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发展对旅游产业效率的影响机制及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王兆峰 邹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60,共13页
数字经济作为新型产业驱动力,已成为提升旅游产业效率的关键力量,对中国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超效率SBM模型分别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产业效率,综合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 数字经济作为新型产业驱动力,已成为提升旅游产业效率的关键力量,对中国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超效率SBM模型分别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产业效率,综合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旅游产业效率的影响机制及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促进旅游产业效率提升,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旅游业密集度和旅游产业结构在数字经济发展与旅游产业效率提升的影响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空间杜宾模型结果显示,本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了自身旅游产业效率,对邻近省份旅游产业效率无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旅游产业效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旅游产业效率 影响机制 调节效应 区域分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发展背景下京津冀旅游产业效率比较研究
2
作者 张立峰 刘俊燕 +1 位作者 罗亚菲 吴夏梦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5年第1期24-27,共4页
本文从旅游业从业人数、旅游总收入、旅游总人次等三个方面,对比分析2017~2021年京津冀旅游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而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对京津冀旅游产业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从业人员对于产出的影响大于资本,即三地旅游业产出主... 本文从旅游业从业人数、旅游总收入、旅游总人次等三个方面,对比分析2017~2021年京津冀旅游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而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对京津冀旅游产业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从业人员对于产出的影响大于资本,即三地旅游业产出主要依赖人员投入。三地旅游产业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旅游产业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旅游产业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余沁珊 侯玉霞 《现代企业》 2024年第1期97-99,共3页
一、引言中国自改革开放后逐步大力发展旅游产业,40多年来,旅游产业已经有了非常可观的进步。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调整时期。在资金大量投入、科学技术进步、政策出台等诸多因素的共同推动下。
关键词 科学技术进步 中国旅游产业 对外开放水平 旅游产业效率 改革开放后 陕西省 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旅游产业效率的空间格局与空间效应——基于质量产出的视角 被引量:20
4
作者 孙盼盼 夏杰长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1-70,共10页
本文以2000—2012年31个省级区域为研究样本,将旅游质量纳入旅游产业效率测度体系,结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与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有效地刻画出基于质量产出的中国旅游产业效率的空间格局和空间效应的时空演化过程,并通过前后对比分析,发现... 本文以2000—2012年31个省级区域为研究样本,将旅游质量纳入旅游产业效率测度体系,结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与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有效地刻画出基于质量产出的中国旅游产业效率的空间格局和空间效应的时空演化过程,并通过前后对比分析,发现旅游质量对旅游产业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对于规制旅游质量以提升旅游产业效率有着重要的探索意义。中国未来有必要继续提升旅游质量,以扩大旅游产出和提高旅游产业效率。同时,也应该结合旅游市场供需规律,采取合理途径和措施提升旅游质量,避免因不合理干涉所带来的成本增加,确保旅游产业效率真正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效率 旅游质量 空间格局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旅游产业效率测度及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广海 冯英梅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1-107,共7页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度了2000-2010年我国旅游产业效率,并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等指标,从省际和区际层面测量了我国旅游产业效率区域差异。结果显示我国旅游产业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但旅游产业效率区域差异不大;旅游产业效...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度了2000-2010年我国旅游产业效率,并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等指标,从省际和区际层面测量了我国旅游产业效率区域差异。结果显示我国旅游产业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但旅游产业效率区域差异不大;旅游产业效率及区域差异都呈现了明显的两阶段特征,以2003年为转折点,2003年之后各地区旅游产业效率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与此同时,旅游产业效率区域差异开始收敛,旅游产业效率区域内差异是旅游产业效率区域总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效率 效率测度 数据包络分析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旅游产业效率:指标构建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孙盼盼 夏杰长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0-79,共10页
本文构建了兼顾主客观指标的省际旅游产业效率测度指标体系。测度结果显示,多数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效率较高却非最优;规模效率在综合效率变化中起主要作用;规模收益阶段同旅游产业效率具有密切关系;动态效率经历了先抑后... 本文构建了兼顾主客观指标的省际旅游产业效率测度指标体系。测度结果显示,多数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效率较高却非最优;规模效率在综合效率变化中起主要作用;规模收益阶段同旅游产业效率具有密切关系;动态效率经历了先抑后扬的演变趋势,技术进步是主要原因。为促使中国旅游产业效率提升和转型升级,本文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效率 数据包络 MALMQUIST指数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城镇化进程与旅游产业效率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马勇 刘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0-136,161,共7页
