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程恩富“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思想述评 被引量:2
1
作者 白暴力 董宇坤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29,共6页
程恩富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和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多年研究,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这... 程恩富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和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多年研究,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活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关于精神商品与物质商品的生产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服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对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规律提出新见解。"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恩富 劳动价值理论 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的价值创造探赜——基于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的理论阐释 被引量:5
2
作者 冯旭 李雪艳 姚宇 《海派经济学》 2022年第4期21-35,共15页
数字经济的发展冲击传统经济形式,也给劳动价值论的当代适用性提出新挑战。本文以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所提出的“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为理论基础,以Bukht和Heeks对数字经济三个层次的划分为分析框架,对数字经济活动的价值创造问... 数字经济的发展冲击传统经济形式,也给劳动价值论的当代适用性提出新挑战。本文以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所提出的“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为理论基础,以Bukht和Heeks对数字经济三个层次的划分为分析框架,对数字经济活动的价值创造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发现:数字经济不同层次的活动对价值创造具有不同意义,核心层活动主要指软硬件生产,其间生产者的脑力、体力劳动创造大量价值。狭义层的活动主要包括提供数字服务及发展平台经济,前者在提供生产性服务时创造价值,后者则在数字平台建设完成后停止创造价值,转而通过转移价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广义层的活动主要是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此过程通过提供生产性服务创造新的价值;然而,在算法经济的发展完全成熟以后,其运行则将因没有活劳动参与而无法创造新的价值,这也是数字经济虚拟性的突出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价值创造 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
原文传递
“新劳动价值一元论”的迷失及其回应——关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辩证关系的重新阐释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孝兵 李广平 《中州学刊》 CSSCI 2002年第3期9-13,共5页
本文从劳动二重性和价值规律二重性原理出发,针对所谓的“新劳动价值一元论”,分析了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的辩证关系。认为,无论从历史的发展规律,还是从现实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来看,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原理仍然是无法否定... 本文从劳动二重性和价值规律二重性原理出发,针对所谓的“新劳动价值一元论”,分析了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的辩证关系。认为,无论从历史的发展规律,还是从现实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来看,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原理仍然是无法否定的客观经济规律,而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的主张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是与劳动价值论根本对立的“生产力价值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 一元论 商品价值 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究竟怎样维护劳动价值一元论──李运福的《怎样维护劳动价值一无论》读后感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石泉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23-25,共3页
究竟怎样维护劳动价值一元论──李运福的《怎样维护劳动价值一无论》读后感李石泉(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系教授)李运福教授的《怎样维护劳动价值一元论》一文是一篇颇有新意的论文。该文从金山石化总厂聚脂车间人均创造的新价值是上海... 究竟怎样维护劳动价值一元论──李运福的《怎样维护劳动价值一无论》读后感李石泉(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系教授)李运福教授的《怎样维护劳动价值一元论》一文是一篇颇有新意的论文。该文从金山石化总厂聚脂车间人均创造的新价值是上海市工业部门人均创造的新价值的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一元论 生产总值 使用价值 科学的价值 科学技术 价值 价值转移 产品成本 生产者 变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经济与劳动价值论 被引量:3
5
作者 肖殿荒 《山东社会科学》 2001年第5期33-36,共4页
