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价理论视角下对“乡村振兴”新闻语篇报道的积极话语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涵笑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0期79-84,共6页
本文选取中国主要的英文媒体《China Daily》中从2017年到2024年8月有关乡村振兴的30篇新闻报道作为积极话语分析的语料库。基于UAM Corpus Tool软件,运用Martin的评价理论,结合定量与定性两个角度,从评价理论系统的三个子系统:态度、... 本文选取中国主要的英文媒体《China Daily》中从2017年到2024年8月有关乡村振兴的30篇新闻报道作为积极话语分析的语料库。基于UAM Corpus Tool软件,运用Martin的评价理论,结合定量与定性两个角度,从评价理论系统的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与极差系统对新闻语篇进行积极话语分析。探讨乡村振兴新闻中所传达的积极意义,从而推动乡村振兴领域的积极变革,有效鼓励公众参与乡村振兴伟大事业,探究中国国际形象的构建。同时拓宽评价理论在新闻语篇中的运用。This study selects 30 news reports on rural revitalization from China Daily, a major English-language media outlet in China, spanning from 2017 to August 2024, as the corpus for 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 Utilizing the UAM Corpus Tool software and Martin’s appraisal theory, this research employs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 to analyze the news discourse through the three subsystems of appraisal theory: attitude, engagement, and graduation. The aim is to explore the positive meanings conveyed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news, thereby promoting positive changes in the fiel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effectively encourag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is significant endeavor, and exami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image. This study also seeks to broaden the application of appraisal theory in news discour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话分析 评价理论 新闻语篇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及物性系统视角下的2022北京冬奥会新闻语篇分析
2
作者 张梦梦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2期978-986,共9页
2022年在中国举办的冬奥会,是世界了解中国,也是中国展现给世界的舞台。本文收集了23篇关于冬奥会举办前的新闻报道语篇,通过对其进行及物性系统分析,借助UAM Corpus Tool 3.3软件对参与者,过程和环境分别进行标注。研究发现冬奥会语篇... 2022年在中国举办的冬奥会,是世界了解中国,也是中国展现给世界的舞台。本文收集了23篇关于冬奥会举办前的新闻报道语篇,通过对其进行及物性系统分析,借助UAM Corpus Tool 3.3软件对参与者,过程和环境分别进行标注。研究发现冬奥会语篇中以物质过程,言语过程和关系过程为主,展现了一起向未来口号的切身实践,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让读者扩宽对冬奥会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冬奥会 新闻语篇 及物性系统 标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语篇的态度资源分析
3
作者 郭晓云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期124-129,共6页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重要活动,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评价理论态度系统为理论框架,选用China Daily关于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新闻语篇为语料,自建小型语料库...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重要活动,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评价理论态度系统为理论框架,选用China Daily关于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新闻语篇为语料,自建小型语料库,探讨本届高峰论坛相关新闻语篇中所传递的态度和意义。研究发现,语篇中使用了大量的正面词汇,塑造了一个负责任、积极正向的中国形象,对减少外国媒体误解,加深跨文化交流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度资源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料库 新闻语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新闻语篇言据性类型学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王国凤 喻旭燕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30-33,共4页