旅游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推进了区域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与旅游产业的关系从其互相作用的机制来看,城镇化通过吸引投资、创造市场,为旅游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旅游产业通过产业融合,发挥产业带动作用促... 旅游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推进了区域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与旅游产业的关系从其互相作用的机制来看,城镇化通过吸引投资、创造市场,为旅游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旅游产业通过产业融合,发挥产业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化。我国区域旅游发展的实践从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城镇化的提升对于旅游产业效率提升的作用,这也反映出推进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政策的科学性。但是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发展的差异,区域产业结构对旅游产业效率表现出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经济带旅游产业效率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宁 陈兰 罗志慧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2-185,共4页
本文基于DEA模型,对"一带一路"经济带各地旅游产业效率进行三阶效率测定。结果表明:静态上,地区间旅游产业效率差别较大,整体综合效率主要依靠纯技术效率拉动;动态上,除东北和西南外12个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呈逐年上升态势,技术... 本文基于DEA模型,对"一带一路"经济带各地旅游产业效率进行三阶效率测定。结果表明:静态上,地区间旅游产业效率差别较大,整体综合效率主要依靠纯技术效率拉动;动态上,除东北和西南外12个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呈逐年上升态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双向拉动效率提升。最后根据测定结果,从产业融合、地区差异化发展和政策角度提出优化"一带一路"经济带旅游产业效率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经济带 旅游产业效率 DE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中部城市群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 被引量:40
9
作者 王兆峰 杨显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38,共12页
以我国中部地区的晋中、江淮、环鄱阳湖、中原、武汉和长株潭六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2005—2015年旅游面板数据,采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测算这六大城市群的旅游产业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 2005—2015年中部城市群旅游产业年均技术... 以我国中部地区的晋中、江淮、环鄱阳湖、中原、武汉和长株潭六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2005—2015年旅游面板数据,采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测算这六大城市群的旅游产业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 2005—2015年中部城市群旅游产业年均技术效率为0. 712,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且总体呈波动下降状态。(2)中部城市群的旅游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以13. 8%的速度增长,且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技术进步并没有引起技术效率的显著提高,中部城市群旅游产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3)通过空间聚类分析发现,中部城市群旅游产业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在空间上均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地域分布特征,且纯技术效率是影响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同时中部城市群旅游产业规模效率普遍较高。(4)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的分解可以看出,晋中、中原、武汉、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产业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低下是造成中部城市群技术效率总体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看,中部城市群中旅游发展落后地区存在后发优势,它们能高效模仿先进地区技术,完成自身发展,但中部城市群中旅游发展相对先进的区域旅游发展速度则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效率 DEA模型 MALMQUIST指数 中部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黄九省区旅游产业效率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宋瑞 胥英伟 史瑞应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3-98,共16页
为深入探究沿黄九省区旅游产业效率空间分异特点及其原因,文章利用2004—2019年各省区样本数据进行两方面探索:一是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沿黄九省区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效率,以探究其时空分布特点和差异;二是利用空间杜宾模... 为深入探究沿黄九省区旅游产业效率空间分异特点及其原因,文章利用2004—2019年各省区样本数据进行两方面探索:一是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沿黄九省区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效率,以探究其时空分布特点和差异;二是利用空间杜宾模型,从经济、社会、产业、交通、生态、政治、信息化、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9个方面分析影响黄河上中下游及九省区旅游产业效率的因素。结果显示:就沿黄九省区旅游产业效率动态特点而言,山东和山西表现为均值高、波动大,青海和宁夏表现为均值低、波动大,陕西和河南表现为均值较高、波动较大,四川和甘肃表现为均值较低、波动小;就空间分异特点而言,沿黄九省区旅游产业效率、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规模效率的空间分布呈西低东高之势,技术进步指数为中间低、四周高,纯技术效率指数为中间高、四周低;就旅游产业效率而言,九省区中山东和山西为领先型,陕西和河南为崛起型,四川、内蒙古和甘肃为追赶型,青海和宁夏为缓慢型;就影响因素而言,各类因素空间溢出效用明显,且大部分因素效用强度遵循上游<中游<下游的规律,而政府支持、国内市场化程度和信息化程度在旅游产业效率提升过程中的正向效用并不明显。有鉴于此,沿黄各省区应根据巩固基础、弥补短板、分类治理、协调共进的原则针对性谋划与部署其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黄九省区 旅游产业效率 空间分异 影响因素 分类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旅游产业效率评价与驱动力分析——基于DEA方法和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宋瑞 胥英伟 史瑞应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6-36,共11页