在与非劳动价值论论战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劳动价值论一贯面临着三重考验 :说明非劳动要素在社会财富生产中的显著作用、解释非劳动要素收入的合理性以及论证生产价格和市场价格对价值量之偏离的连续性。然而 ,掉入三重陷阱并且因此... 在与非劳动价值论论战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劳动价值论一贯面临着三重考验 :说明非劳动要素在社会财富生产中的显著作用、解释非劳动要素收入的合理性以及论证生产价格和市场价格对价值量之偏离的连续性。然而 ,掉入三重陷阱并且因此求助于非劳动价值论的现象屡见不鲜。新经济条件下 ,劳动价值论的这种命运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由于对该理论内在逻辑的误解 (或者缺乏了解 )造成的 ,要避免盲目说教和重复性的劳动价值论研究工作 ,同时 ,又继续经受三重考验从而“将劳动价值论进行到底”,关键还在于准确把握劳动价值论的三段论式逻辑体系 ,特别是进一步确认价值实体一元论与价值量多元论两个统一的深层次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价值 价值实体一元论 价值量多元论 经济 劳动 价值 逻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价值论新议
6
作者 张昆仑 《湖湘论坛》 1996年第5期55-56,共2页
"节约的物化劳动能否创造新价值"和"现实经济活动中劳动相对减少而价值量却反而不断增加",这是当前劳动价值论的两个热点问题,本文一陈已见,以就教于学术界的同仁。一、节约的物化劳动能否创造新价值?价值规律是马... "节约的物化劳动能否创造新价值"和"现实经济活动中劳动相对减少而价值量却反而不断增加",这是当前劳动价值论的两个热点问题,本文一陈已见,以就教于学术界的同仁。一、节约的物化劳动能否创造新价值?价值规律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劳动价值 物化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使用价值 生产要素 重要组成部分 价值 活劳动 经济活动 客观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的‘活劳动’”视角:股票收入性质分析
7
作者 张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8年第4期84-88,共5页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劳动价值理论依然适合剖析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投入的作用过程。探索股息收入的性质,其逻辑线索在于:一方面,股息收入依托于资本,股息具有资本收入的性质;另一方面,资本的增值依赖于劳动,股息依然由劳动创造。...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劳动价值理论依然适合剖析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投入的作用过程。探索股息收入的性质,其逻辑线索在于:一方面,股息收入依托于资本,股息具有资本收入的性质;另一方面,资本的增值依赖于劳动,股息依然由劳动创造。因此,股息收入具有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两种不同层面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 股息 新的活劳动 物化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劳动价值论的前提、途径与科学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方棫 李振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57,共3页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经典论述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但是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 ,我们应结合新的历史条件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最近在江苏南京召...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经典论述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但是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 ,我们应结合新的历史条件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最近在江苏南京召开了“全国劳动价值理论与资本理论”研讨会 ,一批全国知名经济学家围绕新时期发展劳动价值论学说 ,展开了百家争鸣 ,本刊特将会议上有代表性又具理论新意的观点刊发。这组论文 ,从多个方位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进行了新探索、新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劳动价值一元论 继承 生产劳动 物化劳动 劳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劳动是新价值的唯一源泉——李运福教授《怎样维护劳动价值一元论》读后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顾钰民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36-39,共4页
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要条件,但它本身并不创造新价值。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直接结果是使用价值量和社会财富的巨大增长,社会新价值也相伴随同时增长。因此,虽然直接投入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量呈下降趋势,但由于活劳... 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要条件,但它本身并不创造新价值。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直接结果是使用价值量和社会财富的巨大增长,社会新价值也相伴随同时增长。因此,虽然直接投入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量呈下降趋势,但由于活劳动效率的提高,社会新价值仍然呈现巨大增长的趋势。所以,活劳动是创造新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劳动价值论一元论的观点并没有失去其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一元论 劳动生产率 科学技术 价值 价值 劳动价值一元论 社会价值 使用价 科学的价值 产品价值
原文传递
