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功率中值和归一化采样协方差矩阵的自适应匹配滤波检测器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明 水鹏朗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95-1401,共7页
在非均匀海杂波环境中,参考单元中的异常单元限制了采样协方差矩阵(SCM)的估计性能,从而影响了传统自适应匹配滤波(AMF)检测器的检测性能。而考虑删除异常单元的方法在参考单元数目有限时可能导致矩阵的奇异性。鉴于此,在保持参考单元... 在非均匀海杂波环境中,参考单元中的异常单元限制了采样协方差矩阵(SCM)的估计性能,从而影响了传统自适应匹配滤波(AMF)检测器的检测性能。而考虑删除异常单元的方法在参考单元数目有限时可能导致矩阵的奇异性。鉴于此,在保持参考单元数目不变条件下,该文设计一种基于功率中值与归一化采样协方差矩阵(MNSCM)的估计方法,并将其与匹配滤波器(MF)相结合,构造一种新型的自适应匹配滤波检测器。与传统的自适应匹配滤波相比,该文设计的检测器在实测和仿真海杂波数据条件下均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海杂波 自适应匹配滤波器 采样方差矩阵 功率中值和归一化采样方差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采样方差的卫星钟信号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蔺玉亭 李洪涛 +1 位作者 王晓芳 白锐锋 《北京测绘》 2009年第2期10-12,共3页
对原子钟频率稳定度分析受到频率漂移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明确了不同类型方差在原子钟频率稳定度分析中的适用范围,首次提出将重叠Hadamard方差应用于卫星钟信号分析。分别利用Allan方差、Hadamard方差和重叠Hadamard方差对铷钟进行了... 对原子钟频率稳定度分析受到频率漂移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明确了不同类型方差在原子钟频率稳定度分析中的适用范围,首次提出将重叠Hadamard方差应用于卫星钟信号分析。分别利用Allan方差、Hadamard方差和重叠Hadamard方差对铷钟进行了稳定度计算,结果表明Allan方差的计算结果受频率漂移影响很大,而Hadamard系列方差能够有效克服频率漂移的影响,对于卫星钟的性能表征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钟 频率稳定度 采样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采样协方差矩阵的频谱感知算法仿真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宋云飞 卢光跃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2-16,共5页
为了克服噪声不确定度的影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盲检测,该文介绍了3种基于协方差矩阵的感知算法,并通过基于MATLAB的仿真实验,综合对比并验证3种算法的感知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最大最小特征值之比算法(Maximum-Minimum Eigenvalue,... 为了克服噪声不确定度的影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盲检测,该文介绍了3种基于协方差矩阵的感知算法,并通过基于MATLAB的仿真实验,综合对比并验证3种算法的感知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最大最小特征值之比算法(Maximum-Minimum Eigenvalue,MME)和基于协方差矩阵绝对值算法(Covariance Abosute Value,CAV)相比,基于协方差矩阵Cholesky分解的感知算法(Covariance Cholesky Factorization,CCF)避免了对采样大小和采样维数的渐进假设,从而可以精确地设置判决门限,具有更高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感知 盲检测 采样方差 CHOLESKY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方差的MIMO频谱感知算法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贾琼 李兵兵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25-1530,共6页
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高效且准确的频谱感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该文主要研究了MIMO场景下的频谱感知问题。考虑到频谱被主用户占用和频谱空闲这两种场景下,认知用户各天线接收到信号之间的相关结构有差异,针对接收信号的采样协方差矩... 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高效且准确的频谱感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该文主要研究了MIMO场景下的频谱感知问题。考虑到频谱被主用户占用和频谱空闲这两种场景下,认知用户各天线接收到信号之间的相关结构有差异,针对接收信号的采样协方差矩阵,提出了局部方差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局部方差的MIMO频谱感知方法。根据渐近分布理论,推导了所述方法的理论检测门限。最后,采用蒙特卡洛仿真方法,分别分析了AWGN信道和Rayleigh信道下该方法的检测性能,并与相关的感知算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环境下,该文所提方法相比其他方法检测性能更高,且所需的采样点数更小,能够实现快速且精确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频谱感知 采样方差矩阵 局部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鸥优化改进采样过程的RBPF-SLAM算法 被引量:7
