例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为3组(1)联合组:采用硝酸甘油雾化吸入20μg/kg·次+生理盐水2ml,2次/d,连用5d,同时酚妥拉明0.2-0.3mg/k... 目的 为了探索一种简单、方便、有效的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手段。方法我们选择60例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为3组(1)联合组:采用硝酸甘油雾化吸入20μg/kg·次+生理盐水2ml,2次/d,连用5d,同时酚妥拉明0.2-0.3mg/kg·次,1次/d,静脉滴注,共5d;(2)酚妥拉明组:治疗原发病同时单独加用酚妥拉明剂量和方法相同;(3)对照组:常规治疗原发病。观察临床表现、心率、呼吸、血压及超声心动图肺动脉压指标。结果联合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较酚妥拉明组及对照组有效率明显增高X^2=6.13 P〈0.05。3组治疗前后血压均无明显变化,3组治疗后均做超声心动图检查,联合组肺动脉收缩压明显下降t=2.17 P〈0.05,而酚妥拉明组及对照组肺动脉收缩压下降不明显。结论吸入硝酸甘油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明显优于单独酚妥拉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硝酸甘油 酚妥拉明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芬 黄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2期32-33,共2页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肺动脉高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各39例。常规组患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比...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肺动脉高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各39例。常规组患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肺动脉压力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10.95±5.63)d、氧疗时间(5.54±3.32)d与机械通气时间(2.96±0.68)d短于常规组的(24.38±5.47)、(14.46±3.58)、(8.43±0.57)d,肺动脉压力(15.34±4.42)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常规组的(35.68±3.69)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常规组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采用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能缩短住院时间、氧疗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降低肺动脉压力,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吸入 高频振荡通气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