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3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科肿瘤新辅助治疗再讨论
1
作者 杨洁 向阳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0,共4页
新辅助治疗最早来源于Frei在1982年提出的综合治疗的概念,在治疗无法直接手术切除的晚期恶性肿瘤时,先应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降低肿瘤负荷,达到能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1]。NACT最早应用于妇科肿瘤的卵巢癌晚期... 新辅助治疗最早来源于Frei在1982年提出的综合治疗的概念,在治疗无法直接手术切除的晚期恶性肿瘤时,先应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降低肿瘤负荷,达到能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1]。NACT最早应用于妇科肿瘤的卵巢癌晚期患者中,在手术前对经活检确认且无法切除的肿瘤进行3~6个周期的化疗,再进行中间型肿瘤细胞减灭术。近二十年来相关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结果陆续浮现,总体来说,NACT可以减少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可行性和肿瘤的可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治疗 妇科肿瘤 临床研究结果 肿瘤细胞减灭术 辅助化疗 肿瘤体积 晚期恶性肿瘤 CHEMOTHERAP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锥光束乳腺CT图像的放射组学模型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病理完全缓解性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阳君 康巍 +1 位作者 钟武宁 赵欣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5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锥光束乳腺CT(cone-bean breast CT,CBBCT)图像的放射组学模型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新辅... 目的探讨基于锥光束乳腺CT(cone-bean breast CT,CBBCT)图像的放射组学模型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治疗的10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CBBCT图像。将患者按8∶2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测试组。共提取2264个放射组学特征,采用特征筛选器与机器学习分类器交叉组合的方案建立放射组学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模型的性能,利用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比较训练组和测试组不同阈值概率下的净收益。结果L2范数正则化-决策树模型在训练组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41(95%CI:0.897~0.984),准确率为86.9%,特异度为94.2%,敏感度为75.0%;在测试组的AUC为0.732(95%CI:0.518~0.947),准确率为72.7%,特异度为85.7%,敏感度为50.0%。无论在训练组还是测试组均有最大净收益。结论基于CBBCT图像的L2范数正则化-决策树预测模型在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pCR上有较好的性能表现,可为乳腺癌个体化治疗和及时调整化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锥光束乳腺CT 放射组学 新辅助治疗 病理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Ⅲ期NSCLC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汤少鹏 周晓蕾 陈家令 《实用癌症杂志》 2025年第2期214-217,共4页
目的 分析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挑选NSCLCⅢ期患者共82例,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41例接受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对照组41例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3周为1个疗... 目的 分析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挑选NSCLCⅢ期患者共82例,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41例接受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对照组41例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3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T淋巴细胞亚群、肿瘤标志物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较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2组全血CD4^(+)/CD8^(+)、CD4^(+)水平降低,但研究组更高(P<0.05)。2组患者血清里的角质蛋白21-1(CYE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癌胚抗原(CEA)水平相较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全部出现了下降情况,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结合卡瑞利珠单抗在Ⅲ期NSCLC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增加治疗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瑞利珠单抗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Ⅲ期 新辅助治疗 T淋巴细胞亚群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治疗时代对胃癌外科发展趋势的影响与思考
4
作者 白飞 王伟 李胜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5年第1期34-40,共7页
胃癌的发病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五,死亡率位居第三。新辅助治疗已成为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的标准治疗手段,它可以使肿瘤缩退,提高RO切除率,减少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改善患者预后。临床上我们时常会遇到胃癌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治疗后,... 胃癌的发病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五,死亡率位居第三。新辅助治疗已成为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的标准治疗手段,它可以使肿瘤缩退,提高RO切除率,减少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改善患者预后。临床上我们时常会遇到胃癌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治疗后,部分病例获得临床或病理完全缓解。这时我们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这些病例是否可以缩小手术范围,甚至选择等待观察的策略?特别是当患者对保留器官要求很高的时候,外科医生是否可以去尝试?目前这些问题都是很值得探究的,也是临床医生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结合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就上述临床问题进行探讨。本文将为未来接受新辅助治疗的胃癌患者在确保肿瘤学疗效的前提下,是否缩小手术范围或等待观察提供思路,期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新辅助治疗 手术范围 等待观察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新辅助治疗序贯外科手术切除一例
5
作者 孙宁 谈震 +3 位作者 李潇箫 黑发贤 郭卫东 马凯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42-46,共5页
