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炎症小体激活小胶质细胞促进异常新生神经元形成在锂-毛果芸香碱致痫大鼠中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周乐超 刘远静 +3 位作者 陈良雄 苏晓玲 廖小红 张治平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28-35,共8页
目的在锂-毛果芸香碱(Lithium-Pilocarpine)致痫大鼠模型中,检测炎症小体的激活,观察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异常新生神经元的形成,探索炎症小体激活小胶质细胞促进异常新生神经元形成在癫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腹腔注射氯化锂... 目的在锂-毛果芸香碱(Lithium-Pilocarpine)致痫大鼠模型中,检测炎症小体的激活,观察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异常新生神经元的形成,探索炎症小体激活小胶质细胞促进异常新生神经元形成在癫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腹腔注射氯化锂和毛果芸香碱建立癫痫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Sham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12)、Pilo组(锂-毛果芸香碱致痫组,n=20)和Pilo+MCC950组[锂-毛果芸香碱致痫后给予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热蛋白结构域受体3(NLRP3)抑制剂组,n=20],在急性期观察记录大鼠癫痫的行为学表现,通过病理切片确认脑组织损伤情况和细胞激活情况,借助分子检测确认炎症小体和其他分子的表达情况。采用体外细胞模型挽救实验验证炎症小体的作用。结果Pilo组大鼠有6只出现Ⅴ级,5只出现Ⅳ级,2只出现III级的癫痫发作情况。相较之下,Pilo+MCC950组大鼠则没有出现Ⅴ级,6只出现Ⅳ级,8只出现III级,2只出现Ⅱ级的癫痫发作情况。Pilo组强直痉挛发作的潜伏期短于Pilo+MCC950组,Ⅲ级以上癫痫发作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大于Pilo+MCC950组。Pilo组NLRP3和pro-caspase-1的含量、4种促炎细胞因子的含量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均高于Pilo+MCC950组。免疫荧光检测显示,Pilo组小胶质细胞大量活化,出现大量异常新生神经元。体外细胞实验后,ELISA结果验证了炎症小体的作用。结论在锂-毛果芸香碱致痫大鼠模型中,炎症小体NLRP3接受外界炎症刺激而活化聚集,进而大量产生多种促炎细胞因子,使得小胶质细胞活化,分泌BDNF并激活ERK信号通路,调控异常新生神经元的形成和聚集等生物学行为,参与癫痫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炎症小体 炎症因子 小胶质细胞 新生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白腰文鸟端脑新生神经元的光镜和电镜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左明雪 向斌 +1 位作者 彭卫民 曾少举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78-384,共7页
应用光镜和电镜放射自显影方法,对成年雄性鸣禽白腰文鸟脑中新生神经元的起源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端脑室带区(VZ)中存在不均匀分布的[3H]标记细胞,大量标记细胞分布在瑞脑尾侧新纹状体水平(L1~L14)的VZ,形成标记细... 应用光镜和电镜放射自显影方法,对成年雄性鸣禽白腰文鸟脑中新生神经元的起源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端脑室带区(VZ)中存在不均匀分布的[3H]标记细胞,大量标记细胞分布在瑞脑尾侧新纹状体水平(L1~L14)的VZ,形成标记细胞的“热点”区;②标记细胞经两次有丝分裂后,大约在肌肉注射[3H]的第6天后开始从VZ向外迁移,在30天左右到达目的脑区并分化成为成熟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不均匀分布在端脑的全部。新纹状体尾瑞中部(NCM)是新生神经元的富集区;③电镜观察表明,NCM脑区中的新生神经元具有一般神经元特征并与周围神经元形成突触。本实验的结果表明,成年“临界型”鸣禽端脑中的新生神经元可能起源于端脑室带区,大量新生神经元主要分布于NCM,到达目的脑区的新生神经元已经发育成熟并具有功能神经元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鸣禽 新生神经元 临界型 超微结构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慢性癫痫大鼠海马新生神经元生长抑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温晓妮 黄远桂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0-373,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慢性癫痫大鼠海马新生神经元生长抑素(SS)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电针慢性癫痫大鼠督脉穴位"大椎"与"百会"后海马新生神经元生长抑素的表达情况。结果海马新生... 目的探讨电针对慢性癫痫大鼠海马新生神经元生长抑素(SS)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电针慢性癫痫大鼠督脉穴位"大椎"与"百会"后海马新生神经元生长抑素的表达情况。结果海马新生神经元有SS的表达,且电针后的癫痫大鼠表达比未电针的癫痫大鼠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抑制海马新生神经元SS的表达,而SS有致痫作用。由此推测电针的抑痫机制可能是通过海马新生神经元SS的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海马 新生神经元 电针 5-溴脱氧尿核苷 生长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小白鼠新生神经元的观察