对无形资产评估价值决定理论的重新认识 被引量:5
10
作者 姜楠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1年第6期52-55,共4页
无形资产评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即使你准确地把握了无形资产的评估对象 ,这也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得出无形资产的评估价值来。确定无形资产评估的标的物仅仅是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出发点。要科学合理地量化无形资产的价值 ... 无形资产评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即使你准确地把握了无形资产的评估对象 ,这也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得出无形资产的评估价值来。确定无形资产评估的标的物仅仅是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出发点。要科学合理地量化无形资产的价值 ,必须深刻理解无形资产评估价值的定义 ,以及无形资产评估价值的决定理论。这是无形资产评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资产 评估价值 决定理论 价值多元论 劳动价值一元论 社会劳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价值论研究十年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辑 《东南学术》 2003年第1期44-50,共7页
关键词 劳动价值一元论 劳动价值一元论 社会劳动价值一元论 劳动价值 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对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
12
作者 项国鹏 《当代社科视野》 1998年第5期17-18,33,共3页
《资料通讯》’98年第2期刊登了江振林同志《关于价值源泉和收入分配的若干争论》一文,引起了笔者对劳动价值论的进一步思考。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围绕着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这一问题,经济理论界曾打... 《资料通讯》’98年第2期刊登了江振林同志《关于价值源泉和收入分配的若干争论》一文,引起了笔者对劳动价值论的进一步思考。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围绕着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这一问题,经济理论界曾打过异常激烈的"笔墨官司",但至今仍无定论。一元论者认为只有活劳动创造价值,物化劳动仅转移价值;多元论者认为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基于此,笔者谈点肤浅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 物化劳动 活劳动创造价值 使用价值 劳动生产要素 物质财富 价值创造 劳动价值一元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活劳动是新价值的唯一源泉——与钱伯海先生商榷 被引量:2
13
作者 顾钰民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71-73,93,共4页
1995年第7期《学术月刊》发表了钱伯海教授《论物化劳动的二重性》一文(以下称钱文)。该文在论证其物化劳动也能创造价值这一核心观点的基础上,还指出了疏看这一观点在实践中会产生的各种矛盾和误解。钱文提出了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 1995年第7期《学术月刊》发表了钱伯海教授《论物化劳动的二重性》一文(以下称钱文)。该文在论证其物化劳动也能创造价值这一核心观点的基础上,还指出了疏看这一观点在实践中会产生的各种矛盾和误解。钱文提出了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观点不一致的观点,促使我们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钱文观点的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这一过程,我认为钱文的观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很值得商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化劳动 劳动的二重性 活劳动创造价值 生产资料 价值 劳动二重性 钱伯海 劳动属性 价值和剩余价值 马克思劳动价值
原文传递
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的两个主要假设 被引量:9
14
作者 程恩富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4年第5期3-12,共10页
 本文首先在从经济学和哲学两个视角批评西方经济人理论的基础上,确立了一种新经济人假说和理论,其方法论是整体主义、唯物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然后,提出各种生产性活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的"活劳动价值新假说",并论证与此有关的&q...  本文首先在从经济学和哲学两个视角批评西方经济人理论的基础上,确立了一种新经济人假说和理论,其方法论是整体主义、唯物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然后,提出各种生产性活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的"活劳动价值新假说",并论证与此有关的"全要素财富说"和"按贡分配形质说"。作者认为这是作为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的"海派经济学"基本假设和理论之一,也属于超越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后现代经济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 基本假设 活劳动价值假说 海派经济学 后现代经济学 经济人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的活劳动形成价值假说”的数理分析
15
作者 朱殊洋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90,160,共10页