通过对1例胰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治疗(NAT)后序贯外科手术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并结合本院的临床经验以及对胰腺癌NAT相关文献复习,针对NAT后患者外科干预的时机和策略进行讨论与总结认为,对于暂无手术指征的部分胰腺癌患者,可以先行新辅... 通过对1例胰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治疗(NAT)后序贯外科手术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并结合本院的临床经验以及对胰腺癌NAT相关文献复习,针对NAT后患者外科干预的时机和策略进行讨论与总结认为,对于暂无手术指征的部分胰腺癌患者,可以先行新辅助治疗,针对治疗后效果满意的患者,行手术治疗。但治疗不应局限于单一模式,而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肿瘤的特征、治疗的反应以及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等因素,由多学科治疗团队(MDT)制定综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旨在提高胰腺癌患者的根治性切除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新辅助治疗 手术治疗 多学科治疗团队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海鹰 张小明(审校) 陈天武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5年第1期91-95,共5页
新辅助治疗是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准确评估新辅助治疗疗效,筛选出能从中获益的优势群体,是实现食管癌个体化治疗、保障病人最大获益的关键。CT、MRI、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等影像学检查是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的主要... 新辅助治疗是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准确评估新辅助治疗疗效,筛选出能从中获益的优势群体,是实现食管癌个体化治疗、保障病人最大获益的关键。CT、MRI、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等影像学检查是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的主要手段,影像组学在这方面也表现出较好的效能。就影像学检查及影像组学在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新辅助治疗 疗效预测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超声内镜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治疗后SUV_(max)是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标志物
7
作者 林俊涛 孙铭 +10 位作者 叶凯雁 国灏 刘思旸 侯庆仪 廖日强 聂强 董嵩 江本元 钟文昭 吴一龙 杨学宁 《循证医学》 2025年第1期32-41,共10页
背景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_(max))是不可手术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预后因素。然而,SUV_(max)对接受了新辅助治疗的早期NSCLC的预后作用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分析... 背景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_(max))是不可手术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预后因素。然而,SUV_(max)对接受了新辅助治疗的早期NSCLC的预后作用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分析了这些患者的SUV_(max)与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患者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64例新辅助治疗后进行根治性手术的ⅠA~ⅢB期NSCLC。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前后均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使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法计算和比较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预后因素,而代谢因素的预测效能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curve,ROC)与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进行对比。结果SUV_(max2)(新辅助治疗后的SUV_(max))是DFS(P=0.019,AUC=0.702)和OS(P<0.001,AUC=0.746)的独立预后因素。在手术后42个月的ROC分析中,DFS(敏感性:0.566,特异性:0.818)和OS(敏感性:0.800,特异性:0.636)的SUV_(max2)的临界值为6。以SUV_(max2)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两组:SUV_(max2)≥6,SUV_(max2)<6,并进行生存分析,提示SUV_(max2)对DFS(13.1个月vs.21.9个月;P=0.023)和OS(23.1个月vs.56.4个月;P<0.001)具有预后作用。结论SUV_(max2)是新辅助治疗后NSCLC患者DFS和OS的潜在独立预后因素,可作为新辅助疗法后区分高危和低危患者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SUV_(max) 新辅助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UNet改进的多任务模型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8
作者 尹淑文 丁志鹏 +6 位作者 李岩 高国闳 程丽霞 陈英东 王文晗 张秋菊 周洋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共5页
目的本研究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对分割模型TransUNet做部分改进,构建既可分割又可预测分类的多任务模型,并应用于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患者敏感人群识别的核磁图像中。方法多任务模型在TransUNet基础上添加分类结构,具体为全连接层(输入为512,... 目的本研究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对分割模型TransUNet做部分改进,构建既可分割又可预测分类的多任务模型,并应用于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患者敏感人群识别的核磁图像中。方法多任务模型在TransUNet基础上添加分类结构,具体为全连接层(输入为512,输出为256)、ReLU激活函数、全连接层(输入为256,输出为3),实现三分类结局的预测,即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部分反应(partial response,PR)和完全反应(complete response,CR)。以2015—2017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71名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的3D核磁图像提取为2D图像作为研究数据,采用Dice系数和豪斯多夫距离评价分割效果,准确率、micro-precision、micro-recall和micro-F1 score评价分类效果。结果模型训练了100个轮次,分割任务在测试集上的平均Dice系数和平均豪斯多夫距离分别为0.851和10.806,分类任务从切片角度,测试集上的准确率、micro-precision、micro-recall和micro-F1 score均为0.615,从患者角度,四个指标均为0.857。结论分割任务效果良好,分类任务以切片为单位,效果一般,以患者为单位,考虑到结局为三分类,尚且可以接受。该多任务模型有潜力用于临床进行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多任务学习 结直肠癌 新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新辅助治疗的现状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吕泽轩 程强 +4 位作者 卢崯 江彬 高帆 艾青 李宏召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55-63,共9页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作为一种高危的膀胱癌亚型,预后较差,且目前治疗效果有限。新辅助治疗在MIBC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减少术后复发和提高生存率方面展现出良好效果。本文旨在查阅大量文献总结分析目前常用新辅助治疗方案...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作为一种高危的膀胱癌亚型,预后较差,且目前治疗效果有限。新辅助治疗在MIBC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减少术后复发和提高生存率方面展现出良好效果。本文旨在查阅大量文献总结分析目前常用新辅助治疗方案的疗效、安全性及预后等现状,并且讨论当下新辅助治疗所面临的难题与挑战,即受益群体选择、最佳疗程选择以及个体化治疗的应用效果,为临床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治疗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化疗与免疫治疗 治疗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联合高频超声影像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预测的研究
10