4
作者 胡莹 《天津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3期37-39,共3页
将 3[H]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 (3[H]-thymidine)注入成年小白鼠腹腔 ,大脑中的神经细胞有丝分裂 ,可通过放射自显影在新生神经细胞中以银粒方式显现 3[H]标记 ,在光镜下观察脑切片中的银粒细胞即为新生神经元 .本实验利用放射自显影的方... 将 3[H]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 (3[H]-thymidine)注入成年小白鼠腹腔 ,大脑中的神经细胞有丝分裂 ,可通过放射自显影在新生神经细胞中以银粒方式显现 3[H]标记 ,在光镜下观察脑切片中的银粒细胞即为新生神经元 .本实验利用放射自显影的方法 ,在成年小白鼠的海马和嗅球区域观察到新生神经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小白鼠 放射自显影 新生神经元 脑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机体脑新生神经元形成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
5
作者 张锬 潘若谷 +4 位作者 张成毅 周洋洋 谢明琦 戚双双 孙臣友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5年第10期1401-1405,共5页
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和亨廷顿病(HD)在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脑中普遍存在神经元数目进行性减少,而新生神经元形成减少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中更为重要。目前通过促进脑中内源性新生神经元的形成来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 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和亨廷顿病(HD)在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脑中普遍存在神经元数目进行性减少,而新生神经元形成减少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中更为重要。目前通过促进脑中内源性新生神经元的形成来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项新的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神经元形成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亨廷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鼠齿状回新生神经元变化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魏成群 祝鸿雁 《系统医学》 2019年第4期12-14,共3页
目的探究高压氧治疗下阿尔茨海默病鼠齿状回新生神经元变化。方法该院于2016年4—5月选取18只大鼠为观察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高压氧疗组、AD鼠组,每组6只。利用标记物表达观察高压氧聊组鼠齿状回新生神经元情况。结果经30 d治疗后高... 目的探究高压氧治疗下阿尔茨海默病鼠齿状回新生神经元变化。方法该院于2016年4—5月选取18只大鼠为观察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高压氧疗组、AD鼠组,每组6只。利用标记物表达观察高压氧聊组鼠齿状回新生神经元情况。结果经30 d治疗后高压氧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鼠后,观察海马齿状回区新生神经元有明显增加,新生神经元的增加,3组大鼠BradU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4.9±4.0)、(26.7±4.5)、(29.8±5.2),DCX阳性细胞数分别为(5.3±1.1)、(6.6±2.0)、(7.8±1.9);水迷宫逃避潜伏周期分别为(25.5±18.4)min、(18.1±6.0)min、(15.5±5.3)min,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中有较广阔的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AD鼠 新生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遗传技术通过Wnt/β-Catenin通路对新生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夏天光 朱旭 +7 位作者 王景景 魏孟广 吕方方 陈翀 梁军 姜伟 孙倩 孙洪涛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6-261,I0001,共7页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光遗传技术在促进新生神经元成熟中的作用。方法:从胎鼠大脑皮层中提取神经干细胞,用携带DCX-ChR2-EGFP基因的慢病毒感染神经干细胞,观察神经干细胞分化为新生神经元后DCX的表达。实验细胞分为3组(n=9)...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光遗传技术在促进新生神经元成熟中的作用。方法:从胎鼠大脑皮层中提取神经干细胞,用携带DCX-ChR2-EGFP基因的慢病毒感染神经干细胞,观察神经干细胞分化为新生神经元后DCX的表达。实验细胞分为3组(n=9):对照组、NSCs+EGFP和NSCs+ChR2组。