程恩富教授提出了新的活劳动形成价值的假说,创造性地将活劳动复杂度因子引入价值形成过程,揭示了价值来源的真正秘密。虽然很多学者认为,价值来源于活劳动,但是在没有引入活劳动复杂度因子之前,无法解释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 程恩富教授提出了新的活劳动形成价值的假说,创造性地将活劳动复杂度因子引入价值形成过程,揭示了价值来源的真正秘密。虽然很多学者认为,价值来源于活劳动,但是在没有引入活劳动复杂度因子之前,无法解释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不仅如此,该假说在新的价值范畴基础上发现了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之间存在正比关系,而数理分析证明了这一发现的正确性。此外,该假说根据劳动复杂度与价值、劳动复杂度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对形成价值的劳动进行了合乎逻辑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活劳动形成价值 劳动生产率 劳动复杂度
原文传递
以发展和开放的眼光审视社会劳动的性质——兼论判断社会劳动性质的基本原则
16
作者 朱富强 《管理学刊》 2012年第3期38-44,共7页
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为意识形态划分的束缚,关于劳动性质的传统理论往往难以对人类劳动作出整体性的一致分析,因此,我们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实现理解上的突破,以发展和开放的眼光看待社会劳动的性质。在程恩富教授提出... 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为意识形态划分的束缚,关于劳动性质的传统理论往往难以对人类劳动作出整体性的一致分析,因此,我们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实现理解上的突破,以发展和开放的眼光看待社会劳动的性质。在程恩富教授提出的新的活劳动创造价值说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判断社会劳动性质的基本原则:凡是直接生产性的劳动的支出以及有助于提高直接生产性劳动的有效性的劳动,就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反之,如果只是促使创造价值分配和转移的劳动,就是不创造价值的非生产性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 劳动性质 程恩富 的活劳动创造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若干重大理论创新述评
17
作者 程恩富 王中保 《学术动态(北京)》 2007年第14期5-7,共3页
一、对价值创造的分歧 1.一些学者继承马克思的只有活劳动才创造价值的观点,不过对创造价值的活劳动的范围进行了拓展。不同的学者拓展的边界不同,从只有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劳动创造价值,到所有领域的活劳动都创造价值,宽窄不同。... 一、对价值创造的分歧 1.一些学者继承马克思的只有活劳动才创造价值的观点,不过对创造价值的活劳动的范围进行了拓展。不同的学者拓展的边界不同,从只有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劳动创造价值,到所有领域的活劳动都创造价值,宽窄不同。比较典型的观点是“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活劳动价值一元论 理论创 劳动创造价值 述评 物质生产 学者 分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时代商品价值源泉的系统阐释
18
作者 胡仪元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7-11,共5页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现时代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既是理论发展的结果,又是实践发展的结果,在这样的三大背景下深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必须对其作出现时代意义的阐释,笔者从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源泉的真义出发,说明了活劳动是...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现时代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既是理论发展的结果,又是实践发展的结果,在这样的三大背景下深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必须对其作出现时代意义的阐释,笔者从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源泉的真义出发,说明了活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并进一步阐明了知识产品价值和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在区分价值和价值创造的基础上,提出了确定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范围的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源泉 现时代 阐释 马克思劳动价值 系统 商品价值 理论发展 实践发展 时代意义 产品价值 价值创造 劳动范围 活劳动 视角 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维护劳动价值一元论——读苏星教授“劳动价值一元论”的一点感想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运福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1-48,共8页
文章针对有关劳动价值论的观点进行了商榷和探讨。指出在自动化生产条件下,劳动价值论面临着新的形势,必须对日益增加的价值进行新的研究。文章通过对石化总厂聚脂车间的实证考察,阐明了新技术条件下,产品的价值中应包括科学转移价值,... 文章针对有关劳动价值论的观点进行了商榷和探讨。指出在自动化生产条件下,劳动价值论面临着新的形势,必须对日益增加的价值进行新的研究。文章通过对石化总厂聚脂车间的实证考察,阐明了新技术条件下,产品的价值中应包括科学转移价值,并直接以新创造的价值表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一元论 劳动价值一元论 总体工人 生产劳动 自动化生产 价值创造 机器体系 生产过程 马克思 价值
原文传递
“新型或广义按劳分配”说质疑——与刘解龙先生商榷
20
作者 周少岐 《唯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11-14,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伴随市场经济对计划经济的取代,按资分配的经济现象在我国开始萌生,并逐渐明朗化。于是,人们便对劳动价值论一元论和按劳分配产生困惑,与此同时。
关键词 按劳分配 按资分配 价值创造 物化劳动 生产要素 劳动价值一元论 劳动过程 价值 劳动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