言据性是语篇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从篇章层面对汉英新闻语篇的言据性特征进行类型学研究,以我国和美国的两大主流媒体——《光明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各1000个新闻语篇为语料库,得出汉英新闻语篇在言据性方面共性远远大于差异性的结... 言据性是语篇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从篇章层面对汉英新闻语篇的言据性特征进行类型学研究,以我国和美国的两大主流媒体——《光明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各1000个新闻语篇为语料库,得出汉英新闻语篇在言据性方面共性远远大于差异性的结论。两者在各种证素中表现出来的词汇形式,大多在功能和意义上对等。另外,汉语新闻语篇中,带有评论的新闻语篇数量大于英文新闻语篇,假设证素、信度证素和预期证素的含量也明显高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据性 新闻语篇 新闻语篇 类型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新闻语篇中转述来源的比较研究——以海洋生态新闻为例
5
作者 孙苏 《东西南北》 2024年第19期0065-0067,共3页
转述言语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客观信息的同时,也传递着报道者对事件的态度。本文基于《中国日报》 和《纽约时报》关于海洋生态环境的英文报道,从转述来源入手,借助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揭示跨文化背景下转述来源在新闻报 ... 转述言语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客观信息的同时,也传递着报道者对事件的态度。本文基于《中国日报》 和《纽约时报》关于海洋生态环境的英文报道,从转述来源入手,借助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揭示跨文化背景下转述来源在新闻报 道中的应用异同,并探讨了文化因素如何影响使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述言 新闻语篇 海洋生态 批评话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新闻语篇中转述动词的批评性分析——以《纽约时报》南海争端报道为例 被引量:23
6
作者 康俊英 李风琴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30,共6页
语言从来不是中立的交流媒介,而是一种建构工具,用于构建权力阶层需要传播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新闻语言更是如此,其背后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值得分析。本研究以Fairclough的三维模式为理论框架,借鉴以往研究对转述动词的... 语言从来不是中立的交流媒介,而是一种建构工具,用于构建权力阶层需要传播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新闻语言更是如此,其背后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值得分析。本研究以Fairclough的三维模式为理论框架,借鉴以往研究对转述动词的分类,采用语料库语言学分析方法,通过考察《纽约时报》南海仲裁相关报道中各类转述动词的频数、分布及索引情况,揭示美国权力阶层对南海领土争端的态度和立场。分析表明美国在南海问题上诽谤、孤立、打压中国的立场及对中国国防和外交政策的肆意歪曲,完全违背了其不持立场的政治承诺,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其霸权主义意识形态和冷战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述动词 意识形态 南海争端 政治新闻语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语篇的语境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聂仁发 杜纯梓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4-110,共7页
语境概念经历了“分类说”、“因素说”、“认知说”3个阶段逐步走向成熟。语境问题实际上是语篇与语境的关联问题 ,也就是如何“激活”语境而达到交际目的的问题。语篇语境是语篇与客观物理世界和主观心理世界相联系的语言因素。语篇... 语境概念经历了“分类说”、“因素说”、“认知说”3个阶段逐步走向成熟。语境问题实际上是语篇与语境的关联问题 ,也就是如何“激活”语境而达到交际目的的问题。语篇语境是语篇与客观物理世界和主观心理世界相联系的语言因素。语篇语境因素包括时间、空间、角色等 ,可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语境度是语篇中语境因素与小句的数量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分析 境度 新闻语篇 定义 时间 空间 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新闻语篇互文性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琳 饶英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10-14,共5页
本文运用功能语言学理论以及Hatim和Mason的互文性理论,从名词化、转述引语和文化知识等三个方面对新闻语篇互文性进行研究,以表明互文性的动态性。本文认为,动态互文性对于揭示看似客观公正的新闻语篇的主观性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互文性 新闻语篇 名词化 转述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语篇中流行语“XX门”的模因论阐释 被引量:6
9
作者 赵俊海 李世强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3-156,共4页
语言模因"XX门"的衍生及广泛传播既符合语用经济原则,又体现了强势语言模因的高保真度、长寿性和多产性特征,还体现出显著的变异性。从以"水门事件"为蓝本的语言模因"XX门"在国内新闻媒介的复制与传播及... 语言模因"XX门"的衍生及广泛传播既符合语用经济原则,又体现了强势语言模因的高保真度、长寿性和多产性特征,还体现出显著的变异性。从以"水门事件"为蓝本的语言模因"XX门"在国内新闻媒介的复制与传播及其传播过程可以看出这一点。模因论给人类的语言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其变异性更是值得研究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语篇 言模因 “XX门” 模因论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新闻语篇中转述动词的比较分析——以《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 被引量:51
10
作者 辛斌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65,共5页