作者 涂丁玲 林一钦 +2 位作者 尹东旭 尹凯文 代海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5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联合高频超声影像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1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进行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AT)并手术的患者120例,根据NAT疗效评价结果将患者分为病理完全缓解(PCR)组和非病理完全... 目的:探讨临床联合高频超声影像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1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进行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AT)并手术的患者120例,根据NAT疗效评价结果将患者分为病理完全缓解(PCR)组和非病理完全缓解(nPCR)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乳腺癌患者NAT后达到PCR的独立预测指标,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肿块的超声特征边缘无毛刺、后方回声无衰减及免疫组化中ER≤10%是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达到PCR的独立预测因子,回归模型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52。结论:乳腺癌肿块边缘无毛刺、后方回声无衰减的超声成像特征及ER低表达可作为乳腺癌NAT后PCR的独立预测因子,NAT前高频超声检查及ER表达情况可为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成像 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预测指标 完全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影像组学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预测的价值研究
11
作者 柯楠 刘凯 +4 位作者 杨娴 陈娇 张海英 樊斌 左鹏 《山西医药杂志》 2025年第5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组学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NAT)疗效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NAT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共计80例。根据NAT后病理分期,将患者分为良好反应组(ypT_(0)-2N_(0)M_(0)... 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组学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NAT)疗效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NAT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共计80例。根据NAT后病理分期,将患者分为良好反应组(ypT_(0)-2N_(0)M_(0))和差反应组(ypT_(3-4)或N+或M+)。提取患者NAT前的多参数MRI[包括T_(2)加权成像(T_(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对比增强成像(DCE-MRI)]的影像组学特征,包括形态学、灰度统计学、纹理、小波和放射基因组等。采用随机森林算法筛选出与NAT反应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良好反应组和差反应组分别有32例和48例。随机森林算法筛选出15个影像组学特征,构建了基于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的NAT反应预测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准确率分别为94%和90%,灵敏度分别为94%和88%,特异度分别为94%和92%,AUC分别为0.969和0.925。结论多参数MRI影像组学可以提供直肠癌NAT疗效反应的预测信息,有助于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新辅助治疗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行不同术式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12
作者 崔广宾 刘成远 +2 位作者 穆速 马广纵 李俊江 《海南医学》 2025年第6期780-784,共5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后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不同术式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3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新辅助治疗达到几乎完全缓解(almost-cCR)后行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后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不同术式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3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新辅助治疗达到几乎完全缓解(almost-cCR)后行手术治疗,根据所行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42例(行局部切除术)和B组38例(行根治性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的预后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74±0.41)h、(2.05±0.58)d、(94.89±14.41)mL,明显短(少)于B组的(2.05±0.58)h、(8.75±1.23)d、(115.21±15.33)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B组的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和1年,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患者的WHOQOL-BREF中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分别为(15.84±2.20)分、(14.09±1.49)分、(13.06±1.30)分、(15.35±1.26)分,明显高于B组的(13.96±1.85)分、(12.42±1.72)分、(11.95±1.83)分、(14.18±2.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达到almost-cCR后,与根治性切除术比较,局部切除术可获得更好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生存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新辅助治疗 局部切除术 根治性切除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前哨淋巴结阴性患者豁免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研究
13
作者 肖顺崇 覃俊仕 +1 位作者 张艳珍 张燕侨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7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前哨淋巴结阴性患者是否可豁免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新辅助治疗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并成功检出前哨淋巴结的乳腺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完成...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前哨淋巴结阴性患者是否可豁免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新辅助治疗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并成功检出前哨淋巴结的乳腺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完成足疗程新辅助治疗后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再行乳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及ALND。收集入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pCR)、ALND情况及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结果60例患者共检出前哨淋巴结230枚,平均每例患者检出3.83枚。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23例,阴性37例。37例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患者中,33例ALND阴性,4例ALND阳性。达到pCR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患者的ALND阳性率低于未达到pCR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患者(P<0.05)。