5
作者 施振稳 张志安 +2 位作者 黄学功 华洪 陈冠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10-214,279,共6页
为解决PBRF-SLAM中由于粒子退化和粒子耗尽而导致的定位失真和建图一致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海鸥优化和最小方差重采样的优化方法。在PRBF-SLAM的采样过程中,采样一系列辅助粒子,并利用海鸥优化算法对这些粒子进行寻优,找到估计位姿的... 为解决PBRF-SLAM中由于粒子退化和粒子耗尽而导致的定位失真和建图一致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海鸥优化和最小方差重采样的优化方法。在PRBF-SLAM的采样过程中,采样一系列辅助粒子,并利用海鸥优化算法对这些粒子进行寻优,找到估计位姿的最优解,从而避免因陷入局部极值导致的粒子退化。在PRBF-SLAM的重采样过程中,采用最小方差重采样方法替换原先的重采样方法,充分使用辅助粒子,尽可能保证重采样后粒子的多样性。利用Intel Research Lab和ACES Building公开数据集进行SLAM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算法相比Gmapping算法总体的平移误差分别降低了36.36%和41.67%,总体的旋转误差分别降低了33.33%和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RAO-BLACKWELLIZED粒子滤波器 海鸥优化算法 最小方差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高斯噪声中基于分数低阶矩协方差MME检测的频谱感知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宋永健 朱晓梅 +1 位作者 包亚萍 朱楹栋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5-241,共7页
针对传统的最大最小特征值之比的频谱感知算法(MME)在非高斯噪声频谱感知性能下降乃至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低阶矩采样协方差的改进MME算法。该算法先用分数低阶矩对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分数低阶矩协方差矩阵,再求矩阵的... 针对传统的最大最小特征值之比的频谱感知算法(MME)在非高斯噪声频谱感知性能下降乃至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低阶矩采样协方差的改进MME算法。该算法先用分数低阶矩对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分数低阶矩协方差矩阵,再求矩阵的最大最小特征值之比作为统计量。本文采用了Alpha分布和Laplace分布拟合非高斯噪声环境,蒙特卡罗(Monte Carlo)仿真结果表明,非高斯噪声中基于分数低阶矩的协方差MME频谱感知算法的检测性能明显优于M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频谱感知 拉普拉斯噪声 分数低阶矩 采样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means聚类算法在织物疵点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缓缓 赵娟 +3 位作者 李仁忠 李鹏飞 景军锋 邬红霞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4,共4页
为检测常见织物的各种疵点,提出一种基于k-means聚类的织物疵点检测方法。对采集的图像进行中值滤波,以减轻纹理对疵点检测的影响,并利用方差采样算法增强织物的疵点特征信息;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对方差采样后的图像进行处理,使得疵点... 为检测常见织物的各种疵点,提出一种基于k-means聚类的织物疵点检测方法。对采集的图像进行中值滤波,以减轻纹理对疵点检测的影响,并利用方差采样算法增强织物的疵点特征信息;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对方差采样后的图像进行处理,使得疵点区域被划分一类,非疵点区域划分为一类。最后经过二值化,分割出疵点。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快速、准确的检测出织物的常见疵点。与其他方法相比,文章提出的算法采用聚类思想对织物疵点进行分割,不需要利用正常织物图像进行阈值计算;另外经过方差采样算法处理后疵点信息明显增强,使得疵点信息与纹理明显不同,从而使聚类更为准确,增加了检测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疵点检测 织物疵点 K-MEANS聚类算法 方差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值极限分布的双门限频谱感知算法 被引量:9
8
作者 邹卫霞 丁奇 +1 位作者 周正 张春青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8-591,共4页
针对传统频谱感知算法在较低信噪比和存在噪声不确定度时,检测性能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值极限分布的双判决门限频谱感知算法。由于利用了双门限和信号采样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进行判决,这种算法不但可以有效地克服噪声不确定... 针对传统频谱感知算法在较低信噪比和存在噪声不确定度时,检测性能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值极限分布的双判决门限频谱感知算法。由于利用了双门限和信号采样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进行判决,这种算法不但可以有效地克服噪声不确定度对检测性能的影响,而且不需要预先知道主用户信号的任何信息。与已有的最大最小特征值频谱感知算法相比,由于采用了双判决门限,因此该算法的检测性能更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可以有效地克服噪声不确定度,而且检测性能也优于最大最小特征值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频谱感知 随机矩阵理论 采样方差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高斯杂波下距离扩展目标的自适应检测 被引量:11