对新闻语篇中转述言语的分析早已超越了传统的局限,从着重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之间的形式转换转而关注对它们作出语篇和语用上的解释,人们认识到转述引语的性质与功能因语篇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对它们的研究应建立在具体的语篇和语境... 对新闻语篇中转述言语的分析早已超越了传统的局限,从着重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之间的形式转换转而关注对它们作出语篇和语用上的解释,人们认识到转述引语的性质与功能因语篇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对它们的研究应建立在具体的语篇和语境上。转述动词构成引语最直接的语境,具有预示和支配其理解的功能。本文拟以有限的语料为基础对《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转述动词进行初步的比较分析,并对它们之间在此方面的一些异同做出尝试性的语篇和语用上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述动词 比较分析 新闻语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语篇对话性初探——情态语言资源视角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曙光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63,共4页
语篇对话性指语篇中存在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声音,它们形成同意和反对、肯定和补充、问和答等关系。虽然对话性因语篇类型的不同而有异,但它却是语篇的一个根本特性;语篇类型不同,对话性所赖以实现的语言资源势必有所不同。新闻语篇... 语篇对话性指语篇中存在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声音,它们形成同意和反对、肯定和补充、问和答等关系。虽然对话性因语篇类型的不同而有异,但它却是语篇的一个根本特性;语篇类型不同,对话性所赖以实现的语言资源势必有所不同。新闻语篇中,情态就是实现其对话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性 新闻语篇 情态 言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被引量:41
12
作者 单胜江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81,共4页
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新闻语篇作者所隐含的观点,并掌握所述事件的真实情况。本文在论述"批评性话语分析"与"新闻语篇"的内涵、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及新闻语篇批评性话语分析步骤的基础上... 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新闻语篇作者所隐含的观点,并掌握所述事件的真实情况。本文在论述"批评性话语分析"与"新闻语篇"的内涵、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及新闻语篇批评性话语分析步骤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对新闻语篇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进行说明,并提出了新闻语篇批评性话语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语篇 批评性话 分析
原文传递
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 被引量:220
13
作者 辛斌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4-48,共5页
现代语言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努力确立自己的科学地位 ,因而在方法论上始终深受行为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影响。近年来 ,西方的一些语言学家对语言学中的这种实证主义倾向提出质疑 ,认为语言不单纯反映社会 ,它直接参与社会事物和社会关... 现代语言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努力确立自己的科学地位 ,因而在方法论上始终深受行为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影响。近年来 ,西方的一些语言学家对语言学中的这种实证主义倾向提出质疑 ,认为语言不单纯反映社会 ,它直接参与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的构成 ;因而 ,语言学家必须重新认识语言的社会功能和语言学的任务 ,开展对大众语篇和其他非文学语篇的批评性分析。批评语言学从此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语篇 批评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语篇句式模型的批评性分析 被引量:37
14
作者 任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9-23,共5页
“句式模型” (syntagmaticmodels)是批评语言学家郝治和克来斯 (Hodge&Kress)提出的重要理论模式。运用该模式对《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关于中美撞机事件的新闻报道进行对比分析 ,可以看出这两篇新闻无论是对事件的描述 ,还是... “句式模型” (syntagmaticmodels)是批评语言学家郝治和克来斯 (Hodge&Kress)提出的重要理论模式。运用该模式对《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关于中美撞机事件的新闻报道进行对比分析 ,可以看出这两篇新闻无论是对事件的描述 ,还是对中美双方形象的塑造 ,都存在明显的倾向性。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性分析 新闻语篇 句式模型 倾向性 批评言学 新闻报道 理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语篇中部分引用评价功能的实现 被引量:3
15
作者 裘燕萍 洪岗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4-28,共5页
新闻语篇中部分引用的评价功能非常丰富,作者通常利用部分引用来渗透自己的态度,以达到交际目的。本研究发现这些评价功能是通过情景语境的重设,特别是话语范围和话语基调的改变,以及语境线索的添加来实现的。这些语境线索包括改变言语... 新闻语篇中部分引用的评价功能非常丰富,作者通常利用部分引用来渗透自己的态度,以达到交际目的。本研究发现这些评价功能是通过情景语境的重设,特别是话语范围和话语基调的改变,以及语境线索的添加来实现的。这些语境线索包括改变言语行为词、添加评价性语言、处理消息来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语篇 部分引用 评价功能 情景 境线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新闻语篇中名词回指构建的认知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克 李淑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95-100,共6页