其中对照组为正常培养的NSCs(NSCs组);NSCs+EGFP组为携带DCX-EGFP基因慢病毒感染神经干细胞组;NSCs+ChR2组为携带DCX-ChR2-EGFP基因慢病毒感染神经干细胞组。病毒感染后48h后连续3d行470nm蓝激光照射,然后检测各组NeuN+阳性细胞(成熟神经元标志物)的密度和NeuN+/Hoechst比值情况;Westernblot检测各组成熟神经元相关蛋白MAP2、NeuN、Neurog2、NeuroD1和GluR2蛋白表达水平和Wnt/β-catenin通道相关蛋白TCF4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用L-型钙通道阻断剂100μmol/L维拉帕米或50μg/ml的β-catenin抑制剂Dkk1处理NSCs+ChR2组细胞,然后行Westernblot检测各组MAP2、NeuN、Neurog2、NeuroD1和GluR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连续3d470nm蓝激光照射后,NSCs+ChR2组中NeuN+阳性细胞密度(成熟细胞)和NeuN+/Hoechst明显高于NSCs组和NSCs+EGFP组(P均<0.05);Westernblot检测的MAP2、NeuN、Neurog2、NeuroD1、GluR2蛋白及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TCF4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NSCs组和NSCs+EGFP组(P均<0.01);L-型钙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或β-catenin抑制剂Dkk1处理NSCs+ChR2组细胞后MAP2、Neurog2、NeuroD1和GluR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均<0.01),NeuN表达水平也下降(P<0.05)。证明ChR2通道蛋白开放产生阳离子内流促进新生神经元成熟,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实现的。结论:光遗传学方法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新生神经元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遗传学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ChR2通道蛋白 DCX 新生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神经元治疗帕金森病 被引量:1
8
作者 邢爽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7年第1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帕金森病模型 新生神经元 治疗 神经变性疾病 多巴胺受体 增殖分化 功能修复 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体新生神经元参与位置信息的编码和空间记忆
9
作者 李文琪 王韵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2-242,共1页
关键词 新生神经元 位置信息 信息编码 成体 和空间 记忆 哺乳动物 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朗/谷岩团队揭示调控成体海马新生神经元发育与整合的新机制
10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0-360,共1页
2023年4月19日,浙江大学医学院王朗副研究员团队与谷岩教授团队合作在《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of Neuroscience)发表了题为“GRM2 regulates functional integration of adult-born DGCs by paradoxically modulating MEK/ERK1/2 path... 2023年4月19日,浙江大学医学院王朗副研究员团队与谷岩教授团队合作在《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of Neuroscience)发表了题为“GRM2 regulates functional integration of adult-born DGCs by paradoxically modulating MEK/ERK1/2 pathway”的研究论文(DOI:10.1523/JNEUROSCI.1886-22.2023),阐述了2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GRM2)参与调控新生神经元的发育整合并进而调控依赖于海马的认知功能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大学医学院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新生神经元 认知功能 团队合作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科学家发现新生神经元帮助人们重拾记忆
11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4-74,共1页
据新华网巴黎2009年4月2日电,法国国家科研中心2009年4月2日发表公报,公布了研究人员的这一发现。
关键词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 新生神经元 科学家 记忆 研究人员 新华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态能促进新生神经元与大脑皮层“融合”
12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4年第10期5-5,共1页
之前有研究证明成年人的大脑能产生新的神经元,而科学家们却一直未能确切解释新生神经元是如何存活下来并与大脑中已存在的神经回路相结合的。法国研究人员近期完成的一项实验表明,心理状态对新生神经元与大脑皮层的结合具有重要影响... 之前有研究证明成年人的大脑能产生新的神经元,而科学家们却一直未能确切解释新生神经元是如何存活下来并与大脑中已存在的神经回路相结合的。法国研究人员近期完成的一项实验表明,心理状态对新生神经元与大脑皮层的结合具有重要影响。该研究为科学家实现人类大脑受损后的修复带来新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神经元 大脑皮层 积极心态 神经回路 研究人员 心理状态 大脑受损 科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新生神经元可帮助人们重拾记忆