利用DEA方法和空间杜宾模型测算和解析2003—2019年黄河流域旅游产业效率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2003年、2011年和2019年黄河流域旅游产业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均呈“先升后降”之势,除2019年外,其旅游产业效率基本呈... 利用DEA方法和空间杜宾模型测算和解析2003—2019年黄河流域旅游产业效率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2003年、2011年和2019年黄河流域旅游产业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均呈“先升后降”之势,除2019年外,其旅游产业效率基本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特征;(2)黄河流域旅游产业效率的空间分异程度最大,规模效率次之,技术效率最小,其中2011年各效率类型数值的空间差异均最小;(3)除市场驱动力外,其他驱动力对旅游产业效率有明显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基本形成“以社会、生态驱动力为主导,经济驱动力为后盾,交通、产业驱动力为辅助,政策、市场驱动力待加强”的格局。未来需建立黄河旅游带共享合作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产业政策指引和市场治理,推进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升黄河流域旅游产业的整体效率并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旅游产业效率 驱动力 DEA方法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模型的重庆市旅游产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2
作者 谭建伟 吕茂宇 惠红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1年第11期58-66,共9页
利用DEA模型,对重庆市2000—2018年的旅游产业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影响重庆市旅游产业效率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探究。研究表明:重庆市旅游产业效率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特征;星级酒店的投入冗余情况较为严重,主要受投资回报周期与季... 利用DEA模型,对重庆市2000—2018年的旅游产业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影响重庆市旅游产业效率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探究。研究表明:重庆市旅游产业效率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特征;星级酒店的投入冗余情况较为严重,主要受投资回报周期与季节性影响;城市化水平对重庆市旅游产业效率具有积极拉动作用;劳动力结构、旅游接待能力对重庆市旅游产业效率有一定程度的负向拉动作用。根据实证结果,从加强人才培养、优化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结构、完善交通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效率 DEA模型 提质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生态效率与旅游产业效率的耦合协调及时空分异——以贵州省9个市(州)为考察样本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锦宏 肖林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1-127,共7页
随着“两山理论”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创新实践,经济高质量与绿色发展方式成为贵州省后发赶超的重要驱动力。生态效率和旅游产业效率是衡量旅游经济发展质量好坏的核心指标,论文通过构建投入—产出模型,运用超效率SBM方法,基于面板数... 随着“两山理论”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创新实践,经济高质量与绿色发展方式成为贵州省后发赶超的重要驱动力。生态效率和旅游产业效率是衡量旅游经济发展质量好坏的核心指标,论文通过构建投入—产出模型,运用超效率SBM方法,基于面板数据,测度贵州省9个市(州)的生态效率与旅游产业效率及其耦合协调度,分析和揭示其时空分异与内在机理。研究发现,贵州省生态效率、旅游产业效率总体呈现“U”型发展形态,并表现出中期效率转移、后期整体升级的趋势,从耦合协调度看,贵州省区域生态效率与旅游产业效率耦合水平较高,呈现总体协调发展态势,部分市(州)实现了后发赶超。这为揭示后发省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逻辑提供了现实解读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旅游产业效率 耦合协调度 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产业效率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收敛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凯 刘美伦 尹建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70-82,共13页
探索旅游产业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空间收敛性,对于协同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基于200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综合运用Super-SBM模型、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和收敛模型等方法,分析中国旅游产... 探索旅游产业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空间收敛性,对于协同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基于200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综合运用Super-SBM模型、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和收敛模型等方法,分析中国旅游产业效率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收敛性。研究发现:中国旅游产业效率整体提升较为缓慢,空间上呈现出由东向西梯度递减的分异格局。全国旅游产业效率差异与四大区域间旅游产业效率差异逐步缩小,区域间差异的交叉重叠对旅游产业效率总体差异的影响较大,且全国及四大区域的旅游产业效率存在极化现象。中国旅游产业效率总体上存在σ收敛,并具有显著的β收敛特征,条件β收敛下旅游产业地位、交通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对旅游产业效率收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产业结构对其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纳入空间因素后,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地位对旅游产业效率收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对其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高质量发展 旅游产业效率 Dagum基尼系数 区域差异 收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旅游产业效率测度分解与时空演变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鹏凌 吕长勇 方巧玲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20年第3期87-93,共7页