9
作者 简涛 苏峰 +2 位作者 何友 平殿发 顾雪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90-994,共5页
研究了复合高斯杂波下的距离扩展目标自适应检测问题.基于辅助数据,利用采样协方差矩阵(SCM)和迭代(RE)估计矩阵,建立了自适应检测器AMSDD和基于动态阈值的ADT检测器,并分析了检测器的恒虚警率(CFAR)特性.理论分析表明,基于SCM的检测器... 研究了复合高斯杂波下的距离扩展目标自适应检测问题.基于辅助数据,利用采样协方差矩阵(SCM)和迭代(RE)估计矩阵,建立了自适应检测器AMSDD和基于动态阈值的ADT检测器,并分析了检测器的恒虚警率(CFAR)特性.理论分析表明,基于SCM的检测器只能保持对杂波协方差矩阵结构的自适应特性;而基于RE的检测器能同时获得对杂波协方差矩阵结构和纹理分量的CFAR特性.性能分析表明,对于AMSDD和ADT来说,与采用SCM估计器相比,采用RE估计器能使检测器获得更好的CFAR特性和检测性能.另外,基于RE的ADT检测器在目标散射点个数失配时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高斯 自适应检测 距离扩展目标 采样方差矩阵 方差矩阵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图上期望最短距离的计算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鸣鹏 邹兆年 +1 位作者 高宏 赵正理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08-2220,共13页
研究了不确定图上的最短距离问题,提出了期望最短距离的概念,证明了该问题不存在多项式时间的算法.为了解决该问题,使用了随机采样技术获得不确定图的一些可能世界,在每个可能世界上计算有穷的最短距离,最后计算出平均值作为期望最短距... 研究了不确定图上的最短距离问题,提出了期望最短距离的概念,证明了该问题不存在多项式时间的算法.为了解决该问题,使用了随机采样技术获得不确定图的一些可能世界,在每个可能世界上计算有穷的最短距离,最后计算出平均值作为期望最短距离的估计值.为提高计算效率,使用了过滤条件来减少采样过程中采样的边数从而加快随机采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变量的、无偏的随机采样近似算法,并证明了与直接随机采样方法相比,该方法在不增加时间开销的同时能减小采样方差.通过真实数据上的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在时间开销和采样方差上均明显好于直接随机采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图 期望最短距离 随机采样 对称变量采样 采样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特征值的合作频谱感知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金明 李有明 高洋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5-110,120,共7页
现有的基于特征值的合作频谱感知方法要求认知用户各感知节点接收到的授权用户信号具有相关性。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特征值的合作频谱感知方法。该方法利用过去不存在授权用户的感知周期采样协方差矩阵与当前感知周期采样... 现有的基于特征值的合作频谱感知方法要求认知用户各感知节点接收到的授权用户信号具有相关性。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特征值的合作频谱感知方法。该方法利用过去不存在授权用户的感知周期采样协方差矩阵与当前感知周期采样协方差矩阵之间的最大广义特征值(MGED,maximum generalized eigenvalue de-tection)作为检验统计量,以此判决当前感知周期是否存在授权用户信号,从而实现频谱感知。所提方法不需要授权用户信号和噪声功率的先验信息。当认知用户各感知节点上的授权用户信号不相关时,现有的基于特征值的频谱感知方法均失效,而所提频谱感知方法仍然具有较高的检测性能。最后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合作频谱感知 采样方差矩阵 广义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值极限分布的改进合作频谱感知 被引量:14
12
作者 卢光跃 弥寅 包志强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1-267,共7页
本文采用随机矩阵理论,分析和研究了多认知用户接收信号采样协方差矩阵的最小特征值的极限分布,针对基于最大最小特征值之差的合作频谱感知算法,提出了新的门限判决方法。此算法能有效克服噪声不确定度的影响,且不需预先知道授权用户信... 本文采用随机矩阵理论,分析和研究了多认知用户接收信号采样协方差矩阵的最小特征值的极限分布,针对基于最大最小特征值之差的合作频谱感知算法,提出了新的门限判决方法。此算法能有效克服噪声不确定度的影响,且不需预先知道授权用户信号的先验知识和噪声方差。仿真结果表明,与以前的感知算法相比,本文算法有更低的判决门限,在低信噪比、小采样时,在达到设定虚警概率的前提下,该算法能够获得更好的感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频谱感知 随机矩阵理论 采样方差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距离扩展目标自适应检测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广芬 苏峰 简涛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26-1132,共7页
