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论转型及启示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军 曹莹雯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62,共5页
在美国教育管理研究100多年的历程中,出现了两次重大的研究方法论转型,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美国教育管理学科的地位,也使美国成为国际教育管理研究的引领者。与美国相比,我们目前迫切需要借鉴其实证主义方法论研究,以提高我国的教育管理研... 在美国教育管理研究100多年的历程中,出现了两次重大的研究方法论转型,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美国教育管理学科的地位,也使美国成为国际教育管理研究的引领者。与美国相比,我们目前迫切需要借鉴其实证主义方法论研究,以提高我国的教育管理研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教育管理研究 方法论转型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民初中央地方关系史研究的方法论转型——以清末民初云南地方法治史研究为背景 被引量:1
2
作者 马雁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1年第11期40-44,共5页
在梳理清末民初地方法治研究现状基础上,以清末民初云南的地方法治及其实际运作为个案,结合新史学并采用多学科分析方法进行区域深入考证,对这个历史时期的云南地方与中央关系作了实证研究。运用国家与社会这一理论框架,通过清末民初云... 在梳理清末民初地方法治研究现状基础上,以清末民初云南的地方法治及其实际运作为个案,结合新史学并采用多学科分析方法进行区域深入考证,对这个历史时期的云南地方与中央关系作了实证研究。运用国家与社会这一理论框架,通过清末民初云南地方的法治关系、权力体系、法律控制和法治文化客观描述和分析,集中剖析云南地方精英政治与平民政治的互动关系,从法律社会学和历史人类学的视角,以清末民初中央地方关系史研究中方法论转型为侧重点,来揭示近代化转型期云南地方法治发展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云南地方法制史 方法论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敏捷方法论及落地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建平 张平 黄丹 《企业管理》 2024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近年来,许多中小企业在财务支出方面变得异常谨慎,领导者主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经营理念:一类是选择“躺平”,不再扩张规模、扩大投资,低成本运营,以保守的方式应对市场挑战;另一类则是坚持精益经营,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在可控的成本... 近年来,许多中小企业在财务支出方面变得异常谨慎,领导者主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经营理念:一类是选择“躺平”,不再扩张规模、扩大投资,低成本运营,以保守的方式应对市场挑战;另一类则是坚持精益经营,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在可控的成本范围内积极探索企业转型,注重精益管理,力求从内部管理中发掘出最大的效益。然而,不论哪一类企业主,对于大规模投资都持有更为审慎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专精特新企业 敏捷组织 数字化转型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音乐分类法的方法论转型及文化认同特征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民康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7-144,共8页
中国传统音乐分类法以中国各民族传统音乐话语体系为观照对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的整体思维和深层结构。由早期的"民间音乐五大类分类法"到中期的"传统音乐四阶层分类法",再到如今兼具文本间性... 中国传统音乐分类法以中国各民族传统音乐话语体系为观照对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的整体思维和深层结构。由早期的"民间音乐五大类分类法"到中期的"传统音乐四阶层分类法",再到如今兼具文本间性和主体间性视域的新的音乐分类与研究实践,不仅体现了由以对象为中心到兼涉自我—对象主体,亦即由音乐分析思维到民族音乐学分析思维的转型和变革,而且还映现出传统音乐文化实践应用过程所包含的隐喻性文化含义、身份与文化认同因素及其阶序划分特征。以此为对象的"再研究"则体现了由艺术学(史)到文化学(史),再到学科学、学术史的完整思考和环链分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话语体系 分类法 方法论转型 身份与文化认同
原文传递
当前大学转型的价值导向与方法论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桑新民 《高等理科教育》 2021年第4期19-22,共4页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新视野中推动人类超越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这是当前大学转型最基本的时代背景和最主要的目标与价值导向。论文分析了不同类型大学转型之内外需求、动力、阻力和特点,并基于大学在社会各类组织中所担负的功能和共...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新视野中推动人类超越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这是当前大学转型最基本的时代背景和最主要的目标与价值导向。论文分析了不同类型大学转型之内外需求、动力、阻力和特点,并基于大学在社会各类组织中所担负的功能和共同使命,揭示了大学转型的普遍规律与内在逻辑。作者认为,大学转型必须破解重科研轻教学之误区,把大学创新发展的立足点牢固建立在以人才培养为基础的健康轨道上来,其攻坚战是推动高校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高校课程教学转型,在资源、经验共享中创建和谐健康的文化生态,使大学成为社会的良心、时代转型变革的精神支柱,这显然需要大学继承和坚守千百年沉淀下来的宁静致远之战略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转型 学习方式变革 科研教学关系 转型研究方法论 大学文化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层检察院审查逮捕制度运作理论模型之建构——兼及刑事诉讼实证研究方法的拓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郭松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利用在四个基层检察院的实证调查材料,并借用社会与组织理论的概念,建构了基层检察院审查逮捕制度日常运作的理论模型。从此理论模型中,可以看到中国审查逮捕制度运作的真实情景,也能够体会到其中种种因素之间相互交错与影响的关系。此... 利用在四个基层检察院的实证调查材料,并借用社会与组织理论的概念,建构了基层检察院审查逮捕制度日常运作的理论模型。从此理论模型中,可以看到中国审查逮捕制度运作的真实情景,也能够体会到其中种种因素之间相互交错与影响的关系。此模型还提供了思考审查逮捕制度乃至整个刑事司法制度变迁的理论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查逮捕制度 程序运作 理论抽象 方法论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乡镇与区域:早期燕京学派的现代中国想象
7
作者 侯俊丹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8年第10期140-141,共2页
受吴文藻1936年发表的《社区的意义与社区研究的近今趋势》一文的影响,学者们通常将早期燕京学派主张的社会调查与后来的社区研究区别对待,这一作法固然敏锐地捕捉到了燕京学派的方法论转型,却忽视了该学派中最早一批中国学者在转化西... 受吴文藻1936年发表的《社区的意义与社区研究的近今趋势》一文的影响,学者们通常将早期燕京学派主张的社会调查与后来的社区研究区别对待,这一作法固然敏锐地捕捉到了燕京学派的方法论转型,却忽视了该学派中最早一批中国学者在转化西洋学者所开创的中国社会研究问题意识的奠基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文藻 区别对待 中国社会研究 方法论转型 奠基性 社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