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施动还是缓行:异质威胁下的去安全化博弈
- 1
-
-
作者
李骏
陈子懿
-
机构
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
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国际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118,167,共2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227126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1BGJ020)
中山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24WKJC1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现有的去安全化理论大多聚焦于一元威胁而非多元威胁的去安全化逻辑,且较为关注存在性威胁的“绝对值”而非“相对威胁”信号在去安全化博弈中的作用。构建多元威胁去安全化博弈理论模型,有助于解释多元异质威胁作用于去安全化治理意愿的因果机制。基于威胁的本体性特征,异质威胁可分为原初威胁与比对威胁两大主体。在异质威胁的相关性与紧迫性这两大核心自变量的影响下,施动者对原初威胁的去安全化博弈选择将导向基础路径与演化路径两种模式。其中,施动者在基础路径中对原初威胁进行去安全化施动的意愿最强;在演化路径中,施动者虽然在初始阶段并不会呈现明显的去安全化倾向,但其持续的安全化会使治理逐步演化为基础路径模式,进而使施动者对原初威胁产生较强的去安全化意愿。印度尼西亚、玻利维亚与塞内加尔三国政府对其国内气候变化议题的去安全化治理案例,分别验证了基础路径、紧迫性演化路径和相关性演化路径理论假说,并可解释“全球南方”国家在全球气候合作治理中的逆向施动行为,即去安全化施动逻辑。
-
关键词
去安全化
多元异质威胁
施动博弈
气候安全
族性安全
-
Keywords
de-securitization
heterogeneous threats
agency game
climate security
ethnic security
-
分类号
D7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7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