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伐珠单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放疗治疗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景岳 张文燕 +2 位作者 王翠英 赵宝帅 崔静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280-1282,共3页
目的探究贝伐珠单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放疗治疗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到2014年10月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和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进行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77例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组表对照法将其分... 目的探究贝伐珠单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放疗治疗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到2014年10月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和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进行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77例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组表对照法将其分治疗组39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用贝伐珠单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放疗的方法,而对照组单纯用替莫唑胺放疗。对2组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率、高血压、血管栓塞性疾病、内脏穿孔、伤口愈合并发症、出血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提高了6个月、12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12个月的总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出现了出血、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的内脏穿孔、血管栓塞性疾病、伤口愈合并发症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在治疗后均得到缓解。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放疗治疗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虽然会有不良反应出现,但是提高了患者的6个月、12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12个月的总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 替莫唑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单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放疗治疗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堃 莫立根 +4 位作者 邓腾 陈海南 张东伟 王琳 李小阳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82-287,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贝伐单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放疗治疗新诊断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和万方数据库并收集所有相关临床研究资料。由两名研... 目的:系统评价贝伐单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放疗治疗新诊断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和万方数据库并收集所有相关临床研究资料。由两名研究者分别独立检索相关数据库,筛选相关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Man 5.3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随机对照研究质量评价参考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推荐的方法。结果纳入4个前瞻性临床研究,共计1773例患者,其中试验组891例,对照组88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相比,贝伐单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放疗治疗新诊断的GBM可以提高患者6个月(RR=0.44,95% CI:0.37~0.52,P〈0.001)和12个月(RR=0.78,95%CI:0.73~0.84,P〈0.001)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同时也显著提高患者12个月(RR=0.86,95% CI:0.74~0.99,P=0.03)的总生存率,但增加了高血压病(RR=3.11,95% CI:2.39~4.06,P〈0.001)、出血(RR=1.85,95% CI:1.50~2.27,P〈0.00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血管栓塞性疾病、伤口愈合并发症、内脏穿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经治疗后均得以缓解。结论贝伐单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放疗治疗新诊断的GBM可延长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率,但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 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 贝伐单抗 替莫唑胺 同步放疗 有效性 安全性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用贝伐株单抗和标准疗法对新诊断为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究
3
作者 张文燕 王翠英 赵宝帅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1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联用贝伐株单抗(BEV)和标准疗法对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8例GB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38例患者分为BEV组(20例)和TMZ组(18例)。手术结束后... 目的:探讨联用贝伐株单抗(BEV)和标准疗法对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8例GB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38例患者分为BEV组(20例)和TMZ组(18例)。手术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放疗,并使用TMZ(替莫唑胺)对其进行同期化疗及放疗后的辅助治疗。在此期间,对BEV组患者均加用BEV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结果:这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6个周期的治疗。在治疗结束后的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BEV组患者进行治疗的ORR均明显高于TMZ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EV组患者的中位PFS明显长于TMZ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贝伐株单抗和标准疗法对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 贝伐株单抗 标准疗法 联合应用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