旅游产业的提质增效是当前新常态下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该文基于DEA、ESDA方法,对安徽省2006—2017年的旅游产业效率进行分解,了解安徽省旅游效率的时空动态。主要结论为:1)安徽省的旅游效率从2006—2017年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从分解... 旅游产业的提质增效是当前新常态下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该文基于DEA、ESDA方法,对安徽省2006—2017年的旅游产业效率进行分解,了解安徽省旅游效率的时空动态。主要结论为:1)安徽省的旅游效率从2006—2017年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从分解以后的效率来看,安徽省综合效率的提升主要依靠规模效率的提升,纯技术效率的作用并不明显;2)从数量来看,高效率区域和较高区域增加明显,较低区域和低效率区域减少;从空间布局上看,高效率区域由东部和南部区域转变为贯穿南北,较高效率区域由中西部转移到西部和东南部,低效率区域在北部;3)安徽省的旅游效率空间格局正从分散向集聚转变。基于研究结果,探讨不同的区域解决旅游产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 ESDA 旅游产业效率 空间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9~2012年中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效率测度数据集
16
作者 刘佳 陆菊 刘宁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16年第3期53-57,共5页
“十二五”期间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业,明确了“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的战略部署。本数据集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沿海地区旅游产... “十二五”期间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业,明确了“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的战略部署。本数据集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沿海地区旅游产业效率,得出了相应的旅游产业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值。该数据集能为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MALMQUIST方法 旅游产业效率 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旅游产业效率评价——基于超效率DEA-MI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陶春梅 杨晓霞 王文静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5期55-63,共9页
旅游产业效率研究对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超效率DEA-MI模型分析了“十三五”期间重庆市39个区县的旅游产业效率.结果表明:①“十三五”期间重庆市旅游产业效率逐年增加.②主城区的旅游产业效率水平最高,且波动较小... 旅游产业效率研究对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超效率DEA-MI模型分析了“十三五”期间重庆市39个区县的旅游产业效率.结果表明:①“十三五”期间重庆市旅游产业效率逐年增加.②主城区的旅游产业效率水平最高,且波动较小;渝西片区旅游业发展平稳;渝东北片区发展势头良好,逐年增长,整体水平略低于渝西片区;渝东南片区旅游业发展水平仅次于主城区,2018年旅游业发展“大跃进”,效率值排名前3的区县依次为彭水县、武隆区、万盛经开区.③重庆市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每年以17.9%的涨幅增加,主要由技术进步拉动;81.58%的区县旅游业都存在技术进步现象,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不同区县间差异不大且波动较小,大多数区县的规模效率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效率 效率DEA-MI模型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旅游产业效率测度分解与时空演变 被引量:22
18
作者 王少华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6,共8页
新时代背景下,为解决旅游产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实现旅游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高旅游产业效率就显得迫切重要。研究以河南省为案例区,采用DEA、ESDA模型,探寻欠发达地域旅游效率空间演化特征与规律。研究发现:首先,河南省... 新时代背景下,为解决旅游产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实现旅游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高旅游产业效率就显得迫切重要。研究以河南省为案例区,采用DEA、ESDA模型,探寻欠发达地域旅游效率空间演化特征与规律。研究发现:首先,河南省旅游效率近年来呈现出不断上升的特征,但从分解后效率看,综合效率提升主要依赖于规模效率扩大,而非技术效率。其次,地市旅游效率时空变化显著,高值区数量递增,逐渐向沿黄河及太行山地带集中;低值区数量减少,散落在豫中部和东部。再次,河南省城市旅游效率空间集聚格局由随机分散向集聚布局转变,呈现出从西北向东南倾斜的梯度差异。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不同地理空间提高区域旅游效率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提升河南省旅游产业效率提供理论参考和为学术界深化相关研究提供典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 ESDA 旅游产业效率 空间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旅游产业效率时空特征与行业差异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元军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11-216,共6页
基于2005至2009年16个城市旅游业投入产出的数据,本文利用DEA-BCC模型分析了我国城市旅游产业效率的发展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旅游业综合技术效率整体偏低,但是随时间呈现出不断提升趋势;城市旅游经济规模与综合效率的空间非均衡问... 基于2005至2009年16个城市旅游业投入产出的数据,本文利用DEA-BCC模型分析了我国城市旅游产业效率的发展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旅游业综合技术效率整体偏低,但是随时间呈现出不断提升趋势;城市旅游经济规模与综合效率的空间非均衡问题显著,而且城市旅游业综合技术效率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内部分化特征;城市旅游业内部三行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存在明显差异,旅行社业效率均值最高,酒店业次之,景区行业最低,而且这三个行业效率的城市排名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产业效率 时空特征 行业差异 DEA—BC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六省旅游产业效率测度及其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万腾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100-106,共7页
旅游产业的提质增效是中部六省旅游产业发展升级的重要引擎。本文通过DEA-Malmquist模型着力描述中部六省2011-2015年旅游产业效率的动态演变趋势,并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2011-2015年中部六省旅游产业效率呈现阶梯型波动的趋势,... 旅游产业的提质增效是中部六省旅游产业发展升级的重要引擎。本文通过DEA-Malmquist模型着力描述中部六省2011-2015年旅游产业效率的动态演变趋势,并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2011-2015年中部六省旅游产业效率呈现阶梯型波动的趋势,区域分异严重,大都数省份都出现DEA无效的状态,其主导因素是规模效率不足,本质是旅游产业投资不敷。旅游产业效率表现正向的增长趋势,而这种趋势的主要动力是技术变动而非技术效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六省 旅游产业效率 DEA-MALMQUIST 动态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