13
《生理通讯》 2009年第2期47-48,共2页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故地重游时你也许一开始记忆模糊,许多地方似乎已经变得陌生,但游览之后,往日记忆又会重回脑海,而且更加清晰。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究人员发现,人脑中的新生神经元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 新生神经元 记忆 大脑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 研究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和基因型阿尔茨海默症小鼠海马新生神经元数量的差异
14
作者 刘玲玲 龚锴 +5 位作者 盛柏杨 闫玉芳 郑辉 张秀芳 赵南明 公衍道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59-260,共2页
研究证明新生神经元产生迁移及其与神经系统的整合对维持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和保存起重要作用。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着全世界 1。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症 海马新生神经元 年龄 基因型
原文传递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大鼠海马新生神经元树突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
15
作者 张奇贤 孙锐 +2 位作者 徐美玲 刘晓倩 田野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2-255,共4页
目的 观察电离辐射对幼年大鼠海马齿状回新生神经元树突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照射组(20只)和健康对照组(20只),照射组给予单次2 Gy全脑照射。所有大鼠均予海马区立体定向注射反转录病毒标记新生神经元,免... 目的 观察电离辐射对幼年大鼠海马齿状回新生神经元树突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照射组(20只)和健康对照组(20只),照射组给予单次2 Gy全脑照射。所有大鼠均予海马区立体定向注射反转录病毒标记新生神经元,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照射后不同时间新生神经元树突形态的变化。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照射组在照射后2周和4周新生神经元树突总长度、最长树突的长度均显著减少(t=3.10、2.07、2.94、4.02,P〈0.05),神经元分支数在照射后2周显著减少(t=2.23,P〈0.05)。照射后4周,海马区新生神经元数量显著降低(t=8.43,P〈0.05)。结论 低剂量电离辐射可抑制幼年大鼠海马齿状回新生神经元的生长发育,这可能是射线致海马依赖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海马 新生神经元 树突
原文传递
成年哺乳动物脑内新生神经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农华 张建军 陈虹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92-94,共3页
神经干细胞增殖、存活和分化的过程称为神经发生(neurogenesis)。近20年的大量实验研究证实多种动物(包括哺乳动物)成体脑组织中存在着进行性的神经发生,可产生新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但成体神经发生的机制尚未十分清楚。对脑... 神经干细胞增殖、存活和分化的过程称为神经发生(neurogenesis)。近20年的大量实验研究证实多种动物(包括哺乳动物)成体脑组织中存在着进行性的神经发生,可产生新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但成体神经发生的机制尚未十分清楚。对脑内神经发生机制的深入探讨,将会开拓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新领域,通过刺激机体自身的神经发生使中枢神经系统自我修复。对成体新生神经元的研究则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本文就近年成年哺乳动物脑内新生神经元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发生 新生神经元 整合 哺乳动物
原文传递
海马神经元新生在产后抑郁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荣 王志华 史金凤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7年第3期291-293,共3页
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目前关于产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使用的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也并不理想。研究表明,海马神经元新生参与了产后抑郁的发生,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阐明海马神经元... 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目前关于产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使用的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也并不理想。研究表明,海马神经元新生参与了产后抑郁的发生,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阐明海马神经元新生与产后抑郁的发病机制有望为产后抑郁的治疗寻找新的靶点。本文就目前海马神经元新生与产后抑郁的研究现状做一简要综述,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海马 神经元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退训练对条件恐惧记忆模型大鼠海马DNA甲基化蛋白及新生神经元的影响