在球不变随机向量杂波背景下,研究了稀疏距离扩展目标的自适应检测问题.基于有序检测理论,利用协方差矩阵估计方法,分析了自适应检测器(Adaptive detector,AD).其中,基于采样协方差矩阵(Sample covariance matrix,SCM)和归一化采样协方... 在球不变随机向量杂波背景下,研究了稀疏距离扩展目标的自适应检测问题.基于有序检测理论,利用协方差矩阵估计方法,分析了自适应检测器(Adaptive detector,AD).其中,基于采样协方差矩阵(Sample covariance matrix,SCM)和归一化采样协方差矩阵(Normalized sample covariance matrix,NSCM),分别建立了AD-SCM和AD-NSCM检测器.从恒虚警率特性和检测性能综合来看,AD-NSCM的性能优于AD-SCM和已有的修正广义似然比检测器.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距离扩展目标 自适应检测 采样方差矩阵 归一化采样方差矩阵 有序统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DET合作频谱感知算法 被引量:17
14
作者 曹开田 杨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9-134,共6页
针对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频谱感知问题,该文采用随机矩阵理论(Random Matrix Theory,RMT)对多认知用户(Secondary User,SU)接收信号采样协方差矩阵的最大特征值的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双特征值判决门限(Double Ei... 针对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频谱感知问题,该文采用随机矩阵理论(Random Matrix Theory,RMT)对多认知用户(Secondary User,SU)接收信号采样协方差矩阵的最大特征值的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双特征值判决门限(Double Eigenvalue Threshold,DET)的合作频谱感知算法。由该算法感知性能的理论分析可知:DET合作感知算法无需主用户(Primary User,PU)发射机信号的先验知识,也不需要预先知道信道背景噪声功率。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频谱感知方法相比,该方法只需较少的认知用户就能获得较高的感知性能,并且对噪声的不确定性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频谱感知 随机矩阵理论 采样方差矩阵 最大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基于霍夫变换的信号源个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彦飞 关键 +1 位作者 王捷 李宏伟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28,32,共4页
确定信源个数是许多阵列信号处理算法的基础。提出了一种利用霍夫(Hough)变换估计信源个数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Hough变换将观测数据的采样协方差矩阵的排序特征值点投影到Hough参数空间,通过检测Hough参数空间中积累的峰值来估计噪声... 确定信源个数是许多阵列信号处理算法的基础。提出了一种利用霍夫(Hough)变换估计信源个数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Hough变换将观测数据的采样协方差矩阵的排序特征值点投影到Hough参数空间,通过检测Hough参数空间中积累的峰值来估计噪声特征值的数目,从而确定信源的个数。仿真结果证明了新方法的检测性能要优于著名的AIC和MDL准则,并且新方法在低信噪比下也能获得较高的检测概率,为低可观测目标的检测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UGH变换 信号个数 信息论准则 采样方差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结构的频谱感知算法 被引量:23
16
作者 卢光跃 弥寅 +1 位作者 包志强 冯景瑜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1-12,共12页
为了全面认识当前的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技术,深入研究基于特征结构的多节点合作频谱感知算法,将近年来发展的随机矩阵理论(RMT)引入到频谱感知领域,使得频谱感知性能得到提高,有可能在实际应用中实现频谱感知。通过阐述基于采样协方差... 为了全面认识当前的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技术,深入研究基于特征结构的多节点合作频谱感知算法,将近年来发展的随机矩阵理论(RMT)引入到频谱感知领域,使得频谱感知性能得到提高,有可能在实际应用中实现频谱感知。通过阐述基于采样协方差矩阵及特征值类的合作频谱感知方法的基本原理,归纳其主要特点,推导出检测门限的确定方法。通过基于Matlab的仿真实验,对比和验证算法的感知性能。最后展望该方向下一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频谱感知 随机矩阵理论 采样方差矩阵 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特征值的合作频谱感知新算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曹开田 杨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6-741,共6页