体育新闻语篇中蕴含着大量的名词回指现象。研究表明,这种语言现象的构建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基于对体育新闻语篇所做的研究,详尽统计了体育新闻语篇中回指以及名词回指的分布情况,进而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析了此类语篇中名词回指构建... 体育新闻语篇中蕴含着大量的名词回指现象。研究表明,这种语言现象的构建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基于对体育新闻语篇所做的研究,详尽统计了体育新闻语篇中回指以及名词回指的分布情况,进而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析了此类语篇中名词回指构建的认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新闻语篇 名词回指 隐喻 转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语篇中的引语类型及话语来源分析——以英国《卫报》对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报道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战丽莉 房吉宁 孙先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72-76,共5页
为了使大众信服新闻报道中的内容,新闻语篇常常会使用大量的引语。文章以英国《卫报》对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报道为语料,重点分析了引语的话语来源及报道中大量出现的直接引语,力图揭示新闻媒体如何借助引语传递观点并隐秘地表达其... 为了使大众信服新闻报道中的内容,新闻语篇常常会使用大量的引语。文章以英国《卫报》对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报道为语料,重点分析了引语的话语来源及报道中大量出现的直接引语,力图揭示新闻媒体如何借助引语传递观点并隐秘地表达其主观倾向性。通过分析发现,新闻媒体更倾向于截取他人话语中与自己观点和立场一致的信息;为了增强报道的可信性,媒体对绝大部分话语来源进行了明确标示,但有时却会刻意修改话语来源而使被引信息更符合自己的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源 新闻语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篇对话性与英语书面新闻语篇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曙光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9-114,共6页
本文试图在现代语言理论框架内,结合分析对象——英语书面新闻语篇,对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进行新的阐发。英语书面新闻语篇中对话主要发生在来自作为"我"的报道者声音和来自作为"他者"的广义的读者声音之间;这种具有... 本文试图在现代语言理论框架内,结合分析对象——英语书面新闻语篇,对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进行新的阐发。英语书面新闻语篇中对话主要发生在来自作为"我"的报道者声音和来自作为"他者"的广义的读者声音之间;这种具有异质性的声音主要通过转述、情态、连接词等语言资源标引;它们之间的对话关系表现为"同意与反对,肯定与否定"的评价关系。新闻语篇的对话性从概念功能上来讲,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交往性、对话性,从而具有更高意义上的客观性;从人际功能上来讲,能够调节新闻的叙事距离和视角,从而表达报道者的态度与评价;另外,它还具有组织语篇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面新闻语篇 对话性 参与者 对话关系 对话功能
原文传递
“一”和“该”在当代新闻语篇中的指称功用与照应方式——兼论“该”与“本”在语篇中的指称纠葛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谊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90,共10页
"一、该"在"NP"之前具有表无定和有定的指称功能。可以独用也可以合用,可以连用也可以并用。后项"该NP"表定指时,可以分别照应泛指、专职和任指三种"NP"。与"a、the"相比,"一、... "一、该"在"NP"之前具有表无定和有定的指称功能。可以独用也可以合用,可以连用也可以并用。后项"该NP"表定指时,可以分别照应泛指、专职和任指三种"NP"。与"a、the"相比,"一、该"有非规定性和非专用性、非单纯性和非专职性的特点。在书面语篇中"该"与"本"因参照点转移会出现指称纠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称 新闻语篇 指称功用 照应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语篇中的“中国梦”——评价理论态度视域下的话语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陈令君 赵闯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34-39,81,共6页
以China Daily和Xinhua News Agency官方平台上发布的"中国梦"阐释类英语新闻语篇为语料,以Martin和White(2005)的评价理论为分析框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并研究"中国梦"相关英语新闻语篇中显性和隐性... 以China Daily和Xinhua News Agency官方平台上发布的"中国梦"阐释类英语新闻语篇为语料,以Martin和White(2005)的评价理论为分析框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并研究"中国梦"相关英语新闻语篇中显性和隐性态度资源传递的话语意义。研究发现,语料中态度资源的鉴赏和评判资源所占比例较大,主要通过词汇、句法、修辞等显性和隐性表达方式实现,大量的正面评价建构了"中国梦"新闻语篇的话语模式,阐释了"中国梦"在集体主义关照下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内涵,体现出它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新闻语篇 评价理论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