18
作者 李亚红 徐志鹏 田晓红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消退训练方式对成年大鼠恐惧记忆、DNA甲基化蛋白及海马新生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消退对照组、传统消退组和提取消退组。大鼠给予"声音-电击"刺激建立条件性恐惧记忆模型,再进... 目的探讨不同消退训练方式对成年大鼠恐惧记忆、DNA甲基化蛋白及海马新生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消退对照组、传统消退组和提取消退组。大鼠给予"声音-电击"刺激建立条件性恐惧记忆模型,再进行传统消退或提取消退训练,在第1天、第4天和第7天检测不僵直时间百分比(即消退保持成绩),利用免疫印迹、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海马DNA甲基化蛋白表达和新生神经元情况。结果消退训练后第4天,不僵直时间百分比传统消退组[(28.06±11.33)%]和提取消退组[(30.28±11.48)%]高于消退对照组[(21.35±9.45)%],但低于正常对照组[(75.65±8.69)%](t=2.204,2.517,7.955,7.023,P<0.05)。消退训练后第7天,不僵直时间百分比提取消退组[(69.72±13.62)%]高于消退对照组[(24.27±11.67)%,t=7.052,P<0.01]和传统消退组[(50.64±12.51)%,t=2.451,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72.03±9.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1,P>0.05)。消退训练后第4天,传统消退组和提取消退组大鼠海马Dnmt-1、MBD-2表达低于消退对照组,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消退训练后第7天,提取消退组的海马Dnmt-1、MBD-2表达明显低于消退对照组和传统消退组(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退训练后第4天,传统消退组和提取消退组大鼠海马Brdu阳性细胞表达高于消退对照组,但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消退训练后第7天,提取消退组的海马Brdu阳性细胞表达明显高于消退对照组和传统消退组(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消退训练可以降低大鼠的条件性恐惧记忆,并且提取消退范式优于传统消退范式,该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海马DNA甲基化和增加新生神经元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退训练 海马 条件恐惧记忆 DNA甲基化蛋白 新生神经元 大鼠
原文传递
DISC1调控成体大脑新生神经元整合
19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171-1171,共1页
来自美国的研究人员已确定了一个在精神分裂症和其它情绪障碍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风险因子.但是对于这个基因在这些疾病中的分子机制却仍不清楚。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科研人员一项新的研究结果通过确定这种基因在正常成熟... 来自美国的研究人员已确定了一个在精神分裂症和其它情绪障碍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风险因子.但是对于这个基因在这些疾病中的分子机制却仍不清楚。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科研人员一项新的研究结果通过确定这种基因在正常成熟期大脑中的作用.为这些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神经元 大脑 成体 调控 精神分裂症 分子机制 风险因子 情绪障碍
原文传递
成体大脑新生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增强的一个关键
20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39-639,共1页
在所有哺乳动物成年后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区域中,新生神经元不断地从神经干细胞或神经前体细胞中分化出来,这种成体神经形成被广泛认可为神经元替代机制。然而,这些新生神经元在脑中仅仅扮演着替代即将衰退的成熟神经元的角色还是发... 在所有哺乳动物成年后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区域中,新生神经元不断地从神经干细胞或神经前体细胞中分化出来,这种成体神经形成被广泛认可为神经元替代机制。然而,这些新生神经元在脑中仅仅扮演着替代即将衰退的成熟神经元的角色还是发挥着现存成熟神经元不具备的独特作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小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神经元 突触可塑性 大脑 成体 成熟神经元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前体细胞 神经干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