针对认知无线电中频谱感知问题,利用随机矩阵理论(random matrix theory,RMT)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采样协方差矩阵最小特征值(smallest eigenvalue,SE)的合作频谱感知新算法。该算法采用的最小特征值分布函数比目前所采用的最大... 针对认知无线电中频谱感知问题,利用随机矩阵理论(random matrix theory,RMT)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采样协方差矩阵最小特征值(smallest eigenvalue,SE)的合作频谱感知新算法。该算法采用的最小特征值分布函数比目前所采用的最大特征值的近似分布函数更精确。理论分析表明,与MED(maximum eigenvalue detection)算法和能量检测法(ED)相比,SE算法具有合理性更强、判决门限更低以及感知灵敏度更高的特点。仿真结果也显示,该算法不仅漏检概率更低,感知性能更好,而且在认知用户数较少、样本较小的情况下,也可获得较好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合作频谱感知 随机矩阵理论 采样方差矩阵 最小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最小模级联相消器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庆东 张林让 卢光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4-209,共6页
针对阵列信号自适应相消器运算量大、收敛性能易受相关干扰影响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阵列信号级联相消器.该方法用最小模作为权值,替代中位值级联相消器中的中位数,具有收敛速度快、运算量小等特点,且对非平稳数据工作性能良好.仿真... 针对阵列信号自适应相消器运算量大、收敛性能易受相关干扰影响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阵列信号级联相消器.该方法用最小模作为权值,替代中位值级联相消器中的中位数,具有收敛速度快、运算量小等特点,且对非平稳数据工作性能良好.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用采样协方差求逆类算法一半的样本数就可取得相同的收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信号处理 采样方差求逆 最小模级联相消器 中位数级联相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基于最大特征值的合作频谱感知算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曹开田 杨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67-1372,共6页
针对认知无线电中经典频谱感知方法的缺点,该文利用随机矩阵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采样协方差矩阵最大特征值与平均能量的合作频谱感知新算法。该算法将次用户接收信号协方差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与接收信号平均能量的比值(Maxi... 针对认知无线电中经典频谱感知方法的缺点,该文利用随机矩阵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采样协方差矩阵最大特征值与平均能量的合作频谱感知新算法。该算法将次用户接收信号协方差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与接收信号平均能量的比值(Maximum Eigenvalue-Energy Detection,ME-ED)作为统计判决量,以此判决出主用户是否存在,从而实现频谱感知功能。理论分析表明,与经典频谱感知方法相比,ME-ED算法无需知晓主用户信号的任何先验知识及噪声功率。仿真结果显示,与MED算法和ED方法相比,该算法不仅对噪声的不确定性不敏感,而且在噪声存在波动的情况下,其感知性能最优,鲁棒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合作频谱感知 随机矩阵理论 采样方差矩阵 最大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MT的合作频谱感知新算法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开田 王尚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640-2642,2646,共4页
针对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感知问题,利用随机矩阵理论(random matrix theory,RMT)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合作频谱感知算法(maximum-minimum eigenvalue detection,MMED)。该算法将采样协方差矩阵最大特征值与最小特征值的比值作为... 针对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感知问题,利用随机矩阵理论(random matrix theory,RMT)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合作频谱感知算法(maximum-minimum eigenvalue detection,MMED)。该算法将采样协方差矩阵最大特征值与最小特征值的比值作为统计判决量,并利用最小特征值概率分布求得判决门限。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最大特征值的频谱感知方法相比,MMED算法不仅具有感知性能更好以及对噪声不敏感等优点,而且在认知用户数较少、样本较小的情况下,也可获得较好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合作频谱感知 随机矩阵理论 采样方差矩阵 最小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