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及前哨淋巴结检出数量≥3枚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患者的ALND阳性率低于HER-2阴性及前哨淋巴结检出数量<3枚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患者(P<0.05)。结论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前哨淋巴结阴性患者若治疗效果达到pCR、HER-2为阳性及前哨淋巴结检出数量≥3枚时,有望豁免AL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腋窝淋巴结清扫 新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高天 李照廷 肖敏 《实用肿瘤杂志》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乳腺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激素受体阳性(hormone receptor positive,HR+)乳腺癌占比最高。针对HR+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目前的主流方案是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eoadjuvant endocri... 乳腺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激素受体阳性(hormone receptor positive,HR+)乳腺癌占比最高。针对HR+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目前的主流方案是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eoadjuvant endocrine therapy,NET),但两者均有不足。近年来免疫治疗发展迅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作为主要的免疫治疗方法之一,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不断前移,在新辅助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就HR+乳腺癌的免疫微环境和ICIs在HR+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各种联合方案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新辅助治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基础的肝细胞癌新辅助治疗进展
15
作者 王豪 梁宾勇 梅斌 《临床外科杂志》 2025年第3期332-335,共4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主要根治方法是手术切除,但术后高复发率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为代表的新辅助免疫疗法有潜力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根治切除率和延长...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主要根治方法是手术切除,但术后高复发率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为代表的新辅助免疫疗法有潜力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根治切除率和延长生存时间。ICIs与其他治疗的联合方案正逐渐成为肝癌临床研究的热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新辅助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新进展
16
作者 方健 鞠海星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146-149,共4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居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第3位[1],其中直肠癌约占结直肠癌总数中的40%[2]。多数直肠癌就诊时已达到局部进展期病变,且以中低位直肠癌居多[3]。目前治疗包括新辅助放化疗(neoad...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居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第3位[1],其中直肠癌约占结直肠癌总数中的40%[2]。多数直肠癌就诊时已达到局部进展期病变,且以中低位直肠癌居多[3]。目前治疗包括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并辅以术后辅助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新辅助治疗 辅助放化疗 消化道恶性肿瘤 中低位直肠癌 术后辅助化疗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17
作者 李婧婧 张一佳 秦雷鸣 《贵州医药》 2025年第3期367-369,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方案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1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治疗)各55例。于治疗前后分别测量两组肿瘤直径,测量生存质量,治疗结束判定治疗效果,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案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1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治疗)各55例。于治疗前后分别测量两组肿瘤直径,测量生存质量,治疗结束判定治疗效果,统计各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平均肿瘤直径均明显缩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的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观察组,但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实施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局部 晚期 紫杉醇 顺铂 新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杨银蕊 张彩霞 +2 位作者 普宗胜 李振辉 王关顺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1期1785-1794,共10页
目的:了解影像学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预测中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近年来有关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预测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讨论了对于影像学新技术在直肠癌疗效预测中的最新进展,并且评估了新辅助治疗对直肠癌疗效的常用成... 目的:了解影像学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预测中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近年来有关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预测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讨论了对于影像学新技术在直肠癌疗效预测中的最新进展,并且评估了新辅助治疗对直肠癌疗效的常用成像方法及新技术的优点和缺点。结论:对于临床治疗而言,我们应该准确地利用各种影像学方法的优势,采用综合的方法来对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进行全方位、客观、准确的评估,为临床提供决策依据,最终提高直肠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期。Objective: To review the progress in imaging techniques for predicting the efficacy of neoadjuvant therapy in rectal cancer. Methods: A literature review was conducted on recent studies related to the prediction of neoadjuvant therapy efficacy in rectal cancer. Results: The latest advances in imaging technologies for assessing the efficacy of neoadjuvant therapy in rectal cancer were discussed. Additionally, common imaging methods and new technologies used to evaluate neoadjuvant treatment efficacy were assessed in terms of their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Conclusion: For clinical practice, it is essential to accurately leverage the strengths of various imaging modalities.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should be adopted to provide a thorough, objective, and precise evaluation of the efficacy of neoadjuvant therapy in rectal cancer, which will assist in clinical decision-making and ultimately improve the overall survival of rectal cancer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治疗 肿瘤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方案联合内分泌新辅助治疗对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19
