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00 MPa级高延性汽车方管用钢的开发及加工硬化机理
1
作者 惠亚军 吴科敏 +3 位作者 肖宝亮 许克好 壬志伟 刘锟 《首钢科技》 2019年第2期26-34,共9页
釆用OM、SEM和TEM等分析方法对500 MPa级高延性汽车方管用钢不同成分体系下钢材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加工硬化机理。结果表明,2种试验钢制管前力学性能相似,低碳-低猛-铌-钛微合金化试验钢屈强比较高;制管后低碳-低猛-... 釆用OM、SEM和TEM等分析方法对500 MPa级高延性汽车方管用钢不同成分体系下钢材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加工硬化机理。结果表明,2种试验钢制管前力学性能相似,低碳-低猛-铌-钛微合金化试验钢屈强比较高;制管后低碳-低猛-铌-钛微合金化试验钢加工硬化程度显著,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增加了45,26 MPa,断后伸长率降低6.0%;高碳-高锰-铌微合金化试验钢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增加了22,10 MPa,断后伸长率降低4.0%。制管后低碳-低猛-铌-钛微合金化试验钢位错强化引起的强度增量增加显著,达到了82 MPa,明显高于高碳-高锰-铌微合金化试验钢位错强化的贡献(65MPa),对于制管用途而言,高碳-高锰-铌微合金化试验钢制管后综合力学性能更加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MPA级 方管用钢 强化机制 加工硬化 位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0 MPa级Nb-Ti-Mo复合微合金化方管用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2
作者 惠亚军 王文军 +3 位作者 田志红 刘锟 肖宝亮 韩赟 《中国冶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81,共8页
为了实现汽车车身骨架轻量化,研发了750 MPa级Nb-Ti-Mo复合微合金化方管用钢。采用OM、SEM和TEM等分析方法对750 MPa级Nb-Ti-Mo复合微合金化方管用钢的显微组织与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低C、低Mn、Nb、Ti和Mo复合微合金化成分体... 为了实现汽车车身骨架轻量化,研发了750 MPa级Nb-Ti-Mo复合微合金化方管用钢。采用OM、SEM和TEM等分析方法对750 MPa级Nb-Ti-Mo复合微合金化方管用钢的显微组织与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低C、低Mn、Nb、Ti和Mo复合微合金化成分体系,通过优化卷取工艺路线,得到的750 MPa级Nb-Ti-Mo复合微合金化方管用钢的显微组织为全铁素体和大量弥散分布的纳米级析出物,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750 MPa级Nb-Ti-Mo复合微合金化方管用钢采用直接成方工艺制管后,材料性能与母材基本相当;采用圆变方工艺制管后,随着管径的下降,强度明显提高,塑性逐渐降低,伸长率依然大于14%。750 MPa级Nb-Ti-Mo复合微合金化方管用钢替代传统的Q235、345C、510L等低强度钢材应用于车身骨架,减重比例高达30%,减重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50 MPa级 Nb-Ti-Mo复合微合金化 方管用钢 卷取温度 析出物
原文传递
500MPa级高延性方管用钢的开发及加工硬化行为 被引量:6
3
作者 惠亚军 吴科敏 +3 位作者 许克好 肖宝亮 令狐克志 刘锟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138,共8页
为了开发满足二次加工性能要求的500MPa级高延性方管用钢,采用OM、SEM和TEM等对500MPa级高延性方管用钢制管前后的组织与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其强化机制与加工硬化机理。结果表明,两种试验钢的组织均由铁素体和少量珠光体组成,低C-低Mn... 为了开发满足二次加工性能要求的500MPa级高延性方管用钢,采用OM、SEM和TEM等对500MPa级高延性方管用钢制管前后的组织与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其强化机制与加工硬化机理。结果表明,两种试验钢的组织均由铁素体和少量珠光体组成,低C-低Mn-Nb、Ti微合金化试验钢铁素体晶粒与珠光体球团尺寸更加细小,第二相析出物尺寸稍大,位错密度相似。两种试验钢制管前力学性能相似,低C-低Mn-Nb、Ti微合金化试验钢屈强比较高;制管后低C-低Mn-Nb、Ti微合金化试验钢加工硬化程度显著,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分别增加了45与26MPa,伸长率降低6.0%,高C-高Mn-Nb微合金化试验钢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分别增加了22与10MPa,伸长率降低4.0%。固溶强化与细晶强化是两种试验钢最主要的强化机制,由晶粒细化引起的强度增量占总强度的52.9%~61.8%,由固溶强化引起的强度增量占总强度的17.2%~25.3%;析出强化与位错强化对强度的贡献较小。制管后低C-低Mn-Nb、Ti微合金化试验钢位错强化增加显著,达到了82MPa,明显高于高C-高Mn-Nb微合金化试验钢位错强化的贡献(65MPa);对于制管用途而言,高C-高Mn-Nb微合金化试验钢制管后综合力学性能更加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MPa级 方管用钢 强化机制 加工硬化 位错
原文传递
500MPa级Nb-Ti微合金化方矩形管用钢的开发及其强化机制
4
作者 惠亚军 潘辉 +3 位作者 陈斌 崔阳 吴科敏 周娜 《首钢科技》 2018年第2期10-17,32,共9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500MPa级Nh—Ti微合金化方矩形管用钢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强化机制。结果表明,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对试验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当卷取温度不变时,随着终轧温度的下降,屈服...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500MPa级Nh—Ti微合金化方矩形管用钢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强化机制。结果表明,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对试验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当卷取温度不变时,随着终轧温度的下降,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均升高;当终轧温度不变时,随着卷取温度逐渐下降,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而断后伸长率呈现出单调上升的规律;试验钢在终轧温度为840℃和卷取温度为570℃时可获得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537,578MPa,断后伸长率为33.5%;细晶强化是试验钢最主要的强化机制,由晶粒细化引起的强度增量占总强度的49%~51%,由固溶强化引起的强度增量次之,占总强度的23%~27%,由析出强化引起的强度增量较小,仅占总强度的3.8%~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MPA级 Nb—Ti微合金化 矩形管用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MPa级Nb-Ti微合金化方矩形管用钢的强化机制 被引量:14
5
作者 惠亚军 吴科敏 +3 位作者 潘辉 陈斌 崔阳 周娜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6-33,共8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500MPa级Nb-Ti微合金化方矩形管用钢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强化机制。结果表明,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对试验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的降低均...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500MPa级Nb-Ti微合金化方矩形管用钢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强化机制。结果表明,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对试验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的降低均有利于获得更加细小的铁素体晶粒与细小弥散的第二相析出物;当卷取温度不变时,随着终轧温度的下降,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均升高;当终轧温度不变时,随着卷取温度的逐渐下降,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而断后伸长率呈现出单调上升的规律;试验钢在终轧温度为840℃和卷取温度为570℃时可获得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537和578MPa,断后伸长率为33.5%;细晶强化是试验钢最主要的强化机制,由晶粒细化引起的强度增量占总强度的49%~51%,由固溶强化引起的强度增量次之,占总强度的23%~27%,由析出强化引起的强度增量较小,仅占总强度的3.8%~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MPA级 Nb-Ti微合金化 矩形管用 强化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