作者 高尚 李文敬 +2 位作者 刘莹莹 李湘奇 许兴超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1期1404-1412,共9页
目的:观察TAC方案联合内分泌新辅助治疗对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4年6月125例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分观察组60例、对照组65例,观察组据月经状态再分为绝经前绝经后,对照组行TAC化疗6周期,观察组... 目的:观察TAC方案联合内分泌新辅助治疗对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4年6月125例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分观察组60例、对照组65例,观察组据月经状态再分为绝经前绝经后,对照组行TAC化疗6周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内分泌治疗,新辅助治疗6周期后手术,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间、观察组组内及不同病理分期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在MP分级、病理完全缓解(pCR)率、ORR、Ki-67变化值、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pCR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ORR高于对照组(78.33% vs 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885, P = 0.021),观察组Ki-67变化值大于对照组(25.45% ± 11.51% vs 20.34% ± 1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527, P = 0.013),潮热发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tage II的ORR高于Stage III (92.86% vs 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t = 2.037, P = 0.046),其余各项结果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内绝经前、后患者各项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化疗联合内分泌新辅助治疗可以提高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的ORR率、改善MP分级以及降低Ki-67,且安全性良好。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AC regimen combined with neoadjuvant endocrine therapy in HR-positive/HER-2-negative breast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125 patients with HR-positive/HER-2-negative breast cancer from September 2020 to June 2024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n = 60) and a control group (n = 65).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further divided into premenopausal and postmenopausal subgroups according to menstrual statu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6 cycles of TAC chemothera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endocrine therapy in addition to TAC chemotherapy. Surgery was performed after 6 cycles of neoadjuvant therapy. The MP grade, 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pCR) rate,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 change value of Ki-67,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in the observation groups, and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different pathological stage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CR rate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ORR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8.33% vs 60.00%),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χ2 = 4.885, P = 0.021). The change value of Ki-67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5.45% ± 11.51% vs 20.34% ± 11.10%),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 = 2.527, P = 0.013). The incidence of hot flash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 in Stage II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Stage III (92.86% vs 44.44%),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P = 0.046).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remaining result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results between premenopausal and postmenopausal patients with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nclusion: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neoadjuvant endocrine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ORR, improve the MP grade, and reduce Ki-67 in HR-positive/HER-2-negative breast cancer, with good saf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食管癌新辅助治疗并发伪膜性肠炎患者的护理
20
作者 于洁 吴鲁男 +1 位作者 代尊强 冯海燕 《医药前沿》 2025年第5期104-106,共3页
伪膜性肠炎是一种对生命有潜在危险的急性感染性肠炎,常发生于结肠,偶见于小肠。该炎症多因患者应用抗生素后致使肠道菌群失调,感染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进而引发急性黏膜坏死和纤维素渗出。本文总结2023年3月2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伪膜性肠炎是一种对生命有潜在危险的急性感染性肠炎,常发生于结肠,偶见于小肠。该炎症多因患者应用抗生素后致使肠道菌群失调,感染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进而引发急性黏膜坏死和纤维素渗出。本文总结2023年3月2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收治的1例食管癌新辅助治疗并发伪膜性肠炎患者的护理情况,此例患者在未应用大剂量抗生素的情况下发生伪膜性肠炎,临床工作中少见。本文从基础护理、用药护理、肛周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防止交叉感染、心理护理七大方面进行了总结。患者症状得到控制,病情稳定,顺利恢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伪膜性肠炎 急性肠炎 新辅助治疗 感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